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為什麼說浣碧自殺並不是因為殉情呢?你怎麼看?

樓笙


浣碧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她知道自己是甄遠道的私生女,心裡也是把自己看作是甄家的小姐,可惜她的身份只是丫頭而不是小姐。



浣碧與長姐甄嬛同人不同命,對愛的理解與追求也完全不一樣。甄嬛追求的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而浣碧卻想通過男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浣碧入宮後,小允子的一句“流朱姐姐也好看,只是不像浣碧姐姐眉眼長得更像小主”,就讓浣碧有些小得意,皇上那麼寵甄嬛,自己長的像甄嬛,皇上肯定也會喜歡自己,而且皇上也確實注意到她了,說她叫浣碧又喜歡穿碧色的衣服,浣碧故意在皇上眼前把新採的荷花放在寬口瓶裡,皇帝又誇她:你長的俏麗,心思也細巧。




這些都讓浣碧更加有信心,無奈皇上喜歡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美女,而不是紅配綠的俗氣。浣碧氣的在花蔭下哭泣,恰逢果郡王經過,被安慰一番:各花入各眼,本王就覺得紅配綠好看得很,若是腹中有詩書就更美了,你跟著你家小主自然錯不了。


浣碧不知這是一個富貴王爺順嘴說的安慰話,還以為果郡王真的認為她好看,從此情根深種。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跑去找果郡王,一來二去,倒是真的混熟了,可是果郡王也喜歡的是她家小主,有她什麼事?


等到甄嬛甘露寺修行,甄嬛與果郡王在一起後,浣碧心想可能更沒戲了,但她並沒有死心,心高氣傲的根本就瞧不起阿晉。誰知傳來果郡王葬身河底的消息,甄嬛無奈回宮。

四個月後果郡王回來了,四個月於平常太短暫。可是這四個月對於甄嬛、果郡王還有浣碧來說真的是滄海桑田,浣碧似乎又看到了曙光。

浣碧耐心地等待時機,這期間皇上曾說要把她納入後宮,封為禧常在,浣碧叩謝拒絕,她在等果郡王。浣碧處心積慮地等著這一天,機會終於來了,皇上的中秋家宴上,果郡王香囊裡裝的甄嬛小像掉出來,浣碧自認那張小像是自己。



浣碧如願以償做了果郡王側福晉,同時嫁給果郡王的還有孟靜嫻,倆人都是側福晉。可惜,果郡王心裡只有甄嬛,孟靜嫻設法懷上了孩子,卻在宮中誤食了六阿哥的湯羹中毒而亡,留下一子元澈,而果郡王始終沒有接納浣碧。

果郡王最終為了保護甄嬛與孩子們,甘心飲下了皇上賜的毒酒。皇上依舊難消心中的氣惱,果郡王只能秘密發喪,並且王府內不允許有哭聲。


果郡王只要活著,浣碧只要看著他,似乎就有希望,有盼頭,現在果郡王死了,浣碧活著已生無可戀,活著也不過是具行屍走肉,不如隨果郡王而去,到另一個世界去完成未了的心願。


尋桂子


浣碧自殺殉情只不過是個說詞,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另有隱情的。

浣碧嫁給果郡王之後,表面上看是與另一個側福晉孟靜嫻明爭暗鬥,其實她心裡非常清楚:真正妨礙她與允禮發展感情的是甄嬛!她除了長的有幾分像甄嬛之外,在其他的方面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甄嬛第二!

儘管如此,浣碧還是懂得大局,知道輕重的女人,特別是在孟靜嫻死了之後,浣碧只想著過那種相夫教子的平靜生活,可還是因為要保護甄嬛,允禮主動領兵,拋下浣碧母子,一走就是幾年,這中間的家書每每都要問熹貴妃安!

更讓浣碧無法容忍的是:甄嬛還親手毒死了允禮!所以,她完全可能在果郡王葬禮前兩天,將允禮與甄嬛的所有私隱,告訴了甄嬛與自己的三妹玉嬈,並且將允禮與孟靜嫻的兒子弘澈託付給了玉嬈。

浣碧心裡面也很明白,她將這個秘密說出來了之後,自己是無論如何都活不下去了,因為這個事情觸碰甄嬛的底線了,所以才在允禮的葬禮上,選擇隨夫同行了。



愛咖啡的大媽


《甄嬛傳》果郡王因深愛甄嬛,所以就註定浣碧和孟靜嫻都得不到真愛。後來由於玉嬈口誤說出了元澈與六阿哥像是親兄弟,讓雍正起了疑心。於是派“血滴子”查出允禮送給甄嬛的信件,皇上得知親弟弟與甄嬛有私情,借甄嬛之手除掉了果郡王。



這一舉動徹底擊垮了浣碧,她的後半生再也沒有希望了,所以她心灰意冷。更不會苟活於世上,再加上皇上有旨意不讓所有人哭,浣碧悲憤交加,難以接受,最後竟憤然一頭撞死。浣碧的舉動是表達自己對果郡王的痴情和對皇上的不滿。


那麼為什麼浣碧自殺不是因為完全殉情的原因呢?筆者認為:

其一:浣碧是為了報復甄嬛親手毒死了果郡王。同時她也是利用自己的死,激怒甄嬛,讓甄嬛突破底線,為果郡王報仇

否則甄嬛肯定是寢食難安的。皇上借甄嬛之手毒死果郡王,

浣碧心存憤怒,既然親姐姐都毒死了果郡王,而自己只是一個柔弱的女人,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來為自己深愛的人做最後一件事。正是由於浣碧的死,堅定了甄嬛的復仇之心,她扯斷了佛珠,殺心已起。

其二:從客觀來看,儘管浣碧對果郡王傾心不已,但是她不至於自盡。畢竟她還要撫養果郡王的孩子。她那麼愛果郡王,必定會想到這一點的。


其三: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但蘇培盛卻在中間推波助瀾,說了一番狠話,故意激怒浣碧,浣碧這才撞棺而亡,隨果郡王去了。而蘇培盛之所以這麼做,是聽了玉嬈的指使。玉嬈早就知道了浣碧的真實身份,她不允許自己的家族受此蒙羞,也就是有一個何綿綿這樣的罪臣之女的女兒。


其四: 果郡王死後,皇帝下旨不允許有人哭出聲音。浣碧就那麼呆呆的看著靈柩,最終她選擇撞向靈柩而亡,用她的自盡,換來全府上下為果郡王哭一哭,以表哀思。這是浣碧能為果郡王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以至於甄嬛聽到浣碧死去的消息,憤然扯斷佛珠。“佛珠一斷,殺念即起”。甄嬛知道,這也是浣碧在用自己的死逼她殺了皇上。周圍的人都死去了,所以甄嬛不能再逃避了,這也是為什麼她後來一定要弄死皇帝的最大原因




筆者認為總結:

浣碧其實沒必要走這一步,畢竟後宮已經是甄嬛一手遮天了。她能做的就是自己替果郡王撫養孩子,走好以後的路。這樣才算對得起果郡王對浣碧的期許。可是她沒有這樣做,她將情緒夾雜著淚水換來了悲壯的人生結果,甚至是給甄嬛這樣疼自己的姐姐帶來了更深的痛苦。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激怒甄嬛,為死去的果郡王報仇,這是別人一生都無法想要原諒她的原因,浣碧這步棋走的恰到好處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歡迎留言評論!

影視劇小哥


我認為浣碧自殺就是為了殉情,唯有自殺才能追隨王爺到關外永遠不分離。

浣碧是果郡王和甄嬛感情的見證人,唯有她最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即便如此浣碧仍不可自拔的愛上果郡王,你可以說浣碧自私,也可以說浣碧心機,但不能否定她的一片痴心。

果郡王突然暴斃而亡,以浣碧的聰慧肯定猜的出個中原因。皇上為了掩人耳目,不準哭喪還要將果郡王悄悄送出關外,浣碧不但面臨與果郡王陰陽相隔還要面臨分隔兩地,早已生無可戀,以此方式追隨王爺是浣碧的一種解脫。

01

痴心一片,至死相隨

浣碧對果郡王的愛可能遠超一切,雖然劇中沒有橫向比較過果郡王和甄父,究竟誰在浣碧心中地位更重。但是不只一次拿果郡王和甄嬛這個長姐做過比較,寧嬪行刺那次、果郡王出關救甄嬛那次浣碧的選擇無疑都是果郡王。

所以浣碧把果郡王看的極重,果郡王一死浣碧生死相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2

生未同衾死同穴

浣碧是個善妒的人,通常善妒源自於強烈的佔有慾。從小到大她沒有一樣可以勝過長姐,唯一比長姐多擁有的就是可以陪伴在果郡王左右,即便如此浣碧也感到幸福。

果郡王的暴斃來得太突然也太離奇,深知來龍去脈的浣碧早已看透一切。如果現在不死就永無再見王爺的可能,生未同衾死同穴是浣碧的選擇。

03

生無可戀

古時的女人大多沒有自我,“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浣碧沒有子女果郡王一去依著皇上的性格,果郡王一脈也會日漸凋零。失去了心愛之人又沒有其他依靠,對浣碧來說早已生無可戀。

我認為無論是萬念俱灰也好生無可戀也好,一切的根源來自於浣碧對果郡王的執念,浣碧是劇中幾個痴心女子當中的佼佼者,自殺殉情是必然的,所以我不認為還有其他理由導致浣碧的結局。


天蓬菟


浣碧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之前一直跟在甄嬛身邊,一切甄嬛都替她打點好,也算是盡到長姐該盡的職責。後來浣碧喜歡果郡王,果郡王喜歡甄嬛並且有了孩子,浣碧在用計嫁給果郡王那天,就砍掉了一半和甄嬛的姐妹之情。

不得不說,在浣碧結婚之後,她根本得不到果郡王的心,因愛生妒、因妒生恨,浣碧雖然不至於記恨甄嬛,但總歸是有埋怨的。尤其是在皇帝假意要送甄嬛去跟摩格和親,果郡王帶兵出關的時候,浣碧說:甄嬛都是為了保全她自己!


