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細思恐極的事件?

魔力俠曹操


其實歷史這東西真正好玩的地方不在於有些事情想不明白,而在於很多事情看起來很明白,可組合在一起之後就變得撲朔迷離。吐槽機不是一個陰謀論者,但抗不住腦洞太大,把事件關聯後往往結論很可怕,比如下面這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忠臣

話說唐太宗李二和名將李勣堪稱千古君臣典範,兩人一起喝酒吹逼,李勣喝高了躺屍,李二就把御袍脫下來給蓋上;李勣得了暴疾,李二聽說龍鬚能治後馬上把鬍子剪了給他治病。把李勣感動的內牛滿面,發誓不止效忠李二,以後必須為太子鞠躬盡瘁,為了表示誠意,這哥們咬破手指寫血書為證。

然而就是這樣貌似溫情脈脈的背後,依然是帝王心術作祟,公元649年,李二進入彌留之際。他招來太子李治:“我身體已經無法挽回,把李勣留給你用,只是你對他沒有恩情,我得為你籌劃一番。

明日我就將李勣外放出去,如果他進宮表示不願去,你立刻殺掉他;如果他拖拖拉拉的啟程晚,你以後不可重用他;如果他立刻出京,就表明這人忠心耿耿,我死之後你立刻把他召回,授以僕射之位,他受你恩典,必效死命。“

次日李二在朝上找點小毛病將李勣貶為疊州都督,李勣做的更絕,下朝後連家都沒回,直接出京赴任。這一路他到底是什麼心情不得而知,但這對所謂千古君臣典範想來讓人有點不寒而慄,君主對臣子的步步試探到臨時不休的地步,臣子對君王的嚴防死守到違背常理的程度........連家都沒敢回.....

如果故事只到這裡,大抵就是兩個聰明人玩心眼兒的故事,也算不得細思恐極,真正可怕的是下一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家事

李治繼位後果然召回李勣,短短一年時間拜洛州刺史、加封開府儀同三司、任同中書門下,最後封尚書左僕射。一時間李勣出將入相,成為盛世大唐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甚至可以與長孫無忌分庭抗禮。

隨後李治就把小媽武媚娘從尼姑庵裡給領了回來,繼而又想讓小媽當皇后。要說這哥們也是夠憋屈,堂堂天子拎著禮物到群臣家裡求情,群臣還完全不給面子。親舅舅長孫無忌閉口不言,尚書右僕射褚遂良帶著百官集體反對。

高宗李治已經完全放棄了希望,本著寧落一輪、不落一人的心思去了稱病不出的李勣家,見到李勣後這實誠孩子也沒遮羞,實話實說道:“我本來準備立武昭儀為後,無忌舅舅、褚遂良和百官都反對,這事只能作罷。我順道過來看看你。”

李勣聽後聲色不動,說出一句改變歷史的話:“此陛下家事,與外人何干?”

大喜過望的李治再次堅定了立後決心,原因無他,李勣的話是暗示支持他的,而李勣手裡是有兵權的。幾番苦鬥之後,武媚娘終於當上皇后,高宗死後又成為女皇武則天,朝中權臣和李氏宗室幾乎被她屠戮一空。

現在我們該好好想下李勣為什麼要說那句話了,聰明如他不清楚立後是國事?對李治的忠誠讓他可以違背本心?聯想起開始的故事,再想想後世對李勣用兵陰狠的評價,這事兒該算細思恐極了吧?


