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世民霸佔了的弟媳楊氏,在後宮中身份極其尷尬,最後結局如何?

Lost-學不會


李世民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他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發動了玄武門事變,在這個事變當中,他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後來,又逼迫父親李淵讓位,自己當上皇帝。

為了防止侄子對自己的報復,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全部都給殺掉了。

但是,對於他們的家室,李世民還是給了他們一條生路的。畢竟都是女人,他們也對李世民形不成任何對威脅。

但是,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女人李世民對他的處理方式是十分的特殊的。這個女人就是齊王李元吉的妻子楊氏。

為何李世民會對楊氏是特殊處理的呢?

我們都知道楊氏最終進了李世民的後宮,成為了他眾多妃嬪當中的一個。

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對她,肯定是因為他的外貌比較出眾,可以說李世民早就對她有意思了。只不過她是自己的弟媳,在李元吉在的時候,他念在兄弟的情分上不好動手。

但是,現在沒有了顧忌,自己成為了皇帝。

因此,他就把楊氏給娶了過來。

還有一個就是楊氏是出自名門望族,他們家是五姓七望中的弘農楊氏。當時的這弘農楊氏在社會上,尤其是上流社會的影響力十分的大。

李世民把楊氏娶走,正是想要得到他們家族對自己的支持。總之,這個楊氏是得到了李世民的真愛的。

後來李世民還想把楊氏給封為皇后,但是,這個也僅僅是李世民個人的想法而已。因為此事遭到了魏徵為首的大臣們的反對,所以,最終李世民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是,李世民並沒有因此而冷落他。兩個人還生了一個男孩,可見,楊氏還是得到了李世民的寵幸的。

那麼,楊氏的身份在宮裡是否尷尬呢?

其實唐朝是一個很開放的時代,男女之間的關係也是很開放的。儘管說楊氏嫁給李世民有悖於人之常情,但是,她對比於後來的李治娶了自己的小媽武則天,唐玄宗娶了自己的兒媳婦楊貴妃,還是合情合理的多的。

因此,並不存在她身份的尷尬的這麼一個說法。再說了她的後臺是李世民呀,只要李世民寵幸她,只要李世民支持她,就沒有人敢在背後裡指三道四。

所以說楊氏的地位,在後宮當中是不存在尷尬一說的。至於她的結局說實話還是真的不錯,畢竟她活到了貞觀二十一年,算是得到了善終的。


漢史趣聞


齊王妃楊氏,原本為李元吉之妻,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長相眉清目秀,閉月羞花,在當時一等一的美女,可以說是典型的“白富美”。


玄武門之變後,寡婦楊氏被李世民霸佔

李世民對其弟媳楊氏可謂垂涎已久,無奈礙於兄弟關係與倫理道德,始終無法如願,只能在心底裡“暗戀”。

後李世民為奪權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將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兒子們全部清除掉,掃清了一切障礙後,李世民順利登上王位,除了權利與江山之外,收入囊中的還有玄武門之變後哥哥與弟弟家裡落難的女眷。楊氏自然也在其中,這讓李世民極為高興,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抱得美人歸。


李世民和楊氏感情和睦

得到惦記已久的美女後,李世民對楊氏非常的寵愛,而楊氏也很享受這樣的待遇,並沒有因為李世民殺掉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而對他有所憎恨,想必這也和鮮卑人的文化和習俗有著很大的關係,在古代的草原文化中,可能寡婦嫁給丈夫的兄弟是一種被認可的行為,忠烈的價值觀可能不是很受重視。

楊氏為李世民生了兒子,而李世民甚至把兒子過繼給了弟弟李元吉,深深愛著楊氏的李世民甚至想要立楊氏為皇后,要不是在魏徵等人的勸諫下,李世民就要開此歷史先河了。


楊氏與李世民的畸形婚姻達到了雙贏

楊氏的家族本來就不小,不過和皇帝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因為整個江山都是皇帝的。有了嫁給皇室的女人,對楊氏的整個家族也更加的有利。

而楊氏對於李世民來說開始時則完全是美色的滿足,也許是出於雙方的真愛,也許是楊氏對於討男人歡心很有一套,總之,李世民後來對楊氏也是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這樣的結合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達到了雙贏的局面。


