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文丨二指禪掌門

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因為“武漢肺炎”的侵襲,春節和父親相處的時間就多了,話題自然也延伸開來,從創業到婚姻家庭無所不包。

鄰居柱子的兒子小健打工回來過年,孩子的姨夫給他介紹了一個女孩子,定在年後相親。

其實,人到中年,最掛心的事就是兒女的婚事。我們這一塊,農村有個習俗,孩子結婚就是完成任務了。兒媳婦一天娶不進門來,就是心裡的一塊大石頭。

父親問,打聽對方的家庭了嗎?柱子回答說沒有,想讓兩個孩子看看再說。

父親說,兩個孩子“看對眼”容易,但是否真的合適卻要看家庭。因為每個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不一樣,如果不事先了解,孩子們談起來後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孩子都年輕,只負責談戀愛,但打聽對方家庭的情況,卻是父母的責任。要小心一步走錯,後患無窮。

柱子說,他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希望父親指點。

父親說,下面四種家庭不能找:


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第一種家庭:張口閉口和別人比彩禮的家庭。

彩禮,似乎是各地風俗中約定俗成的一項,沒聽說哪個地方不要彩禮的。

但要彩禮和“要”彩禮之間還是有區別的。上一種是正常的結婚手續之一,無所謂多少,能說得過去就行;但後一種“要”彩禮卻是著重一個“要”字,張口閉口和別人比彩禮,更有甚者,還有人臨結婚的時候不讓新娘子出門,一定要夠某一個數才行。這樣的喜事往往辦得如鯁在喉。

去年國慶節的時候,鄰居的兒子小潘要和同村的姑娘結婚,開始都挺順當的,就是到了說彩禮的時候,女方父母獅子大開口,要比村上所有女孩子的彩禮都多。

小潘打聽了一下,村裡嫁女時的彩禮不一樣,有的三四萬,有的竟然高達三十萬。

女孩的父母說:“咱閨女論長相有長相,論身材有身材,不能嫁虧了,沒有三十萬,就別再提結婚了。”

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小潘的父親養鴨子,要說三十萬也能拿的出來,就是去年剛在縣城給兒子買了房子,花了八十多萬,現在親家又要彩禮三十萬,確實有點困難。

小潘不忍心父母作難,說不結婚了。父母當然不同意,於是東拼西湊把彩禮錢湊夠了。

可誰也沒成想,到了結婚前一天,女孩的母親又讓小潘準備十萬元上轎錢,否則,女兒就不上車。

這次,小潘終於忍無可忍,選擇了退婚。但女孩父母卻不願意退彩禮,直到鬧上法庭,事情才得到解決。現在,兩家變成了仇人,有幾次雙方的父親在大街上碰到,都差點話不投機動了手。

因此,父親說,對於相親這樣的事情,一定要想打聽孩子的父母品性如何,如果“嫁女兒想致富”的人家,一定要注意,別等到最後兩個孩子都沒事,卻因為女方死要彩禮鬧得不可開交,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幸福。


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第二種家庭:父子像仇人的家庭。

在農村,不乏有這樣的家庭:因為父子鬧矛盾,最後搞得爹不像爹,兒不像兒,有的甚至常常大打出手。

其實,父子鬧矛盾也不算什麼大事,因為代溝,或者三觀不同,有些父子關係相處不來,爭吵也在所難免。但有的家庭可不是鬧矛盾這麼簡單,而是比路人還路人,親生父子最後都變成“分外眼紅”的仇人了。

這樣的情況一般發生在父弱子霸的家庭,究其原因,還是嬌慣成性,再加上父親老實巴交造成的。我一個小學老師的兒子,就經常耍酒瘋打他父親,即使村民看不慣,將其暴打了一頓還是不改,時間長了也就沒人管了。趕上了不得不管,誰還天天去他家大門口盯著?

因此,父親說,這樣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再漂亮也不能娶回家。即使你不在意,娶回家來也是一個禍害,養成的習慣,或者說基因,可不是隨便就能改變的。遇到這樣的家庭,一定不能湊合。


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第三種家庭:家庭背景特別懸殊的家庭。

如果男高女低還可以,如果女高男低,則不妥。

一般情況下,男女處對象時,因為兩情相悅,不會顧及雙方的家庭。但隨著婚姻提上議事日程,家庭背景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相親的時候,如果感覺雙方的家庭懸殊太大,就不要讓孩子們見面了。

當然,如果男方是比較富裕,女方比較貧窮還可以湊活,畢竟女孩子要嫁到男方家;反之,則會後患無窮。尤其是在自己家嬌生慣養的富家女孩,因為愛情下嫁到窮人家,等待愛情消失了,就會對眼前的生活感到失望,矛盾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到時,鬧得雞飛狗跳,婚姻還可能無法繼續維持。

父親提醒鄰居:春節相親先相父母,這三種家庭的女孩子不能找

因此,父親說,大人不要因為急於為孩子找對象就亂了方寸,一定要先相父母,不要讓本來美好的事情變得鬧心。

聰明的讀者朋友,在相親這件事上,您認為我父親的觀點對嗎?歡迎留言評論,您的經驗或教訓,或許能給更多的家庭一點現實的指導,使其少走一些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