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為啥要這麼說呢?有什麼道理?

農夫也瘋狂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是從買賣的旺季淡季來說的,有一定的道理。

豬牛是鄉下農家很平常的兩種牲畜,一過一般家庭都養有。非常常見,用途更廣,農民耕種田地少不了用牛幫忙,牛是主力。人日常食肉,更以豬肉為主,一般家庭都會養豬牛的,所以會常拿豬牛說事也很正常了。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非常重祝,外出的都歸來。過去生活多艱苦,難得天天有肉吃,過年過節才會有,春節是大節,食肉需求大增,賣買便進入旺季,物以稀為貴,價格也會有所上揚,所以正月裡的豬就是熱銷貨,會稀缺難求一點。在正月賣豬可得價一些,買者會要貴多支出一些,做賣買的要懂得淡旺季之理,掌握好時機。買的能避開旺季正月最好,賣的就選中正月是最好。賣買是矛盾的,如何處理,各有盤算吧。

五月的牛,在我這裡,牛正是大忙的時候,夏收秋種,田地都少不得牛的幫忙,正是最需要牛的時候,如在這時賣買牛,其價格與平時必有所不同,好賣而得價,急時用,急時需,被人釣準摸著,不用價格遷就就不行,這時買牛必比平常貴。所以五月的牛是比平常的值錢的,因為大家這時正急需,就出現供不應求,求大於供時,價格就上漲了。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說的是最平常的豬牛,其實是在說做人,怎麼做更好的人,怎麼去抓到最好的時機,發揮最大效能,達到最好。怎麼才能事半功倍,這需要有智慧有技巧,能看準抓準時機莫錯過的。





樹德漢碩


在以前牛和豬是農村中最為常見,也是最為重要的動物,養豬是為了為過年做準備,養牛則是為了為一年的耕作做準備。但是隨著近些年農村的高速發展,農業技術的進步,牛和豬在農村慢慢變少,但是在農村裡關於豬和牛的俗語卻流傳至今,比如“正月的牛,五月的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正月的豬

記得小時候我家每年都會養一兩頭豬,有的時候還會養上三五頭留到過年的時候賣。農村人以前養豬並不喂飼料,而是喂家裡刷碗刷鍋後的泔水再加上玉米麵,或者是夏天割一些豬草來餵豬,所以豬長的特別慢,一般一年的功夫豬才能出欄。所以在過完年後想養豬的人們便開始買小豬,因為購買豬仔的人很多,所以每年在正月裡豬仔的價格是最高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正月的豬仔價格最高,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會在正月裡買豬仔,因為害怕晚幾個月買便宜的豬仔到了臘月豬不能出欄,耽誤賣錢。雖然現在大型養豬場都是餵豬飼料,豬的出欄也很快,用不到等一年,基本上四五個月就會出欄,但是在每年過完年以後豬仔的價格也會比年前高,這是因為年前養豬場是賣出欄豬的時候,年後則要補充養豬場的數量,豬仔價格便會比其他月份要高。

五月的牛

養豬是為了吃肉,養牛則是為了耕種,減輕農民負擔。現在都是大型農業機械幫助人們種地收穫,在以前不管是耕種還是收穫,都離不開牛,在以前誰家有牛絕對是大家羨慕的對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一到了五月便是農民最忙碌的收穫,人們忙著耕種犁地,所以這個時候也是牛最累的時候,所以在集市上,五月的牛是最貴的,這個時候將牛買回去立馬就能用到,不像在農閒時買牛還要先喂上幾個月才能用到。

之所以現在農村中牛和豬越來越少,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俗語還是常能聽到,是因為這句俗語已經脫離最原始的意思,更是告訴人們在正確的時間要做正確的事情,千萬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小馬話三農


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為啥要這麼說呢?有什麼道理?

這句農村俗語中的豬和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到動物,在以前農村家裡基本上都會有養豬,有些人還會養一兩頭牛,用來耕田拉貨用,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是什麼意思呢?



