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丨青島醫療隊員在湖北黃岡(1月26日-28日)

1月26日凌晨2點,青島市市立醫院8名醫護人員代表青島參加山東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湖北黃岡。

報送平安的訊息傳回醫院:“我們在這兒挺好的,大家健康狀況,情緒都很穩定,趁著各項工作對接的時間在調整身體,學習指南和防護,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挑戰。請領導和同事們放心!”

戰“疫”日記丨青島醫療隊員在湖北黃岡(1月26日-28日)


當天,醫療隊駐地修整,內部工作機制建立、醫療救治組織體系建立等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

重症醫學科醫生潘勝奇、護士秦賢、朱瑞,張月分配在重症醫療組,其中潘勝奇擔任醫療三組組長:呼吸科醫生李猛、護士徐勤勇、孫文欣分配在普通醫療組,李猛擔任醫療三組組長,孫文欣擔任護理四組組長。

戰“疫”日記丨青島醫療隊員在湖北黃岡(1月26日-28日)


熟悉環境、與當地醫療機構的對接工作也迅速推進,做好工作流程的梳理和銜接,克服地方差異。除了工作上的銜接,氣候和方言也成為醫療隊員迅速適應和磨合的重點:黃岡人民很熱情,但天氣實在是冷,0至5度的氣溫,讓習慣了冬季集中供熱的北方人有點不適應。當地方言難懂,說的又快,需要儘快熟悉。

1月27日

這一天,山東省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成立,孫文欣、王虹、徐勤勇3名黨員,和全隊54名黨員一起,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戰“疫”日記丨青島醫療隊員在湖北黃岡(1月26日-28日)


10:00,潘勝奇隨醫療隊領導實地查看和對接黃崗傳染病院。該院為2003年應對非典建造的醫院,設施和條件比較簡陋。

在執行外出任務的間歇,醫療隊員抓緊時間進行院感防控培訓。院感科醫生王虹對每個醫療隊員進行逐一培訓和檢查考核,熟練防護用品穿脫程序。“通過強化培訓,達到掌握院感技能的3個階段:理論學習、經驗記憶、肌肉記憶。”

戰“疫”日記丨青島醫療隊員在湖北黃岡(1月26日-28日)


當晚,山東醫療隊緊急召開組長商討會,針對當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一床難求的情況,決定進入大別山醫療區域中心,考察這所新建醫院,徵用為臨時傳染病病區。

該院為黃岡市中心醫院西院區,原預計5月投入使用,為了應對疫情,改造成集中定點收治醫院,當地衛健、住建等各部門及上千名志願者正夜以繼日,搶工搶運,暢通水、電、步道。黃岡市中心醫院的團隊正在抓緊整理物資,調試設備。臨時徵用的傳染病區為一平層兩個病區100張床位,計劃明天開始收病人。

戰“疫”日記丨青島醫療隊員在湖北黃岡(1月26日-28日)


18:30,潘勝奇、李猛、孫文欣、王虹和山東醫療隊各醫療護理組長、院感醫生一起,來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新建院區緊急臨時啟用,一切從零開始。山東醫療隊各組組長連夜開荒,接管新病房,籌備醫療用品,制定工作流程,商討治療護理各方面的細節。按照診療規範流程標準,查看查驗相關設施,梳理問題,進行彙總。

醫療隊員在前線戰場,遠在青島的醫院後援密切關注。很多專家加入“支援湖北醫療隊”微信工作群,遠程提供指導和幫助意見,從救治設備清單、藥品清單,到消毒製劑的成分、效期、配置換算,各種提醒和提示。醫院後援專家團雖遠在千里之外,卻彷彿身臨其境,並肩作戰。

戰“疫”日記丨青島醫療隊員在湖北黃岡(1月26日-28日)


22:30,現場查驗結束,醫療隊員返回駐地,繼續工作:討論制定流程,規範,排班及制度,按照規範列出物資清單,梳理流程,確定崗位,對存在問題進行標註。微信工作群的提醒聲音響至凌晨。

當晚新聞播出了李克強總理去湖北考察的消息,給醫療隊員帶來了鼓舞:困難是暫時的,設備設施和防控物資供應等困難應該能儘快好轉。

除了新聞帶來的鼓舞,還有一件小事給青島醫療隊員帶來了貼身的溫暖:晚上十點半回到住所,一批費盡周折的保暖內衣正在等著大家。此地溼冷,隊員貼身禦寒衣物不足,因交通管制、商場休市、駐地偏遠等原因,無法採購衣物。東院醫務科呂維紅得知後,求助在當地法醫部門工作的大學同學,正在連軸轉關卡值守的大學同學,反映給當地防控指揮部,指揮部商務局的同志,落實尺寸號碼,輾轉採購,每人兩套保暖內衣,連夜送到了醫療隊駐地。

1月28日。醫療隊員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與新型冠狀病毒短兵相接的戰鬥正式打響。

清晨6:00,護士秦賢在微信群裡發出一張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照片:冬日的餘暉穿透霧靄,新建的醫療大樓莊嚴聳立,有一種戰前的肅穆和寧靜。

清晨7:00,青島隊員自測體溫,向隊長報告平安。

第一批進駐醫院接診的醫療隊伍啟程,集體短髮,英姿颯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