浣碧說出了大實話,奈何果郡王聽不進去,還是帶兵出關救甄嬛,自己的丈夫心裡想著別的女人,而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親姐姐,這讓浣碧如何不與甄嬛離心?

因為這件事,果郡王被派去戍守邊關,每每寫家書的時候,果郡王都一定會問熹貴妃安好,這讓浣碧如何自處?因此在果郡王回紫禁城之後,甄嬛讓人去帶浣碧和元澈進宮團聚時,浣碧說:長姐也算成全我。

看見沒有?浣碧的心思就這麼簡單,因為簡單,才容易滿足。浣碧就想著只要甄嬛可以退一步,她和果郡王雖不能全了夫妻之情,最起碼會有恩情在。甄嬛橫在中間,果郡王始終沒有把浣碧放到眼裡。

在桐花臺,果郡王為了保住甄嬛,喝了毒酒自盡。浣碧事後儘管會想到,皇帝知道了果郡王和甄嬛的事,要殺果郡王也是勢在必行,而果郡王為了保護甄嬛願意赴死,但這赤裸裸的事實,如何讓浣碧不心寒?

心寒甄嬛為了保全自己,犧牲果郡王;心寒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夫君最惦記的人依舊是長姐,為了長姐可以不顧果郡王府所有人的性命;心寒自己空是果郡王側福晉這麼多年,卻始終沒有得到過尊重。

是浣碧選擇了和甄嬛離心,是浣碧執意要把所有的溫暖和安全感寄託到果郡王身上,果郡王一死,浣碧也沒了活下去的勇氣和願望。就像葉瀾依一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割腕自盡了。浣碧也是如此,沒有了活下去的指望。



浣碧雖然小心眼,但是心思並不複雜,她跟著果郡王去了,一方面是殉情,也算全了年少仰慕果郡王的少女之情;另一方面就是和甄嬛之間恩義消失的體現,但凡浣碧心裡記掛著甄嬛這個長姐,記掛著甄家,就不會輕易赴死。


入行娛樂


電視劇中,很多配角的形象要麼默默無名要麼言行浮誇,好的不真實、壞的沒來由,有的配角甚至就是個不起眼的小花小草,連服飾、妝容都差一大截,更別妄想擁有自己的故事線。

《甄嬛傳》卻不是這樣,一本奏摺的內容都能對後面的劇情有所暗示(之後的文章會分析到),一個配角都有自己的人物線,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多條線齊頭並進,共同推動故事發展。

說說浣碧,從她的出生、身世背景,到中期對甄嬛的背叛,再到後期使計嫁給果郡王,最後自殺殉情。步步鋪墊、絲絲入扣,每一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很多寶寶都非常討厭浣碧,認為她勾引姐夫背叛姐姐、整天看不慣這個瞧不起那個,最後還使計嫁給我們心中的白月光——男二,整天一副全世界都欠了她的模樣。

那麼,浣碧為什麼令人討厭,她一系列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浣碧第一次勾引皇上

故事退回到剛來圓明園避暑,眉莊還未被禁足之時。

皇上來碧桐書院同甄嬛談天說地,流朱在院子裡粘蟬。恰巧碰到浣碧採了荷花,浣碧問道:你怎麼不在裡面給小主扇扇子?

流朱為人快言快語,說:皇上在呢,我怎麼敢在裡面待呀,這些蟬鬧得小主睡不好,我出來粘走這些小東西。

浣碧一聽,頓時來精神了,小心思一動說:光粘這裡有什麼用?外面的院子裡多得是呢,要一併粘去才安靜。小主讓我摘了幾朵荷花,我去找個瓶子插上。

浣碧說這話,有兩個小心思:

1、支開流朱,支得越遠越好,別搶自己風頭;

2、為自己進屋勾引姐夫找個理由:是小主讓我採荷花,我得找個瓶把它們插上。

浣碧跑到屋子裡,裝作橫衝直撞不知情的樣子,撲通跪下說:皇上饒恕!奴婢不知皇上在這裡,實在是無心之失呀。小主,浣碧不是有意的。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麼,流朱剛才說皇上在裡面,自己不能在屋子裡待著,浣碧卻說自己不知道皇上在。。。

甄嬛可是個人精,一臉玩味地看著浣碧:你就演吧!

鬧了這麼大動靜,終於引起皇上的注意了,皇上說:你就是那個愛穿綠裙子的浣碧?

浣碧嬌羞地答道:奴婢正是,皇上好記性。

當著家姐的面撩姐夫,這是有多心急呀!

但皇上問過之後就沒再說什麼,讓她把荷花放下。

浣碧繼續勾引,當著皇上和甄嬛的面,擺弄荷花。這下皇上就疑惑了:你為什麼要把荷花放在寬口瓶裡呀?

浣碧抓住時機繼續撩姐夫:奴婢心想,花浮在瓶裡,就好比開在水上,會更加好看一些。

皇上一聽,心思細膩,就誇了她兩句:你長得俏麗,心思也細巧。轉頭對甄嬛說:果然是你調教出來的人。

浣碧聽皇上誇自己了,高興得飛起,屁顛屁顛地跑出去了,差點撞到槿汐。

槿汐問:姑娘這是怎麼了?冒冒失失的。

注意:浣碧對掌事宮女槿汐根本沒行禮也沒任何解釋,把手帕別在腰間,笑著走了。

為什麼?

