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胯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


不管誰家孩子,小時候一定是跟媽媽最親了,幾乎是不能離開半步,離開了媽媽的疼愛呵護,孩子就缺失了童年。任何一個母親,孩子小的時候都盼著他長大,而真的等孩子長大後卻離自己更遠了,心裡難免會有一種失落感。女孩子還好一些,男孩子從找女朋友的那一刻開始,咱不能說媽媽在兒子心裡已經成了過客,但所有的心思差不多都偏離了原來的航道。

一個成熟而健康的男人,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來說,對女人都有著天然的興趣與渴望。心理與生理的衝動與需要,強烈地驅使著男人去追求女人。君不見,這世上有許多男人因為女人而丟掉工作、中斷事業、毀掉名聲甚至喪失性命;當然,更有著無數男人因為女人而努力工作、打拼事業、追求財富與權勢、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孝道文化傳承了幾千年,一直都傳承著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但是總有那麼一部分兒女對老人不管不問,甚至形同路人。老人如果有積蓄了,想方設法想套出老人的錢財;如果老人一無所有,沒吃沒用,就閉著眼什麼都沒看到,這種不孝之子現在也是有的,農村有城市也有。人人都要老,這些俚語其實也是對這些“有了媳婦就忘了娘”的那些不孝兒的規勸和鞭撻,起到一種警醒作用。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孝我們要努力的去接受融合,雖然不用和古代的《二十四孝圖》一樣盡心竭力,但也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的父母晚年更加幸福。對於“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胯好”這句俗語中講的,確實不應該出現,只有懂得孝順的人,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徐小天


這句“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跨好”,是屬於俗語。

據記載這句話是出自中國湖北省黃岡市的浠水縣,農村有很多有意思的俗語,是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它的特色是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言語簡潔、通俗易懂,有的俗語說的很露骨,但都是話糙理不糙。




1.小時孃親媽好

  這句話很好理解,誰都知道世上只有媽媽好,《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都已經詮釋出媽媽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對他來說就是全世界,尤其是餓了困了的時候,首先找的就是媽媽,連爸爸也得靠邊站!我每次回家都會問“爸,我媽呢?”,我相信這句話幾乎所有人在家都說過。


2、長大堂客跨好

我們先說說什麼叫堂客,堂客即是妻子、夫人、老婆、婆娘、屋頭的、娃兒的媽,講堂客的除了重慶,有湖南,還有湖北武漢、黃陂、咸寧稱之堂客。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到明日,拿四樣首飾來,仍舊叫我家堂客送與他,擇個日子就招人便了。”

這是很獨特的俚語。那麼,為啥要把妻子稱“堂客”呢?

學問頗深沉——這涉及中國傳統家庭的建築形式,民居建築學。在以前,從“堂客”這個稱呼來看,湖南的老婆們與其它地方的老婆們比起來,家庭地位要高一些。“堂客”是“堂屋裡的客”,而堂屋是供祖先牌位的,最神聖的地方,也是家裡議事做決定的地方,最要緊的去處,這就證明夫家不把娶進來的老婆當外人,直接就請到堂屋來。因為畢竟是外姓,不共祖先,於是給了一個“客”的稱號,叫“堂客”,不然的話就要叫“堂主”了,可見夫家給的待遇和地位還是蠻高的。

當男人從小男孩長大成為一個成熟而健康的男人的時候,人生走向另一個階段,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來說,都需要另一個“女人”的陪伴。馬斯洛經濟理論就已說明人的第一層需求,就是生理需求,這不但包括基本的吃穿住行,還有人的“生理需求”。一個健康的男人,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來說,對女人都有著天然的興趣、渴望。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的需要,也只有女人才能給男人,給予心理、精神以及身體的多重需求的撫慰。而且一個家庭組成時,女的不但要承擔起生兒育女的責任還要把家裡的所有瑣事處理的井井有條。