歷史吐槽機


細思恐極,要害在細思二字,因為不細思,這個事就很平常,最多當一件奇聞來看待。我說一件事,大家不妨細思一下。


這個事發生的時間距離現在年代不久,也就是幾十年前的事,而且是個真事,登在了當時的報紙上。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農家,因為不甚,把一瓶子農藥灑在了家裡的面口袋上。捨不得扔,把沾著農藥的那一層面粉撣掉。剩下的面留著。

有一天,蒸了一鍋饅頭,一家人全都進了醫院,男人飯量大,吃的多,當時就死了。

出院之後,悲傷過去,農婦就想,饅頭用的面多,所以中毒,如果用來包餃子,想來應該問題不大,全家人吃了這頓餃子之後,又進了醫院,這回,女兒又死了。

出院之後,農婦再也不敢吃這麵粉了,就把它拿去喂牛,結果我不說你也知道,牛又死了。

這事乍看,不過以愚昧村婦。但是細思,能想的就多了。


丈夫,女兒,牛,相繼而死。這農婦卻安然無恙,原因為何?饅頭,餃子她想必是也吃的。但是丈夫女兒都是最親的人,必不至於加害之。就算對人有仇,牛卻不必死。但的確又是隻有婦人活下來了。此其一。


就算你沒有經歷過那樣的生活,你讀了這個故事,也應該知道,改革之前,人的生活是不怎麼樣的,不然也不會對一袋面如此在乎,放在今日,這樣的事大概率不會發生。然後你細思,若是沒有這三十年的發展。你生活會是啥樣?保不齊下次遇到這樣的事,你們家也不一定捨得扔。此其二。


丈夫死了,女兒死了,都沒有挽救了牛的性命,可見人從事情中吸取教訓有多難,而想當然又是多麼的容易。如今雖然生活好了,但是一些要命的習慣並沒有跟隨而去,細想也怕,此其三。


暖歷史


齊白石的死因?大家都知道,齊白石喜歡畫畫,還是個大藝術家,但他感情生活更傳奇,其實就是個色鬼。57歲納妾18歲的胡寶珠,他83歲時胡寶珠難產而死。85歲要續絃,92歲仍喜歡看漂亮美眉,93歲吵著要結婚,對普通人來說是傷風敗俗,老不正經,但別人會畫畫呀,所以這叫雅興,甚至成為一樁美談。



家人給他介紹44歲女人,他說“太老了”不要,後來給他介紹了個22歲女演員,老先生很高興,準備籌辦婚禮,卻突然去世,因此他的死是因為壽元到了,還是樂極生悲激動而去。


小蓼葉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來回答!

人性到底有多麼醜陋?一個男人和12個女人被困荒島所發生的真實故事

試想一下這麼一種場景:你是一名健康的男性,不幸的是你被困在荒島上面,而幸運的是和你一起被困在荒島上面的還有12個美麗的女人!沒錯,只有你一個男人和12個女人!估計很多男人曾經夢想過這種生活,但是現實中還真的有人遇到過這種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很多的國家都捲入其中,但是還是有一些國家是中立國,不參與戰爭的,比如說瑞士。因此,很多討厭戰爭的人都會往瑞士跑!我們的主人公,美國人康納也是如此。這哥們先是把自己的家人送到瑞士,然後自己把財產啥的都處理好後,再坐飛機前往瑞士,可是,沒想到飛機遇到了大氣流,出了事故。

飛機在降落一個小島的過程中失敗了,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到最後,只有康納和12個女人活了下來,其他的全死了。康納雖然活了下來,但是還是受了重傷,其他12個女人因此細心照料他,希望在他的幫助下能夠早日離開這個荒島!

康納剛開始的時候表現的還不錯,帶領他們蓋房子,捉魚啥的,同時等待救援!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康納開始發生了轉變!他內心就想:我是島上唯一的正常男人,這些女人都要依靠我吃飯,為什麼我就不能有更多的特權呢?於是,他便開始對這些女人打起了注意。

他看中了這12個女人中最漂亮的一個,並且向她求了婚。當然,這個女人也同意。但是,人總是無比貪婪的,特別是當你擁有著非常大的權利的時候。康納就是如此,在這個島上他就像一個皇帝一樣,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一個女人,他怎麼能滿足呢?他要讓所有的女人都是他的。

這12個女人中,當然有些不聽從他的命令的,因為他們有的並不喜歡康納,有的還有老公,還期望著回家和老公團圓呢!康納專門建造了一座“監獄”,對於不服從他的女人,他就把她關進“監獄”裡面,經常使用暴力。同時,康納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經常對這些女人拳打腳踢啥的,動不動就發脾氣!有的女人識時務,知道違抗這貨沒有好下場,也只能默默忍受!

