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基因庫是否可以區別中國56個民族?是否可以通過基因識別找出漢族起源?

深藍47694


通過基因庫區別中國56個民族是大體可行的。通過基因識別找出漢族起源以及血緣繼承和發展路徑也是可以的。下面面我們會詳細談一下利用基因識別民族和民族溯源的方法。


需要先介紹下單核苷酸多態性的概念。

單核苷酸多態性(SNP)

瞭解這個概念之前我們假設你已經大體知道DNA的涵義。那麼由於DNA的存在,我們的生命密碼實際上就像是一本書,我們的細胞會查閱這本書來了解如何製造蛋白質,如何調控生命的各種循環。父母在將DNA遺傳給我們的過程中,也就是說精子和卵子當中的DNA並非是嚴格複製的,有時候會出現非常少量的複製差錯,這就有點像在抄書的時候某一頁某一行抄錯了那麼一兩個字。而對於DNA來就是某條染色體上某個區段上的一兩個核苷酸(A、T、C、G代表構成DNA四種核苷酸上相互區別的鹼基)。

單核苷酸多態性,實際上,就是指在特定位置上的核苷酸在不同個體之間有差異,這通常稱為SNP(發音為“片段”)。由於這種差異可以代代相傳,因此這種差異就成為了人們遺傳變異的標記。

SNP在人的所有染色體的全部DNA中都可能發生,平均每1000個核苷酸中就會有一個,這意味著一個人一出生僅僅因為父母的精子和卵子在減數分裂時“抄錯”的原因(這就是所謂的“突變”),你的基因組中就大約有4-500萬個SNP與父母DNA的對應位點有所不同。而且,這些突變SNP的組合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單個SNP不一定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多個SNP的組合就很容易變得“唯一”)。

人類DNA的序列中的核苷酸總共有30億對,一組SNP位點的獨特構成除非是遺傳得來,幾乎不大可能是碰巧突變成一樣的組合,因此兩個沒有血緣的人在同一組SNP位點上自發產生相同的SNP的幾率不算高((根據排列組合的計算方式來算,非親屬全序列兩個以上位點組合完全相同的幾率就很低了)。

科學家已經在全球人口中發現了超過1億個SNP(相當於人類個體相互常見差異點的已知總數)。往往這些變異是在用於構建蛋白質和具有明顯的生理功能的基因之間的DNA區段中發現的(基因之間有大量的無功能或功能不明的DNA區段),它們通常不影響生理功能,而且可以充當生物標記,幫助科學家找到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當然也可以用於確定族群的遺傳關係。


SNP如何幫助我們確定民族

這分為兩步:

  1. 首先得找到各個民族的特徵SNP的組合。這需要研究者到各個民族中選取該民族典型的個體進行大面積的遺傳位點採樣,從而確定一個遺傳SNP組合的標準作為該民族的判斷標誌,但因為民族是一個不嚴謹的概念,民族之間通婚和人口遷徙也會使民族的遺傳變得複雜,甚至與民族本身的範圍沒有關係,那麼研究者實際採樣的民族往往是按各民族主要聚居地對土生土長的個體進行採樣的,並可能根據地域在民族內部劃分子群體。例如國內多數商業基因檢測公司採用的SNP採樣模板是將漢族人劃分為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當然還可以在這兩個大群體下根據地域進行進一步的細分。上圖:網上某匿名分享的祖源分析報告。此報告展示了祖源採樣模板人群的大致地域覆蓋。這位網友應該也是一個北方人漢族,而且祖上有蒙古族血緣。



  2. 將待測個體的DNA與各民族的特徵“SNP組合模板”進行對比,從而鑑別出民族。凡是DNA中能夠檢測出某一民族的特徵SNP組合的個體就可以被認定為此民族,若個體部分擁有此SNP組合,則可能與此民族有血緣關係,重合率越高,則血緣越近。但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多民族在歷史上不斷混血形成,這就會造成個體的血緣實際上可能與多個民族有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因此就會得出一系列血緣的比例。
    上圖:網上某網友分享的兩個人的祖源成分對比,從這份匿名的祖源對比信息當中可以看出這兩個人應該都是具有典型中國北方血緣的人,典型的外族血緣比較少,可能籍貫就是北方某省市。