浣碧認為自己成功引起了姐夫的注意,照之前倚梅園宮女餘氏受寵的步驟,下一步自己保不齊就是個答應小主了呀。怎麼可能把崔槿汐放在眼裡!

但皇上轉念都把她忘了,對甄嬛表白:六宮這麼多人都叫朕不得安寧,只有在你這裡才能愜意。

這句話也足以見得,皇上寵愛甄嬛最重要的原因是:倆人相處起來舒服無負擔——這個女人聰明、不給自己找事。

男人最怕麻煩,因此他們大多喜歡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女孩,最好是能有點情趣、再好的就是可以跟自己有共同語言。

《康熙王朝》裡,為什麼陳道明飾演的皇上總喜歡去容妃那裡?

一句話:容妃能陪自己說說話。

有了皇上的誇獎,浣碧覺得有門兒,自己說不定真能變小主,到時候就能揚眉吐氣,讓死去孃親可以光明正大入祠堂。

可這時,甄嬛為了利益扶持安陵容成為皇上新寵,這讓浣碧心裡不快,相似的出身,自己長得也還有幾分姿色,憑什麼安陵容能得寵?自己不行?

因此,她對陵容一百個不待見。

浣碧不待見安陵容

陵容得寵後第二天,就帶著禮物來看甄嬛。

浣碧眼見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安陵容得寵,心裡不痛快,就甩臉子。

安陵容本來就多疑,聽了浣碧的話,就問甄嬛:姐姐怪陵容嗎?

甄嬛肯定否認呀:你有今日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是我一力促成的,我怎會有怪罪之意?

又過了兩天。。。

流朱和浣碧在院子裡侍弄花草,浣碧說到:這幾日倒是怪了,陵容小主有兩三天沒來咱們這兒了吧。

流朱說:天這麼熱,誰願意出來,皇后娘娘連這幾日的晨昏定省都取消了呢。

注意:

1、這裡埋下了伏筆,皇后取消晨昏定省、陵容好幾日沒來碧桐書院,說明皇后和陵容私下經常見面,她已經開始拉攏安陵容了。

2、浣碧嘴上說“原不用天天來的”,但心裡認為安陵容得寵時甄嬛的功勞,她應該時時來拜見甄嬛的。

說完,浣碧又說:不過只要皇上能來就是了。

流朱聽了打趣她,倆人追打剛好撞到槿汐。

作為掌事宮女,槿汐說了她倆幾句,流朱趕忙道歉遵命,但浣碧卻說:小主疼安陵容倒是比疼我和流朱多。人家現在已經是安常在了,我們只是丫頭片子罷了。

槿汐聽了,說:這浣碧姑娘的脾氣倒是見長了。

流朱趕忙幫浣碧道歉:說小主在家時就多讓著她,寵得跟二小姐似的。這幾日她又時常犯懶,老是不知道去哪兒了,姑姑別往心裡去。

其實,故事真相從一開始直白地展示個我們了:

1、流朱快言快語,不經意揭露了浣碧的身世;

2、浣碧不知所蹤,暗示了其有背叛甄嬛之舉。

而這時,槿汐從流朱的言語、浣碧的行為以及甄嬛所遇到的事情,就已經知道:浣碧可能是背叛了甄嬛。

甄嬛把浣碧叫到屋子裡,恩威並施。

甄嬛說:陵容又沒有得罪你,你為何每每都要擺臉子?

浣碧怎麼說的?

她說:小主不覺得她是小人得志,飛上枝頭就顯擺給咱們看嗎?一會兒是蘇州的浮光錦,一會兒又是皇上新賞的寶石簪子,好像我們沒見過似的。

甄嬛訓斥道:她是皇上新寵,皇上給些什麼賞些什麼,她難道還要藏著掖著?

訓斥之後,又提點暗示她安分守己:不管她有什麼,你要記住自己的身份,不要惹事。

提點之後,又施恩籠絡:你就好使這點小性子。陵容給了我兩件浮光錦的衣裳,我給你留了一件,記得別穿得太招搖。御膳房今日做的水晶馬蹄糕,這會子倒想吃了。

浣碧一聽甄嬛賞了自己這麼貴重的衣服,高興得趕忙說:我這就去給小主拿。

甄嬛籠絡人心真是一把好手——恩威並施,主子家姐身份來回轉換:先是對浣碧的行為加以斥責,接著教浣碧以後能做什麼不能什麼,最後投其所好,賞浣碧浮光錦以示籠絡。

然鵝,此時的浣碧已經背叛甄嬛,倒向曹貴人和華妃一邊了,她去取馬蹄糕的同時,也帶回了木薯粉。而“木薯粉事件”要不是有端妃救場,甄嬛早就被禁足了。

浣碧第二次勾引皇上

“木薯粉事件”後,皇上迫於年羹堯軍功,不得不經常寵幸華妃以示安撫,但另一邊又照顧甄嬛的情緒。晚上留宿清涼殿,早上去碧桐書院吃早飯,做男人真累呀!