過了一段時間,終於來了一艘商船,康納和這12個女人便搭著商船回到了美國。這些女人一回到美國,便向法院起訴康納,指控他侵犯婦女,同時暴力毆打她們。康納因此被判10年!

不幸與幸運同在,“永不沉沒的女士”

俗話說的好,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但是,歷史上面有這樣一個女人,她不僅躲得過初一,而且躲過了十五,甚至於躲過了三十!她的名字就叫做維奧萊特·傑索普。

1910年,傑索普成功應聘為豪華遊輪奧林匹克好的侍女。窮苦人出身的她非常的興奮,激動得晚上都沒睡著覺!可是,這艘豪華郵輪第一次出海,便追了霍克號的尾!不過,問題不大,並沒有人死,只是有人受傷!

不久之後,傑索普便被調到另一艘著名郵輪上面,沒錯,便是泰坦尼克號!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便是撞上了冰川,死傷過半!幸運的是,傑索普又是安然無恙!

2年後,一戰爆發。傑索普成為了英國護士,她在不列顛尼克號上面工作,幫助運輸英國的傷兵。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幸被德國潛艇給攻擊了,被水雷擊中。她很幸運地成功逃離!

三次事故,一點事情都沒有,只能說好嗨喲,但是也太不幸了,總是碰到不好的事情


徐聊


歷史上,有些事,恐不恐怖不知道,讓人乍舌還是算的:

1,王莽的頭蓋骨居然被後世帝王收藏了快300年了,從東漢一直到晉惠帝時。

公元23年,綠林軍殺入長安,王莽在混亂中被商人杜吳所殺,屍體被士卒分屍,百姓爭食其舌頭。其頭骨經過處理後被光武帝劉秀收藏在武庫,一為炫耀功績,二是為了警示:這就是亂臣賊子的下場。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著火王莽頭骨也付之一炬,這倒黴的仁兄的頭骨才得安息解脫。


2,赤眉軍掘西漢帝陵,呂后屍體被侮辱。

此事在在後漢書裡確有記載,在列傳的第一篇裡就有。原文是“…至陽城、番須中,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乃復還,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呂后死時都61了,赤眉軍這等行徑著實是不堪入目。

3,黃巢大軍拿人當軍糧。

說的是黃巢大軍軍中缺糧,於是就把人當糧食來吃,新舊唐書和資質通鑑裡就有相關敘述,說是還造了碓臼,把人丟進去,連皮帶肉骨頭什麼的整碎了吃。這吃法,有點嚇人,但回頭一想,不會是為了抹黑才寫成這樣吧,不過一想起後來岳飛軍隊也有吃敵軍屍體的事,我又對黃巢大軍吃人之事多了幾分猜想。

4,南朝劉子業,荒淫無度,亂倫令乍舌。

劉子業的姑姑新蔡公主劉英媚,是衛將軍何瑀之子何邁的妻子,結果被劉子業看上了,召進宮然後被強行霸佔。而且劉子業還與自己的親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耍在了一起,嘖嘖,實在是…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中國革命和偉人的命運曾經取決於一個電話。

1935年9月10日凌晨。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在睡夢中被人叫醒,接著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氣急敗壞地告訴徐向前,在右路軍指揮部的參謀長葉劍英不見了,軍用地圖也不見了。

徐向前大吃一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腦子裡一片空白,緊接著,前面的紅四方面軍部隊打來電話,報告說毛澤東,博古,周恩來等人率領的近萬人的中央紅軍已經連夜出走,還對紅四方面軍放了警戒哨。


指揮部裡亂成一團,紅軍大學校長何畏一頭霧水地跑來問:是不是有命令叫走?他們把紅軍大學學員都帶走了啊!陳昌浩說:我們沒下命令,趕緊叫他們回來!

