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我國重名率高的問題,為何不恢復我國傳統的姓、名、字的人名構成體系呢?

詩和遠方的洋


其實現在也是姓、名、字並存的。字是結婚時取的,結婚的其中一項儀式我們這裡叫“上字”,就是由長輩根據新婚男子的名的意思取字,(如名叫奇偉字曰不凡等)用鏡框鑲好掛於祖先位上方。只是現在人們不習慣稱字而只習慣叫名而已。之所以我國重名較多,主要還是我國人口基數大,常用漢字少(大約五千左右,適合用來作名的就更少了),因此重名是難免的。要想避免,可以名字並用,即姓+名+字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不知各位以為然否?


一簑煙兩任平生


古人的名字,應該是“姓+名+字+號”來構成的。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今天,我們雖然還說名字,但其實只剩下“姓+名”了,所以叫姓名。

在過去五千年的時間內,中國人都是有姓有名有字,直到近代的民國時期,仍然是這樣的。名字的簡化是解放後的事,當時為了方便推廣文化的普及,也為了方便戶籍制度的實施,在戶籍登記時只保留了姓和名。

古人之所以有名有姓有字有號,是因為在古代對於名諱的稱呼有著一套嚴格的規則:姓表示血源關係。名由父母來取,只有父母、長輩、尊者才能直呼。一個人在成年之前是隻有姓和名的,字要成年時才取,一般是男子20歲,女子15歲。取字是方便長大之後的社會交往,同輩、下級不能直呼其名時可以稱呼字。號,則是長大後自己根據喜好自己取的。

還拿李白來舉例子,他的父母長輩老師領導,可以直接叫他李白。他20歲後取了太白這個字,朋友們見面可以喊他太白。李白寫詩出了名,有些朋友尊敬他,就叫他太白先生。後來,李白自己起了個號叫青蓮居士,一些圈裡人在提起李白時,就會說青蓮居士咋樣咋樣。

至於題目說恢復這種傳統,就可以避免重名率高的問題,請恕老張我不敢苟同。中國漢字詞彙量很大,姓氏也很多,但是架不住人多。重名,在所難免。加上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並不是所有字詞都可以拿來當名字,所以適合當名字的組合就那麼多。再說,古代人重名的就少嗎?

現在是姓名制度,大家社會活動中使用的是姓名,字、號即便取了也無法替代姓名,仍然改變不了重名問題。其實,現在有一些搞文藝尤其是搞傳統文化的人,會給自己取個字或號,還有一些附庸風雅的人,也會學人家取個字號。但也僅限於自娛自樂,社會交往、社會活動中仍然要使用姓名。

最後,老張覺得重名並不是個多麼讓人頭疼的問題,這在生活中很容易解決。中國的重名問題也沒題主說的這麼嚴重,西方國家26個字母組合幾十個國家一起使用,也沒見被重名困擾。


南京老張


很難了。中國人過去有姓,有名,有字,有號。如毛主席,姓毛,名澤東,字潤之,號毛奇(湖南一師同學起的,也是尊稱,概因潤之同學,常有非常舉動,非常思維,非常實踐。)常識上,字都是敬稱,平輩互稱,彰顯親切,上級以字稱呼下級字,也是親切尊稱,如毛主席直呼起義將領陳明仁(胡南老鄉,字子良)為子良將軍,使陳明仁感到萬分親切。而陳明仁起義前稱呼毛主席為潤之先生,而起義後他就不能這樣稱呼,而直呼毛主席。細推之,這裡面講究深,也是我中華的稱謂文化。 而號只是叫習慣了稱謂,如民國時,湖南的蔡鍔將軍,人們都習慣稱他蔡松坡,松坡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號。 總的來說,民國以前,只要讀書人一般都有姓,名,字,號。而字和號算是一種古風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普級大眾文化,個人識別符號只留姓和名,簡潔易記。很少人再有字和雅號了。當下,個別畫家為附庸風雅,給自己起字和號,也是有的。 個人認為,一切順應社會自然發展,不必強扭。有姓有名可以了。


北方200031


沒這麼麻煩,將三字名改為四字名才是使名字更有文化更有意境更有韻味意義內涵最佳方法,中國人的三字姓名一般第一字為姓,第二字為輩份,前面二個字基本限定,可選擇的僅最後一個字,難得文化內涵意韻,由三字名擴展到四字名,即可以有二個字的自由選擇,選擇域範從單字的幾千字數提高到雙字組合的漢字字數的乘積平方,而雙字組合形成的詞組有更深遠表達意境內涵,而由四字組成的姓名叫起來意韻深遠,韻味悠揚,結合個人事蹟,可形成歷史故事成語典故,提升社會文化興味。人們可以實際選擇對比叫一下,看三字名與四字名那個更好聽更有韻味。而且以三字擴展到四字理論上名域可擴展數千倍,而且在電腦登錄查詢比對時還可採用姓名專有化選擇機制,避免重名,連身份證號碼都可以用專屬名字代替了。

