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和柳傳志相比,誰的影響力更大?

三國中人


肯定是柳的影響力大,柳是中國本土現代民營企業家的教父,他解決了民營企業家一直解決不了的超大型公司的管理問題。任在這個科技型企業領域的教父喬布斯,在全球領域任結合中國本土學的更像而已。任有幾個問題如果解決不了肯定會走不遠,會被國家或行業最後拋棄:(1)狼文化,工程師沒日沒夜的加班問題,雖然公司沒有強制但是這麼普遍肯定是高層也默許了,不符合國家的定位人民幸福的生活,不是有錢的機器人。也不符合當代人追求的價值觀;(2)華為自己做牛逼了,但是華為的供應商日子普遍不好過,好多供應商虧損嚴重,反觀蘋果的大小供應商都跟蘋果一起賺的盆滿缽滿,還有成長為幾個千億級公司;(3)華為一家獨大,狼文化的基因帶來團隊精神固然自己獨步天下,但是在外部形成不了產業集群,不符合國家定位。


皖北牛哥


個人認為“任正非”的影響力比較大,為什麼了?

就憑“美國”舉全國之力攻擊封殺“華為” 的行為,讓全世界認識了“任正非”他也成了中國人的驕傲! 為什麼要封殺華為了,華為造出了過硬的高科技產品,讓美國人感到了危機和恐懼。 而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就沒有這個實力.以前和現在都沒拿出過硬的產品出來.


而從出現“美國”封殺華為事件以來,讓中國人更加“團結”,也讓一些崇洋媚外的人清醒的認識到,科技無國界,就是一個大笑話。他們赤裸裸的制裁”華為“事件,日本對韓國斷供事件。讓國人真實的看到”落後就的捱打“,沒有掌握先進技術,就得隨時被制裁!


在這”華為“事件後,華為的手機在國內,銷售額翻了很多倍,這讓我感到非常高興,但也一些人說,買”華為“手機才叫愛國嗎,我買”蘋果“手機就能證明不愛國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沒考慮過,對人順口就說買”華為”就是愛國“,因為在美國敵式“華為”的氛圍下,我就認為買“華為”就是愛國,就是一種“支持”華為的形式,不管華為手機效果怎麼樣,我那時就買了2臺華為手機.這就是當時我個人的意識形態,我跟“華為”和祖國站在一起, 對於愛國人士來講,我認為自己的立場就是對的。


一個國家只有多幾個華為這樣的高科技實體企業,中國才能真正的偉大復興。


心誠小楊哥


兩人不分伯仲;任正非"5G之父",柳傳志"企業家教父",任正非之女孟晚舟才華橫溢,是華為公司的一根頂樑柱,方受到美國打壓,要加拿大政府引渡孟晚舟去美國受審,企圖以此來摧毀華為和任正非。柳傳志之女柳青滴滴出行總裁,併入選中國科技福布斯五十名,是一位非常能幹的女性。任正非和柳傳志都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任正非以2萬元註冊資本創造了華為公司,而柳傳志也以二十萬元創立了聯想公司。任正非的華為公司蜚聲中外,而柳傳志的聯想進入了國際500強,併成為全球笫一大PC企業!

綜上所述,任正非和柳傳志兩人影響力都非常頗大。任正非在全世界無人不知,柳傳志在國內無人不曉,連首富馬雲都稱他為大哥,現柳傳志還是名遐中外的泰山會會長。最後用尼采一句話作結束語:我已經寫夠了這個世界,現在讓這個世界來寫我吧!


張文禪


重:庸。

用這兩個字可以最簡要地比較任正非和柳傳志。

如果多費一點唇舌,就是——

正非任重,傳志柳庸。

將這八字變成一首井字詩則是:

正 當盛世傳 帥旗

非 王則寇志 千里

任 鳥憑魚柳 搖風

重 關險隘庸 易迷








驕to三曹


媽的,再說害員工入獄251天這事,

我就給你講"華為戰外企"的狼性故事!

要不就講"任總白髮蒼蒼"的苦情故事!