SNP如何幫助我們確定祖源

這通常要依靠Y染色體的父系線性遺傳特性(n代單傳)和母系的線粒體DNA。

Y染色體只會從父親嚴格傳給兒子,因此可以利用Y染色體上的某些SNP的組合來確定父系遺傳關係。而線粒體DNA一般只會從母親傳給子女(包括女兒和兒子),但是隻有女兒能夠傳遞下去,通常用於確定母系遺傳關係。但今年的研究表明父親的精子有時也能將父親的線粒體DNA遺傳給子女,因此母系遺傳關係面臨一定的不準確性。


根據Y染色體的SNP組合以及線粒體DNA SNP的組合,可以在人群之間建立兩個樹狀的遺傳譜系圖,被稱為Y染色體譜系樹或線粒體DNA譜系樹。因此對於某個民族來說,可以從父系和母系兩條線來了解其祖源關係。

上圖:國際上確定的主要的種族單倍群遺傳關係樹,從A編號到R。漢族的主要分支是O單倍群。在樹狀分支上我們可以看出種族之間的繼承關係BR繼承了A單倍群,表明BR擁有A單倍群的那些SNP突變位點,但BR擁有A沒有的一些獨特的位點,如此往下推。我們漢族以O單倍群為主體,而O也繼承了最主幹的A單倍群的SNP位點,這說明O單倍群最早是來自於A單倍群的。例如A-E單倍群基本上都在非洲,這個情況可以說明我們的祖先實際上是來源於非洲的。

簡單地解釋:單倍群是指具有共同的一組SNP標記的人群體。


現在東亞人種最主要的Y染色體單倍群類型有O、C、D、N四種,這四個類型對應的突變位點在祖源歷史上必然會落到某一個男人身上,就像全人類的祖源會歸到Y染色體亞當身上,一樣。

但不要認為Y染色體亞當就是全人類唯一的男性祖先,因為研究結果只說明Y染色體是來自於這個真實存在的男人,並不說明我們身上的其他遺傳成分也來自於他。實際上我們身上的遺傳成分應該是來自於“Y染色體亞當”同時代的許多男性和女性,只不過只有他貢獻了Y染色體而已。這就像是一大塊拼圖,我們目前只能推斷“Y染色體亞當”至少貢獻了Y染色體那一塊“拼圖”。

而中國大陸、日、韓以及東南亞主要單倍群主體就是O,佔了90%以上。據研究,估計是在3萬年前從NO這個上游分支出來的。這意味著3萬年前有一個男人身上首次突變(應該是其父親的那個精子發生了突變)產生了O單倍群的特徵SNP,而且非常成功地在三萬年間的各種滄海桑田之後,他的Y染色體現在基本上遍佈了東亞和東南亞(這些突變仍然存在我們大多數男性的體內)。當然,在O之下,隨著繁衍的繼續還在O的基礎上產生了更多突變,於是O節點下又分出O1,O2,O3三個主要分支。

上圖:根據現代各單倍群的土著人群的居住地域(包括對一些從墓穴裡挖出來的遺體的研究),科學家們大致可以推導出Y單倍群的遷移路線。


當然,通過線粒體DNA的單倍群關係也能推導出這麼一張遷徙地圖,原理是一樣的。

線粒體DNA是存在於細胞內的線粒體這個細胞器內部的環狀DNA,這跟我們一般說的核DNA不是一套體系。線粒體DNA不存在染色體,它相對比較簡單,內容不多,但變動比較小而精確(保守),所以用於推算遺傳變異的時間會比較準確。線粒體DNA一般來說是來源於母親卵子內細胞質裡面的線粒體,但今年的研究表明父親的精子內的線粒體有時候也能夠進入卵子並遺傳給子女(導致子女擁有母親和父親雙方的線粒體DNA,但這種情況比較罕見,而且可能導致後代表現出一些遺傳性代謝疾病),但照理說父親的線粒體會被卵細胞標記並清除。