關注《能量的產生起源》

《宇宙加速膨脹並超光速的原因》

《光速變化的理論規律》

《牛頓力學的侷限》

《相對論運動關係的缺陷》

《宇宙誕生記》

《量子糾纏的原理》

《物質最初是如何產生的》

《光是如何產生運動的》

等本人頭條拙文請點擊本人頭條主頁一一《參透天機》


識破天機拯救天下


現在剛當父母的年輕人文化水平都挺高的,還有那麼多的家人給參謀,還有網絡海量的信息可參考,可是給孩子取名字竟然就扎堆了,看來這些當父母的水平也就那麼回事,還不如以前的人。我的父親只讀過兩三年的書,小學都沒畢業,我也是文革時期的高中生,小學到高中只讀了九年,可是我父親給我起的名字,還有我給我兒子起的名字,幾十年了,沒見過一個重名的,名都沒有重的。


孤獨的牧羊人73385233


這個問題想當然了,即使恢復了姓、名、字,也解決不了重名率高的問題。

一、漢字雖多,但是意思吉祥並且放入名字裡好聽的字,並沒有那麼多,而我國人口是如此之多,重名實在難免。事實上古人重名的也很多,不信看下面這幅對聯:

長孫無忌魏無忌,人無忌,我亦無忌

司馬相如藺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二、更重要的是,有跟風的傳統在。現在取名字就是一窩蜂上的,大家搶著用那幾個字來組合。即使恢復了“字”,多半也是會跟風取的,重“字”率大概也低不了。


牛皮社


自從有電腦以來,名字的自由被剝奪了,從一出生你的名字將在各行各業伴你一生。無論它好聽難聽,叫煩了,寫膩了。這個社會想改勢必登天還難。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的名字有乳名、大名、學名、關名。隨心所欲的起,隨心所欲的叫,現在呢!一名定終身,別字都不行,缺筆少劃更不行。這些不人性的管理是誰造成的?


芲穹展翅


首先要說的是,重名的問題根本解決不了,也不須要解決。

先說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的大姓也就幾百個,最常見的也就幾十個,漢字中適合做名字的,也沒多少。因此,重名是難免的。比如男的叫李軍、王軍、張軍的,全國大約成千上萬。女的叫李娟、張娟、王娟的,也是一樣。讓全國的名字不重複,既不可能,也沒必要。

名字是為了區別人物關係。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大多數時候不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區別身份。只需要在身邊的熟人圈子裡區別就行了。比如在一個單位中,一個叫張軍的,一個叫王軍的,二人雖然同名,但因為姓不同,不會造成身份認同的錯誤。如果出現了兩個叫張軍的,對於熟人圈子來說,也容易解決。年齡大的叫大張軍,小的就小張軍就可以。沒有必要強迫其中一人把名字改掉。

上說的這種區別方式,是傳統的熟人社會的區別方式。對於社會管理來說,這種方式就不適用了。比如國家的戶口管理,以前傳統社會中,許多人一生不出縣鄉的情況是很多的。重名的問題不影響社會管理。當人們的社會交往增多,打破鄉村管理模式的時候。重名的問題,就影響社會管理了。於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名問題曾在一段時間期內成為社會討論的文化熱點話題。當時,有人通計算概率的方式,但出結論說,中國人姓加名大都是兩字到三字,如果變成四個字,即給孩子起三字名,這樣,姓加名變成四個字,重名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必然影響社會實踐。所以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中,就有一些取了三字名,成為“橫路敬二”“山本太郎”這樣的名字。這些取四字名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能得風氣之先的時尚人士。

當重名的問題成為社會熱點持續討論,許多家長身體力行為孩子取四字名的時候。重名問題給社會管理帶來負面影響的問題已經在技術上解決了。方法很簡單,就是給每個人編一個身份證號碼。這樣,把每個人的身份信息和身份證號碼對應起來,在全國範圍內,就解決了身份重疊的問題。

因此,重名的問題,沒有必要完全解決,也不可能完全解決。

下面說說傳統的姓名加字號的命名方式。這種命名的方式,與現在沒有很大和本質的差別。名和字在古代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名字號的。而且,名字號的不同,本質上代表的是等級制度下對人稱謂的不同。名是長輩用的;字是同輩用的;號是晚輩用的。因此,名也和“乳”字相連稱“乳名”。但沒有乳字或乳號,因為字和號都是成年之後才有的。比如蘇軾,姓蘇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的父親和上級領導,要稱他蘇軾;同僚和朋友稱他蘇子瞻。而下級稱他為“東坡先生”或“東坡居士。”再比如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後來他的官越來越大,與他同級的人很少了。所以,連號都不稱了,而以地名相稱,稱為“張江陵”了。因為他是湖北江陵人。

有名有字又有號的,大約都是文人雅士。社會底層,有名無字者有之,有字無名則也有之。比如《大宅門》裡有個鄭老屁,就是乳名。因為他能放屁,就被稱為“老屁”,其它無名而被父母稱為老大,老二的,以前有很多。