再次就講"華為分錢"的創稅故事

小樣,跟華為比道德制高點?!


xxxxx204746


這兩個沒得比較的,任正非領導的華為在通信領域一路過關斬將,為中國高科技企業開闢了一片嶄新的天地,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柳傳志先生創立了聯想,儘管賺了很多錢,但中國的技術創新和自主可控並沒有多少貢獻,他的貢獻可能在於交了一點稅,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當然,從他個人創造的財富來講,他比一般人的貢獻。

雖然科學技術沒有國界,但是,企業家是國家的,美國的企業家,擁護的是美國的利益,而中國的企業家,你應當擁護中國的利益,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們不能拿普世的情懷作為擋箭牌,從而喪失了家國情懷。


無需認證的供應鏈專家


任正非是典型國企領導的代表,而任正非是脫離國企現代化企業的代表。柳傳志更願意掌控,更想決定聯想的發展方向。結果故步自封的思維模式使得聯想的品牌力,營收,盈利能力不斷降低。核心還在於聯想缺乏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僅僅是電腦的組裝工廠和戴爾類似。而華為任正非也是因國企而逃離,自謀出路,進而遠大前程的典範。他懂得繁瑣,任人唯親,不重視人才給企業帶來的影響。而人才留不住企業就無法談及創新,競爭力,以及之後的市場佔有率。影像當然毫無疑問是任正非,柳傳志只不過是中國計算機在百姓中普及的功臣,可代替性很強,說白了也只不過是一位國企老總。而任正非有太多的開創,富有遠見。從產品的佔有率,可代替性,銷售額,利潤率都是聯想望塵莫及的!柳傳志可獨當一面,但任正非卻心懷世界,義薄雲天!柳傳志可以佔山為王,而任正非可以治國安邦!


大胖二胖和小胖


感謝閱讀,我是【阿哥說科技】,我來聊聊這個話題。

要回答:任正非和柳傳志相比,誰的影響力更大?

我認為任正非的影響比柳傳志大。當然這種比較是基於任正非創辦的華為和柳傳志的創建的聯想!


當然就從“任正非的華為”“柳傳志的聯想”說起,應該說這兩位企業家都有共同點:

我們中國企業家的典範、世界500強企業的創始人、我們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同時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


任正非是一位懂政治的企業家;柳傳志是一位企業家,也是社會活動家

  • 任正非1944年10月出生貴州省安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兼總裁。
  • 柳傳志1944年4月出生江蘇鎮江,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

他們是同年人,一個創建聯想,一個創建華為。


  • 任正非除了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在1982年成為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 柳傳志不僅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投資家、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名譽教授,高級工程師。同時擔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 任正非1968年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合併為重慶大學),曾就業某建築單位。1974年應徵入伍,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副所長。1987年創立華為。

  • 柳傳志1966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在國防科工委十院十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88年創建香港聯想。

兩位企業家的不同點:

  • 任正非榮膺 “2003年中國IT十大上升人物”;2005年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全球一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
  • 柳傳志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當然兩人還獲得過很多個人名譽,也不再一一列出。


應該說兩人在個人榮譽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商業領袖,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等等。但現在看“任正非的華為”和“柳傳志的聯想”還是有較大差別,雖然同為世界500強企業,在產品和企業競爭力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

“任正非的華為”和“柳傳志的聯想”

一、收入差距較大,華為是聯想的兩倍。

  • 華為2018年收入7212億元,利潤593億元。主營業務分為三大板塊:運營商業務2940億元;消費者業務3489億元;企業業務744億元。

  • 聯想2018年收入3583億元,利潤52.23億元。其中IT板塊收入3307.80億元,應該說IT板塊佔其絕對收入的主要部分,達92.3%,在聯想的IT板塊中,PC佔其主要銷售和收入,佔75% 以上。PC作為聯想的主要銷售產品,根據IDC發佈的2019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報告顯示,聯想全球PC出貨量第一,在全球市場份額佔據比例達24.6%。但是,聯想PC主要銷量來源是歐洲、中東、非洲以及日本等地區,中國並不在列。

從上述數據比較看:

  • 聯想的主營業務是IT產品,IT產品重心在PC;華為在這塊的重心是筆記本、手機等產品。從這塊業務看,華為收入已經超過聯想。在臺式機和筆記本領域,聯想還是超過會華為。在手機領域,華為超過聯想。
  • 華為還有另一塊業務是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這部分達到3684億元,佔華為總收入的51%。

  • 從上述數據看,華為與聯想不僅是收入和利潤差距;產品和業務差距也較大,華為在產品和業務競爭上是多元化,而聯想相對要單一得多。

二、華為和聯想產品和業務不同

聯想主營是PC,目前已是全球PC出貨量第一;