一、正月的豬:這裡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是從買賣方面,大家都知道銷售豬肉的旺季是在年前臘月時,那時都在準備過年的年貨,買豬肉的人也是很多的,豬也賣的快,由於人們過年都是吃的大魚大肉的吃的油膩了,,到了正月吃豬肉的人也少了,這時也賣豬肉的淡季,但對於賣小豬的來說就是旺季了,因年前賣了豬後都需要補欄了。

還有一方面從十二生肖中來看,生肖屬豬的在正月出生的,每年過生日都是在正月,以前農村裡吃的東西最多的時候就是過年了,所以正月裡過生日的人有很多好吃的,一件很開心的事。



二、五月的牛:有在農村裡生活過的都知道,五月份是牛最累的時候,因為這個季節裡都在忙著耕種,那時的水田基本上都是用牛犁田,這時的牛是最值錢的,一般情況下都是不是賣的,所以這個時候去農村買牛,人家是不會賣的。

從生肖中來說,屬牛的人在五月份出生的,用以前農村老人的話來說就是很辛苦的,很有的做,所以用五月的牛來比喻命苦的人。



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改變,以前有些老俗話在現在看來也是有一些改變的。


農友君


農村人常說的一句話“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兩句話是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因為正月的豬最舒服,五月的牛最命苦。

正月的豬

大家都知道,一到臘月的時候農村人就開始殺豬宰羊,準備過年。而到了正月,是不會殺豬的,另外正月人們吃的都比較好,豬也能跟著沾光改善下伙食,所以說正月的豬最舒服。

五月的牛

五月份的時候,人們開始耕種莊稼,這個時候的牛是非常勞累的,每天都要起早貪黑的幹活,稍有停歇就會遭來鞭子一頓毒打,因此五月的牛是比較苦累的。


這句話人們通常用來比喻出生在正月屬豬的人命好,而出生在五月屬牛的人命苦。


核桃樹下話三農


農村俗語的產生歷史悠久,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根據自己觀察和理解,總結出來的一些口語化的知識。並通過民間口口相傳的途徑,流傳到今天。體現了當時一些百姓的思想觀點和看法。很多俗語言簡意賅,但是所要表達的意思去很多。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裡麵包含著兩個十二生肖的屬性,十二生肖的產生由來已久,源於最早人們對動物的崇拜,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民俗文化,並且衍生出來很多關於生肖的歷史典故和傳說,同時也有很多關於生肖和生活之間的聯繫。

正月的豬,是指正月出生屬豬的人,本來豬在生肖中,大家都比較喜歡這個屬相,認為豬寶寶可愛,有福氣,並且在以前的年代,豬是家庭財富的象徵,所以人們都喜歡生豬寶寶,這就造成了在豬屬相的年頭的孩子特別多。

但是人們卻認為正月出生的豬寶寶不好,因為人們總是在正月過新年,新年裡窮苦了一年,最大的心願就是殺豬吃肉過大年,所以人們正月的豬是屬於比較苦的人,一生中六親無助,受苦受累,全靠自己的才能去打拼。

五月的牛:五月份正式人們開始忙碌耕種的時節,以前人們下地勞動,主要使用的是牛,耕地、趟壟、拉東西,五月份的牛因為農活多的原因,是最受累的季節。所以人們也自然認為出生在五月屬牛的人命最苦,雖然為人忠厚仁慈,但是多遠離故土要到到外地去營生,但賺錢不多,並且六親無靠,多坎坷困難。

同樣的說法,還有人說臘月的羊也不好,因為出生在寒冬的羊,沒有新鮮的草料可以吃。這些說法和看法,只能是在當時的年代,人們根據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理解和喜好而總結出的俗語,所以有很大的片面侷限性。人的屬相的產生,本來就是人類自己制定的說法,所以不必過於相信這些說法,生活的好壞,還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獲取。

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為啥要這麼說呢?有什麼道理?你的屬相有什麼說法?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過去農村老人們經常會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說的意思是啥呢?咱們先留個懸念後邊再說,不過現在可不光是正月裡的豬了,每個月的豬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此時誰家裡要是喂著幾頭豬,那可真是讓人羨慕,就算是不用來賣錢,自己家能吃上安全新鮮的豬肉,也是很好的了。


“正月的豬”說的是正月裡的豬價值最高,價格最貴。現在幾月的豬行情都很好,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們豬肉的價格節節攀升,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在以前雖然豬肉也賣得貴,不過過年的時候最貴,因為除夕和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大過年的總不能吃個素餡兒餃子吧,怎麼也得買豬肉包肉餡水餃,所以每年到快過年的時候,豬肉漲價這個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不過以前,豬肉到過年的時候,賣的也沒有現在的價格高。那個時候過年比平日裡頂多能貴個三五元錢吧,現在可是翻番的漲了,所以正月裡的豬要改成“月月的豬”啦。


