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暉哥0723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國,現目前就包含了56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習性,很多習俗也是不一樣的。而在農村地區,自古以來就有流傳著很多的俗語。很多俗語都是方便人們記憶,警示世人。

我們今天來聊一聊農村這句“莫娶活漢妻,莫種河邊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來分析第一句——莫娶活漢妻。我們要想理解這句話,首先要明白的就是“活漢妻”的意思。那麼“活漢妻”在古代是指離婚了的女子。當然,古代沒有離婚的說法,因為男尊女卑嘛,所以大多數時刻是指被休了的女子。

只要是被休了的女子,就是千萬不要娶。因為在古時候,人們的思想還很封建,尤其是女性幾乎是沒有什麼地位的。這一點從女性學習的《三從四德》裡面就可以看出來,所以離婚女子是堅決不能娶的。

如果娶了離婚女子,這家人會被周圍鄰居都看不起,甚至嘲笑。所有就有了“莫娶活漢妻”這樣的俗語,以提醒世人。

“莫種河邊地”就很好理解了,我們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不要種植河邊的地。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得知道,河邊的地是非常不安全的,因為時常會發大水。每年春節過後,進入農耕時期,春雨不斷,河裡經常會漲水,一漲水就自然首先淹沒的就是河邊的地了。那麼河邊的地經常被淹沒,還能種莊稼嗎?

無論種植什麼莊稼,也是一場空啊!所以有了農村的這句俗“莫種河邊地”。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農村的文化和農民們的智慧是非常強大的。創造了一句又一句簡單好記的俗語,來提醒和警示世人。


so型領跑者


“娶妻不娶活人妻,”這裡的“活人妻”在古代是指離異的女人,在古代離婚並不像現在這樣夫妻兩人到民政局去辦理一下離婚手續,而是男方一紙休書就可以將結髮妻子休掉,這是封建制度下男尊女卑的腐朽觀念導致的。

在古代一般犯有以下七件事會被休掉:

一是不孕無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代一個女人不能生孩子夫家肯定是不能原諒她的,雖然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時候是男方造成的。

二是紅杏紅牆。

這方面不僅是古代,在現代紅杏出牆仍然是不道德,不能夠被原諒的。

三是不事父母。

不孝順父母的女人自然不是個好妻子。

四是饒舌多話。

喜歡䂃舌根、搬弄是非的女人的確令人討厭。

五是偷盜行竊。

偷竊行為在現代是要被抓進公安局的。

六是妒忌無量。

女人的妒忌心有時像草原上的野火,可以燒燬身邊的一切。

七是身患惡疾。

這方面就是古人對女人的歧視了,不論男女雙方在生活中都有患重病的可能性,如果因為妻子患重病而將其休掉,顯然是不對的。

為什麼娶妻不能娶“活人妻”呢,從以上七點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被休掉的女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娶這類女子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種地莫種河灘地”就比較簡單了,“河灘地”雖然比較肥沃也易於耕種,但一到汛期,河水氾濫的時候,很容易就把種的莊稼全部淹沒,導致最終顆粒無收。

所以種地的時候遠離“河灘地”肯定是正確的選擇。


播種火焰的青牛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這是一句帶經驗式的運用比興手法說理以達勸告警誡人目的俗語諺語,意思很明確,直接採用否定式告誡:種地不要種河灘地,要妻不要娶嫁過人,離過婚,前夫還在的女人做妻子。這是從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教訓,要吸取,是在告誡警示後人,不要步前人錯誤的做法了。

種地不種河灘地。河灘地危險,不安全是眾人共知共識的。河灘地近河臨水,一場大水洪澇便淹沒沖走,會勞而無收,血本無歸的,一場小雨受浸,根易爛不生,也是勞而少獲,不合算的,所以要算經濟帳,種地就不要種最不安全,最危險的河灘地。天有不測風雲,一場風雨,便會把河灘地化為泡影烏有。

在農耕為主的社會,種地是很重要的,種什麼樣的地有講究。河灘地易浸易澇,只能種短平快的,否則,就血本無歸虧大了,不可不注意重視,這是經驗談。由此比興引出男人娶妻經驗教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生必然,但娶什麼樣的妻,嫁什麼樣的夫就有講究了。妻賢夫禍少,夫智妻福多。娶得好妻旺三代,娶著壞妻衰三代。娶妻嫁夫是人生大事,不可大意馬虎隨。有條件,有選擇,就千萬不要娶活人妻。因為娶活人妻會埋下許多後患,惹麻煩招災禍。活人妻是指女子與人已婚,不知什麼原因離婚了,其前夫還在,娶這樣的離過婚前夫還在的,日後麻煩事不少,有孩子牽連的問題就更多,一擔心藕斷絲連,身在曹營心在漢,一怕前夫及孩子常來找麻煩,所以娶這種人做妻是很不合算,後患又多的,理智者都應慎擇。一種是人未離婚,而心生愛戀,挖人牆腳,紅杏出牆,這樣有失人性人品,也易留患惹禍招災,是智者都不當為。為人就要小心謹慎,小做錯犯錯為好。