華為在通信設備領域:世界領先;在手機領域:世界第二;在芯片領域:華為海思芯片全球出貨排名第五;5G科技:全世界5G標準制定者之一。


華為在芯片、5G領域,以及鴻蒙操作系統,都在做中國標準和世界標準,應該說不僅代表華為,也代表中國。從未來發展看,華為的產品、業務、品牌比聯想更具競爭力。


  • 《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華為排名61位,聯想集團排名212位
  • 市值上看:聯想控股/市值:699.26億港元(2019/11/08);華為因未上市,據胡潤研究院近期發佈的《2019 LEXUS雷克薩斯·胡潤百富榜》,對華為估值1.2萬億元。

  • 現在回答:任正非和柳傳志相比,誰的影響力更大?


綜合評價:任正非世界影響力比柳傳志大。


你說呢?



阿哥說科技


75歲的柳傳志即將告別他一手創辦的聯想。

12月18日晚,聯想控股(3396.HK)宣佈董事長柳傳志提交辭呈的消息。聯想控股稱,柳傳志辭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主席職務,自2019年12月31日結束後生效。

在很多人的感知裡,這並不意外,甚至這只是一種既有狀態的官宣而已。

早在今年5月份時,他初步透露過退休計劃,此後數月,柳傳志陸續卸任了多家企業的管理職務。

在中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史上,柳傳志是為數不多的教父級人物。他退休後,留下的是一個35週歲的聯想——正直壯年,整體業務已跨過拐點,發展穩健。此時堪稱一個可以讓柳傳志放心退休的時刻。

許多人喜歡將柳傳志與另外一位教父級人物任正非相提並論。他們的確有很多共同點,比如都出生於1944年;同樣在不惑之年創業;起步時間同為1980年代;他們所創立的聯想與華為,都在經歷了30多年的風吹雨打後,屹立於世界領先的科技企業中。

但他們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柳傳志出生於1944年4月25日,金牛座。星象學上說,這個星座的人比較務實、喜歡穩定,象徵“穩健肯幹的實業家”,這與聯想的風格並無二致。

天蠍座的任正非被稱為“任瘋子”,他強調紀律,也敢於冒險。創立華為32年來,他將華為塑造成了一家業務專注、性格剛硬的企業。

你很難說誰是誰非,孰優孰劣。只是在兩位風格迥異的創始人帶領下,聯想與華為經過30多年的長跑,走出了不同的天地。

貿工技 VS 技工貿

聯想成立的第十年,柳傳志與時任聯想“二把手”的倪光南發生了一場巨大沖突,史稱“柳倪之爭”。

那是1994年,此前數年,聯想通過代理國外品牌代理、推出自有品牌電腦的雙管道策略,發展日趨平穩。下一步,擺在柳傳志面前的有兩條道路:選擇“貿工技”,即強化貿易代理,少量研發;或選擇“技工貿”,大量投入研發,對標國際水平,爭取與國際大廠一爭高下。

倪光南當時是聯想的總工程師,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堅持認為,聯想應當選擇“技工貿”方向,以研發為主,全力投入“中國芯”的研發,以期有朝一日對標英特爾。但作為企業家,柳傳志的想法則是“生存優先”,既然目前實力不足,就應該先以貿易為主,做大規模。

“要利用手中的市場優勢,你想賣產品嗎?我幫你賣;我這裡勞動力成本低,可以加工;然後我再學技術,從實用技術到自主開發,這樣就過來了,我們的技術也是最符合市場的了,不會無的放矢。”這是柳傳志的真實想法。

這是一場頗為慘烈的爭執。最終,柳傳志贏得了所有高管的支持時,倪光南被逐出局,從此,聯想取消總工程師一職,在當時,聯想也幾乎取消了全部研發的投入,專心做貿易代理。

從現實層面看,這或許是一個合適的選擇。1994年時,聯想銷售額為47億,第二年便增長至67億,此後5、6年中,聯想始終保持了穩定的增長趨勢,在2000年時達到284億銷售額。

在柳傳志決意帶領聯想走“貿工技”道路的這一年,華為成立了中央研究部,專門研發通訊芯片。

任正非對自研技術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執著。1992年,華為剛剛挺過第一次“生死關”,藉助模擬控分用戶交換機的大賣,營業額首次突破了1億元。還來不及喘口氣,任正非便要求華為投入交換機的ASIC芯片研發中。