我自己是六0後,我們那時都是在上學的時候才取一個正式的名字。稱為學名。學名,在傳統文化中定義,大約應定義為字,因為乳名就是名字了。但是在民國之後,舊的封建道德被推翻之後,附著在名字上的社會等級意味,也就慢慢的去掉了。因為沒有了這種社會等級的差別,名字有一個可以辯別身份就行了。但國家法律從來沒有禁止個人取字取號。只是在國家政治管理體系中,你要有一個名字代表自己。

名字的稱呼中包含著社會等級地位的差別,發展到現在名字體現出平等的原則,這一變化是在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完成的。從當時的革命領袖人物名字稱呼變化中,可以看出社會變革。

孫中山,姓孫名文字逸仙,號為“中山樵”。孫中山以號行世,反應了當時民眾把革命領袖當成上級的封建等級觀念的存在。蔣介石是以字行世,他姓蔣名中正,字介石。以字行世,證明當時的老百姓已經在平等的地位上看待國民黨了。而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以名行世,恰恰與共產黨的宗旨相一致。從孫中山到毛澤東,完成了從人民的父母官到人民的勤務員的身份轉換。因此,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也稱為“人民子弟兵”。

進入現代社會,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又逐漸恢復了生機。關於名字,身份證上的姓名,是你的正規身份認證。可是法律並不禁止你在社會交往中運用其它名字。我的母親直到現在還叫我的乳名。這個名字,當今世界上只有她一個人還在叫我。我覺得,這個名字更親切,更是我。除了乳名和身份證上的名字之外,頭條號上的“七月流火”也是我。是不是這本身說明了,每個人其實都有很多名字。只是在今天 的時代,名字上的等級信息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其實現在好像也有吧!普通的上級稱下級是小加姓,平級以及朋友之間是老加姓!這個是無論性別年齡的!

稱呼大領導,尊敬而不失親切的相對正式叫法是略去姓說名字加職務,例如達康書記!

對於政府部門的幹部,我們普通人,都是表示尊敬,直接說領導。不想太客氣,就是萬能的同志了!

不知道他們當官的之間怎麼稱呼上級的,但是俺們民間民營企業都是統稱某總!

古代的稱呼體系,我是比較希望恢復,不是因為方便什麼的,主要是有文化內涵啊!姓,氏,堂號,名,字,大號,小號,一整套姓名體系,使用起來可以避免各種尷尬!比如,在古代聯名帶姓稱呼一個人就是在罵人,天地君親師,只有這幾種人可以直接聯名帶姓的稱呼某一個人,或者主人叫奴才,連名帶姓的稱呼,實際就是表示我是你大爺,或者我是你主人,這比現在動不動就生殖器的罵有內涵多了!

再比如,火車飛機上遇到一個人,和他聊幾句,但又不想有太深入的接觸,可以不告訴他,你的名字,直接就交換一下字,不然像現在這樣,大家都回避介紹名字,多尷尬!如果連名也交換了,那是真打算做朋友,這就可以交換微信了嘛!不然直愣愣的,加個微信吧!多尷尬!

還有就是男女談戀愛這事,像電視劇裡那樣表白,太考驗人臉皮了!是不是可以,在這個姓名體系當中,做個安排啊!老象現在這樣表白法,真是,很難長久!譬如,男的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把自己的姓,氏,名,字,號,通通向女的介紹了一遍,這就表達了某種程度想交往,女的也可以像這樣來表達對男的好感,如果女的表示同意可以只回答自己的字(這個有待字閨中的意思,很有文化內涵的),如果對真男的沒興趣,那就按照禮貌,要麼從頭到尾,公事公辦的完整介紹一遍!或者直接說個名就行了!而男的,表示同意可以,從頭到尾介紹一遍. ,不同意那就介紹個字,因為字是兄弟朋友之間用的,隱含的意思是,我拿你當哥麼!為什麼這麼介紹不尷尬呢?因為,面對領導,面對上級,長輩,或者表示友好與尊重的時候也可以這麼介紹!這就可以不尷尬了嘛!總比現在動不動神轉折,我是開玩笑的,好吧!總比現在各種拒絕,好吧!

總之我是覺得可以針對名字體系,可以設計出一套規則,來使人避免尷尬的!我中華五千年禮儀之邦嘛!什麼是禮?禮就是,讓別人和自己都不尷尬的一套遊戲規則!


肆草堂主人


古代人少,劉邦項羽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名大都是一個單字,唐宋以後人多了,名用雙字的才多起來,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李自成…。

到今天中華子民都有十四億之多了,解決重名多的問題,竊以為可以倡導使用三個字的名。就像電話號碼位數,從建國初期的四位數到今天都增長到七位數八位數了。

當然有人會覺得不符合傳統,而且四個字聽起來像日本人,但是我想所謂傳統也不是開天闢地就存在的,都曾經是創新,後來才成為經典成為常態,古人當初使用雙字名時估計也有人嘀咕這是否符合祖宗之法吧。

我有兩個建議,一是結合傳統,這四個字的編碼可以是姓+輩分+雙字名;二是借鑑西洋,像香港女士,四個字由父母姓氏+雙字名,這樣重名率就會大幅減少了。

我這也是拋磚引玉,不一定妥當,大家還有什麼建設性意見,可以接著提供出來分享,說不定您的高見被大家接受,被民政部採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