劉金成:聚焦乘用車 三元和磷酸鐵鋰電池並向發展

億緯鋰能將著眼於國內的乘用車市場,高端市場聚焦國內外乘用車品牌,在A00、A0級國民乘用車市場也會尋找幾家有潛力的車企合作。

“我是處女座,奉行完美主義,所以在公司裡面他們做的事我永遠不滿意。”

億緯鋰能(300014)董事長劉金成在接受訪問時向高工鋰電錶示,電池需要認真的態度對待,億緯的風格是喜歡踏實做事,不太喜歡說。因為電池不是說出來的東西,而是做出來的產品。

訪談中他談到一個細節,前幾年有同行去德國跟車廠談合作,公司很多同事都非常羨慕。但是今天回過頭來看,當年跑得勤快的同行已經偃旗息鼓,但億緯卻接了一個一個項目在實施。

截止目前,億緯鋰能已經進入到德國、韓國等兩家國際車企供應鏈,預計客戶未來5-6年內對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的訂單需求至少超過20GWh。

劉金成透露,其第一軟包工廠已經開始給客戶供貨,第二工廠服務對象也是國際大公司和國內最具創新活力的造車新勢力。“事實上,我們很多項目都已經在敲定,只是還沒有確定具體實施時間。”

高工鋰電獲悉,在接下來的佈局中,億緯鋰能的工作重心將著眼於國內的乘用車市場,高端市場聚焦國內外乘用車品牌,在A00、A0級國民乘用車市場也會尋找幾家有潛力的車企合作。

“國際車企已經跟我們談好3-5年後的價格,他們有一個非常複雜的公式,這款材料多少錢,這款設備多少錢,鋰鈷鎳等等都有一個成本計算公式,價格大概確定。當然,這個幅度也是根據逐年的材料價格變動來計算。”

根據億緯鋰能內部團隊與客戶之間的核算,補貼退坡後的商定價格對電池企業來說,有難度但依靠技術設計方面、設備硬件等等大體可以實現。這也就意味著,伴隨2018年動力電池市場格局的淘汰分層,2019年直至無補貼時代來臨,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格局依然面臨進一步“清洗”。不能滿足車廠對電池性能要求及成本的玩家只能直接出局。

圍繞於此,劉金成分享了對當下補貼退坡、動力電池價格、億緯鋰能市場定位以及發展戰略等方面的主要觀點。

囿於篇幅,高工鋰電特擷取部分內容如下:

01

補貼退坡有利於市場真正形成

目前動力電池發展到一個關鍵階段,大家對最新補貼政策議論紛紛,但我們其實還很淡定。因為這肯定是方向,新能源汽車最終還是要靠技術、質量、成本才能賣出去。以前很多時候有些企業只是為了想方設法騙補貼,2019年騙補貼的企業肯定活不下去。只有技術方向明確、質量過關才會贏得客戶青睞,這就是億緯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

前兩天我們開研討會,針對未來2020年市場發展趨勢,億緯在佈局、價格定位、成本設計、技術要求、產品方案設定等等方面如何確立方向展開討論。方向明晰,採購才能佔據主動地位。而且其實這次補貼降下來就跟全球補貼標準差不多了。政府補貼一萬塊人民幣,實際在終端消費市場沒多大影響,但是很多企業肯定玩不下去。

這個補貼額度估計美國人也嚇一跳,因為我們比他們還要少。美國方面開始補貼一萬塊錢美金,現在他們說要減少,但減少後也有5000美金,摺合3萬人民幣左右。我們現在沒有一款車的補貼超過3萬。一方面說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要開始形成了,另一方面隨著政府層面的扶持,近年來國內整個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這也為市場的真正形成創造了條件。

02

3-5年後動力電池價格已經談好而且電池廠可以做到

動力電池未來五年的降價空間在哪?明年就到頭了。其實高端車企的玩法完全不同,不是說今天他們派個採購經理過來,大家都挺高興,彼此喝兩杯,價格就降一降。不是這樣,現在大廠已經將未來5年的價錢都商定好,才來跟電池企業說交付的事情。整個產業鏈完全是按照車廠的流程在走,過去是一單一單地購買,而且有補貼的時候,價格怎麼都不好談,但現在補貼落地了,這是一個真實的市場,電池企業和車廠完全遵循市場規律辦事。

