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父母感到最舒服最入心的孝順是什麼?你對孝道有什麼新認識?

老孫遁世無悶


我親身經歷過的。我女兒今年25歲。本打算結婚。但因為新型流感病毒,把婚禮取消了。在小的時候。爺爺奶奶都不待見她。因為是女孩。現在長大了她能賺錢了,她不計前嫌。對婆婆爺爺非常好。開車帶他們去玩。家裡缺什麼買什麼?過年過節回家吃飯。經常打電話問候。定點給他們做衛生。現在爺爺婆婆非常喜歡她。結婚又是錢又是戒指。要是擱以前的話想都別想。他也非常孝順外婆。帶他們老人旅遊的城市比我去的還多。這些老人都非常喜歡她,在那些老人的心裡,可能這就是最好的孝順。我覺得做人也是這樣。以前的就不要計較了。過去了就過去了。畢竟他們已經老了。思想也會變的。老了,你對他好,他就會對你好。年輕的時候你對他好,不見得他會對你好。所以凡事都別放心上,老想著過去活的現在。很累,就像我小孩這樣,大家都活的很開心。何樂而不為?


曾經的日子73823514


如果是在外打工的話,每天堅持多打電話給家裡人。逢年過節的時候回去看看聚聚。我記得那一年我創業失敗的時候,都不敢跟家裡打電話,後來父母主動要我回來,我回來的時候才認知到親情,不是錢的問題,多跟父母溝通,聚聚,心裡多少委屈都會釋然,思路都會清晰很多。其實父母不在乎你有多少錢,他們年紀老了,多希望自己兒女在身邊多說說話。其實很簡單。像我一樣,我女兒,我,父母,四個人過年的時候在一起吃著團圓飯,開開心心。加油,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們。


玲玲生活趣聞


孝順有千種萬種,很難一言而進,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感受吧。對我來說,首先我希望我的子女給我一種自信,就是他們自己能獨立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很好,讓我能感覺到他們很成熟,有自己獨特的處事方式。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家庭上,他們的另一半和他們感情好,有信任感,有知冷知熱的人,可以互相扶持。工作上能有一技之長,就算是這裡失業了,在那裡也餓不死。有時候,這些感覺來自於他們對我的聊天,有時候來自於我自己的觀察。第二我不管他們是不是真聽話,或者是出了門就換了自己的做法,至少在我身邊是假裝聽話的,是喜歡說好聽的哄我的。其實有時候我也知道,我說的未必是對的,也許真的過時了,但是我也不願意看到他們不經意流露出的瞧不起我的想法眼神,感覺到他們覺得我囉嗦的那種態度。我就喜歡那種看起來尊重我,說好聽的哄我,其實也不是真的聽我的,但是隻要在我身邊就讓我高興,說啥都順著我。所以有孝順一詞,首先就要順。


如瀑喧囂


讓父母感到最舒服的孝順是父母老了,走不動了,得上病了,大腦痴呆,臥床不起了。父母才最需要你,(父母能動能行的話用不著你,上一邊涼快去吧!)

最好的孝順是讓父母吃好,喝好,住好,睡好,行就免了!

因為躺床上走不動了,就別堅持讓父母學走路了,學會了還是照樣摔倒,已經摔倒五次了,一次比一次更嚴重了,還在不停吃止痛藥打吊瓶,腎功能就吃得受損傷了!

子女的最大願望就是讓父母長命百歲,最好辦法只有“陪伴守護”了。

對孝道最新你認識是讓父母老有所依,病有所治,吃好,穿好,衛生打理好,千萬別凍著!

吃喝拉撒睡,端飯倒茶買(送)藥,剪頭洗頭洗衣服,洗腳修腳洗屁股,掃地拖地倒垃圾衝尿桶;那都小菜一碟,了司空見慣,不值得一提了!

夏天給父母床頭放上落地扇,天天在洗一遍澡,冬天蓋上新棉被,落地扇換成熱電扇,腳下再投放熱曖寶。有的不瞭解老人的生活習慣就該心理煩燥了,沒有必要太囉嗦!直接給父母放進空調房子不就行了嗎?

錯!有病的父母不是怕耗電,病人就是怕空氣流通不好,憋悶的慌啊!特別是心肺腦血管病的。

再說有病父母也不聽你的話呀!她叫你咋做你咋做,因為有病的父母他們也撐控不了自己呀!只有病魔縱使著!做子女就應該順應著。

你小時候不照樣不聽父母的話,父母老了有好多讓子女接受不了的奇奇怪怪的疑難潔癖症。以前咋就沒見過那麼老年怪病呢?

有時候也很不聽子女話,就變成“老小孩”了,天天拉著子女的手,喊著你的乳名,還不停地唸叨著問著:“你叫啥?你叫啥!”[笑……笑……]老了的父母有病,迷了!

