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lanke
危言聳聽!2019年以來,房價不僅沒有下跌,還一直保持著不斷上漲的趨勢,縱觀我所在地區及相鄰的隔壁地級市,均沒有相關的萬科拋售以及碧桂園降價的消息,此外萬科及碧桂園的官網、對外新聞發言人,近期也沒有發佈過類似的消息,所以你這個所謂的“萬科拋售,碧桂園降價”的論斷是從何得來的?
開發商的套路
目前所謂的降價或者拋售一般都是部分開發商在個別城市採用的一種銷售策略而已,目的就是忽悠購買者上鉤。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一個樓盤不同的樓棟(採光、朝向)以及同樓棟的不同樓層售價是不一樣的(一般越高層價格越貴),比如我們當地的碧桂園,去年開了一個樓盤,樓王的最好樓層售價為2萬元/平,而最差的樓棟及該棟最差的樓層,售價才17000元/平,最高與最低的差價已經是15%了,去年開盤的幾棟均價為18500元/左右。
今年開盤實際價格並沒有下降,甚至還有所上升,但是開發商宣傳卻是回饋**城市,鉅額讓利20%,限時限量,搶到就是賺到。其實拿的是今年開盤幾幢中最差樓棟最差樓層的起售價與去年銷售的最高價對比,但是並沒有明說,很多人不清楚,一看有降價,還是限時限量的,然後立馬就買了,因為害怕錯過,這就是開發商的套路。
總結
其實2017年,我國的房價曾有一個不斷不合理的上漲幅度,很多城市房價甚至出現翻倍的現象,這種短暫的突漲肯定是不合理,當投資者清醒之後,市場終究會迴歸正常的。比如2017年初,你們當地的房價為1萬元/平,2017年末上漲到2萬元/平,2018年因為市場的自身調節,它回落到1.6萬元/平,這個算降價嗎?並不算,因為2萬元/平保持的時間段太短,他更像是一種盲目下的衝點,不算是一個正常的房價,我們要是對比之前長期保持的1萬元/平,如果以此來看,你的房價並沒有下降,甚至還有大幅的增長。
鯉行者
我想都是統計數據搞的鬼,如果按照2018年2019年某個時間段成交的價格來看,不僅下跌了,我相信都下跌30%還多呢。
我經常舉的例子是,2016年到現在北京的房價又漲了一倍,我租住的房子,從剛開始的3萬元,漲到了5萬多元,天啦,我是怎麼想都不可能買這麼貴的房子,買不起呀。
現在掛牌價依舊5萬多,但你說4.9萬能否成交呢,只要你誠心買,肯定能買到。你想,現在周圍的新房子,那共有產權房都在3萬元,2.9萬一平米呢。從5萬5下降到4.9萬,也有10%的下跌呢,但這樣的統計數據有意義嗎?
難道我們的房價一直是往上攀,往上6萬、7萬,就像一些新聞說的深圳房價,均價超過10萬都是極可能的。反正我是不信,也買不起。
說回來,我的5線縣城,2018年到2019年沒漲沒跌,私下裡肯定算是下降的,但我在縣城買的房子並沒有降。我估計,是因為大張旗鼓降價也是不被允許的。一個小小的縣城,各樓盤差別也非常大,從4000元到8000元的都有,這個是兩倍的差距呀。
萬科、碧桂園是第一梯隊的房企,如果它們敢明降價,就一定會有維權退房的,第一梯隊敢下降30%,第二第三梯隊就敢或者說被迫要降低50%,或更多。真正回到2016年的房價不是夢。
但,但2016年的房價是不是已是2014年的兩倍呢?呵呵,等著吧。
財經作家邱恆明
現在成天叫價房子,沒買向裡擠,買了又後悔,我現在買了小區房就想退出來賣掉,首先聲明自己不是炒房客,現在的小區(特別是物業公司)確實不敢恭維,電梯壞了,叫業主向上面公司彙報,小區衛生每天應該早晚各一次吧,而他們平均每天不到一次,夜晚小區攔杆開著保安去睡覺,停車位設計緊,不讓沒買車位的業主進入小區,強悍的保安都是社會人員,等等一系列問題。以前的老小區雖然住著舊點,街房鄰居都很和諧,環境衛生也打掃的很乾淨,物業費沒現在的十分之一,現在我們小區好多人都回味以前的舊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關鍵一點還是物業公司,物業公司聘用社會的閒散人員,定性不是服務而是管理者身份,這樣不是黑惡勢力進駐小區嗎?
