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刷屏!A股"冰火":醫藥狂漲,影視旅遊大跌250億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蔓延,A股市場生物醫藥板塊大漲,達安基因等生物醫藥公司個股午後衝擊漲停。而另一邊,往年春節期間大漲的影視股、旅遊股卻出現了雙雙下跌的態勢。 儘管最強春節檔馬上來了,A股資本市場的影視股卻提前熄火。上週末,《唐人街探案3》等七部電影同時發起預售,資本市場也準備等待影視股的春季狂歡。 1月20日,影視指數開盤大幅低開,盤中跌幅一度觸及近4%,場內資金密集出逃。截至下午兩點三十分左右,影視股大跌2.33% ,成為當日領跌概念板塊。

  

  當天,A股餐飲旅遊板塊同樣出現大跌,截至下午兩點左右,餐飲旅遊指數已經大跌超4%,板塊內25只個股下跌,龍頭股中國國旅大跌超3%,宋城演藝逼近跌停。合計來看,影視股和旅遊股兩大板塊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50億元。

  

  有專家提醒,公眾要切實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注意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和空氣流通,儘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活動,如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症狀,請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消費者或傾向於避開影院等人流密集場所,可能影響春節檔期電影票房以及旅遊業收入,這也是引發影視股和旅遊股的利空的因素之一。 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新增病例

  專家提醒:“人流密集場所少去”

  近期,有關武漢肺炎的相關情況引發了公眾的熱度關注。而上個週末,除了武漢之外,北京、廣東、浙江接連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情況的通報,更是讓市場高度關注了新出現的病例的相關進展消息。 1月19日,據武漢市衛健委通報,2020年1月18日0—24時,治癒出院5例,新增病例59例,死亡1例;1月19日0—22時,治癒出院1例,新增病例77例。兩日共新確診病例136例。

  

  據廣東省衛健委官網介紹,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廣東省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公告表示,當前,廣東省正全力救治患者,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加強密切接觸者跟蹤管理,強化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規範開展對可疑病例的監測、篩查、診斷治療和處置工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環境整治,做好農貿市場管理,取締違法售賣野生動物行為,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據北京市大興區衛健委官方微博稱,北京市大興區醫療機構接診的兩名有武漢旅行史的發熱患者,根據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調查,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及專家組評估,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據介紹,北京的兩名患者已在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目前無呼吸道症狀,病情平穩。已對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目前無發熱等異常情況。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20日通報,1月17日以來,浙江省溫州、舟山、台州、杭州陸續發現5例武漢來浙並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患者,目前均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病情穩定,密切接觸者已實行醫學觀察。患者實驗室檢驗結果正在按規定複核中,一旦確診,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專家研判認為,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專家提醒,目前正處於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市民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注意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和空氣流通,儘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活動,如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症狀,請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此外,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爆發也從國內傳導至國外。央視新聞1月20日消息,韓國疾病管理本部20日對外發布消息稱,此前一天(19日)從中國武漢出發經仁川機場入境韓國的一名35歲中國籍女性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該名中國女性19日在仁川機場入境時被發現有發熱等症狀,隨後經隔離檢查確認感染相關新型病毒。目前正在韓國接受隔離治療。

  影視股意外大跌

  半日蒸發近100億

  隨著市場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情況跟蹤,A股市場資金也開始重新進行選擇。當天在醫藥股大漲的背景下,原本備受期待的影視股卻出現了意外的大跌。 1月20日開盤,影視指數大幅走低,盤中跌幅一度逼近4%,場內資金先後出逃。短短半日,近2800多億影視板塊已經蒸發了近100億。截至午盤收盤,影視指數報收1288.14,跌幅3.20%。

  

  板塊內,超27家公司下跌,多隻個股跌幅深重,其中橫店影視跌停,萬達電影、大晟文化跌幅逼近跌停。中國電影、華凱創意、光線傳媒等股跌幅超7%。 其中,400億市值的龍頭股萬達電影跌幅深重,開盤後,萬達電影跌幅不斷加深,盤中逼近跌停。短短半日,就有超10億資金出逃。截至午盤收盤,萬達電影報收19.80元,跌幅9.67%。