湖北省這種類似的俗語還很多,類似有:女人是根繩,捆住一家人;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 小來媽頭親,長大夫人親;穿衣還是家機布,過夜還是親夫婦;爹是天,娘是地,婆娘老公心肝系.............等等。


十三小姐


“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常客胯好”是湖北地區的諺語,說的非常簡單粗暴,意思是說小時候媽媽的乳汁最好最甜,長大後老婆最好。這裡的“胯”有些粗俗,直指關鍵所在。不過也由此可以分析出這句話肯定是由媽媽創造出來的。

類似的諺語還有很多,譬如“小來媽頭親,長大婦人親”;“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等。

中國人重孝道,大多數人還是很孝順父母的,但為什麼還有出現這些類似的諺語呢?無外乎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些做兒子的真的不孝順。

兒子不孝順,特別是娶的媳婦也不孝順時,那他的父母就肯定要受罪了,輕則缺衣短食,重則趕出家門。前幾年不是還有一個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事件發生在現代的上海,警察發現一個80多歲的老婦人生活在上海市一座立交橋的橋洞裡,每天在各個垃圾桶裡撿垃圾為食,生活過得慘不忍睹。本來以為是個孤寡老人,無依無靠才會淪落至此,卻沒想到這個老人竟然有好幾個兒女,並且這幾個兒女在上海都有房產,生活條件也是非常富足。看到這條新聞不得不感慨這些兒女們的狼心狗肺。

二是有些兒子其實挺孝順的。

有些兒子其實對母親也挺好的,只不過結婚後陪在媳婦身邊的時間多了,母親心裡很不舒服,覺得兒子沒有結婚前對自己好了,而產生了一種類似於“嫉妒”的情緒,這也是婆媳關係總是處不好的根源。

在這個層面上講就沒有誰對誰錯了,兒子結婚後肯定是要跟媳婦呆在一起的時間更多,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孩子,本身每天的時間就不夠用,陪伴母親的機會就更少了,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母親的嘮叨與抱怨,這都是人之常情。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是大家都多一份理解,兒子理解母親把自己哺養大,希望自己多陪在身邊的願望;母親也要理解兒子長大成人後有自己的家庭與事業,很難有太多的時間陪在自己身邊。

只要雙方能多一點理解與包容,家庭就肯定會和諧與幸福的。


播種火焰的青牛


這句話,看似粗俚。確反映了人世間的一種普遍現象。這樣做才是正常的,年輕時和媽媽感情最深。學會的苐一句話是媽媽,睡的是媽媽溫暖的懷抱。餓了找媽媽,渴了找媽媽,受了委屈還找媽媽!在孩子的心目中,媽媽是天,媽媽是最親最近的人。當別的小朋友喊著:麻皮野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自己心裡還很不理解,怎麼能忘了娘呢?

然而慢慢長大了,娶了妻生了子。自己有了自己的一片專屬新天地。慢慢地不知什麼時候光覺著媽媽的話嘮叨了,媽媽的話不如小時候親切了。

而媳婦變成比媽媽還關心和愛護自己的人了。雖然有時和媳婦也吵架,但很快就互相願諒了。

上面這種現象,很是普遍。也覺正常。

反觀也有兩種不正常的:

一種是不管媽媽說什麼,是對還是錯,總聽媽媽的話,結果使自己的小家庭無法正常運轉。

一種是不管媽媽對錯,一切都是媽的錯,甚至不孝敬老人。

出現這種現象,沒見專家們怎麼總結。感覺好象是男人的正常需求吧!

小時候離不了媽媽!娶了媳婦對媳婦的需求更多點。

但是不管怎樣,一定要善待身邊的這兩個人,母愛如天,妻子伺候你一輩子。善待自己身邊的一切人。


朱增林呀


農村老話說“小時候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胯好”這話什麼意思?