手機用戶50281180550
房價會不會跌要看地方吧?很多地方房價三四千不會降,三四萬的地方就有可能會降啊!北京市區的房子不會大幅度下降,但是郊區降了啊。我們環京的城市都在降呢。我現在準備買房,今天跟我姐還聊起來她一套房子,我說位置不好,不如賣了它再住的附近再買,她說那房子質量好,最貴的時候120萬,她想要125萬,結果沒賣了,現在一百萬都賣不出去了,她也就不賣了,留著以後給孩子們了。我們這的房子基本都是在降,只是不會出現像燕郊那樣的攔腰斬。
你若盛開qfzl
一線及省會城市就別指望跌了,就算波動跌那麼一點對剛需影響也不大,所以剛需的能夠得著就趕緊買吧。房貸壓力確實大,我現在就是抓緊努力,爭取提前把房貸還清,因為我保證不了自己身體會不會哪天出問題,不然自己萬一掛了,除了房貸就啥也沒給老婆孩子留下。我抓緊時間提前還掉,這樣就算我出問題了,他們也不會沒地方住,擔心下個月的房貸還不起,我老婆的收入保障他們生活還是沒問題的,提前把房貸還完精神壓力會小得多。不要說銀行錢沒必要著急,慢慢還,要考慮通貨膨脹及以後收入的增長,我說這是狗屁,前提是你祈禱自己一直健康,不然你老婆孩子就等著苦吧
獨立顯卡0321
座標四川南充這個五線城市,今年九月份初去看恆大精裝修房子一平8000左右沒買,月底恆大全國樓盤降價約7000左右一平立馬出手買了。現在又降價到6300左右了,確實降價幅度很大。我是剛需無所謂,但是還是有人去房鬧!你們說房價降價了嗎?
何尋歡9966
這5年多一直在建築公司上班還是知道點內情哈,都是集團大公司哈就不好說具體名字,第一 個開盤價9千多一平米,到了房子修起就是第二年9月份咯 ,結果10月國慶搞活動降價到6千多。第二個就是2018年開盤的還是開盤價9千多一平米,到今年10月還在修建,但房子已經降價到8千多,修完估計還可以再少點的😁😊
104659097
就拿我們城市來舉例吧,三線城市。
16年時新區均價6000,17年最高時漲到15000,現在成交價在12000上下。
相比15000來說,12000下跌20%!你能說這不是跌嗎?
但是這個跌對於6000都沒上車的人來說,有實際意義嗎?
對於15000也能買得起人來說,這個20%算撿了便宜。
再回到你的問題,為什麼網上都在說跌,現實都說漲。
在網上,不管有房沒房,網友對房價都是非常敏銳的,這個月成交多少,下個月環比下降多少。
現實裡大家對房價不可能每天或者幾天看一次,即使關注一次房價也只是某小區,基本沒時間研究大環境。他們對房價的瞭解,一般是聽到親戚、朋友或者同事買的房現在漲了,那麼我也得趕緊買。有誰是整天研究房價走勢,在最合適的點出手的?我沒見過。
所以你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的:網上各路神仙給你分析的頭頭是道,引用各種權威數據,告訴你這個月成交價格雙跌!而現實中,你家親戚會告訴你我買的房已經翻一翻了,至於比最高點下跌20%,不好意思,跌了也是翻一翻。
最後,網上談房價,說跌是政治正確,會給你帶來一片贊,說漲就要捱罵。大家都是上網打發時間的,誰願意捱罵?
攻城獅本獅
——莫莫為你答疑——
據說萬科拋售,碧桂園降價,據說恆大也降價了……又一波人開始討論房價是不是會降,能不能買房。
自從12年前買房後,我一直關注身邊買房和沒買房的人。
沒買房的人都很聰明,能收羅各種降價信息,提前收手,止損。所以當然沒買了,一直租房住吧。時不時搬家,可能因為房租漲了,也可能因為業主賣房了。(接手的又是個不夠聰明的呀)
買房了的人都考慮不太全面,大部分人只抓一兩個點就下手了,比如孩子讀書近,比如給父母養老房,比如就想有個地方住,再比如手頭只有那麼多錢,就買得起這間,哪管得上學位、地段,大小。然後這些人買房後可能各種後悔,房子買小了,學位不理想,小區車位少,周邊環境不夠完美……但,房子終究是自己的。
所以,其實和樓價跌不跌無關,想太多的人都很難買房子。
莫大哥麥二姐的小女兒
房價會跌,但是不會大跌,因為下跌10%左右可以接受,下跌30%~50%就會產生巨大的金融風險,是國家不允許的。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值非常巨大,並且大部分都是帶有槓桿的,所以房價如果下跌過大,直接會導致金融危機的產生。
但是對於未來的房地產走勢來看,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一線和新一線的房價溫和上漲,而二三四五線的房價會出現明顯的回調,滯漲。
所以說,如果你手裡拿著是投資性,炒作性的二三四五線房產,就別指望未來會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可能還會下跌。
在2019年的上半年裡,就有270家房地產企業倒閉,雖然這些都是小魚小蝦,但是信號也是很強烈的。
不過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個市場上的房地產大佬在幹什麼!
萬達早就已經開始清理房產槓桿,轉型輕資產;
萬科一直在喊著“活下去”的口號;
李嘉誠大量拋售房產,轉移自己的資產;
泰禾轉讓了至少11個房地產的項目給世貿;
華僑城8次轉讓股權;
新城41億甩賣了10個項目;
而富力直接宣佈下半年不拿地了;
就拿地而言,2019年的上半年全國房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了29.4%。只能說,房地產的黃金週期已經結束了,先閉著眼買買買,未來躺著賺賺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未來的房產會出現兩極分化投資,投資的話,僅剩下一線和新一線還有價值,其餘的地區都是以剛需為主。雖然房價大幅下跌不會出現,但是未來許多地區的房價幾年補漲,或者漲幅甚微,其實也就是一個弱勢投資資產,可能還不如一些民營銀行的定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