小結

單核苷酸多態性的對比分析是我們區別民族的以及瞭解民族起源的一種技術手段。但由於民族是人為定義,例如回族只不過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漢族,而且根據我們前面介紹的利用SNP來判斷族源所採用的典型人群採樣形成模板的方式,因此民族並不一定能夠通過基因來精確確定。必定有被名義上稱為某民族的人在遺傳上似乎與其族人相差較遠的情況出現,也存在某些不同的民族在遺傳上實際上很接近的情況。

而對於民族乃至個人祖源的確定,這在技術上可能更為準確,因為利用Y單倍群和線粒體DNA單倍群的研究成果,我們已經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確定祖源以及瞭解人類祖先遷徙的路徑。


小宇堂


2003年,人類基因組測序完畢,誕生了1門顯學:分子人類學/血統學。頓時,就像撥雲見日一般,我們看清了各民族的父系、母系血統特點。父系血統有領域性;母系血統由於通婚,界限比較模糊。

中國的56個民族血統,大概情況如下——

①華北中原:西戎神農O3α、北狄軒轅O3β、南蠻蚩尤O3d、東夷少昊O3γ。4500年前,軒轅黃帝聯手神農炎帝,把蚩尤夸父驅逐到南蠻去,形成三苗:苗族瑤族畲族。

②5千年前,從燕山南下的帝俊、商朝、孔子C3s。

③2000年前,南匈奴休屠王投降內附,漢武帝把他們安置在寧夏河套,血統Q1a。跟1.5萬年前遷徙到美洲的印第安族Q1a3血統,屬於兄弟。

④1萬年前,盤古胞弟紅山雷公N血統,部分融入漢族、部分跑到芬蘭,還有北冰洋的薩摩耶族^_^

⑤1500年前,因為發明馬鐙、而馳騁天下的鮮卑族,自願深度漢化,C3n融入漢族。最近1000年,連續入侵中原的滿族蒙古,反而注重血統,沒有融入漢族。

⑥廣義漢族,還包括的血統:中國東南方向的O1a百越族、西南方向的O2a百濮族、東海沿岸的O2*東濮族(曹操、金庸、在下)。

⑦彝族D1、氐族D3。羌族、藏族,則是氐族D3跟西戎O3α5的混血。4500年前,軒轅降服神農,但是部下刑天不服,部族向西逃竄,跟氐族混血,形成羌族、藏族。另外,緬甸40%都是刑天O3α5血統、獨龍族100%刑天血統。


醉哪吒


通過基因識別民族總體是可以的。

分子人類學父系Y染色體基因單倍群是區分民族最重要的參考,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如此。這是由於從遠古到中古,人類都是以父系家族進行區分生活的。

人類發明姓氏的目的就是為了族群之間可以區分,早期的姓氏就是指以民族為單位的血親群體。一個父系血親族群就是一個姓氏。母系為姓,父系為氏。儘管人類歷史上存在母系社會,在中國母系姓的重要性超過了父氏符號。比如上古八大姓都是指母姓,但是中國古代依然是按照父系血親族群集中生活的。歐美白人上古就是母系社會,中國的母系很大程度就是因為與她們聯姻而產生的。但是歐美白人依然呈現出父系基因規律分佈特點。比如日耳曼主體基因為R1b,斯拉夫主體基因為R1a。這就告訴我們,就算是在母系社會之下也是按父系血親進行區分分別生活的。印度的一個母系村落至今存在生了男孩由父親一方抱走的風俗,但做主的卻是女性。