女性地位低下的一個縮影

一場皇位的爭奪中,女性的不幸表現在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上,這無疑是很可悲的。女性的地位低下已經讓人們見怪不怪。為了生存,而不得已委於其他男人,更多時候成為了歷史的犧牲品,不過楊氏的婚姻變動是幸運的,至少沒有那麼悲慘,而我們也應慶幸,那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在下山人


巢剌王妃楊氏,出身高貴,美貌絕倫,原是齊王李元吉的正妻,之所以說楊氏的身份尷尬,是因為自玄武門之變後,楊氏就被李世民所接納,成為了他的枕邊人,可她的身份卻一直都是齊王妃,也就是說:楊氏一直都是齊王李元吉的妃子,而沒有入太宗後宮嬪妃的編制中,充其量只能是個情婦,連妾都不算,就像《水滸傳》裡宋江養的外家女閻婆惜一樣,沒有結婚,名不正言不順。

唐太宗李世民在武德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殺光他們的兒子,之後逼迫父親李淵禪讓,成為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而在這之後,李世民就急匆匆地入齊王宮,把他那貌美如花的妻子楊氏搶了過來,做了自己的情婦。

史書上沒記載楊氏當時的反應,但可以斷定:她肯定是高興不起來的

首先她的原配丈夫和兒子已經全部死於玄武門之變了,《兩唐書》記載:

建成死年三十八。長子承宗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陸王,承德河東王,承訓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義鉅鹿王,皆坐誅。
元吉死時年二十四。有五子:梁郡王承業、漁陽王承鸞、普安王承獎、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並坐誅。

不論李元吉被殺的五子中,有沒有楊氏的親生兒子,但李元吉一輩子就楊氏這麼一個大老婆,這五子也相當於楊氏的兒子,甚至可能還有她親手撫養長大的。

其次她身份尷尬,這在上面已經說過了,楊氏從生到死,她的封號都是跟著李元吉的:李元吉初為齊王,楊氏就為齊王妃,玄武門之後,李世民改封李元吉為海陵郡王,楊氏就變成了海陵王妃,貞觀十六年,李元吉改封為巢王,楊氏就又變成了巢王妃,似乎她的一切都和李世民沒有關係,封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可是她又何止和李世民有關係,而且還是同居的關係,還為李世民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李世民最小的兒子:曹王李明。在做了情婦這麼多年後,楊氏總算盼到了希望,她為皇帝生了個兒子,總該給她點名分了吧!



可惜的是,李世民有心,群臣不許,活生生把楊氏這個苦命的女人打成了紅顏禍水一類,害得楊氏眼看就要到手的皇后位,一不留神就溜走了: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

最後,她的親生兒子李明,也是她唯一的寄託,被李世民親手過繼給了巢剌王李元吉為後,一說是唐高宗李治過繼的,不管哪種說法正確,我們都要知道:李世民過繼李明,等於是他不認這個親生兒子,楊氏為李世民服務了這麼多年,到頭來還是無名無分;

而如果是李治過繼李明,則表明在李治眼中,李明算得上是他這一脈的恥辱,不能和眾兄弟平起平坐的,是不入編制的人,楊氏在李世民這一脈依舊是無名無分,兩人一起都被開除出李世民一脈了。

丈夫、兒子被殺,被迫屈服於仇敵卻只被當做“夜壺”的巢剌王妃楊氏,這個出身高貴卻成為政治犧牲品的女人,在屈服於李世民後,戰戰兢兢地活了二十一年,於貞觀二十一年去世。

而在三十年後,她唯一的後代李明,也在武則天的“除李”行動中被迫自盡,這個苦了半輩子的女人,到頭來除了一個被強制背鍋的“辰贏”之名外,就什麼都沒有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之後,不但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個兒子,同時也把李元吉的正妃楊氏據為己有。不得不說,李元吉的這個楊妃,命運實在是太坎坷了,被迫被李世民佔有之後,在後宮中的身份恐怕是相當尷尬的。

因為她是李世民的仇敵李元吉的正妃,但同時她又是豪門大族弘農楊氏的一份子,所以在李世民當上了皇帝之後,為了家族的緣故,可能不得不委身於李世民。本來如果她一直是齊王妃,在朝堂上的地位肯定是相當不錯,但是這一下子齊王死了,她又成了李世民的某個嬪妃,別人怎麼看她呀?