  

  從主力資金流出情況看,截至當日午盤,超1.1億主力淨流出,其中主力流出超4億,主力流入超3億。 而此前連續走出近期股價新高的橫店影視,今日的表現也令人大跌眼鏡。當天橫店影視開盤不到一小時就出現了一字跌停。截至午盤收盤,橫店影視報收18.16元,市值為115億。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影視股暴跌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春節檔影片預售不及預期。從即將上檔的影片看,除了《唐探3》預售數據刷新最快紀錄之外,其他的影片預期值數據都不及市場預期,能否在上映後刷出高票房值得懷疑。 第二,影視股炒作行情暫時熄火。此輪春節檔影片放映前期,不少市場預熱活動已經開始,各大電影出品方和發行公司都在積極組織影片前期的通告活動,A股資本市場也提前出現了影視股的春躁行情。 數據顯示,從今年以來,影視指數已經提前出現了回暖攀升的跡象,月內指數大漲超8.49%,板塊內有相關成分股已經漲超50%以上。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消費者或傾向於避開影院等人流密集場所,可能影響春節檔期電影票房。 餐飲旅遊板塊大跌

  400億龍頭股逼近跌停

  受此次武漢肺炎事件影響的不僅是影視股,當天,餐飲旅遊板塊也同樣出現了驚人的下跌。 1月20日開盤,餐飲旅遊指數開盤大跌,指數一度跌超4%。截至下午兩點左右,餐飲旅遊指數大跌超4.14%。總市值高達3600多億的餐飲旅遊板塊目前已經蒸發了僅150億元。 當天,板塊內超25家個股下跌,多隻個股逼近跌停,且跌幅超5%以上。

  

  此次板塊的大幅下跌,也讓原本盤踞高位的龍頭股出現了意外的跳水行情。 以市值超400多億的旅遊股宋城演藝為例,當天,宋城演藝開盤跳空低開,股價一度逼近跌停,當日超10億資金流出,其中主力資金流出高達3億元以上。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宋城演藝因業績表現不錯持續受到資金關注,股價也從去年6月20元左右一路上漲至最高33元附近,區間漲幅高達65%以上。如今旅遊板塊大跌,宋城演藝首當其中,追高資金慘被悶殺。

  

  同時,市值僅1600多億的龍頭股中國國旅當天也出現了大跌,盤中一度跌超5%以上。截至下午兩點三十分左右,中國國旅股價報收86.59元,股價跌幅超3.63%。

  

  最強春節檔“神仙打架”

  《唐探3》領跑預售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突發的疫情之前,影視股行情原本促發的正是春節檔行情。從去年12月初各大影片紛紛放出片花吸引大眾眼球,引來諸多熱搜話題。 去年國慶檔,由《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領銜形成“史上最強”國慶檔。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累計達到31億,成為國慶檔冠軍,《中國機長》豪取29億票房,成為國慶檔最大黑馬,《攀登者》票房也接近11億。 由於國慶檔創下的近百億驚豔成績,因此,各大影視公司和出品方、發行方都在瞄準春節檔繼續發力,電影院儼然已經成為即將到來的戰場。 今年春節檔堪稱是“史上最強”春節檔影片,其陣容豪華。1月18日零時,《唐人街探案3》、《奪冠》、《囧媽》、《姜子牙》、《緊急救援》、《急先鋒》、《熊出沒·狂野大陸》七部電影同時起跑。

  

  目前關注最期待的莫過於《唐人街探案3》。據燈塔專業版統計,開始預售後僅23個小時,《唐人街探案3》的預售票房即突破1億元,創下了華語電影預售史上最快破億的紀錄。

  

