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在我們廣大的農村,留下不少老俗話,或者諺語歌謠,這些都是農村人集體創作,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利用朗朗上口的表達形式,千百年來流轉下來的,大都具有一定的道理。像“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這樣的俗語,是表達的人與自然的關係,表達陰陽相生相剋的關係,在我們膠東,簡單的表達方式是“樹旺人不旺”。

人們的住宅,稱為陽宅,是必須生陽充足的,如果陰氣過生,必將傷及陽氣。人生為陽,死而為陰,這才有了陰陽相隔。陽宅陽氣要重,陰宅要莊重肅穆,這是正常的道理。而“院中樹茵茵",是指院中有成片的樹木,遮天蔽日,使院內和房屋整日不見陽光,因異導致陽宅陰氣過重,傷及人的身體。

其實這不是簡單的陰陽玄學,是有著科學道理的。人和自然要和諧相處,但是人和自然又是一對矛盾,人進自然退,人退自然進,這是基本道理。我們的住宅院落,如果人們勤勞,就會天天收拾,除了人為擺弄的花卉,可以達到存草不生的地步。但是如果我們不去管理,或者無人管理,一夏天便會野草叢生,甚至生出一些小樹苗,使院落一片破敗的際像,這種荒廢的破敗有一種氣場,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更重要的是,院落中如果樹木茂盛,不僅是院落房屋不見陽光,陰溼發潮,產生黴變滋生細菌,還會影響房屋的通風,空氣不能流通,必然汙濁傷人。所以,其實風水之說並非完全是玄學,風和水的流動,肯定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影響。活水活風才會滋育人,死水腐氣,也必定會損害人的健康。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都需要清新的空氣的原因。

而從普遍的物理常識看,院中樹木過多,必定根多,根系伸展難免傷及房屋。樹木過旺盛,樹杆懸空,遇有風雨,有可能折斷,也有可能亂動,掃了房瓦或者砸壞房屋,都是極有可能的。所以,院落中栽樹,只可以栽種小型綠化樹種,不要栽種那些參天大樹,也不能栽種過多的樹,這些都是基本常識。

院中樹多樹旺,會影響人的健康,但為什麼只說“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呢?這自然和老人的特殊性有關。老人機體衰退,陽氣日損,比年輕健壯的人更不抗折騰,更需要陽氣催生,這也就是我們看到農村老人蹲牆根曬太陽的原因,曬太陽是日光浴,對人的身體健康、特別是老年人健康極有益處。而老人住的多數是老房子,低矮塵多,如果再加上院子內樹木蔽日,陰氣必然過重,他們的身體本來就不像年輕人那樣有抵抗力,如果細菌較多,空氣不流通,更容易生病,老年人的各種機能退休嚴重,有時候普通感冒就能死人,所以人們才會拿老人說事,出現“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的俗語。


齊東晏子


“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這是民間比較常見的俗語,很多民間的俗語,看起來一點科學依據也沒有,卻很靈驗。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雖然老人們不懂得什麼科學,但世世代代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和閱歷,而很多經驗,往往比科學研究,更真實。

就拿這句俗語來說,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邪氣,事實上,從中國古代文化習俗上看,確有幾分道理。

五鬼的說法

在孟子中,曾經說過,一個五口之家,家裡面種上幾棵桑樹,一家人都可以有新衣服穿。可在民間,桑樹的諧音是喪,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個諧音很不吉利,因此,桑樹即使要種,也不能種在前面,一定要種在房子後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於鬼神的說法更加相信,院子裡的植物,也有了更多的說法,比如大葉楊,看起來鬱鬱蔥蔥,煞是好看,但當風吹過楊樹的葉子,就好像無數雙手在拍打,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鬼拍手。

而柳樹,人們有愛也有恨,古人有折柳相送的典故,因此,門前種柳樹,有迎客迎福德寓意,非常吉祥。但要是把柳樹種在門後,那留的,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民間這種對於鬼神的敬畏,漸漸演變成一種說法,那就是樹中五鬼的說法,其中包括,桑樹、槐樹、柳樹、楊樹、苦楝,這些樹木,在老百姓眼中,都有靈氣,因此,可以栽在院子裡,但不能胡亂種,不然就會很不吉利。

除了樹中五鬼以外,人們對於庭院綠植的栽培,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風水之術。在港劇香港第一鬼宅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一個風水先生來鬼宅看風水,他說了這樣的觀點,家裡面種了桃樹,這可以看成是很吉利的植物,但因為桃樹長時間沒有人整理,已經失去控制,就影響了院中原有的風水佈局。也由此可見,對於院子的規劃,從古到今,人們都非常講究。