做為孝順的子女們千萬別煩燥!忍著點耐心!因為他們是生你養你的父母!千萬別難為父母,儘量順從,順從順應著!

這就叫——“有初一,就有十五”!

誰叫你小時候不聽父母的話!父母老了,病了,他們也想說:“他們也想做回小孩子的了,也應該子女寵愛他們了!”知道了嗎?孝順子女們就應該這樣!


不1666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當前最急迫的事,一些老人家就是不願意戴上口罩。作為子女,怎麼辦呢?是苦口婆心地勸呢,還是罵罵咧咧強制父母戴上?

所謂的孝,應該是孝順。

其一,要讓父母生活無憂。孟子說過:“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也就是說,要給予父母物質上的保障。充足的錢財,才能讓父母安頓下來。同時,父母需要做的事,孩子應該能夠及時幫上忙,不好讓父母獨自勞累。

其二,孝更應該是孝敬。孔子說:“養而不敬何謂孝?”也就是說,對父母的孝,還應該是帶著敬重的心態。內心要心甘情願,正如孟子所說的:“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就是說,要對父母有好的心態,父母不高興了,孩子的孝就沒有盡到。同時,盡孝的外表要和顏悅色,態度不好,“色難”,那也是不行的。

其三,最重要的就是孝順,順著父母的意思。孔子說過:“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就是說,勸父母,要婉轉。如果父母不聽從自己的意見,還是要恭敬地對待,不違揹他們的意願,還是像從前一樣任勞任怨。當然,也不是說要要一味地百依百順,如果父母的做法不合理,那也要恰當的對待。不是說前方有一個坑,掉下去就玩完了,你提醒父母不聽,你就任由父母了。這也是陷害父母。這時候,你要採取必要的措施。

要做到以上三點,古人認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要能陪伴父母。

做到這些,就是真正的孝順,就能讓父母感到最舒服最入心。

那你說,父母不戴口罩,我們要怎麼做呢?


地球9999




6786福哥c


“孝道”是我們國家幾千年來一直沿襲至今的用來規範親子關係的道德規範。“孝”字是“老”字去掉下面的部分,再加上一個“子”,意思就是兒子要把老子放在自己的頭上,供著敬著方稱為“孝”。

中國古代,君主思想一直處於社會的主導地位,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服從君主思想的價值取向。君主模式為個人設定了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承擔不同的責任。相對父親,他的角色就是兒子,就要做到“孝”;相對兒子,他的角色就是父親,要做到慈。做到“父慈子孝”。

古代的父子關係,不是平等的關係,個人很少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只是一個角色的附著物,很難滋生“人格平等”的觀念。

而今天,“孝道”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也漸漸的趨於平等和相互尊重。我們講孝道,其實是在講愛,愛父母,愛長輩。愛父母比孝父母更能接近親子關係的本質。愛會產生平等的親子關係,而孝這不會。這就是我更推崇愛父母的原因。

當然,無論是愛還是孝,都有個邊界的問題,都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越界的愛和孝,都是以愛之名,以孝之名,對人進行道德綁架,都會是親子關係步入歧途。



故事中的法律常識


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尊敬他們,關心他們,多陪伴他們,生病時多照顧,護理他們,言語溫和的,多哄哄他們,讓他們高高興興的,心裡舒錦服服的。

至於物質生活,盡力滿足父母的願望,一般父母多不苛求此,只要盡心就行了,

這樣你才會心安,不會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了[贊][贊][贊][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逍遙46613


孝有很多種,有的給點生活費,有的平時買點衣服和食品,有的生病了陪著上醫院,這多是孝,但現在獨生子女為多,自己要工作,還有自己的家庭,對父母照管不過來,很多父母為兒女操勞了一輩子,有的兒女成家了還要為他們去分擔責任,讓兒女們好好工作,兒女們孝順父母,不是要一直陪伴左右,對父母的話也沒有必要言聽計從,父母不需要大魚大肉,不需要華麗的衣服,父母最想要的是兒女平常的問侯,不在身邊就常常打打電話,知道父母有啥不便的,經常抽空和父母卿卿天,這是給父母最舒心最舒服的孝。


花匠6295


我對我父親和母親的盡孝上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對我父親的孝,僅限於責任和義務上的孝!說的直接點就是,法律規定上的孝,我願意遵守!

但對於我的母親來說,如果她活著,我認為我可以做到的孝是,不違揹她的心!她想讓我怎麼做,我就怎樣做!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最難做到的孝就是讓父母順心!這個順就是按照他們的意圖去行事!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身體健康,不要熬夜,但很多年輕人覺得,青春就是用激情燃燒自己!但這在無形中會讓父母擔心的,擔心健康,擔心意外!所以,盡孝有時需要的就是讓自己的父母時刻放心,我很好,我在按照你們的要求去做,並且以這種父母的滿意作為一種標準!

但這種標準,我只肯給我的媽媽,永遠給不了我的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