由於白種R1a分佈地區中包含蒙古地區,所以這個基因也被稱作阿爾泰基因。印度的白種也是R1a,歷史上中古波斯也是這個基因。所以這個基因也因為波斯的所謂雅利安被稱作雅利安基因。雖然這個說法是不靠譜的,因為雅利安一詞來源是大夏阿富汗時期,中古波斯是白匈奴入侵後的時期,不是一回事。大夏則是與日耳曼和中國沿海支黃種老二支系夏人這個聯姻組合有關。《山海經》裡所謂貳負殺窫窳中的貳負就是這個體系,書中提到的貳負之屍就是大夏阿富汗了。德意志人是七仙女族群的父系後代,所謂雅利安又讀阿里安,實際上雅利安是指父黃母白。二里頭遺址被懷疑為夏都,臺灣原住民是沿海老二支系夏后氏後裔,基因為O1,所以他們有阿里山。德意志自稱雅利安的原因是他們是七仙女族群父系後代。德意志也因此是日耳曼民族的核心群體。加上耶穌也被破解為父黃母白,聖母瑪利亞更多代表七仙女,德國國名就叫瑪麗,所以亞特蘭帝斯文明創造的雅利安只可能是混血,且是父黃母白混血。所以O1一定就是夏后氏,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百越民族,就是浙江杭州良渚遺址的主體。今天很多人把泰族基因O2a也說成是百越,明顯就是不懂電的認識,百越只是O1這個群體。


父系基因在全世界呈規律分佈,比如美洲土著印第安基因為Q系。歐洲日耳曼主體基因為R1b,斯拉夫為R1a。阿拉伯地區主體基因是J系,非洲以E係為主,存在A系和B系。東亞則系NO係為主,伴隨著與NO系關係緊密的C系和D系矮黑後裔。所謂黃種人說白了就是白人吸收矮黑母系導致的結果。只不過過程有反覆,黃種人NO系在父系基因上接近歐美白種的R系和印第安的Q系,沒有理由差異那麼大。混入矮黑母系導致膚色變深甚至變黑,又混血白種和印第安母系恢復了類白種,但又與含矮黑母系的群體有二次混血的情況,所以總體上還是黃種。

由於矮黑的C系D系歷史上也獲得混血,所以總體上呈現出黃種模樣,從外貌上很難區分。不過通過父系基因單倍群檢測是可以進行區分的。藏區裡一是存在羌系的北三苗O3基因,二是D系基因。藏區的D系又不同於日本和東北地區的D系,藏區和西南是D1為主,日本和東北是D2為主。這是由於古代父系是按大小家族集中生活,分開也是以家族為單位進行分離,所以分離群體之間也可以區分。羌系民族是北三苗,其O3基因與南支苗瑤的O3也可以區分。但漢族主體基因O3卻沒法與藏族、蒙古族等等與羌繫有關的北方和西南民族的O3進行區分。這是由於羌系北三苗被髮配西部牧羊,去了中東古埃及,爾後返回。這個過程中可能內部已經混亂了。返回中原的和留在西部的已經無法區分。

在東亞O2a為泰族主體基因,同時漢族裡有5%,兩廣和湖南地區相對多一些。壯族一半以上也是這個基因。O2b萁子族大比例分佈於朝鮮、日本、琉球,在東北各族裡也有存在。苗族主體為南支的O3,瑤族則是O3和泰族的O2a各半,畲族主要也是這個體系。O1夏后氏基因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臺灣原住民。漢族裡有13%,來源主要是越國,也主要分佈於江浙、江西、福建、湖南等地。目前羌族裡O3和O1都有存在。有趣的是滿族皇族是O1基因,與馬來人一致。有人因此而說滿皇室被漢族血統替代。實際上滿族自稱養豬人就對應了沿海支夏后氏,黑帝顓頊代表全體黃種,但更多則是代表沿海支。顓頊就是以豬肉為食和祭祀物,就是最早的養豬人了。實際上滿族是大鯀族北逃的分支。C系D系是他們帶領的跟隨民族。因為O1在滿族裡比例很小,所以有人為了區分於漢族,於是把C系作為主流。可問題是滿皇族是O1。就像蒙古族也被說成C系是主流,但黃金家族和整個蒙古文化卻是北三苗O3的。O1加C系佔滿族人口1/3左右。人口比例最大的卻是近一半人口的漢族基因O3,源自早期遼寧漢族。通過基因可以區分五十六個民族當中的一部分,但多數民族是民系分離又組合和多重組合的結果。所以很多民族是無法通過基因區分的。