而問題中的俗語,實際上就是對於風水之學的民間體現。只是民間很多人,無法瞭解更多更深的問題,就只能感覺神秘莫測。

那麼,我們拋開民間傳說以及風水學角度對綠植培育的規矩,從現在科學的觀點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現代眼光中的院內綠植

在現在人的觀點中,必要的綠化,對於人的健康,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綠色植物可以淨化空氣,讓人心情愉悅。很多高檔小區,都會適當增加小區的綠化率,讓業主能夠更好的生活。而在城市建設中,也對綠化要求頗高。

但事情還得從兩個方面去分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但當沒有陽光的時候,樹林中的氧氣含量就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會急劇增加。雖然這種變化,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算是致命。但對於身體素質並不好的老人來說。很可能嚴重影響老人的健康。

而到了白天,因為樹木的繁茂,會遮住陽光,雖然可以感覺到涼爽,但對於歲數大的人來說,適當的曬太陽,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院子中樹木茂盛導致光照不足,也會影響到老人健康。

另一個情況,也值得重視,那就是,當樹木茂盛的時候,滋生的蚊蟲也更加多,如果是公共場合,會有人定期除蟲,但家裡院子中,卻很少有人願意花費時間去除蟲。在這樣的環境下,蚊蟲要比別的地方更加多。蚊蟲叮咬而導致的疾病傳播,也可能危害到老人的健康。

所以說,當院子裡的樹木非常茂盛,對於年輕力壯的人來說,的確非常愜意。但老人本身的身體就不如年輕人,抵抗力低,身體非常脆弱,空氣,蚊蟲,陽光,這些對年輕人影響不大的外部環境問題,對於老人來說,會有很大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嚴重影響到老人的健康。

民間的俗語,有些時候可能會誇張一些,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誇張背後,值得相信的地方。


小小嬴政


在我們膠東農村,有句關於農家庭院種樹的俗語更容易理解:“樹旺人不旺”,意思與題主所說的“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大同小異,就是農家庭院不種高樹,務必不能讓庭院中的樹木茵茵,遮擋住室內陽光,否則對家中老人或病人不好。

阿兮分析,農村院中之所以忌諱種植高樹,有以下3方面原因:

1、遮擋陽光,室內易陰暗潮溼,對健康不利。

尤其是老人,身體機能衰退,行動不便,人體陽氣減弱,怕寒怕溼,住在樹蔭濃密的屋子裡,陰氣森森,肯定受不了。樹離房近,除了潮溼外,還容易招惹蛇、壁虎等各種蟲蛇出沒,都是潛在的危險。

阿兮老家這邊,除非院子很大,會在院門口或照壁前栽種凌霄花、金銀花、葡萄、石榴、香椿樹等,但像香椿樹也要每年折枝,不允許高於院牆,目的就是不遮擋陽光。

2、院中樹多,很容易引起心情起伏。

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就是《紅樓夢》的瀟湘館“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你說林妹妹本來先天有不足之症,又是那樣玲瓏七竅敏感多愁的心,病臥在床,聽秋雨滴竹葉,如泣如訴,怎不悲從中來?住這麼一個地方,能身心健康才怪。她寫的幾組讀來肝腸寸斷的詞,大多來自這樣的夜晚。

我們北方農村多住平房,秋末初春和冬日,最盼就是陽光入室。老人更受不了這樣的情景代入,尤其是秋風掃落葉,行動不便的老人透過窗子看院子,一地黃葉,樹木凋零,再加上淫雨霏霏,或北風怒號,很容易情緒低落。人活的就是個精氣神,一旦情緒波動太大,很容易造成五內鬱結,身體出狀況。

3、院內樹多,根系對房基影響較大。

大樹根自然也粗壯,隨著樹齡增加,對地基影響也不容小覷。尤其現在農村年輕人大多進城打工,家中住的多為老人,煙火氣少,院子裡的樹木對房子的壽命影響蠻大的。阿兮去農村發現,那些不住人院中有樹的人家,房子崩壞倒塌的最快,看著一片荒涼,讓人唏噓。

總而言之,許多農村老話都蘊含著深刻道理,是經過祖祖輩輩農村人驗證過的實際經驗教訓,按照大自然優勝劣汰的原則,樹旺人不旺,最先影響的自然是老人和身體不好的家人,所以才有“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的說法,這與迷 信無關,很科學。