“五月的牛”說的是牛在5月份是比較辛苦的時候,也是幸福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在農村,5月份雖然沒有秋收的時候那麼忙,但是這個時候因為要耕種,所以牛是最忙的,同時這個時候買牛價格也是最高的。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家從小牛犢的時候買來就開始餵養,等到5月份要耕種了,這個時候才能派上用場,直接買來用,比從小的時候就買來養著,肯定是要貴的。

因此這句俗語的後半句就是說,5月份的時候牛最貴,如果想要買牛,最好不要趕在這個時候來買,可以趕在別的月份裡買,當然啦五月份嫩草已經長出了,此時的牛兒也比較幸福,有新鮮的青草可以吃。過去都說牛肉比豬肉貴,現在豬肉漲價之後,恐怕好的豬肉都跟牛肉一個價格了,甚至比牛肉還要貴。

這也告訴我們,趕上好時候很重要,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時機,抓住時機有時候比碰運氣更重要。


一品小十六


屠夫握緊利刃的時候:


經冬的豬,肥得流油,再養就瘦身了;


吃過五月茂盛草,牛壯觀了,不能再走一回秋裝了!


大里


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為啥要這麼說呢?有什麼道理?

豬與牛這兩種牲畜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就算真沒見過豬跑,保證你吃過豬肉,現在養牛的相對來說很少見到了,因為科技的發展都用上了機械化,所以基本上在農村也就見不到有人養牛了。在以前農村裡,牛是農耕必備品,沒有它就無法進行農耕,所以它當時在農村我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角色。所以今天就來聊一聊豬與牛的有趣故事吧,為什麼“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看它到底是啥意思?



“正月的豬”豬肉這種肉類,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是人類比較常吃的肉類之一,我家是養豬的,對於豬絕對不會陌生,養豬也是一種很苦逼的事情,遇到行情好,還能大賺一筆,要是遇到行情不好,虧的血本無歸也是常事。迴歸正題,這裡說的“正月的豬”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它指的是正月裡豬肉相對比平時要好賣的多,因為到了正月的時候大家都開始準備年貨迎接新年的到來,在我們南方做臘肉、臘腸的人特別多,所以到了這個時候,豬價也會相對高一些,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豬肉都會很好賣,像我們農村還要預定!



新年一旦過完,豬肉就開始不好賣了,因為大家家裡還有年前準備年貨臘肉、臘腸等肉質品,所以這個時候又到了豬肉淡季,如果正月之前沒有出售的生豬,就可能需要等到清明前後,可能會有價格回升的氣象。(這只是個人的觀點不一定準確)

“五月的牛”隨著科技的發展使用牛來耕種的場景慢慢在我們身邊消失了,在以前的農村裡五月是牛最為忙碌的時期,而那時的農田耕種必須要使用水牛來犁田,像我家以前是跟我叔叔家是共用一頭牛的,最忙的季節大家都要用它,而產生矛盾,記得我爸跟我叔兩人還幹過架,就是因為牛犁田的事,所以在以前五月份的牛是最值錢的,想買還未必能買的到。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的東西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肉也越吃越少了,農耕也已經不用牛來操作了,機械化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和提高了非常大的工作效率,這就是時代的變更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鮮果農阿軍


個人理解這是一句關於做豬和牛買賣的一句老話。類似關於做生意的老話,流傳最為廣泛的當屬春秋末期的范蠡,自號陶朱公,其著有《陶朱公生意經》對後世經商之人影響極為深遠,所以,自古有商聖的美譽。“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雖然不是出自商聖范蠡,但有幾分形似,例如陶朱公的“貨到街頭死,人到市中活”,都是告訴人們,做生意要講究時機。

正月的豬

以前農民散養豬的年代,沒有豬飼料喂,養豬喂野菜,得養10個月,和現在的飼料豬3個月出欄是沒法比了,養豬要想賺錢,就得把握好時機,什麼時候進豬,什麼時候賣得算好時間。

