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吃什麼好,初一到十五的傳統民俗有什麼?

21世紀好生活


初一早起放開門炮,然後下餃子祭拜祖先,初二祭財神初三祭天地神初五接財神初八祭拜順星初九祭天公十三祭蟲王爺十四迎廁神十五上元節祭天官大帝,燈節。


書痴70


不知不覺就到了正月初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老家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風俗習慣。

初一。大年初一天還沒亮,整個村子就開始沸騰了,一年一度的大拜年拉開帷幕,大街小巷人頭攢動,“過年好”聲聲入耳,此起彼伏。拜年儀式幾乎要持續整個上午。

初二。大年初二最熱鬧的是傍晚時分的“送年”了。下午四、五點鐘,先把家譜前除夕夜裡擺放的餃子重新換上新包的,讓老祖宗在家吃完最後一頓飯。然後整個家族的男女老少拿著燒紙、鞭炮等來到大街上,伴隨著燒紙紅紅的火焰,春節期間的又一輪鞭炮大會盛大開幕。等到家族中的男子漢行完跪拜禮,送年儀式便宣告結束。

初三。大年初三是統一的回孃家的日子。到了初三,大路上車水馬龍,女婿們攜帶妻子兒女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初四至初七。初三回孃家之後,便開始拜訪七大姑八大姨。

初八。正月初八是被商戶們認為開業的黃金日子。

正月十一。這天是莊稼生日。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給莊稼過生日,表達了農民對五穀豐登的期盼。

正月十五。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年也到了尾聲。這天家家戶戶用白麵做升蟲、刺蝟。用豆麵做各種生肖的燈。小孩們拿著屬於自己生肖的燈跑來跑去,歡呼雀躍。晚上一家人吃完甜蜜的元宵後年就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言廣


現在的過年基本上吃的都是雞鴨魚肉,趕在過年的前幾天置辦的年貨,這個時候,就可以排上用場,發揮作用了。

年三十的年夜飯是重頭戲,我們濟南的年夜飯基本上是炒菜配水餃,有提前備好的各類的炸貨,種類有藕盒,松肉,五香魚等等,我家婆炸的麻葉很是好吃,又酥又脆。


其實這些都比較油膩,還會炒上幾個愛吃的小菜,葷素搭配,搭配著吃。這些大魚大肉的吃膩了,反而是喜歡吃一些清粥小菜,感覺更合自己的胃口,孩子們就不一樣,他們的愛好永遠是肉,只要有肉可吃,孩子們就歡喜。

也可能是現在物資生活比較豐富,好吃的隨時都可以吃到,反倒是對吃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遠沒有小時候對過年的那種渴盼與期望。


初一到十五的民俗應該大部分地區都差不多,初一的時候各家各戶拜年,今年情況特殊,這個直接就省了。初二是姑娘回孃家,初五是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餃子,再往下數,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是看花燈、吃元宵的日子。

以上就是我們這裡過年通常吃什麼和過年的習俗,其實吃什麼好要根據個人的口味和當地的飲食習慣來決定,而傳統民俗都是大同小異。

我是喜愛剪紙的敏敏老師,每天分享剪紙知識,歡迎喜歡剪紙的朋友關注我的頭條號,學習更多剪紙文化。


剪紙摺紙趣手工


春節是一個充滿歡樂和快樂的節日,這一天,我們會見到許多很久不見的親人,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大家一起吃飯,一起飲酒,一起開開心心團團圓圓,那麼,你知道初一到十五有哪些習俗講究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一的習俗

大年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大年初二的習俗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的習俗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四的習俗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大年初五的習俗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不過今年春節杭州主城區禁放煙花爆竹哦!

大年初六的習俗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不過今年春節杭州主城區禁放煙花爆竹哦!

大年初七的習俗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人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大年初八的習俗

大年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大年初九的習俗

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沿海一些省份的善男信女們要祭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大年初十的習俗

大年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大年十一的習俗

大年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蜜餞果子。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

參考杭州市旅遊委員會圖文,部分內容有改動。


另類文史


過節吃什麼好,大家已經回答的不少了。一株吊蘭就來介紹介紹“初一到十五有什麼傳統民俗”吧!

在我們這裡,從大年初一到十五,有這樣的民俗:

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要起早,放開門炮。這個習俗目前因為禁燃禁放的原因,已經改變了,沒有放開門炮的了。然後是吃餃子,這餃子是在年三十下午和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包的,葷素都有,誰想吃啥餡的就吃啥餡的。吃過了飯,晚輩們成群結隊去給長輩們拜年,大家嘻嘻哈哈鬧上一番,老人們盡享天倫之樂。拜過年,去上墳。同樣因為禁燃禁放的原因,田野裡不再像從前鞭炮聲此起彼伏、燒紙冒的煙扯天蓋地。只是帶點酒,圍墳撒上一圈,大家鞠上幾個躬。

大年初二。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這習俗好像各地都有。

大年初三、初六、初九。“三六九,出門走”,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告別妻兒和爹孃,匯合成浩浩蕩蕩的大軍,去到那自己圓夢的地方。

大年初五。民間稱為“破五”,是接財神的日子。到這時候,商家大多在這天開門。

正月十五。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人們在這一天要吃元宵,所以叫做“元宵節”。


一株吊蘭


我們這裡過年必須每天都要殺一隻雞。採花山從初一 一直踩到初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