漢族主體基因為北支的O3,在各省裡這個基因都佔比過半。NO系黃種基因佔比則超過了75%,就是說無論按分支基因看,還是按華夏民族整體基因看,漢族都是全世界大民族裡血統最純正的。在中國人口一千萬以上的民族裡,苗族基因最純,壯族是兩支黃種民系分支的組合,也算純正。其他人口較多民族則都是混合民族,只能講文化道統。日本文化基礎是少量O1帶領D系建立的,但後來佔日本人口31.5%的萁子族O2b和20+%的漢族O3慢慢流入。這使得後兩者佔比超過了一半以上。日本有大比例D系,所以也是混合民族。但是日本民族整合的很好,就使得混合而得的大和族佔比太高,成了相對單一的民族國家。中國NO系黃種總體佔比相比之下非常高,遠遠超過了日本。但我們卻有五十六個民族。

漢族主體基因北支的O3來源很明確,就是山東龍山文化和山西陶寺遺址這個體系。基因完全對應,並且遺址裡顯示為百分之百的這個O3基因。這也是漢族等羌系民族起源的重要依據。O3屬於三苗,歷史記錄裡又有分北三苗於敦煌地區牧羊,所以起源很清楚。羌系屬於內陸支苗蠻體系,《詩經》裡也提到了屬於古楚人。祖地為湖南、湖北、江淮一帶,包括江蘇徐州彭城這個可能與黃帝有關的地方。還有就是蘇州、姑蘇這個曾經隸屬於九黎時最有可能存在過的周邊地區。

…………………………………………………………………

補充:

漢族是全世界大民族裡血統最純正的民族。

南北漢族的基因圖譜

漢族主體基因O3在各省區裡的比例,黃色部分為漢族主體基因。

資料


國病


新血統論和法西斯德國有一拼,小編意思漢族人血統最純,比北極愛斯基摩人還純正。美國不興這樣的東西,沒有錢雅利安人都同球一樣。🤒🤒🤒🤒🤒🤒🤒🤒🤒🤒🤒


寒號鳥飛1


第一個問題 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我沒有科學的證據 但是我清楚的知道 我國的56個民族是在蘇聯擁有200個民族的引導下,強行劃分的。並沒有十分嚴謹的科學依據,如果強制識別肯定跟現在的名族劃分有很大區別,比如白馬藏族到底屬不屬於藏族。

第二個問題,有可能。單獨的識別某一個名族,比較有可操作性!


Green69765185


好! 我十分的贊成。哪裡有哪裡有正規的有這種東東?


葉桉


我想說的是,即便是人數相對較少,活動、交流範圍有限的個別西北少數民族也很少可以用基因來判斷其民族屬性了?更不要說幾千年以來不斷在交流融合的漢民族。現今的漢族已經不能用血統來判斷,而是文化意義上的。類比來說,就像漢語已不是原來的一樣純淨,它吸收了大量的少數民族的語言和國外語言的滲透,其中最為顯著的是阿爾泰語系和滿語的影響,近代以來的外語也不可忽視。而人種方面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語言,所以,以血統來辨別漢族是一個偽命題。


Ma20491001


理論上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是可以的。但是沒有人會做這件事,各個都認為自己是正統,你證明他血統不純,家譜是假的,找你拼命。

所以結果就是呵呵。

如果科學證明某人是其他民族,那麼是不是應該修正錯誤,給很多人改民族,會不會造成某族人數猛增,埋下國家安全隱患。


頭條用扈


就問你區分民族有什麼用意?有什麼現實價值?你把民族融合政策放哪了?漢民族怎麼了?漢民族的優越感哪來的?動不動就漢民族


魑魅魍魎鬼啊


做夢,漢族是有多個種族合併而生,還有最好不要判斷是中國那個族,因為你能判斷必然別人能判斷,製造毀滅中國的基因武器那樣首先就是用其根源也就是祖先的的基因定位就可以毀滅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