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村亂象?

孫爽


農村的生活相比二十年前有了很多的提升,這些變化來之不易,少不了國家的“幫襯”,更離不了辛勤勞動的農民!曾幾何時,每當勞累了一天,獨自異鄉,孤苦無依之時,總是想起兒時的歲月!在那個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裡,生活條件雖然不好,但是,對於每一個鄉親來說,精神面貌煥發,每天忙裡忙外,為了更好的生活在不斷的前行,想到這裡,疲憊的身心得到了緩解也更加堅定了為啥努力的原因!

隨著生產力不斷的發展,經濟也在不斷的提高,目前的農村,更多的鄉親在創造另一個的奇蹟,然而,物質豐盈的當下,在農村依然有些問題比較的突出!尤其是在近年,隨著農村流出現象的增多,空心化,老齡化的現象不斷的現象,也加速了這四種怪現象的發生,村村都有,對此,很多農民哽咽,早該管管了!

首先,攀比之風依舊存在

農村不比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複雜,尤其是一個村子猶如一個“圈子”,誰家有啥新鮮事,都會了解到!而對於農民來說,都存在“比較”的心理,這不僅是“面子”問題,更是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因此,攀比的現象也反映在了生活中的各方面,比如說汽車,房子,子女,工作等等!而在一些婚喪嫁娶中,攀比現象更甚,這也加重的農民的負擔,對於這種現象,村村都有,也該管管了!

其次,斷親現象頻出

親戚之間的交往,往往是親情的流露,對於每個鄉親來說,都很在意親戚間的維繫!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多的鄉親遠赴他鄉,與親戚間的溝通少了,尤其是在下一輩的交往中,更加嚴重!因而,斷親現象也常常發生,不過,這與很多原因有關,比如說距離,比如說相互關係淡薄等等!

第三,農村分別養老現象

生活在農村,對於80後父母來說,已經進入了養老模式,在農村老人養老很多情況下,依舊是家庭養老為主,子女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過去農村子女多,為了更加公平,輪住養老更加的普遍!然而,對於80後來說,獨生或二個子女家庭佔多少,而對於“雙子戶”來說,近年農村出現了“分別”養老的怪現象,也就是,父親母親分開居住在不同的子女家,分別奉養!這雖然看似更加的平均,卻拆開了父母,在筆者看來,這種養老的模式應該管管了!

第四、農村“離婚”怪象

近年農村,年輕夫妻間離婚問題比較常見,這在過去是很難見到的!由於年輕人思維活,互相不願受委屈,因此,當夫妻矛盾發生後,很容易走向離婚的邊緣!再加上,城鄉間的差異,也是一種原因!當然,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對於夫妻關係來說,更應懂得經營,而非一言不合就要離婚!因此,應進一步引導價值觀,以及婚姻觀!

近年農村,四種怪現象頻出,村村都有,農民哽咽:早該管管了!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


豬友巴巴


農村亂象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涉及到政府管理、有的涉及到村民素質、有的涉及到環境整治、有的涉及到民風民俗……不一而足!應該分而論之,各個擊破!本人就新農村建設方面存在問題,針砭如下:

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農村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多,一些諸如環境治理的生態文明建設也逐步走向了快車道,但我們也應同時看到制約和困擾新農村建設的瓶頸和短板。

一是所謂的面子工程和架子工程的“坑爹”行為。有的地方在村村通道路硬化上偷工減料,隨意改變水泥沙料的混合比例,隨便降低所打路面的厚度,使今年剛剛硬化的道路第二年就變得坑坑窪窪,露出了“鬼”相,使實打實的工程變成了豆腐渣工程。

二是盲目引進帶來的勞民傷財。一些地方在新農村建設上貪大求洋,重“大”手筆,不講環境、氣候因素的因地制宜,盲目引進一些名貴樹種,致使今年栽種的風景樹第二年就變成了枯枝敗柳。

三是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有待提高。新農村建設資金的使用、監管應全部納入鄉村兩級的政務公開,要讓老百姓知道每一筆資金的去向,是否做到了專款專用,是否做到了如實核銷,是否做到了村民共享。

四是村民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新農村建設不單是政府行為,作為每一個村民都有義務配合,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剛剛擺在街道兩旁的垃圾箱沒過幾天就歪倒在地上,剛剛立起的健身器材沒過幾天就缺胳膊少腿……鄉村環境治理一靠政府發力,二靠村民自覺。政府辦事效率再高,好事辦的再實,沒有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也等於零。

五是要精準領會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實質和內涵。要科學決策,忌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忌盲目攀比;要實事求是,忌欺上瞞下;要建管並重,忌只建不管;要配套建設,忌華而不實;要全民共享,忌優親厚友……一句話,鄉村環境治理要靠大家發力。


冀之筆


請不要把農村正常的人情交往說成亂象,自家的兄弟:姐妹:朋友,如果不是黑白喜事等聚一聚,這之間還有什麼親情:友情,但是這種往來一二百塊就可以了,不要動則幾百上千的。


CPG1955


農村和城市一樣,但不能用“亂象”來概括,只是反映了社會當中確實存在的問題。


溫壺老酒朱永華


農村幾個亂象的現象,大概也就是最近幾年才有,不但沒有引起村民的足夠重視,而且還呈現出上升的勢頭,且愈演愈烈。

這幾個亂象的起源並非是來自農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問題。大多數是受外界條件反射,受城市生活習慣與環境的影響,演變而來的不良風氣和惡劣習俗。

與城市一樣,農村人渴望城市生活的目標與步驟幾乎一致,勤儉節約和勤勞持家過日子的優良傳統與作風已經蕩然無存。加上農村攀比心理作祟,一家勝過一家,導致農村經濟滑坡,貧富懸殊加大,更有甚者,索性破罐子破摔,今日有酒今日醉,過一天算一天吧。

農村的幾大亂象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婚喪嫁娶的大操大辦,是目前在農村最流行的一種鋪張浪費現象,一些農戶,為了將婚喪嫁娶辦得風光體面,廣發請貼,邀請四面八方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動輒幾十桌,有的甚至上百桌,一方面看上去挺風光熱鬧,另一方面主要是斂財,從中牟取暴利。這可害苦了親朋戚友,尤其是一些經濟基礎較差的親朋豈不叫苦連天?