浣碧一大早就梳妝打扮,準備二次勾引皇上。

收拾完畢,浣碧去給甄嬛梳妝,妝容主打“華麗”風,但甄嬛卻說:我等一下要去向皇后請安,這支步搖太招搖了。

浣碧說:小主也太小心了,皇上對安常在的眷顧還不如對小主呢,她還不是成日的花枝招展、珠翠滿頭。

看,浣碧又提起安陵容了。

甄嬛說:安常在再珠玉滿頭,卻也沒有越過她的本分,這話別再說了,叫愛搬弄是非的人聽去了以為我見不得陵容好呢。

浣碧心裡明顯不認同安陵容,說:安常在也沒多美,家世也算不上好,皇上怎麼那麼喜歡她,就因為她歌唱得好聽?

甄嬛說:承恩不在貌,也無關家世,只看皇上是否中意,要不然也是枉然。

其實,甄嬛是在暗示浣碧:別白費心機想著勾引你姐夫了,沒用!

然後又敲打浣碧:你近日說話怎麼總是冒冒失失的,謹慎若帖是你的長處,好好揣著,可別丟了。

這話就有點警告的意思了,丟了“緊身妥帖”之後的浣碧會怎樣?顯而易見,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這時,浣碧說:皇上要來,小主應該打扮得鮮豔些才是。

甄嬛反問:你今日打扮得倒鮮豔。

浣碧忙解釋道:我打扮這麼好看不是勾引姐夫的,今兒是中元節,我這是要壓壓日子的。

確實,紅配綠!真心欣賞不了這審美……

吃早飯時,甄嬛給皇上盛豆漿,浣碧立馬接過來說:我來,皇上請用。

終於,皇上忍不住了:打扮得甚是俊俏,綠裙嬌俏,只是用粉紅花朵點綴,又著粉鞋未免俗氣。

幾句話說得浣碧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甄嬛尋了個理由把她支出去了。

浣碧哭著跑出去遇到了果郡王,果郡王一通誇獎,浣碧之後又把目標轉到了果郡王身上……

額……果郡王、皇上、甄嬛、浣碧、孟靜嫻、葉瀾依之間的N角戀這裡先按下不表。。。

甄嬛發現浣碧背叛自己

飯後,甄嬛氣鼓鼓,槿汐找機會提示甄嬛:浣碧有異心。

甄嬛認同地說:難為你如此心細,只怕旁人還被矇在鼓裡。我對她並非不好,她竟這樣按捺不住!

槿汐試探地問道:那綢緞還賞她嗎?

甄嬛說:賞,連我那條珍珠項鍊也一併賞給她。皇上擺明了沒把她放在眼裡!我倒要看看她還能生出什麼事來。

甄嬛分析浣碧的言行舉止,發覺她早已背叛自己:我估摸著勤政殿曹琴默生事,多半是她走漏的風聲;恐怕連這次溫宜公主的事,也脫不了她的干係,那木薯粉不就是她自作主張拿回來的嗎?

槿汐說:是啊,人心難測,只是不知道現在與她相與的是華妃還是曹貴人。

甄嬛說:我估摸著華妃不會直接見她,多半是通過曹貴人。

原本也是冤孽,只是她的心未免太高了,白白辜負了我對她的一番大蒜。你把東西給她時,別露了風聲,以免她生出什麼事來。

從浣碧兩次勾引皇上、對安陵容各種看不慣的態度、以及甄嬛被華妃黨陷害的蛛絲馬跡,甄嬛得出結論:浣碧背叛了自己。

那麼,浣碧為什麼要做出讓人討厭的行為——勾引皇上、背叛甄嬛?

1、直接原因——出人頭地,讓早逝的母親光明正大入祠堂。

(1)以甄家二小姐自居。

浣碧是甄家二小姐,但卻是甄遠道與罪臣之女所生,因此只能以丫環身份留在甄府。選秀之後,甄嬛將她帶在身邊也是圓父親的心願——為她找個好人家。

別人都不知道,但浣碧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姐姐從小被當作公主養,吃穿用度、所受的教育、入宮後的恩寵都擺在眼前。同樣都是甄家女兒,為什麼姐姐可以,我就不可以?

(2)餘氏、安陵容的得寵。

安陵容是小門小戶出身,餘氏是宮女,這兩個人姿色並沒那麼出眾,家世更談不上顯赫,只是憑藉著歌聲就能得到寵幸。這讓同樣作為宮女的浣碧更加堅信自己可以有出頭之日。

餘氏、安陵容得寵後,浣碧都是以“嗤之以鼻”、“小人得志”、“看不慣她那張狂的樣子”來表示對二人的不屑。在浣碧看來,這兩人和自己基本是一個起跑線上的,眉莊、淳常在這種白富美離她太遠,因此,只能與跟自己同級別的人作比較。

就好比裝修,甄嬛、眉莊、淳常在是豪華水晶吊燈,既好看又好用,而餘氏、安陵容則是精緻小巧的吸頂燈。在浣碧看來,自己是永遠成不了豪華水晶吊燈,因為沒那些天生耀眼的零件;那麼做一個精緻吸頂燈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吸頂燈的零件自己身上貌似也有。但,她唯獨不想當一個蠟燭,照亮世界的同時燃燒了自己,什麼也沒有。

