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什麼是反詩,反詩眾所周知就是指那些表示造反之意的詩詞。具有反官方反政府含義的詩。在封建社會中,當民怨過高時,常會有這類詩出現,目的是破壞當前政府的威信。反詩很多時候都是出於悲憤之語,或者乾脆直接說給統治者聽的。那麼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反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中國古代第一首反詩
為了一舉消滅夏桀,臨戰之前,商湯發出了隆重的動員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湯誓”。史官記錄這篇誓詞,名叫《湯誓》分兩段。第一段說明興師征伐的原因。第二段申明賞罰的辦法。篇中“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真實反映了夏國人民痛恨暴君暴政的心情,十分可貴。意思就是“你這個所謂的太陽王啊,什麼時候才去死啊,我願意和你同歸於盡哪!”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妲己老爹蘇護的反詩
蘇護。商朝末年大將。分封為冀州侯,不滿商紂王暴虐,起兵造反,為紂王所敗。不得已獻女蘇妲己於紂王。紂王無道,他憤然舉兵,但是卻力量不足而慘敗,所以他寫下了這樣的反詩: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這也算中國最早個人寫的最早反詩,蘇護作,血氣方剛,“冀州蘇護”寫的清清楚楚,似有一種“來信砍”的霸氣在其中。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詩經中暗藏的反詩
早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體現對統治階級不滿的詩歌出現,比如《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大致意思是痛罵大老鼠。大老鼠啊大老鼠,我寵著你,愛著你,多年來伺候著你,原諒著你,你連一句我是好人都不說,對我大大的不好。我再也不當備胎啦!有人說大老鼠指的君主。詩中雖沒有明確說明要揭竿而起,但可看出這是一首有反官方色彩的詩。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張角黃巾起義反詩
張角,中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張角的太平道發展到中國的許多地方,教徒人數達到了幾十萬。他把全國信徒按照地區,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組織"方",共設三十六方,各方首領稱"渠帥",在民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後來他也寫了一首著名的反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發動了東漢末年那場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最後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為後來的三國打下了基礎。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紅巾軍的反詩
紅巾軍是元朝末年人民起來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最初是與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等民間宗教結合所發動的。因打紅旗,頭扎紅巾,又稱作“紅巾”或“紅軍”,又因焚香聚眾,又被稱作“香軍”。他們的反詩據說被做出了歌曲,成了軍歌。這首詩我們好好欣賞下:“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隋末農民起義首領王薄的反詩
這裡的主角是隋末農民起義首領王薄的《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知世郎就是王薄,這首詩先說自己很帥,宣傳自己威武勇猛還很帥氣的形象;再說自己的勇氣,官兵來了,手狠話不多,就是幹!這類詩,成了號召起義的宣傳詩。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黃巢的反詩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時候便可對詩,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後來黃巢成了唐末農民起義領袖。他的一首詩相信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花秋豔,並沒有殺掉百花的意思,要論殺氣,本是秋風的事。鏗鏘有力的詩句,強而有力地申訴了他扭轉乾坤的豪情壯志,沖天凌雲的氣勢,英雄的憤慨流瀉在形如干戈金鋒的筆端。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宋江反詩
宋江人稱及時雨,雖然名氣非常響亮,但是他在官場並不如意。後來更是殺了閻婆惜,開始了他背井離鄉的生活。後來宋江流放到了滄州在潯陽樓寫下了這首反詞和反詩:“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宋江寫罷,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飲了數杯酒,不覺歡喜,自狂蕩起來,手舞足蹈,又拿起筆來,去那《西江月》後再寫下四句詩,道是: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宋江寫罷詩,又去後面大書五字道:“鄆城宋江作。宋江這首詩句以黃巢相比,竟然笑話黃巢不是丈夫,這就可以看出宋江其實這人早有野心,只不過一直深藏不露罷了。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朱元璋反詩
朱元璋可以說是中國帝王中出身最為貧寒的皇帝,早年的磨難並沒有打擊朱元璋的抱負。他後來開創了明朝的百年功業。成為了千古的一位名君。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反詩:“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此詩是朱元璋參照黃巢詩《不第後賦菊》也就是後人稱之為《詠菊》的那首詩而作的。這是朱元璋開基立業前作的,由此可見他是多麼有抱負多有自信的一個人,他說到做到了。朱元璋這樣舞刀弄槍,一路殺奔龍廷,奪了位的人,才會賦予菊花殺百花的意義。霸氣和殺氣,可見對以菊花自況境界的嚮往。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石達開的反詩
最後我們一起欣賞下石達開的反詩。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有關他的民間傳說遍佈他生前轉戰過的大半個中國,表現出他當年深得各地民眾愛戴。他當年也曾經寫下過反詩——《入川題壁》:“大盜亦有道,詩書所不屑。 黃金若糞土,肝膽硬如鐵。 策馬渡懸崖,彎弓射胡月。 人頭作酒杯,飲盡仇讎血。”《入川題壁》這首詩是石達開在被迫退往西南,最後進入四川的時候所寫。這時作者的處境十分困難,但從詩中可以看出他的豪邁的英雄氣概,依然不減當年,他所念念不忘的爭取目標仍是消滅滿清民族敵人。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