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車型國產後各種加長,破壞了初始設定的車身比例,這樣做對駕駛有何影響?

Jack王陪你聊車


為了迎合我國消費者的喜好,很多汽車品牌都推出了針對我國市場的加長版車型。這其中不僅包括一些合資品牌,還有很多一線豪車品牌,很多加長版車型甚至只能在中國市場中才能看到。那麼這樣的加長版車型改變了汽車初始的設計和比例,會不會對駕駛體驗產生影響呢?

首先,加長版車型在空間表現方面比起原始車型來說更為出色。寬敞的內部空間讓駕駛者更加舒適,而且載人載物也更方便了。從外觀上來看,加長版車型更加霸氣穩重,這一點也是相當符合國人審美的。但是車身加長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車身質量,從而影響車輛性能,不僅油耗變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降低。

其次,加長版車型由於車身設計以及底盤加長等原因,穩定性會有一定提升,在顛簸路面上行駛時更加平穩舒適,幾乎不會產生很強的震動感。而小車型雖然穩定性不如加長版車型,但是靈活性更強,操控起來也更舒服,反應很快,幾乎感受不到約束感,通過性比起加長版車型來說要強很多,更加適合越野以及一些非常注重操控感的車友。

最後,這些車型在加長之後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駕駛體驗感,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感覺不到的,畢竟在進行改裝時也會盡可能的減少這些問題的出現。而且在路試時會進行數據調校,底盤和懸掛也會相應有所改變,致力於給消費者帶來最流暢的駕駛體驗。所以一些加長版車型在中國市場還是很受歡迎的,消費者也可以放心購買。

綜上來看,加長版車型在中國還是很有潛力的,市場需求也比較大。對於一些比較注重空間大小以及舒適性的朋友來說,購買加長版車型更加合適,而對於更加偏重於操控和靈活性的朋友,還是不用去嘗試了。


汽車觀察家


很多國外車型引入中國生產後都會對軸距進行加長,軸距顧名思義就是前後軸之間的距離,簡單來說就是同一側前輪的輪心到後輪的輪心之間的距離。而最著名的軸距加長車型莫過於奧迪A6,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生產的豪華品牌,奧迪A6在國產之前充分的考察了中國市場。一汽奧迪創新性的對1999年初代奧迪A6的軸距加長90毫米,並通過加長後車門使整車側面看起來非常的舒展協調,這樣的設定贏得了廣大國人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的車熱衷於加長

我們國內很多的合資車相比國外的同款車型,軸距一般都要加長10釐米左右,然後車輛尾標後面一般會帶一個“L”的標識,寶馬車型一般還會在D柱位置做一個長軸距車型特有的標誌。縱觀現在的車子,無論是豪華品牌的奔馳、寶馬、奧迪還是一般品牌的大眾SUV探歌、大眾途觀等等都相對於國外車型做了軸距加長。主流汽車廠商為什麼熱衷於對在中國售賣的車型軸距加長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1、加長軸距可以帶來更大的後排空間,並不是因為原車的後排空間太小,而是不夠大,你想想雖然歐洲人的身材普遍高達,但是他們的車卻沒有加長。2、加長的車型看起來更大,更長,外觀顯得更加大氣,要知道國人買車肯定要講究大氣和排場。假如你花了40萬買了個福克斯RS,別人會覺得你被騙了,花40萬買這麼小一個車。

加長軸距後對車輛有什麼影響

上面說了加長軸距的好處,如果每個車軸距都可以隨便加長,那估計就不會存在汽車大小等級之分了。車輛軸距加長雖然可以帶來寬敞的後排空間,更加大氣的車身外形,但是也會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點。主要缺點我認為有三個:

一、長軸距車型動態響應變差,靈活性降低

我們知道,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很機靈的時候,一般會用短小精悍形容,短小精悍這個詞雖然很早就被髮明出來的,但是應用在汽車上形容一些很靈活的車子也是比較合適的。短軸距車子相比長軸距車而言,在過彎或者高速避障的情況下可以更好的控制車尾的擺動,車身的靈活性更高,也更容易被控制。最明顯的就是麋鹿測試成績,長軸距版的車型明顯比短軸版的極限更低。此外假如一輛車被加長的話,那麼它的最小轉彎半徑肯定會變大,舉個簡單例子短軸版車型可能一把方向就能在路口掉頭,而長軸距版車型可能需要再倒一把才能掉頭。所以駕駛感受兩者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喜愛駕駛的人喜歡買寶馬3系的短軸版車型。

二、長軸距車型通過性變差,更容易被託底

在說通過性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一下車輛通過角的概念。如下圖所示,汽車通過角指的就是以前後輪胎的外圓畫切線,交點位於車輛底盤最低點,得到的銳角就是通過角,汽車的通過角越大就越不容易託底。通過角主要與車輛離地間隙、軸距有關。離地間隙一樣時,汽車軸距越長則通過角越小,越過一些障礙物時越容易被託底。