樹德漢碩


“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這名老話。告訴我們生活中,一定要學會規避風險,學會保護自己,遠離不必要的傷害。

河灘地,是指河流經過時,河邊由於泥沙多年的沉積,而形成的天然灘塗。一般情況下,河灘地土壤肥沃,水草豐茂,適合各種植物的生長,也適合多種動物的棲息。既然河灘地種啥長啥,為什麼 不能買它呢?因為它的缺點也委突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原始的含義就在於此,遇到發河漲,會連同上面的莊稼,一起沖掉,顆粒無收。

所以有“有錢不買河灘地”的說法,其實現在的科學技術,通過興修水壩,修築河堤,早已解決了河流造成的自然災害問題。我國最為著名的河灘地,有黃河灘區,珠江三角洲,以及上海灘等,都屬於河灘地,黃河灘區以種植為主,上海灘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以城市群,無一不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活漢妻”,是指的是丈夫長年在外謀生,傳說已經死亡的,家中妻子。這些人中國賢妻良母的典型代表,上面照顧年邁的公婆,下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可謂千斤重擔弱女子挑。丈夫不往家中寄錢了,上下一干人等,吃喝拉撒,都需要錢的。急需招人進門,共同撐起一片天空。畢竟是有前夫的女人,人家是結髮夫妻,而你卻是半路夫妻,如果其丈夫突然歸來,可能數年的努力,前功盡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丈夫休掉的女人。古代有所謂七出規定,就是不孝敬父母,不生育,有惡病,多嘴,盜竊,嫉妒和作風不正。犯其中任何一條,方可以休掉女人。存在上述問題,還會有誰願意,娶她為妻呢。

娶這種女人,可能有兩大風險,一夜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雖然被前夫休了,但是難說有一天舊情復燃,鴛夢重溫,一頂綠帽子等著你。就算前夫恩斷義絕,如果前夫是無賴,可能會拿各種藉口找上門來,帶來無窮煩惱。這種事情,屢見不鮮,不能不防啊。

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人勸,吃飽飯”,這是人們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經驗之談,聽不聽是你的事,當然後果也要自己承擔。


德雨50926495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這其實就是古人的一種憂患意識。

01.先說說河灘地

河灘地是指大的河流經過,流域的河邊由於泥沙沉積而形成的天然灘塗土地。這種土地異常肥沃,水草豐茂,在古代那樣沒有化肥的年代,這樣的土地屬於上等的田地,比貧瘠的土地更容易豐收。

可是那麼好的地,為什麼卻勸誡人們不要去種呢?主要是因為風險太大。河灘地緊靠河流,多次被河水沖刷過,萬一遇到汛期,河水上漲,河灘淹沒,那可是顆粒無收,在古代這樣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顆粒無收就等於一家老小都沒有口糧,除了餓死只有賣身這一條路可走了。所以人們寧願種一些產出較少的貧瘠土地,能有穩定保障的收成,也不願意冒著風險去種哪些高產的河灘地

<strong>02.再說說活人妻

活人妻不同於寡婦,是夫家還在的女人,只是由於種種原因,被人休掉或者趕出門的女人。在古代被休掉女人,等於是退貨的商品,在人們心中都屬於殘次品,哪怕有人想要再取回家,也要顧及人言可畏,和家中父母的意見,所以大部分人不願意再取“活人妻”

俗話說“半路夫妻硬如鐵”,不娶活人妻除了顧及流言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古代休妻有“七出”之說,分別是: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而這七出是非常影響家庭和睦的事件,所以不管“活人妻”是否曾經犯過這七出紙條,總會讓男人犯嘀咕,所以乾脆不娶,就沒有風險了。