第一句不用解釋,大家也都知道什麼意思,每個人小的時候都離不開母親,長大了就不一樣了,自己有了翅膀,可以天南海北的任鳥飛,媽就不如堂客了。先說說什麼是“堂客”,堂客的意思就是堂上客人,通常也就是指女客,這裡的堂客應該是指老婆。


不管誰家孩子,小時候一定是跟媽媽最親了,幾乎是不能離開半步,離開了媽媽的疼愛呵護,孩子就缺失了童年。任何一個母親,孩子小的時候都盼著他長大,而真的等孩子長大後卻離自己更遠了,心裡難免會有一種失落感。女孩子還好一些,男孩子從找女朋友的那一刻開始,咱不能說媽媽在兒子心裡已經成了過客,但所有的心思差不多都偏離了原來的航道。

記得我有個親戚曾經跟我說過,說她兒子認識了女朋友不到兩個月,對女朋友的感情,直接低過了二十多年的母子情。說了很簡單的一件小事:全家人一起吃甘蔗,兒子把甘蔗砍開了幾節,最細和最短的骨節給了媽媽,中間的骨節給了女朋友。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只是媽媽心裡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媽媽可以理解兒子的心情,可總歸會有點兒失落感。為了不讓婆媳之間產生敵對情緒,我想做兒子的應該多少顧忌一下。



自古農村人就說“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這也是一代一代的傳承吧。畢竟以後的路還要和媳婦相濡以沫,陪伴最長久的也是媳婦而不是母親。母親只能撫養兒子長大,卻沒有能力陪兒子走的更遠,只能放手讓另一個女人去幫助他關愛他。作為媽媽也應該理解,兒子對另一個女人的愛也是人之常情,但無論多愛也不能取代他對母親的牽掛,這就足矣。


一品小十六


“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胯好”,這句話聽著有些粗俗,但是話糙理不糙,道出的卻是有些讓人無奈的現實。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小時候,母親就像搖籃一樣,能給他們以溫暖;就像大樹一樣,能給他以安全;就像明燈一樣,能給他以光明……在孩子的眼裡,母親就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你在其中哭,在其中鬧,在其中笑,她都能包容你,縱容你,讓你感到說不出來的舒適和愜意。

誰的孩童時期都不是這樣度過的呢?在那個無憂無慮的天空下,我們都像一群嘰嘰喳喳的鳥兒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樂無憂。受委屈了,找媽媽;餓了,找媽媽;困了,還是找媽媽……就是長大了,回家的第一句,還是問:“爸,媽呢?”什麼時候,我們衝口而出的會是爸爸呢?馬克·吐溫曾經說:“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正是因為母親的無私無我的付出,我們才黏著母親,念著母親,想著母親。

而當另一個女性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一切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母親不再是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人,她的位置被妻子所取代。這其實也很好理解。母親儘管帶給了我們的生命,但是並不能陪伴我們的一生,而妻子是。鳥兒長大了,就要飛出巢;人長大了,自然也要離開母親,這是不能更改的現實。作為母親,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在這一點上,沒有哪一個母親會那麼自私的,她們自然也樂見其成。

這種正常的疏離,沒有人會認為不正常,但是當兒子完全忽略了母親的時候,就有些讓人不可理解了。不管怎麼說,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她們把我們撫育成人。這樣的恩情,我們就是用一輩子來償還都還不盡,而我們怎麼就忘記了母親呢?

這就是婆媳鬥爭最直接的結果。現實生活中,婆媳的鬥爭總是讓人有些無奈的。兒子為了息事寧人,讓自己生活平靜,往往會選擇向妻子妥協,而離開母親。這一方面是因為妻子的強勢,另一方面是我們潛意識裡認為母親是無所不能的強大,因此而選擇性失明。但是,無論是什麼理由,作為這樣的兒子都是應該譴責的——誰沒有自己的母親,我們怎麼能如此的傷害呢?她們含辛茹苦了一生,我們是她們的希望所在啊。而現在,我們沒有給她們一點的關愛,卻要給她們無盡的傷害,這不讓人感到可悲可氣嗎?