自研芯片的成本極高,僅僅是芯片設計的最後一個試生產“流片”環節,便需要幾萬美元。這幾乎是華為當時能支付的所有外匯儲備。

與之相對的是,當時國產技術極低的“流片”成功率,一旦失敗,華為將再次陷入資金危機。從上到下,壓力傳導至每一個人。當時的員工回憶說,在ASIC研發期間,任正非幾乎每天都會前來看望這些工程師。

所幸,堪稱“賭博”的流片一次就成功了,華為第一顆基於EDA的芯片SD509成功問世。在這次研發的基礎上,1995年,華為將ASIC芯片研究室升級為中央研究院,它為華為日後龐大而強盛的研發體系奠定了基礎。

當然,豪賭技術並非每次都能成功,任正非的執著也一度將華為帶上“彎路”。

2000年,小靈通從日本被引入中國,它以極致便宜的話費快速佔領了市場。小靈通所採用的通訊技術是PHS,而當時主流的通信技術已經是GSM。

在任正非看來,這無異於“向後看”,他果斷否定了華為開展小靈通業務的提議——華為是一家“為未來投資”的企業,寧可賠死,也不去做過時的技術。

事後證明,任正非的這個決定不僅給了競爭對手中興、UT斯達康可乘之機,華為先後押寶並投入近60億元研發的GSM、WCDMA技術,也收穫甚少,甚至虧損嚴重。

2002年,華為出現首次業績下滑,淨利潤只有8億元,比上年大幅下滑近60%。同樣在2002年,聯想PC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到28.9%,實現10.44億港元淨利潤,同比漲幅21.1%。

做大VS做強

上世紀90年代便露出的一些端倪,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變得更加具體。

2004年,柳傳志和任正非分別做了一件大事,進一步將聯想和華為推向不同的道路。

當年一次採訪中,柳傳志表示,“聯想貿工技積累已夠,將嘗試技術突破”。時隔不久,聯想宣佈以總價12.5億美元現金及股票收購IBM的全球PC業務,加上5億淨負債,交易總額達到17.5億元。

這是一次典型的“蛇吞象”式併購,總交易額甚至超過了聯想當時市值。但好處也顯而易見:聯想不僅獲得了IBM在PC領域的市場份額,而且得到了後者全部的PC專利,以及位於美國羅利和日本大和的兩家技術研發中心,技術實力迅速提升。

同樣在2004年,任正非決定將華為研發部獨立,成立全資子公司海思半導體。比起聯想收購IBM“立竿見影”的效果,海思的作用顯然要滯後得多。在成立後的足足5年裡,這家子公司的對外銷售額都接近於零。

那時,中國芯片設計行業剛剛起步,市場一片空白,無人得知未來成敗與否。任正非卻告訴海思總裁何庭波,“華為無論跑向何方,海思都是華為身後最為堅實的後備。”他還向何庭波承諾,每年批給海思20億元的研發費用,不考慮盈虧。

很多年後,得益於海思的積累,華為成為所有國產手機品牌中唯一能夠獨立於高通、三星與聯發科,使用自有芯片的一家廠商。

在2019年的風波中,何庭波一封情緒激昂的內部信走紅,他在信中宣佈,“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芯片),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事實上,柳傳志“蛇吞象”的收購風險並不低。當時,IBM PC業務已經連年虧損,再加上中外差異、企業文化差異、員工流失等風險,整合難度極大。

柳傳志回憶說,當時,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班的一次演講中,對於聯想能否併購成功,全班90餘人,僅有3人抱有樂觀態度,其中2人還是聯想派來的學員。在十多年後的採訪中,他回憶起這次併購整合,將其稱為 “九死一生”。

但比起自研,收併購的特點是見效快。度過整合期後,聯想立刻享受到了收購的“甜頭”:此前,聯想的PC業務在全球僅居第九位;收購IBM後,立刻躍升至第三名。再過數年後,聯想超過惠普,成為全球PC第一大廠。

多年前,前阿里巴巴參謀長、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問柳傳志,“未來聯想是想做大,還是做強?”柳傳志思慮後回答,“那還是做大吧。”

聯想此後的歷程裡,幾乎隨處可見這句話的影子。

在2004年收購IBM全球PC業務後,聯想連續收購了巴西企業、德國企業、日本NEC。2014年,聯想再次斥資29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業務;同年,聯想以23億美元買下了IBM的服務器業務。

柳傳志在2001年帶領聯想控股進入到投資領域,通過投資佈局更多領域。如今,這家多元化投資集團旗下除了IT產業,還覆蓋了金融服務、創新消費與服務、農業與食品等多個板塊。