2、根本原因——一個認同制度,但又想衝破制度的上位者

流朱與浣碧等於是制度下的兩種不同方向:流朱和剪秋、頌芝一樣,為了主子可以豁出性命,她們都是忠心不二的。而浣碧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父親甄遠道的錯誤直接導致了浣碧見不得光的身份,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她有一顆衝破制度牢籠的心。她不甘於命運的安排、不甘於自己見不得光的身份:做甄嬛的丫環,等甄嬛尋個機會給她指個好人家為人正室,安穩平和地過一生。因此,會用盡一切努力讓自己從底層掙脫出來,成為她心中的“人上人”。

浣碧並不痛恨嫡庶尊卑的制度,相反她非常認同,她並不覺得主子奴才有什麼不好,只不過她不想當奴才,不想平平過一生。因此,她要擺脫丫環的身份成為主子。

而綜合看來,紫禁城裡最能讓她改變命運的人就是皇上。所以,浣碧要勾引皇上、背叛甄嬛,曹貴人與華妃的蠱惑只是催化劑,浣碧的行為從根源看還是在於她自己這顆不屈服命運的心。

但在那個制度下,上位者的結局都很慘。。。

餘氏被活活勒死、安陵容被人利用最後自殺,可浣碧最終還是沒能看清這一點。


剁手屆的鄧紫棋


《甄嬛傳》裡果郡王就是一個大暖爐,哪裡都去招惹一下,都去暖一下。

至於果郡王只愛甄嬛,是果郡王的想法。但是他不知道,他隨意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舉動,讓多少個姑娘丟了心。

關鍵是這些姑娘的心這一丟就是一輩子!

儘管如此,果郡王這個人設似乎依舊是那個痴情的,有血有肉的,有顏有才的王爺!

對比之下,倒是這些姑娘們一往情深,單相思了。

比如孟靜嫻,比如瑛貴人,比如葉瀾依,比如浣碧等等。

當然了,孟靜嫻和浣碧倒是如願以償的成了果郡王的側福晉。不過,她們都沒有果郡王的愛,也是可憐。

果郡王死了,浣碧也一頭撞死在棺材上了。那麼,她是殉情還是自殺呢?



果郡王的死了,浣碧還有什麼依靠?

浣碧原本應該也是甄家小姐,可惜母親的身份是罪臣之女。為了活命,只能以丫鬟的身份在甄家。

後來,浣碧隨著甄嬛進宮,也曾想要吸引皇上的注意力,可惜皇上沒有看上她。

再後來,她對果郡王有了情,然而果郡王的心思又撲在了甄嬛身上。

不過,陰差陽錯,甄嬛回宮做了貴妃。一次宴會上,掉出那枚剪紙小像,讓浣碧如願以償,嫁去了果郡王府做了側福晉。

雖然果郡王心裡有甄嬛,府上也還有一個側福晉孟靜嫻。不過好在浣碧在果郡王府是當家做主的人。

所以,當果郡王死了,她還能依靠誰呢?守著這些又有什麼意義?

甄嬛是她的姐姐,但她也知道果郡王為何而死。所以,這一切又有什麼呢?於是,浣碧一頭撞死在棺材上。

當然了,也是浣碧的死,換來了果郡王府的哭聲。終於可以哭了!



浣碧愛王爺,可是她深知王爺愛著她的親姐姐

浣碧是一個很不甘心的人。不過這種不甘心也可以理解,畢竟她會覺得自己原本也是甄家小姐。

當遇見果郡王后,浣碧對他動了情。然而,不管她再愛果郡王,果郡王的心裡只有一個人,而那個人就是她的姐姐。

浣碧曾經在果郡王要出兵去救甄嬛的時候,勸阻果郡王時曾說,你以為她是為了誰?還不都是為了她自己!

從這一點上看,浣碧對甄嬛是有恨,有怨言的。

當這個深愛著自己姐姐丈夫死了,她可以哭,可以任性的撞死,而她的姐姐甄嬛,連哭都不敢!

或許,這一死也是浣碧心中的恨與不甘。



浣碧為愛而死是殉情,為沒有意義的人生而死是自殺

浣碧是為了愛而死,算是殉情吧!不管如何,浣碧對果郡王還是有情感的。

當果郡王死了,果郡王府其實已經沒有人了。事實上,果郡王留下了三個孩子,一個是孟靜嫻生的,另外兩個是甄嬛生的龍鳳胎。

如此,果郡王也是有後的人了。可是浣碧沒有孩子,那就陪王爺一起吧!死在一起,也算一起了。

況且,果郡王死了,她活著還有多大的意義呢?

嫁入王府的那一天,浣碧就曾對著果郡王說,我就知道你心裡是有我的。

這是她的心願,她想著,時間長了,果郡王心裡總會有她的。

誰能想到,果郡王死了,這一切寄託希望也沒有了。所以,她的人生也就沒有意義。

所以,浣碧自殺是殉情,也是沒有了依託


無心浪味仙


自古以來都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卻不知如果是“君子如玉”,也是能夠引來無數少女芳心暗許。就像《甄嬛傳》,裡面風度翩翩,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果郡王,不就吸引了很多京城裡花季少女的喜愛嘛?