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胯好,這句話本身沒有錯。是的,小時候,孃親給我們以安全,她們是好的;長大了,堂客給我們以幸福,她們也是好的。這時,我們對堂客的好只是比孃親稍多一些而已,並不應該是我們的全部。如此,才是我們對待母親和妻子最正確的態度;而當我們完全把它們割裂開來,那麼就必然形成一個無形的鴻溝。如此,家庭關係還能怎麼處理呢?這樣的雷一旦埋下,這樣的家庭還會有安寧的日子嗎?

作為我們,應該妥善地處理好母親和妻子的關係,做好雙面膠。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和諧溫馨幸福的家庭。


蝴蝶花雨


你好!

農村的老話俗語很多,一般都是勞動人民生活以及情感的一種體現,大部分老話讀起來都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很多還富含深刻的寓意,值得人們深思!

農村老話“小時候親孃好,長大堂客胯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小時候親孃好”,人都是母親孕育生養的,小時候都是非常依戀母親的,“有奶便是娘”,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把最好東西總是留給我們,有一首歌相信大家都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把母親的偉大演繹的玲離盡致!小時候親孃好,我們都深有體會!


“長大堂客胯好”,這句話很多人不太理解,特別是這個“堂客”,其實“堂客”是地方方言,在湖南,四川等有些地區會把媳婦,老婆稱之為堂客!而這個“胯”字,是指男女之事,大家想,媳婦胯下有什麼?這個是不是不言而喻了!這句話雖然有些直接,甚至還有些粗魯,但是卻很現實!長大之後男人成家立業以後,跟媳婦相處的時間長,兩個人如膠似漆,很容易忽略了母親的感受,就像人們常說的“有了媳婦忘了娘”!

有道理嗎?

“小時候親孃好,長大堂客胯好”,我覺得這句老話非常有道理,也是社會很現實的寫照!雖然話很直白,甚至也很粗魯,但是表達的意思,形象又非常貼切,“話粗理不粗”!母親給我們生命,把最好的總是留給我們,那種愛是無私的,即使我們長大了,有了媳婦,也不能忘了娘,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圖報,母親陪我們慢慢長大,我們陪母親慢慢變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分享,可以關注下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呵呵,看到題主此問,不禁有些啞然失笑,進而又是會意一笑。乍一看本不想作答,但再細一瞅,看見標籤上有“文化”二字,這應該屬於文化領域的範疇,作為文化領域創作者,當然應該答。

覺得還是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小時候孃親的媽好,長大後堂客的胯好”這句話的準確意思。這句話既對仗、工整,又風趣、俏皮。“孃親”,是指母親、媽媽;而後面的“媽”字是個重點,在這個語言環境裡應該念兒化音,指母親的乳房或奶水,在我們鄂西北一帶農村,母親給孩子餵奶就叫“喂媽”或“吃媽”(“媽”念兒化音);“堂客”就是指妻子、老婆;至於“胯”,這裡就不必解釋了。

這雖是一句簡短的鄉野俚語,但所蘊含的學問與知識含量卻很大,涉及到哲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的知識,更涉及到男性的生理、心理及情感價值取向問題。

眾所周知,世上絕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是捧著母親的乳房、吸著母親的乳頭、吃著母親的乳汁長大的。母乳,不僅是嬰兒維持生命和發育成長的“口糧”,而且也是嬰兒自我安全潛意識的需要。嬰兒對母親的依賴與依戀,對乳汁的渴望與嚮往是無與倫比的,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對乳房的異乎尋常的佔有慾與獨佔欲。人類在嬰兒時期,會做的除了哭也就是吃了,而哭在很多時候恰恰是需要吃。因此,對於嬰兒來說,母親的乳房(乳汁)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也就是“孃親的媽好”。

