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疾病可以瞭解一個人的思想運作性格脾氣和處世態度,你相信嗎?

歡樂無限gdd


人生堅持“靜、定、信、行、隨”五字訣,是人們應對一切事物突變的殊勝法。

靜,即心靜而不煩躁;安靜而不恐慌;寂靜而不浮躁。

定,即正定而不徬徨;堅定而不動搖;決定而不猶豫。

信,即誠信而無敷衍;正信而無疑慮;深信而無虛假。

行,即善行清除惡趣;正行消滅邪見;順行服從大局。

隨,即隨緣不變初心;隨勢牢記使命;隨因作好結果。

總之,人的心智沁透事物,人為事物體現心智。至而,人的安康快樂與疾病痛苦,如是如此。



善本弘院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喜怒憂思悲都是會對人的五臟六腑形成不同影響,最終可以導致人的思維心理生理發生病變,比如:

1,易發生肝臟疾病的人,一般都是脾氣大,性情暴躁,性格偏急,遇事易激動,不能冷靜地處理事情。

2,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通常情況下屬於多思,多數人都是杞人憂天心理,善於思考的性格,遇事冷靜,能夠有條不紊地處理突發事件,這類人大多數屬於文學,藝術,發明創造者。

3,消化系統易發生疾病的人,一般都是做事較為隨意性,團隊精神較弱,喜歡獨立持行,個性較強,固執己見,不容易接納別人意見。

4,心臟功能弱及血管狀況不良的人,常有嘆氣或打哈氣,是因為身體血液循環不佳,造成腦部缺氧,通過打哈氣或嘆氣,增加心功能,給腦部供氧。

5,腎及泌尿系統弱的人,膽子小,聽到意外響動會比常人反映快,喜歡轉動腰部,其實就是人的下半身不適,他以為轉動可以治療,也許是越轉問題也嚴重。

對於有經驗的醫生,在問你症狀時,也是在落實確診疾病屬性,心理影響病理,病理又反過來影響心理。


秦林居士


這個相信啊,只有問題的出現才有對問題的處理,才盡顯人和人的差別呀,對自己疾病的態度,對他人疾病的態度,都是很好的寫照呀,一位某學界的泰斗縱橫學界幾十年,當他因病被送進急救病房的時候對他的得意門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所有的學術和學識都是假的,生命的脆弱無住,面對生命危在旦夕而產生的恐懼才是真的!雖說是特殊條件特殊情況下說的話,但至少很說明問題呀!我最近住了三天的醫院,自認為個人的哲學修養是極好的,但對手術的恐懼是真的,雖然不是什麼一生一死的手術,但那種恐懼是無法排解的,我甚至在想,就算我此刻的生命終結了,我也算沒有枉顧此生了。我知道我為何活著,雖然還沒有活成想要的樣子,但若有一息尚存成仁成功是唾手可得的。



六龍


世上只有疾病才可以改變一個人對整個世界的正確認識,有的人雖說很牛,脾氣也很大,但在重大疾病面前,他的脾氣一下子就沒有了,此刻的人們才會產生敬畏自然的思想。在我們附近的一個村莊,我就曾經聽說一位有近5千萬左右的私營老闆,當他生了癌症開刀之後,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治療方法,此刻的他萬念俱灰,臨死之前,將手中大把大把的百元人民幣灑向他人。此刻的他,應該是真正地讀懂了人生,雖年齡還不是很大,但有錢卻不能拯救自己的病,有那麼多錢留著又有何用?


雨後滴水



峨來順


不管是對方對待疾病還是對方對待服務員的舉手投足,你只會看到你自己願意看到的,並加強你早已得出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