就連對皇帝死過一次心的甄嬛,在果郡王的悉心照顧和關懷之下不還是一樣的投到了他的懷抱裡。包括曾一心想勾引皇上的浣碧也沒能逃過果郡王的魅力,對他愛得死去活來,更不要說還有非他不嫁的大齡剩女孟靜嫻,以及大獲全勝也依然追隨愛人而死的葉瀾依了。

雖然說浣碧最後是設計了小像掉落事件,才能如願嫁給果郡王當了他的側福晉的,但是浣碧對果郡王的愛是千真萬確。

在得了果郡王在宮裡去世的消息之後,她在棺木前長跪不起,默默流淚。

在聽到蘇培盛說的“皇上聖旨,不許見到哭聲”之後,更是一頭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木前。有人說這是浣碧為了果郡王殉情,但是殉情只是原因之一,她的死絕不僅僅是殉情這麼簡單。

激發甄嬛內心所有的恨,逼甄嬛下狠心與決心

浣碧從小跟在甄嬛身邊,還因為自己母親是罪臣之女的緣故,隱瞞了自己甄家二小姐的身份,後來還作為甄嬛的貼身侍女與甄嬛一同入了宮。在後宮裡浣碧也是個不安分的,居然聯合跟甄嬛敵對的曹貴人和華妃對付甄嬛。但後來被甄嬛捅破窗戶紙,把話說開了之後,對甄嬛也算是忠心耿耿了。

在甄嬛傷心之下決心出宮時,浣碧也是緊跟著甄嬛的決定,只是在宮裡她的心思就落在了果郡王身上,在看到甄嬛與果郡王在凌雲峰上琴瑟和鳴之後,也是心有不甘,一直到甄嬛為了肚子裡的孩子跟甄家決定重新回宮。

浣碧一直都是知道果郡王心裡只有甄嬛一個人的,但最後卻只是得了果郡王暴斃的消息,她知道甄嬛心裡也不會好受,就撞死在了果郡王棺木之前,逼甄嬛下狠心對付皇帝。

畢竟甄嬛最愛的人和自己的妹妹的死,母親在寧古塔所受的苦,自己那些年錯付的情,遭受的懷疑與苦難都是拜皇上所賜,這些恨與怨總要報,總要有個了結。

報復甄嬛不能與果郡王死同穴

浣碧知道,甄嬛雖然重新回了宮裡,但心裡一直都還是有果郡王的,甚至說甄嬛回宮之後心裡一直都只有果郡王。她也知道果郡王對甄嬛的感情,但這並不代表她會告訴果郡王真相,雖然果郡王自己也能猜到一些。

浣碧看了太久甄嬛的感情順遂了,自己想代替甄嬛卻得到了皇帝的嘲諷跟其他人的嘲笑,自己愛上了果郡王之後卻又發現果郡王愛的是甄嬛。哪怕是甄嬛回宮負了他,哪怕他已經娶了自己,果郡王依然還是默默只關心著甄嬛。

為甄嬛被罰在邊關守了三年,浣碧一個人等了果郡王三年,最終等來的也只是果郡王暴斃宮中的消息,她心裡怎麼能不恨呢?但是她不可能去做報復甄嬛、或者做對甄嬛不利的事情,畢竟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姐。

她就只能用撞棺來暗示甄嬛:既然你不能陪他,那我就陪他共入黃泉。雖然你會負了他,但是我絕對不會負他。

用自己的撞棺而王換王府上下能夠為果郡王哭喪

浣碧跟著甄嬛一起在宮裡度過了那麼些年,對皇帝的心性手段多少也有些瞭解。在甄嬛決心離宮遠離後宮這個是非地的時候,浣碧跟著甄嬛一同離宮也許並不單單是因為對甄嬛忠心耿耿,她哪怕留在宮裡也是沒有好下場的。

果郡王剛從邊疆上回來,還沒有踏入家門半步就趕去了宮裡,真正目的是為了誰,她心裡再明白不過。浣碧知道果郡王愛甄嬛愛的太深,但是她還是抱有一絲幻想,可果郡王暴斃的死訊,讓她如何能夠冷靜下去呢?