估計當時的楊氏肯定一直是非常的年輕貌美,所以早早的就被李世民給盯上了,只不過當時李元吉和李世民是兄弟,李世民也不敢胡來。但是等到李世民殺了李元吉之後,自然就順理成章把心中所想的人收入了後宮。楊氏的丈夫被殺,5個兒子中可能也有楊氏所生的,但是在那種年代為了自己的家族,她也不敢任性。

進入宮中之後,我估計李世民肯定也是給了她一個名分,應該是李世民的某個妃子,並且在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還一度想把她扶正為皇后,只不過遭到其他大臣的阻止而作罷。不過估計他的兒子李治還有其他大臣肯定都不滿意,所以在李世民死後,把楊妃所生的兒子過繼給了李元吉,並且在史書上把楊妃的名位全部給奪了,完全按照李元吉的封號來的,最後的封號是巢王妃。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李世民更在意的是楊氏身後的力量

楊氏出生於大名鼎鼎的弘農楊氏,這弘農楊氏是楊姓的郡望之一,始於西漢丞相楊敞,楊敞的玄孫楊震曾官居太尉,世人稱其為 “關西孔子”,楊震之子楊秉、孫子楊賜、重孫楊彪都繼承了他的遺風,全都官至太尉,是東漢時期的“四世三公”。



隋朝著名的宰相越國公楊素,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才子如楊修、楊時、楊萬里,宋代滿門忠烈的楊家將等都出自弘農楊氏,弘農楊氏可謂中國一大傳奇家族。

弘農楊氏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一直都是門閥士族,誰娶了楊氏女兒,無疑就是攀上了弘農楊氏這座靠山,因此李世民娶了弘農楊氏對他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有很大的作用,而且當時朝堂上的大多數人都是不反對這件事的。

其實,當時唐朝的社會風氣是非常開放的



,婚外戀、出入煙花之地都不算禁忌,反倒是文人騷客筆下常見的風流韻事,棄婦、寡婦再嫁蕭郎也是社會常態,都不受社會輿論譴責,權傾天下的皇帝就更百無禁忌,何況李世民在此之前還曾霸佔了他哥哥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他的兒子李治更是連他父親的妻子武則天都敢霸佔,因此李世民霸佔他的弟媳的事在當時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可憐楊氏,一直都是權鬥中的戰利品

李世民有了立楊氏為皇后的念頭,魏徵勸諫過他:“陛下不可以以辰贏自累。”是想讓他不要像春秋時期晉文公一樣,因為娶了侄子晉懷公的妻子辰贏,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李世民聽了他的意見,不僅沒有立楊氏為後,甚至連個基礎的名分都沒有給她,宮中呼為“巢剌王妃”,因此楊氏在李世民的後宮中連個低級的妃嬪都不是,直到她死去都還頂著李元吉媳婦的身份,身份是超級尷尬。



其實她當初嫁給李元吉是李淵的意思,是為了讓她背後的勢力支持李元吉,鞏固他的地位,因此在李世民霸佔她的時候,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支持的。說到底,楊氏也不過是一個可憐人,是家族聯姻的工具,是當權者為了鞏固自己政權的棋子,作為一個生在家世顯赫的世家大族,又長得美若天仙的古代女子,自己的命運也是不能由自己掌控的。


從小就很KU


你好,我是逐夢,我來回答。

題主的問題很容易被混淆,畢竟唐太宗宮中確實有兩位楊氏。其中一位楊氏被史書記載為“楊妃”,此楊妃卻是唐太宗正規嬪妃。但是史料上關於她的記載太少,只在介紹吳王李恪時順帶介紹了她,說她是隋煬帝的女兒(前朝嫡系皇家血脈),生了吳王李恪和蜀王李愔。