什麼時候賣最好呢?農村養豬當然是春節,臘月的豬價錢最好,一來春節老百姓有吃豬肉,做臘肉、臘腸等習俗,對豬肉的需求大,二來臘月的豬肉可以趁著過年那幾天去農村集市上賣,不用通過屠夫也能很容易賣掉,把豬肉的利益最大化。

但到了正月,老百姓家裡過年準備的臘肉臘腸都能吃很久,豬肉的需求減少,價格自然難賣了,所以對於賣豬的人來說,要趕在正月前把豬賣了,“正月豬”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再正月賣大豬。

什麼時候進豬呢?恰好,因為以前人們養豬要養10個月之久,正月不賣大豬,老百姓就用來看小豬了,正月買小豬,明年過年又可以賣了,所以正月豬也有提醒人們,要買進小豬之意。

五月的牛

買牛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買回家耕地的,還有一個就是買回去做生意的,但五月的牛不能買也不能賣,為什麼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五月已經過了春耕最繁忙的時候,牛累死累活一個春天,正準備休息一下,你就給賣了,說不定還給做生意的送上了菜市場,農民和牛有感情,這樣的事做不出來。

還有一個原因是五月的牛也不能買,為什麼呢,牛經過一個春耕,耕地都耕瘦了,買去做生意划不來,買回去養都得養一段時間才能肥,所以不建議大家五月買牛。

總結:現在農民也很少用牛耕地了,豬也幾乎很少有散養的了,這老話確實有些過時了,但從中我們也能學到一些經驗,在正確的時間裡做正確的事,做生意一定要講究時機,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


農人解說


農村人歷來喜歡把生活生產中總結得出來的經驗當作是一付良藥,等到合適的時機掛在嘴邊晾曬一下,教育後人或感嘆一番。


有些老俗話經過先人們的推敲集磊,表達寓意深遠,但現在社會在發展,事變有故,有的老俗話也不能全是真理,若是我們還照本宣科的去解讀理解,那你就錯了。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兩句話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命運 問題。

在以前,一年到頭,農村人要數正月的日子過得最滋潤,把養了一年的大肥豬宰了後,吃到嘴裡那個美啊比任何時候都覺得幸福。

但人幸福豬不幸福啊!所以農村人常常把在豬年正月裡出年的人定為苦命之人,認為此人今後命運多桀,不好。

豬在常人眼裡貪吃貪睡,不用幹活,一致認為屬豬的人命運是最好的,但有些時候人們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好的裡面總有那麼一點是不好的吧!所以把正月里宰豬和正月裡出生的人兩者之間相互聯繫起來,那麼屬豬人的命運馬上就變得不好了。

五月的牛同樣也是一種意思,五月正是牛出力的時候,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所以牛在五月得犁地耕田,辛苦得很。


有時走得慢還要挨主人的鞭子,吃也吃不飽,所以五月的牛是最辛苦的。人們又把出生在五月份的牛和上面的內容聯繫起來,也一至認為五月份出生的牛命不好。

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正月的豬肉比較好吃也比較貴,為什麼好吃呢?以前的農村人養豬是要養上一年半載的,養的當然是膘肥體壯,肉質紅潤,用農村人的話來說就是老辣。

老辣是指年份的長短, 暗指有經驗的人也可以用在養殖的動物身上,人們一直認為老辣的東西吃起來香,就像是經過多年沉澱儲藏的酒一樣,所以認為正月的豬肉比任何時段的好吃。

五月的牛其實應該是幸福的,你想啊,經過了嚴冬,到了五月,水草豐茂,終於可以吃點小嫩草了,但主人飼養的目的主要是幹活,才不管你幸不幸福呢。

耕牛在以前是比較金貴的,不出意外的話人們是不會輕易宰牛的,所以五月份這段時間的牛肉比時常之下要貴得多,能吃到確實不容易。

當然,卸磨sha驢的事也常常有,到了老弱病殘,風燭殘年之後,即使是在五月,牛還是逃不過它悲催的命運。

現在和以前可不一樣了,無論是正月的豬肉還是五月的牛肉,只要你有錢,哪有買不到的。


還有五月生的牛和正月生的豬,命運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好,要是屬牛或屬豬的人出生在一個有錢之家,搖身一變就是一個富二代,你說好還是不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