其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陳昌浩心裡是知道的,就在不到兩天前,紅軍總政委,紅四方面軍的實際領導人張國燾秘密發電報給他,要他率領紅四方面軍裹挾中央紅軍立即南下,用槍桿子審查紅軍的路線問題。這封電報,作為參謀長的葉劍英應該也看到了,既然葉劍英看到了,那麼中央紅軍連夜撤離也就不足為怪了。


因為中央紅軍只有一萬人,而紅四方面軍有八萬多人,八萬對一萬,那當然是誰的槍桿子多誰說了算!然而對徐向前來說,這一突發事件卻如同晴天霹靂,讓他毫無思想準備。他後來回憶說:我當時很痛苦也很迷茫,這是怎麼搞的,走也不告訴我們一聲呀。他隱隱預感到,紅軍要分裂了。

這時,電話鈴又響了,陳昌浩接起電話,原來是前天和中央紅軍一起行動的紅四方面軍幹部打電話來請示:中央紅軍走了,還對我們警戒,打不打?陳昌浩拿著電話筒,問徐向前怎麼辦?

徐向前與葉劍英

此時,中國革命的命運實際就掌握在徐向前和陳昌浩的手裡,要是打,中央紅軍必然不是紅四方面軍的對手,那麼中國革命的歷史就要改寫了!關鍵時刻,徐向前斬釘截鐵地說:天下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叫他們聽指揮,無論如何也不能打!

陳昌浩雖然一直忠於張國燾,作為政委,他對徐向前的意見有否決權,而此時陳昌浩卻異乎尋常地同意了徐向前的意見,只是怒氣衝衝地向中央紅軍發報瞭解情況,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多年後,徐向前元帥心有餘悸地回憶說:他(陳昌浩)是政治委員,有最後決定權,假如他感情用事,下決心打,我是很難阻止的。

而此時的中央紅軍指揮部裡同樣也是氣氛沉重,毛主席回憶說:當時我們只剩下7000多人,這7000多人能幹什麼?說實話,我們當年連部隊打散之後全部到白區打游擊的方案都準備好了。

幸而毛主席當機立斷,率部快速脫離,徐向前,陳昌浩深明大義,沒有讓這次突發事件發展為紅軍之間的火併,間接地拯救了中國革命。多年後,毛主席會見美國記者斯諾時還幽默地說道:那次多虧了葉劍英同志,要不然這裡(指頭顱)就沒有了!


每日一段歷史


歷史上最恐怖的事件很多,說說抗戰的吧。

豫湘桂會戰,守衡陽的第十軍方先覺投降,北上解圍的桂46軍、粵62(66)軍,白白付出了重大的犧牲,沒能把日軍擋在廣西北大門外,只好退守全州,企圖守住自己的北大門。

此時,蔣介石派謫系93軍(軍長陳牧農)協守全州,桂軍把防守側後的構築有堅固的預設陣地黃沙河一帶,交由93軍堅守。誰也想不到,陳牧農是助日軍滅桂的。當日軍抵達全州,陳牧農用一天時間,燒燬屯積如山的作戰物資,棄陣而逃,企圖讓南下的日軍,抄過其棄守的黃沙河預設陣地,一舉全殲在全州佈防的桂軍三個師。

桂軍被迫倉惶撒出全州,全州一失,廣西北大門洞開,日軍以三倍於桂粵軍的兵力南下,桂軍雖頑強,但全面處於絕對的劣勢,很快被日軍攻克桂林、柳州,豫湘桂會戰失敗,已無可挽回。

一群人,居然為了獨裁,不顧民族抗戰大局,引日軍殲滅中國的軍隊,出乎絕士多數人的意料,細思十分恐怖。後蔣介石為掩飾陰謀,把陳牧農交由桂16集團軍處置,卻重賞陳收農的家屬。


安平144796971


歷史上有哪些細思極恐的事件?我說一件,不仔細琢磨也是很恐怖的,那就是冉閔應該也吃過人肉,而且很多次。


五胡亂華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尤其對於北方華夏人而言。其中又尤其以羯族建立的後趙時期為甚。