阿兮隨筆


話的意思是告誡院子裡栽種樹木的人家,若是讓樹長的太過旺盛了,會導致家裡年邁體弱的老人過早離世。


樹大不僅僅招風,樹大更能遮陽,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中忌諱院子裡有遮天大樹,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被遮住了陽光的庭院陰暗潮溼,不適合任何生物生活在院子裡。

農村老人本來就年老體弱,每天就喜歡拎個馬紮坐在牆根下曬曬太陽,我們都知道農村老人愛曬太陽,事實證明,曬太陽的老人身體比那些常年宅在家裡不見太陽的老人體質要好。

院子裡的參天大樹遮住了陽光後,老人只好坐在陰涼裡看樹,看從樹縫裡漏下來的點點太陽斑斕,日復一日,老人的身體肯定是會被陰冷潮溼的環境給侵犯到生病,所以有: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的俗語。

小編記得小時候閨蜜的奶奶那年七十三歲那年發生過一件事,七十三歲是農村老人口中的掉險年頭,掉險年頭裡,老太太從能夠到院子裡坐坐,到下不了炕,眼看著要一命嗚呼了。


這時候被電話追回老家的閨蜜奶奶的一個兄弟來了,那老頭精神抖擻,本來也接近七十歲的身體看著特別健康,閨蜜喊他舅姥爺,舅姥爺遠在南方城市,有十幾年沒來看過老姐,是閨蜜奶奶想臨終前看看弟弟,因此才給他打了電話。

舅姥爺一進院子,看到小小的院子裡那棵張開樹頭把院子罩的嚴實的大杏樹,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他急匆匆進門看了老姐,審視了屋裡的情況,然後給老太太的兒女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的內容是暫時把老太太搬到房屋寬敞明亮的閨蜜家裡,讓老太太居住陽光充沛的東臥室,然後舅姥爺率領幾個外甥把老太太院子裡的杏樹砍掉了,那棵小編和閨蜜吃了好幾年的大杏樹就這麼因為老太太的一場病被砍掉了。

記得當時舅姥爺就是引用了這句俗語: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

舅姥爺說這樣的遮天大樹首先是讓院子和家裡陰溼氣重,對人體不好,其次在風水上來說,容易招來邪氣的東西,居家過日子不能讓院子裡沒有陽光。


後來閨蜜的奶奶沒有死,舅姥爺有錢,臨走時給老太太買了很多滋補營養品,老太太的身體一天天調養好了。


悠然見東山




農村俗語“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是什麼意思?我理解的意思是院子裡樹木過於茂盛,對老人身體不好。我也去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俗語,也是挺奇怪的,院子樹木茂盛,怎麼就會對老人不利呢?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在農村修建房子是有一定的忌諱的,比如朝向問題,還有不建在大樹中間或旁邊。建房子要有陽光,家裡才會明亮,人看起來才有精神,反之陰氣很重。雖然院子有大樹可以遮陽,但也是有弊的,比如容易招蚊子、蟲子,還有各種的鳥類、蛇類。地面因為曬不到陽光,長期潮溼,容易長青苔,老人本身就行動不便了,走上去也容易摔倒。



樹過於繁茂,人住那裡也有壓抑感,就像人們長時間生活在一個不見陽光的地方,人的內心都會有變化。老人年紀大了,也容易得病,在潮溼的環境下生活,自然也會有影響。就像在醫院,很多老人住院久了,都會到外面曬曬太陽,心情就自然變好。回家的時候就經常看到很多老人坐在村口那裡曬太陽聊聊天了。

像現在的農村,有不少人都在院子種一些花草、樹,這是可以理解的,想讓院子變美,但是不要種那種高大的樹,把家都擋住了,不好的。總之我覺得這句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壯鄉小美


其實在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特別多,這些俗語都是咱們的老祖宗根據實際的生活和生產經驗總結出來的,用民族瑰寶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但是有的時候咱們的老祖宗說的有些話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的被大家所遺忘,對此老張一直都深有體會,老張一直比較喜歡研究農村的一些老話,覺得在這裡面,農村的老話有時候比孔孟之言更加的實用。

“院中樹蔭蔭,老人恐不見”這句話的意思非常好明白,那就是說如果誰家的院子裡面樹長得非常茂盛、遮天蔽日的,那麼這家的老人很有可能命不久矣。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納悶了,為什麼院子裡長樹的話,家裡的老人怎麼就活不長了?這其中又有些什麼關係在裡面呢?下邊老張和大家說一個真實的案例,相信各位聽了就會恍然大悟。