題主問的是另一個,被史書稱為巢王妃的楊氏。

巢王妃的出身

史書記載楊氏是隋朝觀德王楊雄的從侄孫女,算是隋朝的皇室宗親。唐朝建國後為齊王李元吉的正妻(齊王妃),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元吉後,將李元吉追封為巢王。楊氏就被稱為“巢王妃”。

玄武門之變後的遭遇

一、前期

二尊齊養,誠周於造次之間,四德兼口,行滿於危疑之地。

在唐太宗繼位初期,楊氏和李元吉的姬妾、歸仁縣主等被關在後宮擁擠狹小的“小房間”中。

二、中後期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

入宮後期,楊氏得到唐太宗的寵幸,生下了皇子曹王李明。唐太宗對他的寵幸無以復加,甚至一度想立為皇后。只是因為聽了魏徵的勸諫才取消了這個想法。所以從始至終楊氏都只是巢王妃,沒有被李世民冊封過,相當於是唐太宗的情婦。史書上記載的這段我覺得也有些假,即使要立為後,也應該是李恪的生母;而且楊氏連普通的妃嬪身份都沒有,直接進位為皇后也有些誇張,至於真正的歷史是如何,只能期望更多的歷史考證。

野史上記載楊氏,說她相貌出眾,她就是以此進入了唐太宗的視野,現在也只能據此來猜測了是如此了。

總的來說,她是一個不幸的女子,故國被滅。丈夫及其子嗣被殺,被丈夫的兄長霸佔,到死也沒有皇帝嬪妃的身份,連自己的親兒子也只能稱呼自己為叔母。


《歸仁縣主墓誌銘》

《新唐書》

《歸仁縣主墓誌銘》


帶志逐夢


她是隋煬帝的女兒,是李世民的“四妃"之一,徽號未載,安葬地不明。她是李世民第三子吳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之母,史書對她記載甚少,僅在李恪的傳記中有寥寥數語提及。


跪射俑


楊氏本來是齊王李元吉的妻子,我們都知道玄武門事變發生的時候,齊王李元吉被李世民給殺了。面對李元吉留下的妃嬪,李世民之選擇了楊氏,讓他進了宮成為了自己的眾多妃子當中的一個。

關鍵是李世民對這個楊氏還是十分的寵愛的。

我們從兩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李世民對她是有真的感情的。因此說來,她手冷落,在宮中的身份十分的尷尬是不存在的一件事。

李世民對楊氏的寵愛,主要表現在:

第一,李世民打算把楊氏給封為皇后,但是,這件事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原因就是楊氏本來是李世民弟弟的妻子,李世民搶了弟弟的妻子,在把他給立為皇后,這件事傳出去不好聽呀。

畢竟李世民是皇帝,做事要得體,否則,會被天下人所恥笑的。

所以,群臣都反對他,李世民不得不打消這個念想。

試想一下都要被李世民封為皇后的人了,當然是李世民最為寵愛的一個人了。這樣的人,當然都是其它妃嬪逢迎的對象了,所以說楊氏的地位尷尬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件事。

第二,她給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要知道只有得到李世民寵幸的人,他們才有可能為李世民生孩子。

楊氏很顯然就是李世民最為寵幸的一個人。畢竟只有兩個人,長時間在一起,才有可能生兒育女。

當然了李世民之所以要親近楊氏,可能也是和楊氏的出身背景有關。

我們都知道,楊氏是出自弘農楊氏,他們家裡的政治背景十分的強大。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李世民若是得到他們家族的支持,自己的皇位將會坐的更加的穩固。

因此,李世民才如此的寵愛她的。通過李世民對楊氏的愛,我們也不難看出來,楊氏肯定也是一個美女,否則,李世民也不會為她做如此多的事情的。

家族的地位高,又得到了李世民的寵幸,這樣的人當然是不會被別人瞧不起的了,甚至她是李世民眾多妃嬪當中混的最好的一個。

可以說只要李世民在,就沒有人敢冷落她, 所以說題目裡說她在的地位有點尷尬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件事。