長軸距版車型剛度會變差

我們知道一個筷子容易折斷,半根筷子想要折斷就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假如是四分之一跟筷子,那麼折斷就非常困難。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力矩的概念,力矩等於力乘以力的作用距離。同理車也是一樣,越長的車其力矩就越長,同樣的力量,長軸距版的車型將要承受更大的力矩,那麼長軸距車型發生變形的概率就更大一些。所以一般來說短軸車型的車身彎曲剛度會更強一些,抵抗變形的能力也更強一些。

最後以上雖然說了很多缺點,但是廠家也並不是沒有應對策略,一般來說軸距加長之後廠家會重新匹配和調試底盤,但這也只是彌補,並不能百分之百達到短軸的水平,所以如果喜歡操控和駕駛的還是選擇短軸版車型吧。


道遠說車


汽車加長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某款車型在設計之初就有加長版本同時設計。另外一種是在某個地域生產以後,為了滿足特定地域特定的需求,從而進行加長的做法。


第一種

比較典型的車型比如上一代的寶馬7系。上代寶馬7系在設計時就分為標準軸距版本和加長軸距版本,標準軸距一般面對歐美市場的家庭用戶,而加長版本用以全球的商務用戶。至於標準軸距有多長,大家可以參考寶馬5系GT車型。這款車型就是以標準軸距的寶馬7系的同款底盤。當然,由於寶馬5系GT是一款GT車型,車尾經過減短處理,以至於寶馬5系GT的車長並沒有標準軸距寶馬7系長。但是兩者的軸距相同,從寶馬5系GT車型的後排空間就可以得到上代寶馬7系標準軸距的後排空間情況。而通過寶馬中國銷售公司進口過來的都是加長款。


第二種

第二種是在特定市場生產和推出的加長車型,比如絕大多數的國產加長車型,在設計之初並沒有加長版本的。在國產加長時,更多的是生硬的把加長的部分增添至後排空間處。比如,上一代的寶馬5系,奔馳E級,寶馬3系等等車型。這些加長車型從B柱後,能明顯的看出加長的痕跡,比如後門長度明顯比前門長度長。

現狀

但是,隨著消費者對整車比例協調性要求越來越高,督促這些加長車型更用心的做。比如,奔馳E級這代版本在標準軸距版本定型以後,又在德國本地設計出加長版本,以至於被人誤認為為邁巴赫版本的奔馳E級。但是,和標準軸距版本相比,仍然不算完全同步設計的車型。

而最新加長版本車型作的比較優異的全新寶馬3系可謂是其中的標杆。作為一款加長版本同步設計的豪華品牌車型,前後門整體線條流暢優美,沒有任何加長版本的突兀性存在。



加長版本的正負作用

國產車型的加長,對於大部分的車型是沒有副作用的。但也有例外!由於目前豪華品牌舒適性調教趨勢越來越明顯,以運動為精髓的寶馬5系都已經宣稱比奔馳E級更舒適;寶馬品牌的精髓車型寶馬3系車身長度已經達到4800mm的級別,軸距已經和寶馬5系相差無幾!因此,對於這些越來越舒適的車型並沒有負面影響,更長的車身和更長的軸距對於行車的舒適性性是有明顯提升的。


但是,對於一些運動車型,更長的軸距不利於整車的操控,在一些過彎時,車尾的拖沓讓整車運動性大打折扣。其中,寶馬3系是最不應該加長的車型;但是,寶馬3系首先它是一個豪華品牌的車型,其次才是豪華品牌中級車型運動標杆……因此,目前寶馬已經把寶馬3系打造的更豪華,至於運動是1.2.3排序靠後的序列了!但寶馬並沒讓人失望,它的操控性仍然是這個價位這個級別的標杆!

是市場需求變了!


汽車G值聯盟


一般來說,加長只會增加車內的腿部空間,如果原設計夠用的話,對大多數人而言不會有太多乘坐舒適體驗,畢竟你的腿沒有那麼長。但由此帶來的不利因素卻被很多人忽略或難以覺察。首先,汽車廠家多采用加長軸距的做法,這樣就使得縱向通過性變差,遇到溝坎時容易託底,其次,輪距不變的情況下軸距加長,勢必會導致車輛重心偏移,遇到緊急變線或急轉彎時,車輛容易發生側滑甩尾情況,這對行車安全有不利的影響,使得車輛安全性有所降低,而且由於軸線加長,也會使得車輛橫向抗衝擊能力下降。加長後的車輛安全性不如標軸是不爭的事實。國人不考慮安全因素,一味追求加長大空間,既有貪慕虛榮的因素,更表現出了對汽車知識的無知,為何身高馬大的德國人不追求加長呢?難道他們的腿短?當然廠家一般會考慮加長後對安全的影響,但商人逐利的本性,以及虛榮的市場需求,也難保廠家會做出犧牲安全性去迎合市場的舉動,所以是否選購加長車型要三思而行,尤其是對那些開快車、追求性能的車主,更要選擇短軸而不是加長,看看那些性能車尤其是跑車的軸距與輪距比例,你就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了。


歲月720844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