收購、併購、投資,多面開花,正應和了柳傳志的那句“做大”。

2018全年,聯想控股實現收入3589.20億元,淨利潤為43.62億元。2019年上半年,聯想控股營收1793. 11 億元,淨利潤26. 65 億元。截至12月18日收盤,聯想控股在港股的總市值為409.51億港元。

華為要做大還是做強?任正非沒有公開回答過這個問題。

但32年來,華為從未離開過通信行業。經過2G、3G時代的挫折後,它逐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從2011年起,華為發力手機業務,在六年後成為國產手機第一名,全球位居第二。

如今,華為對自己的最新定位是“通訊設備提供商”和“智能終端提供商”。2018年年報顯示,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淨利潤593億元。其中,以手機為主要業務的消費者業務全年營收3489億元,佔華為總營收的半壁江山;其次是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

華為2018年營收構成 圖片來源:官網

現實主義VS理想主義

柳傳志曾親口講述過他與任正非的差異。

“很多人老是拿我跟任正非比,我特別佩服任正非,他敢往上(技術)走,我不行,我做不到;人的性格不同,我真的做不了這樣的事。”

在那次採訪中,他形容自己的前進方式是走100米,安營紮寨、休息看路,再走100米,最多隻能損失1/5,其它部分得以保全。“這種求穩的做法,就是適合我的性格,適合此刻在中國的環境”,他認為。

少年時期,柳傳志熟讀《三國》,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並非諸葛孔明的學識智謀,而是如此人物最終“卻落得個淒涼下場,讓人不勝唏噓”。

柳傳志與任正非的性格有截然不同之處。創業不久便喊出“做一個世界級的、領先的電信設備提供商”的任正非,曾因此獲得“任瘋子”的名號。他不怕冒險,他提出的理念是“惶者才能生存,偏執才能成功”。

在1992年華為的一次危機中,任正非站在辦公室的窗邊,對著管理層一字一頓地說,“這次研發如果失敗了,我就從樓上跳下去,你們另謀出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他們的性格特徵在兩家公司身上留下的烙印同樣明顯。

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國產手機浪潮中,聯想火速進軍,做出了第一款國產自研GSM手機。但由於發展不利,2008年便被剝離出售。

2010年,聯想推出智能手機“樂Phone”,市場一度反響不錯,但最終銷量卻只有50萬臺;第二年,其手機部門便改組調整,轉做運營商的低價手機,業務少有起色。

後來,聯想仍舊選擇了熟悉的道路——在2014年收購摩托羅拉,手機出貨量一舉達到了9000萬臺。

即便如此,聯想對手機的策略仍是盈利為上。在2019年的採訪中,楊元慶直言,手機目前策略是先要盈利,“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手段”。

2011年,樂Phone銷量不佳的同時,華為也新組建了手機業務,也推出了首款旗艦智能手機P1,同樣遭遇滑鐵盧,年度銷量僅50萬臺。

只是,這並未使任正非對手機業務產生懷疑。時年底,他取消了手機業務負責人餘承東的年終獎,但送給他一架戰鬥機模型,意喻“從零起飛”。

P1這款“失敗”的初代機,正是日後為華為大放光彩的P20、P30系列手機的鼻祖。

時至2019年,聯想PC業務重回全球第一,各項業務增長良好,被楊元慶稱為“聯想最好的時刻”。

2019年的華為卻似置身驚濤駭浪中。危機中的它海外業務備受擠壓,但國內高漲的消費熱情卻將其手機業務推上巔峰。今年底,華為又因一場“251事件”跌落神壇,形象從“倍受欺凌的英雄”變成“盛氣凌人的惡霸”。

2019年對於柳傳志來說,像是“最為清閒”的一年。而任正非的2019卻是他近年來接受採訪最多,最為忙碌的一年。

兩家看似沒有交集的企業,各自在親歷一場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長跑。不過,他們的終點都還遠。


Andy的視界


柳傳志與任正非不是一個層次的優秀人才啊!打個比方:任正非就是一個豔豔升起的大大太陽🌞,而柳傳志只是夜空中不起眼的一顆小星星。二者之間無論是企業發展方向、企業管理水平、企業的競爭意識、企業發展的戰略眼光。柳傳志都無法與任正非相提並論,任正非具有站在世界高科技頂層設計的王者智慧與魄力,從而引導世界高科技領域的前進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