  截至19日中午12時,春節檔影片預售票房總額突破2億元,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1.2億元票房遙遙領先,其後是《囧媽》《姜子牙》《奪冠》《緊急救援》等。 《唐探3》背後有眾多上市公司身影,電影主控方為萬達電影,出品方包括中國電影,聯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業、金逸影視、歡瑞世紀。根據分析機構預測,《唐探3》最高票房預測為40.25億元。 中信建投指出,2020年和2019年春節檔預售情況的巨大差異,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2020年春節檔優質影片數量眾多,類型各異;二是2020年春節檔預售開啟較晚,距離春節不足7天時間,經過各家片方的宣傳活動,影片關注度提升明顯;而去年同期預售首日距離春節仍有25天。 值得注意的是,從關注的期待值看,雖然《唐人街探案3》的數據遙遙領先其他影片,但是相關的其他影片則並沒有迎來預期的高火熱。 據淘票票數據,電影《唐探3》排名第一,約有400萬人想看,勇奪第一。但緊隨其後的《奪冠》在看數僅有158萬人,和第一名的差距較大。

  

  影視行業歷經“寒冬”

  能否順利走出至暗時刻?

  不過在市場人士看來,即便排除到此次突發的利空因素,影視股能否回暖仍然值得商榷。這是因為,從2015年至今,影視行業已經經歷了一輪漫長的“寒冬時期”,僅僅通過春節檔票房來走出低迷,難度較大。 過去五年,圍繞影視行業的諸多事件頻頻曝光,曾經集體造福的板塊如今卻成為黑天鵝頻出的領域。從影視上市公司退市到龍頭企業業績“滑鐵盧”,從明星演員的“稅收風暴”到整體行業的政策收緊,影視行業板塊遭遇了整體的估值下滑。 2019年10月10日,深交所公告稱決定終止*ST印紀股票上市,2019年11月29日,*ST印紀經過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正式摘牌。至此,這家從市值高達480億的影視傳媒公司淪落為退市前僅剩不到5億的問題公司。 而更早之前,曾頂著楊冪、李易峰、楊紫、賈乃亮等多個明星光環的歡瑞世紀,為了順利完成借殼上市,從2013年開始連續四年,通過虛增營收、虛構收回應收款項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虛增利潤,最終遭到證監會的處罰,罰款數百萬元。估值泡沫的背後,也揭開了影視行業整體的經營危機。 從業績來看,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A股大部分影視概念股營收、淨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華誼兄弟、當代東方、唐德影視、長城影視、華策影視、歡瑞世紀等淨利潤下滑幅度較大。 越來越多的明星演員開始在綜藝節目頻頻亮相,並在社交軟件中表態稱,“已經無戲可拍。” 根據廣電總局的統計,2019年,全國9400名演員中,20%的演員只有一部作品播出,65%的演員更是失業了一年。就連盛極一時的橫店影視城,也是門可羅雀,甚至有傳出橫店影視為了緩解危局不得不免掉門店租金的消息。 影視行業的失落也讓資本市場對行業整體進行了“迴避”。 曾有基金經理明確表示,“不太看好傳媒股,多數早已調出預選股票池名單之中。”據分析,由於傳媒行業現在的政策風險太大了,不止是稅收問題,還有針對影視的限韓令和限古令、加上游戲版號的審查問題,在這些非市場因素的情況下,傳媒股波動太大。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經歷多年的回落,影視行業應該會迎來觸底回升。天風證券傳媒互聯網首席分析師文浩認為,從整體上來講,影視行業經過多年的下跌消化了絕大部分風險。2015年以來很多影視股從最高點跌了80% ~90%。2019年理應是影視股整體最低點。長期來看,不同公司走勢會分化,終歸回到產業競爭力和業績報表。 文浩認為,未來5G應用對影視公司而言是一個巨大機遇。影視公司的增量機會,長期來看,一個就是新技術,類似於5G時代後VR、AR等帶來內容體驗的飛躍;第二是未來商業模式有沒有可能有一些新變化,比如更多的付費分成,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視頻平臺開始推一些中短劇,採用類似分成的模式等。 國盛證券傳媒研究分析也認為,從產業趨勢看,視頻平臺大力投入自制內容對影視公司的影響或小於對綜藝公司的影響。視頻平臺對影視生產要素的把控程度弱於綜藝,影視生產要素的內部化是一個更緩慢的過程,自制工作室的建設週期更長。2020年各公司邊際改善明顯,業務恢復有望帶動報表層面高增長,並帶來估值修復。 只不過,影視股何時能夠真正走出“至暗時刻”,目前仍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