一個成熟而健康的男人,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來說,對女人都有著天然的興趣與渴望。心理與生理的衝動與需要,強烈地驅使著男人去追求女人。君不見,這世上有許多男人因為女人而丟掉工作、中斷事業、毀掉名聲甚至喪失性命;當然,更有著無數男人因為女人而努力工作、打拼事業、追求財富與權勢、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因為,在這世上,只有女人,才能給男人以最踏實又最溫馨的莫大慰藉;只有女人,才能給男人以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撫慰。所以,男人當然認為"堂客的胯好”。

個人認為,在一定意義上說,男人的性意識與性本能其實是母親賦予的。乳房,既是母親哺育子代的器官,又是女人的第二性徵。因此,作為人類不需要後天學習就會做的兩大本能的食和性,都與母親有著天然的聯繫。而這與長大成熟後女人的性由男人開發就形成了異曲同功的對應關係。

所以,最後我想說,這世上每一個男人,都應該尊重女人、善待女人、愛護女人,因為,這是在呵護男人在這個世界生存與生活的希望與動力。





清風朗月zgh


天,這話說得好醜!

可是,話醜理端,就是這個理。

小時候,父天母地。而且,母親更是要親近些。

餓了,喊媽;痛了,喊媽;委屈了,還是喊媽;一路走得跌跌撞撞,摔倒了,第一時間呼喊出來的,還是“我的媽呀”!

可是,隨著成長,我們與父母、特別是母親的鏈接逐漸斷開。我甚至覺得,一個女人的成熟,與她斷開跟父親的密切的情感鏈接、一個男人的成熟,與他斷開與母親的密切的情感鏈接,是緊密相關的。(歡迎專業心理諮詢人員拍磚~~)

所以,一個男人,從對母親的依戀,轉向對妻子或伴侶的依戀,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

要是一個成年男人,時時刻刻把母親撇起(帶在身邊),時時刻刻都是母親第一,我並不認同他是個孝子,而只是認為他還是個巨嬰。而他的母親,也不單純是個母親,而是有極端控制慾的“母神”。

再說,一個成年男人,在外摸爬滾打,叢林求生,難免受挫、受傷。回到家,伴侶就是他的溫柔鄉。一個成熟的、優秀的妻子,甚至可能身兼母親(憐惜他)、妻子(與他水乳交融)、女兒(讓他寵愛)的角色,滿足這個男人不同的情感需求。

你說,他的母親能做到嗎?能給予嗎?

當然是妻子、伴侶更親咯。

連我的婆婆,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村老太太都清楚得很。因為她老愛說嘛:

爹親孃親不如老婆親。

一日無糧,父母不親;三日無糧,夫妻不親。

所以,如果為人父母,面對自己成年的子女,還是盡力剋制自己對他們的愛吧,把時間和空間,就留給他們和他們的伴侶。

若非他們必要。

遠遠地,用愛觀望就好。






雲是鶴家鄉680


中國民間有很多的俗語,看似簡單粗俗,說起來類似順口溜,但是其中隱含了很多道理,就像題主說的“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胯好”,其實我們用另外一句更簡單的話說就是“有了媳婦忘了娘”。這其實關乎一個如何協調婆媳關係和孝道的問題。

如何理解這句話

“小時孃親媽好,長大堂客胯好”,這句話裡有個詞“堂客”,這其實是湖南方言裡妻子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小的時候,從你呱呱落地開始,你所有的衣食起居,生活瑣事都是你的母親在管,你有事基本也找母親,當然覺得孃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最離不開的人。

長大成人後,娶了媳婦,對媳婦有了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媳婦成了你朝夕相處的人,與孃親相處的時間就少了,當然覺得媳婦更親一點。

如何處理婆媳關係

很多婆媳關係緊張,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因為這句話裡隱含的意思。母親覺得兒子對自己疏遠了是因為媳婦的原因,久而久之就對媳婦有了意見。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講究孝道,作為男人,應該有協調婆媳之間關係的能,其實只要平時多帶著媳婦回家看看母親,多聊天天,多創造一些婆媳之間獨處的時間就行了。畢竟來人最怕的是寂寞,長時間的陪伴會紓解老人很多的孤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