楊氏也有一個很好的善終的,她是在貞觀二十一年去世的。相對於李世民眾多的妃嬪而言,楊氏的待遇絕對是最好的一個。

只不過後來,李世民把楊氏生的兒子,給過繼給了李元吉當兒子。楊氏為李世民生的兒子,確實沒有得到李世民公正的對待。


不才講史


趣談答案:楊氏最終鬱鬱寡歡,納入後宮之後,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幸,孤獨終老。

李世民的蹊蹺行動

首先最無情的是帝王家,這一點在任何一個情況下都不會改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必然會進行大規模的屠戮。

這也是為什麼李世民在當上皇帝之後,把與自己相關的親戚殺得一乾二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鞏固自己的皇權,只有這樣才能夠鞏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當李世民做完這一切之後,突然有了一個新的舉動,而這個新的舉動在別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事,極其荒唐的,而且是無理取鬧的。

當時的史官對於此事的記載也是五花八門,基本上歸咎於李世民因色起意,把自己弟弟的媳婦楊氏帶到了宮裡面。

只不過這樣的一個極其反常的舉動,卻讓我們不得已再次重視李世民,他這樣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楊氏的背後

首先楊氏是一個女子,這不是廢話,但是楊氏的背後卻是一個偌大的家族。

在整個隋唐時期,依然會有一些偌大的家族,這些家族可以無形當中左右整個朝廷,因為這個家族當中的勢力已經達到了朝廷不敢忽視的地步。

而在隋唐時期比較有名的大族也就那麼八九個。

楊氏是整個大家族裡面的佼佼者,換句話來說,楊氏是八九個大家族當中的領頭人。

李世民直接把楊氏納入後宮,就意味著李世民和楊氏發生了某些聯繫,而這個時候李世民就可以依託於楊氏和楊氏後面的大家族直接對話。

這樣的一種直接對話,可以給楊氏的大家族某些恩惠,也可以讓楊氏大家族幫助自己鞏固皇位,這正是李世民所急需的。

換句話來說,李世民這樣做只能用情不得已來表述。

畢竟當時的李世民已經形同陌路了,如果短時間之內不能夠穩固皇權,那麼搶下來和沒搶下來沒什麼兩樣。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說到李世民,宣武門事變是不得不說的,可以說沒有宣武門事變,就沒有他的皇位。在宣武門事變當中,他殺了太子李建成,同時齊王李元吉也被他給殺了。

後來李世民又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都給殺了。可是,在這些俘虜當中,李世民對齊王妃楊氏很好,不但沒有殺她,還把她給娶了過來。

李世民都當了皇帝了,為何會對楊氏情有獨鍾呢?

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

第一,楊氏長得很漂亮,李世民早就對她情有獨鍾了,可是,鑑於她是自己弟弟的媳婦,因此,李世民沒有機會接近她。

這一下自己當了皇帝,也就順便把她給納入到了自己的後宮當中。

第二,楊氏的家世很好,她是出自於弘農楊氏。當時弘農楊氏這一支政治力量,是李世民必須要拉攏的,因為那時候,弘農楊氏是很有話語權的。李世民畢竟是篡權當上的皇帝,他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尤其是當時的幾大姓氏的支持。

不過通過以後李世民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事實上李世民對楊氏還真的是有真愛。他並不是逢場作戲。

因為他們兩個有生過孩子,你看武則天跟了李世民十二年,都沒有給李世民生一兒半年,這說明武則天根本就不受寵。

楊氏生了孩子,她確實得到了李世民的真愛呀。

能夠得到一個皇帝寵愛的人,她的身份當然是不會尷尬的,李世民甚至要把她給封為皇后。

但是,這件事李世民最終沒有做成,因為這件事引起大臣們的反對,畢竟楊氏原來的時候,是李元吉的妻子呀。若是傳出去,太不好聽了,有損唐太宗的顏面。

儘管說楊氏沒有被封為後,但是,她也該滿足了。畢竟她的一生本不應該嫁給帝王之家的,但是,她卻很意外的成為了李世民的妻子。

最後楊氏是貞觀二十一年去世的,儘管說那時候的她已經年老色衰了。但是,她終究是安享了晚年的一個人。

所以說得到李世民寵愛的楊氏,她的身份絕對是不會尷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