這時候偏又聽到了蘇培盛說“皇帝聖旨,不許見哭聲”,她就發了狠勁的一頭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木前,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死換來王府上下為果郡王的死發出的一點哭聲。

無論浣碧撞棺而死的目的是殉情還是其他,她愛果郡王愛得從生到死總歸是真的。與甄嬛相比,或許浣碧比不上甄嬛,能夠做不到與果郡王心意相通,琴瑟和鳴。但是浣碧又比甄嬛幸福太多,

她能夠以光明正大的身份陪在果郡王身邊,她能夠光明正大的為果郡王哭上一哭,甄嬛卻連為果郡王流淚的資格都沒有。

對於浣碧這個小家碧玉,心胸狹窄,愛挑撥離間,沒腦子的角色,可以說是從頭厭惡到尾,直到看懂她的死才發現那一刻她滿身的高光。若不是她毅然決然的死,或許甄嬛還下不了決心,還在迂迴戰術。所以她的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甄嬛的復仇的進度,她的也是有意義的。


姒莞萱


在浣碧的眼裡心裡,從頭到尾只有果郡王一個人;即使是身為姐姐的甄嬛,浣碧照樣在為了利益和前途面前,也可以背叛,唯獨面對果郡王,是絕對不會的。後宮裡的女人,為了感情連親情都可以背叛的人浣碧算一個。浣碧即使使了心機嫁給了果郡王成全自己,也保護了甄嬛和果郡王的關係,可婚後依然無法在果郡王身上得到原本屬於甄嬛的那份愛。

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方面就可以歸納,浣碧隨著果郡王而去,也不僅僅因為殉情,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1.到死都得不到果郡王的心,浣碧心裡恨甄嬛,以此來報復甄嬛。

果郡王的死是皇上假借甄嬛的手除掉的,甄嬛沒有識破果郡王掉包換掉了那杯酒,果郡王就這樣喝下了原本甄嬛給自己準備的毒酒。那麼這件事,宮裡的人會怎麼認為呢?是甄嬛殺掉了果郡王,還是皇上殺掉了果郡王?

我想以皇上的狡猾程度和愛惜羽毛這兩個人方面來看,在外人看來,是甄嬛毒死了果郡王,皇上是不會背這個鍋的,因為皇上不想讓天下的人說他是一個心狠手辣殘害手足的人,即使皇上確實是這麼個人。還有一點,真正的原因來講這是件不光彩的事,有損皇家的形象。

在浣碧眼裡,是甄嬛害死了果郡王,浣碧自然是極恨甄嬛的,想用自己的死,讓甄嬛心裡內疚,報復她。

2.浣碧用自己的死為果郡王、為王府鳴不平。

果郡王死後,皇上下令不許果郡王府大葬,不許大擺喪事,更不許有人哭。這相當於要全府的人關起門來暗自祭奠,只是因為皇上心中那口咽不下的氣。一個臣子敢覬覦自己的妃子,說不定當初還抱著篡奪皇位之心,這樣的人,皇上是絕對不允許留下來,是一定要除掉的。皇上還要王府的人都為果郡王做的事懺悔,因此不允許有哭聲。

浣碧本就是性格比較剛烈的人,心中有話要說有冤要訴,可無奈現實不給這樣的機會。於是浣碧用自己的死來對抗皇上的無情和不擇手段;也順便告訴外人,皇上絕情斷義。

3.果郡王死了,浣碧的心也死了,沒了依靠,活下去再沒意義。

喜歡果郡王的人性格都很烈,比如葉瀾依,浣碧。兩個人都為了果郡王的死而自殺,可葉瀾依似乎更加可憐,嫁給不喜歡的皇上,即使再不喜歡都沒有可能再嫁給想嫁的人了。果郡王死了,皇上也死了,葉瀾依身在宮中,不能生育也沒有家人團聚,也便沒有依靠,只能死去。

浣碧即使殉情而死,可再怎麼樣,葉瀾依還是羨慕她的,至少她活著的時候能嫁給果郡王能成為他的側福晉。

浣碧身邊沒了依靠,沒了念想,活下去也沒了意義,偌大一個王府空蕩蕩,只有自己一個主子,死了能死在王爺身邊也是好的。

自古痴情女子都命苦,生命沒了光輝,沒有盼頭,也便沒有活著的勇氣了。


瓢哥講影視


天朗氣清,曉風和暢,我是樓笙,看好看的電視劇,聊有意思的劇情,這次聊聊經典《甄嬛傳》。這次和大家說說在雍正皇帝賜死果郡王之後,浣碧選擇自殺,但是浣碧自殺並非因為情誼。

果郡王進宮之後,雍正皇帝準備殺死果郡王,但是甄嬛心中對待果郡王仍然有很深的情意,當然不願意雍正皇帝處死果郡王,於是甄嬛便決定替果郡王喝下這份毒酒。

雍正在果郡王進宮之後,讓甄嬛陪果郡王飲酒,但是果郡王何等聰明,毒酒最後還是果郡王喝下,果郡王最終毒發身亡,在果郡王死後,果郡王的福晉浣碧竟然選擇了殉葬,一頭撞死在靈前。

很多人都認為果郡王死後浣碧自殺是為了殉情,浣碧對果郡王一往情深,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甄嬛對這一點很清楚,一個是甄嬛愛的人,一個是她的妹妹,甄嬛對他們在瞭解不過。

甄嬛深知浣碧並非因為殉情,果郡王在的時候,雖然果郡王並不愛浣碧,浣碧好歹還有一個念想,但是果郡王死後,她再也沒有了念想,果郡王府上的其他人和她都沒有任何關係,都是陌生人罷了。

如此這般,浣碧再無任何期待,再無任何念想,隨著果郡王而去無疑是最好的結果,而浣碧的自殺也換來了與果郡王的合葬,也算是個圓滿結局,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