話說王大爺在咱們村子裡面,以前一直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原因是王大爺的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人家畢業之後留在了北京工作,成為了真真正正的首(請無視)都人,而且還娶到了一個北京的兒媳婦。說起來王大爺應該跟著兒子去北京享清福的,可是王大爺夫婦倆去了兩個月之後就主動回來了。原來在北京,咱們這種鄉下人還真住不習慣,一抬頭全是高樓大廈的,出門全是車來車往,所以王老伯老兩口就決定住在農村老家,圖個安逸快(請無視)活。

但是王大爺院子裡有一棵老樹,這棵老樹是一棵白楊樹,也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了,反正要有兩個人才能合抱起來,這高度也有差不多25~30米高,用王大爺的話說,就是因為這棵樹從小給他兒子乘涼,所以他兒子才能好好學習,考上重點大學,所以王大爺一直對著這棵樹挺愛護有加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大爺夫婦的腿腳越來越不方便。而且王大爺也把家裡的積蓄都給他兒子在北京買房,自己住的老房子,隨著周圍鄰居都修建了新房屋,自己家的地基就顯得比較矮了,一到夏天下雨的時候,自己家屋裡非常潮溼。結果有一次不知怎麼的王大爺的老伴兒在院子裡摔了一跤,因為白楊樹太大了,遮住了整個院子的陽光,院子裡有的地方還長出了青苔,大家都知道年齡大了摔一跤之後很容易造成骨折,而王大爺的老伴偏偏是胯骨骨折。這個就很嚴重了,因為年齡大了骨質疏鬆,也沒有辦法做手術,所以王大爺的老伴兒就癱在了床上。

本來以前王大爺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但自從王大姐的老伴兒癱在床上之後,家裡的衛生也越來越差,因為院子裡白楊樹長得太高大了,屋子裡經常挺潮溼的,漸漸的家裡面蚊蟲什麼的也比較多,經常有人去王大爺家裡面回來說王大爺家裡都一股傢俱發黴的味道。就這樣,王大爺和老伴兒在家裡面相依為命的,過了幾年,結果王大爺的老伴就有走了。這下子只剩下王大爺之後,王大爺年齡也大了,這幾年因為照顧老伴,自己的身體也不太好,尤其是一到冬天的時候,因為院子裡面平時比較潮溼,所以屋裡冰冷冰冷的,結果王大爺在冬天的時候全靠吃(請無視)藥維持,後來王大爺的兒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把王大爺接到了北京。


通過上面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的,院子裡如果樹木長得茂盛,常年不見天日的話很容易,屋裡採光不好,這樣一來屋裡比較潮溼,而且容易生蚊蟲,傢俱也容易腐爛,人長時間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容易得風溼性疾病,而且老人家本來身體就比不上年輕人,在這種環境下更加容易生病或者發生其他的意外,所以老張覺得咱們老人說的這句“院子樹蔭蔭,老人恐不長”也算是給咱們年輕後輩的一個告誡。


老張談三農


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老祖宗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因此都會有一定的道理。這“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的意思是:在農村裡,如果老人住的院子,樹木太過茂盛,對老人的身體是不利的。老祖宗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現在容姐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萬物生長靠太陽。

在農村很多家庭的院子裡,都會栽種著各式各樣的樹木。到了夏季,院子裡滿是樹蔭,讓人覺得特別清爽。可是這樹蔭太過多了,院子裡就會基本看不到陽光。而住在屋子裡的老人,因為身體不太好,所以不喜歡外出走動,經常住在屋子裡。

大家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當然人也會如此。如果老人經常見不到陽光,就會出現缺鈣的現象,時間久了就會渾身無力,而且心情也會抑鬱,這樣下去的,對老人的身體是不利的。

樹茵茵讓老人看不清東西

以前我老媽的院子裡,栽種了很多泡桐樹,這泡桐樹生長的很快的,五六年的時間,就讓整個小院不見陽光了。我老媽說她的屋子裡總是黑洞洞的,看不清東西,一天基本上看不到陽光。老媽說她的屋子裡好像總是夜晚的。還好我老媽每天都會出來走走,身體並無大礙。

今年春天,老媽讓哥哥們賣了院子裡的幾棵大樹,現在院子裡又充滿了陽光。老媽說她現在又過上白天了,眼也能看清東西了。

綜上所述,農村俗語“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是有道理的。每次說到這些俗語老話的時候,都會佩服老祖先們的高超經驗。因為他們總結出來的這些經驗,讓我們在生活中利用這些俗語老話,從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我是容姐,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農村女子,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