當今社會來講,“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發展潮流。

現在的離婚率那麼高,而且大部分原因都是感情不和,人們對待離異人士的態度也趨於包容,所以不存在“不娶活人妻”的顧及。

至於河灘地那就更是小事了,現在大部分家庭都不靠著地裡的收成存活,收入的來源更是多樣化,所以哪怕地裡顆粒無收,也只是損失一些財務而已。



三點文墨


活人妻指挖人牆角。挖別人的老婆,河灘地指常有水的地種不出菜,活人妻指搶別人老婆作老婆,這種人是小人,做人要作大人別作小人


俄卵石139


這是民間諺語,屬於大白話,“種地莫種河灘地”經過河水常年的沖刷,河周邊大片擱淺空地,加上河內沉積的土壤養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許多農民看到這一點,紛紛都在河邊種植各種農作物,有的甚至在河邊搭起了簡易草房,吃住都在田地裡。看來確實有利可圖,然而河邊種植的弊端卻有很多。如果汛期來臨,突降暴雨,大量的輕質土壤將被沖走,不僅把辛苦一年的糧食沖毀,人往往因為來不及逃而出現生命危險。而“娶妻莫活人妻”這句老話說的是,在古代離過異的女性被稱為“活漢妻”,在古代也認為,娶了“活漢妻”,首先在家庭父母這關就很難過去,不免要發生一些不愉快,即使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也會因為前夫的原因,兩人吵吵鬧鬧,生活中甚至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生肢體衝突,老話也常說“從小夫妻軟如棉,半路夫妻硬如鐵”,半路夫妻也常常會針尖對麥芒。

現在看來這些也並不能代表全部,只要兩人真心相愛,一切現實中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火山看電影


娶妻不娶活人妻,是因為她的過往婚姻會對你以後的生活有太多幹擾,如果她之前有孩子更麻煩。種地莫種河灘地,是因為水災洪災河裡漲水,容易全盤皆輸,況且會水土保持也不好。


從前慢者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著眾多的歷史,也有著眾多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當中,中國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所以就是大家經常見到的一種。這些流傳在民間的語句,是仙人們在經歷過刀耕火種的歲月當中,不斷的對周圍的事物進行觀察,再加上對語言的總結和提煉,就逐漸的形成了現在的俗語。那麼下面這一句俗語大家知道什麼意思嗎?

“娶妻不娶活人妻”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娶妻不娶活人妻”這句老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在中國古代的時候,男女雙方結婚必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女人一般沒有自由選擇自己婚姻的權利。因此自己嫁的人往往也可能是自己不喜歡的人,這樣就容易被夫家休回家。因此總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娶妻不許被夫家修回家裡的女子。

古代一旦一個女子被丈夫休了回到孃家,周圍的鄰居會對你指指點點,父母也會看你不順眼。因此你再嫁人的話,總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被休回家的女子,一旦決定再婚的話,父母那關就過不去,即使你嫁給了這個人,兩個人也會因為前夫的原因,吵吵鬧鬧,生活中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生肢體衝突。所以就說“娶妻不娶活人妻”。

“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種地莫種河灘地”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要種植農作物的話千萬不要在河灘上進行種植。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可能很多農民見河水常年沖刷周邊的大片擱淺空地,加上河內沉積的土壤養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所以紛紛在河邊種植各種農作物,有的甚至在河邊搭起了簡易草房,日常生活都在河灘地當中。這樣看起來確實有利,然而在河灘地種植的話會有很多弊端出現,如果汛期來臨,天降暴雨,大量的輕質土壤會被沖走,一年艱苦收穫的糧食不僅被沖毀,人往往還會因為暴雨來不及逃生而失去生命。

總結

不管怎樣,“娶妻莫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作為一句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肯定是凝結了老祖宗的智慧和心血在裡面的。但是現在我們也沒有必要遵守,畢竟兩個人只要相愛,就是可以在一起的。


品史知興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中國古代有很多流傳下來的說法,可能有些我們認為已經沒有什麼道理了,更有一些說法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有一點,就是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的老說法,去查看這個俗語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這就是一個傳統說法。

什麼是活人妻呢,就是被別人休了的妻子。既然能被別人休了,說明這個女人多半是有些什麼問題的,要不別人怎麼能不要了呢?

所以如果娶這樣的妻子,可要小心點了,說不定就會歷史重演一遍,再次分分合合。這樣就白白替別人養一段時間媳婦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娶妻不娶活人妻”的意思。

而“種地莫種河灘地”這個很好理解了。

受東亞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位於季風區,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所以河流一般都是會夏季氾濫。如果在河灘邊種地,很容易就在水熱條件最好,莊稼正生長的時候,一發大水沖走了。這不就白辛苦了嗎?

所以說古人的一些說法,先不說有沒有道理,都是在總結古人遇到問題時候的一些經驗教訓。

歷史是前進的,情況也是在改變的,比如河流,現在中國的很多河流,都是缺水,所以河灘地也是很好的莊稼地了。這就是歷史的眼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