2〉賭博盛行的前前後後,在農村只要提起賭博,恐怕沒有人不會,沒有人脫得了干係,農村人除了田間地頭忙活,剩餘的時間幾乎全部消耗在賭桌上,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齊參戰,鬥得昏天暗地,你死我活,使許多家庭因賭博弄得債臺高築,支離破碎。從而衍生了社會上的一些邪惡與罪行,惡賭之風一日不除,社會就一日不得安寧。

3〉農村邪惡勢力的猖獗與分配製度的明顯不公:農村有些地區本來就比較落後,交通又不便利,況且天高皇帝遠,上層惠民政策的措施幾乎很難落到實處,一些補貼資金和扶貧工程總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捷足先登,而真正需要扶持與幫助的農戶只能望眼欲穿,得不到政策的關懷與扶持,這就造成了分配製度的紊亂與不公。然而,大多數普通農民是敢怒不敢言,因為掌握村裡生殺大權的人不但有錢有勢,而且黑白兩道都有人,老百姓惹不起可躲還是來得及吧。

還有,農村的偷盜現象也較嚴重,尊老敬老也是一個不容怱視的問題,總之,說農村亂象一點也不假,但農村亂象的問題要想從根本上去解決,決非一朝一夕的事,還得從長計議,還得切實可行的從實際行動中去解決問題。


用戶22954642155


農村得亂項,有時也有客觀存在必要性,

一刀切,老百姓會有怨言,我們的政府要去積極地引導,疏解,

用價格槓桿調節,讓百姓,讓市場,來改變,

盲目的一刀切,會帶來抵制情緒


那時沒有隔閡真好


時代進步了,經濟發達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農村人的腰包也鼓起來了,於是各種請酒之風處處流行。形成一種很亂的現象。

就拿紅白喜事來看。以前農村只有結婚,建房,死老人,這幾種形式可以辦席請客。因為這些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值得慶祝。如今,隨著人情隨份子的增加,本來喜慶的紅白喜事變成了一種獲利的手段,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

有的人買房請酒,人情收完後就賣掉,一二年以後又買房請酒。有的人多生孩子,每生一個總有一兩個明堂請酒。有的人以祝壽為替口,隨便找個日子就能請灑,美其名六十大壽七十大壽。更有甚者,修個豬圈,產胞豬仔都有請酒的。種種形式都是為為收份子錢。

各種花樣明目的請酒已經完全脫離了喜慶祝願的目的。為獲利搞出種形式,變成了如今的惡性循環,讓鄉里鄉鄰親戚朋友苦不椹言。最終損人而又利己。形成一種人人討厭而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壯。.

.可喜的是中央已下發了嚴勵整頓請酒風氣的文件。懺村現在只允許結婚和過世老人請酒,其餘的形式都會處罰。這政策實實在在的為百姓減輕了負擔。


鄉村老農民


你的描述就等於農村亂象嗎?紅白事依禮俗做,就是大操大辦嗎?比如白事,父或母親新故,子孫輩不忘祖輩,按禮俗辦些祭品,遙寄哀思,感恩根源之功,就非得徵詢你心目中的“紅白理事會"的“指示"不可?

假如真出現"紅白理事會",誰敢保證那個會不唯錢只辦事?

人的一生不容易,婚嫁的喜,父祖百年之白,均屬最重要事。平時掙錢,積蓄待急,此即為待中之最急者。

一輩子只為一個省錢存錢的事,生亦不歡,不生亦不嘆。


信嗎


相信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現在農村喪事可不是一般的花錢。為了顯擺自己有錢,喪事大擺筵席、大吃大喝。請樂隊、焚燒冥錢和紙紮制的別墅、小轎車、空調器、電視機、電冰箱、音響、牛、馬等紙製品,更有甚者竟為死者焚燒紙人,什麼金童、玉女等等。一家更比一家甚,還有金權至上的風氣,以前農村淳樸的風氣已經蕩然無存,這是人們精神生活的扭曲,應該把我們過去優良的優良傳統美德找回來


未曾忘記211


先前有句很流行的話‘誠實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現在不一樣了,隨著農民兄弟進城闖事業,沾上了城市的套路氣息,還有農村大媽大爺老奶奶,積攢的半生的積蓄被騙的例子舉不勝舉,導致所以如今農村的農民伯伯,也已經不是以前的樸實樣了。

少了一份純樸,農村再也不是我們印象的農村了。總得來說這也不全是壞事,畢竟人是社會的人,不可能與世隔絕,所以農村人的思想也得與時俱進,不然怎麼進步?

我們現在也經常聽這麼一句名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簡單的說吃虧是福。更廣泛的說,無論世界變成什麼樣,我們都不能丟失自己。

堅守心中的那份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