就億緯鋰能而言,我們2019年與客戶之間的銷售價格已經談好,之前對補貼也有預期。具體的價格當然不能說,但毫無疑問低於1元/Wh,車廠肯定不接受1元/Wh的報價。但我認為車廠很講道理,大家坐在一起核算成本。就現有的產品線來看,很多工廠會很困難,做不到1元/Wh以下的價格水平。

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成本降低不是討價還價就可以降低,而是真正要靠電池企業的技術方案、設計方案、設備基礎、裝備水平等等,這些非常非常重要。很多客戶在跟我們聊補貼之後的電池價格,這是要切切實實做到的生產價格,意味著你首先要把產品設計出來,然後用設備生產出來,並且還能滿足客戶的技術要求。

我們之前核算過一款產品,容量達80Ah,成本一直降不下來,但當把容量擴大一倍到160Ah,整體成本核算反而下降一半。所以我現在說,明年不要補貼後的動力電池價格目標,電池廠不是不可以做,那麼這就有價值,也是電池廠和車廠合作開發的意義。這兩天我們分析後會有最終結論,大體上應該可以做到協商價格。只要能做到,新能源汽車市場就會真正爆發。而且我們現在商談的電池成本是5年以後的價錢,億緯非常有信心。

03

NCM811三元電池將成為2020-2021年乘用車市場主流

億緯的軟包是三元材料。現在的主流技術不是NCM622就是NCM811,當然也有很多直接跳到NCM811。億緯軟包合資公司的具體技術路線暫時不能透露,但在我看來,到2020年、2021年NCM811肯定是乘用車應用的主流電池技術。

04

三元和磷酸鐵鋰兩種電池路線並舉

我們看好磷酸鐵鋰電池,億緯會堅持同時發展三元和磷酸鐵鋰兩種電池路線。具體來看,長續航里程的乘用車更偏愛使用三元電池,但是200-300公里甚至以下的短續航車,經濟性比較強,將可能用到磷酸鐵鋰電池,未來在某一時期內磷酸鐵鋰電池會有更好的增長空間。

現在包括大眾都在研究磷酸鐵鋰電池在車上的應用,這不丟人,鐵鋰電池好用、安全,壽命又好。利用它的優勢,瞄準“國民車”替代電動自行車的定位,未來大有可為。

億緯購買了很多這樣的國民車,我們主打做城市裡的“電動達人”概念。以往,很多人習慣騎電動自行車,便捷經濟。但現在很多人切換使用A00、A0級的國民車,也可以稱之為“愛心車”。相比電動自行車而言,國民車能夠保障消費者出行風雨無憂,而且相對長續航里程的乘用車來說,經濟性好、安全,又很簡單。中國有大約3億人使用電動自行車,這個人口基數比歐洲人口都多,所以這在中國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05

億緯鋰能未來佈局

2019年億緯將募資25億資金,主要投向:動力儲能鋰離子電池項目和麵向物聯網應用的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項目。

動力電池方面,億緯2019年的策略主要是聚焦乘用車市場,不僅是國外有品牌的車企,國內有競爭潛力的新造車勢力也是億緯合作的目標客戶。尤其圍繞不同續航里程的乘用車車型,億緯也會針對性地展開產品佈局。

物聯網方面,億緯將以現有業務為基礎,藉助鋰原電池的優勢擴寬合作客戶範圍,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智能交通等領域都會應用到億緯的電池。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做全球領先的電池企業。

總體來看,動力電池、儲能、物聯網是億緯著力發展的三大重點業務板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我認為未來的重心還是集中在中國,所以億緯接下來還是將著眼於國內市場。走出海外也在謀劃,因為有客戶要求我們過去建廠,但我們也在衡量評估。按照億緯現有規模和體量,“走出去”還是要慎重。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