羯族行軍打仗不準備軍糧,走到哪兒搶到哪兒。如果沒有搶的就抓人,男的來吃,女的用來淫樂。女人被折磨完了仍然逃不脫被吃的下場。

冉閔的父親冉良,是乞活軍一員,11歲開始帶領族人抵抗胡軍,可惜12歲那年被羯族首領石勒俘虜,從此效勞羯族軍隊。此年是公元312年。

公元319年,石勒建立後趙。

後來,冉閔被石勒的侄子石虎收為養孫。

公元334年,石虎殺掉石勒兒子石弘,篡位登基。

冉閔在石虎手下歷任建節將軍、北中郎將、遊擊將軍,封修成侯。

冉閔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謀善斷。尤其是攻打東晉,戰功卓著,令東晉將領聞風散膽。


羯族以人為軍糧,冉閔一直在後趙軍隊,箇中曲折,細思極恐。

石虎是歷史有名的暴君,殺人如麻,無惡不作。石虎後宮有四萬宮女,這石虎還不滿足,平時如果看上大臣家眷,必定上家姦淫。

最駭人聽聞的是石虎信仰佛教,經常找一些尼姑討論“佛法”。有姿色的尼姑,一般只有一個下場:被石虎姦淫,之後殺掉,混合牛羊肉燉了。石虎不僅自己吃,還賞賜大臣,讓大臣分辨吃的是什麼肉。

冉閔是石虎的孫子,也是石虎的鎮國將軍,。這樣的宴會應該參加了不少次。

後來石虎兒子石尊奪得帝位,曾經許諾冉閔,立他為太子。結果石尊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儲君,冉閔大怒,屠盡石氏一族,自立為帝,建立冉魏,並下達了有名的“殺胡令”。


自此羯族幾乎滅族。

縱觀冉閔一生,除去最後兩年,一直在為羯族打仗。冉閔自出生即生活於羯族族群,已經是胡化的漢人,對於羯族生活習慣,肯定也習以為常,所以冉閔肯定吃過人。

後來冉閔被鮮卑殺掉,冉魏被困鄴城,城中無糧,石虎後宮四萬餘人也被吃了個乾乾淨淨。“鄴中飢,人相食,虎時宮人被食略盡”。


別酒流年


春燕歸,巢於林木。

這句話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像一首優美的詩詞中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其實講的是一副讓人細思恐極、慘絕人寰的場景。

從《春秋》開始,我國古代的史官們就很推崇“微言大義”,在記錄史事的時候往往惜字如金,能用一個字絕對不用兩個字,因此,歷史上很多本來可以大書特書的事情,在史書上可能只留下了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因此,就有很多乍一看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可能就隱含著讓人細思極恐的內情。

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是我國曆史上最重要的史書著作之一,《資治通鑑》在記載南北朝歷史篇幅中,有這麼一句話:

春燕歸,巢於林木。

春燕歸,巢於林木。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挺有情調的?然而仔細想一下,才會覺得其中隱含著怎樣的恐怖。

正所謂“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要知道燕子往往是把巢築在房梁之上的,而且每年春天都會歸來。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年春燕歸來後,只能在林木上築巢?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戰火波及,當地的房屋已經全部損毀了,沒了房屋,燕子自然只能去樹木上築巢,就這麼簡單。

然而,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背後昭示著一場慘絕人寰的戰爭的發生。當時,南朝劉宋與北朝北魏之間發生戰爭,宋文帝劉義隆一直想建功立業,於是率兵北伐。

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便是指的這場戰爭,宋文帝劉義隆北伐失敗,兵敗之後倉皇逃竄,北魏趁機南下,打了劉宋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赤地千里,白骨累累。

