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要求“兒童福利機構”封閉管理,取消外出和集中活動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1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民政部獲悉,近日,民政部發出《關於印發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實行封閉管理,取消所有外出及機構內集中性活動。

根據《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工作指南》)要求,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成立以院長(主任)為組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可下設行政、醫療、後勤等工作小組,全力開展防控工作。

同時,機構應按照當地應急防控指揮部要求,結合機構內兒童養育實際情況,制定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明確工作原則、組織機構、工作制度、應急規程和工作要求。

《工作指南》提出了需要落實的十項防控具體措施,具體如下:

一是宣傳防控知識,即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講解防範病毒傳染知識等方式在機構內宣傳防控知識,提高員工和兒童疾病防控的意識。

二是實行封閉管理,取消所有外出及機構內集中性活動。所有進入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值班室測量體溫,如出現異常,要迅速離崗,按要求進行報告並自行隔離觀察或就醫。除員工及後勤車輛外,所有外來人員及車輛一律不得進入機構,進入機構的人員、車輛要進行消毒。

三是劃分管控區域,根據當地疫情嚴重程度,將機構內區域劃分出更衣區、清潔區、隔離區等區域,各區履行各自防控工作具體規程,開展分級防控管理。院內有醫護人員的,要開闢醫護人員專用休息區、進餐區,由後勤人員集中送餐,減少醫護人員外出感染風險。

四是設立隔離區域,新進入機構、外出治療返回的兒童,在機構隔離區域進行嚴格醫學觀察,提前把控風險,杜絕交叉感染。

五是嚴格執行防護流程,落實進入機構消毒流程,所有員工進入機構前在門口用消毒洗手液洗手、消毒,更換口罩,在過渡區更換工作服,脫外套掛在通風處,揹包類及其他隨身物品集中存放,不得帶入兒童居住區。進入隔離區開展工作的,要消毒、帶護士帽,有條件的加穿隔離防護服。兒童居住區每日定時通風、定時消毒。所有工作區域、兒童居住區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醫護人員口罩一般4小時更換一次,換下的口罩、隔離服等醫療用品,集中用消毒液消毒後作為醫療廢棄物處理。

六是規範開展兒童護理,按要求開展兒童護理,做到刷牙、餵飯等護理環節前均用消毒洗手液對手消毒,均戴口罩。規範護理流程,不得多名兒童同時使用一套餐具,減少兒童感染幾率。加大兒童醫療救治、日常康復監測力度,減少兒童發熱現象發生。

七是舒緩員工和兒童情緒,重視加強員工和兒童心理調節,通過收看電視、播放音樂等方式紓解焦慮恐懼情緒,保持正常作息、規律生活。

八是保障物資供應,分批購置醫用口罩、防護服、護士帽、消毒液、測溫儀等醫療物資,為防控工作提供充足的醫療物資保障。按規定儲備兒童及員工生活物資,確保生活正常有序。

九是強化應急保障,強化備班備勤制度,要按規定比例配足工作人員並落實到個人,每套班均需落實備班人員,備班人員要時刻待命,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處理應急狀況。提前與防控指揮部、市、區、街道、社區等相關部門協調,預備應急車輛,隨時為可能發生的狀況做好應急準備。

十是落實監測和報告制度,要求各科室每日監測兒童及員工體溫,做好記錄,同時瞭解員工日常接觸親屬及共同居住人身體狀況,一併報機構防控領導小組彙總,按要求上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