前文所說的“春燕歸,巢於林木。”便是司馬光用來形容戰後慘景。


臥聞海棠


明末紅丸案是震驚當時的大案,因案件蹊蹺,影響巨大,後果嚴重成為明末三大案之一。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太子朱常洛終於成了皇帝,是為明光宗。朱常洛戰戰兢兢的熬了幾十年,一朝貴為天子,及時行樂成為他的王道。他登上皇帝寶座後,之前死敵鄭貴妃為了防止光宗打擊報復,於是就進獻美女以此來討好他。朱常洛這個人被壓制了多年,終於得求所願,於是起居無節,縱慾過度,沒多久就病倒在床上。

明光宗病倒後,太監召來御醫崔文升為皇帝診斷,診斷結果為腎虛火旺,便給其開了一服瀉藥,皇帝服藥後,一晚上腹瀉數十次,幾近衰竭。

官員們見皇帝更加病重,都認崔文升是庸醫誤人,或者是另有陰謀。於是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等人上書主張嚴懲太醫崔文升。其實,東林黨人懷疑崔文升是有理由的,這個崔文升原來是鄭貴妃宮中的親信太監,後來被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御醫房太監。所以才主張將其拘押審訊,問明緣由。

正當崔文升命運坎坷之際,鴻臚寺卿李可灼對首輔方從哲稱自己有仙丹妙藥,可以讓皇帝藥到病除。明光宗聽此消息後,病急亂投醫之下讓李可灼趕快獻藥。八月底,李可灼進獻一枚紅丸。所謂紅丸,其實就是紅鉛金丹,又稱三元丹,其煉製配方十分變態,取處女初潮之經血,加上夜半第一滴露水及烏梅等藥物熬成藥漿,再添入秋石(人尿),人乳,辰沙,松脂等物炮製而成。

這枚紅丸直接被明光宗給服用,服藥後感覺“暖潤舒暢,思進飲膳”,精力也比較充沛了,所以晚上又連御二女。第二天,明光宗又服下一枚紅丸,半日後皇帝駕崩,登基還不到一個月。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紅丸案”。


此案疑點重重。

疑點一、鄭貴妃獻美女到底是何動機?是真的嚮明光宗示好還是另有陰謀,無所得知。

疑點二、御醫崔文升之前是鄭貴妃的親信,他給明光宗看病下藥,是否得到鄭貴妃的指使,也無從得知。

疑點三、李可灼的紅丸是去救人還是去害人?有無他人主使,也無從得知。

在大多數朝臣看來,光宗之死是一場政治陰謀,而這場陰謀最大嫌疑人則是鄭貴妃,其次則是鄭貴妃的聯盟成員首輔方從哲,順著這個思路追究,必然是高層的一場大動盪。東林黨認為,李可灼獻藥,是首輔方從哲帶進宮的,而光宗正是吃了李可灼的藥才一命嗚呼的。光宗得病主要原因是鄭貴妃獻美女造成的,而為光宗診斷病情加重的則是鄭貴妃的親信。再結合之前的梃擊案,首輔方從哲則是千方百計維護鄭貴妃的。所以他們認為,這是一場陰謀。






東林黨揪住這些問題大做文章,不外乎有兩個意思。

第一、將首輔方從哲捲進紅丸案,藉機把他踢出權利中心,由東林黨取而代之。

第二、將鄭貴妃捲進這個案子,可以向世人證明多年來的“國本之爭”是對的,順便還能向新主子天啟皇帝邀功。

看到此處,似乎一切都真相大白。事實上呢?

鄭貴妃有何殺人動機?李可灼為何要獻藥求死?御醫崔文升為何要給皇帝開大瀉之藥?首輔方從哲為何要配合鄭貴妃謀殺皇帝?他們這些人所做之事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這些都解釋不了,經不起推敲。

結果,方從哲請辭後,僅僅讓李可灼充軍,崔文升貶放南京,紅丸案不了了之。東林黨也沒繼續深追查到底誰害了光宗皇帝了。


此案看似脈絡清楚,其實背後蹊蹺,複雜,陰謀重重。最大受益者最後居然是東林黨,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大膽假設是否東林黨為了扳倒政敵方從哲從而派出李可灼獻藥害死光宗的呢?

細思極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