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西山健銳營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蒲公英


健銳營的組建,與乾隆時期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土司沙羅奔叛亂密切相關。

康熙六十年,土司沙羅奔因為率兵隨清西征有功,被任命為副長官司,專管大金川駐牧事務。雍正元年二月,川陝總督年羹堯為了分小金川逐漸強盛之勢,經奏準授沙羅奔為“大金川安撫司”,實行以番治番、分而治之的政策。

然而沙羅奔任大金川土司後,藉助朝廷的支持和縱容,企圖吞併小金川及周邊土司,乾隆十年,沙羅奔誘執小金川土司澤旺,奪其印信,十二年,又發兵進攻旺正和革布什咱兩土司,清廷派兵祖制,沙羅奔遂起兵叛亂,襲擊清軍,乾隆派雲貴總督張廣泗為川陝總督,率軍討伐,張廣泗採用“以卡逼卡,以碉攻碉”的戰術,進展不大,於是十三年乾隆又以大學時訥親為經略,增兵督剿,結果大敗。

戰訊傳到京師,乾隆大怒,將張廣泗斬首,賜訥親自殺,然後決定組建一支特種部隊,這種部隊從京城前鋒營和護軍營中挑選“佽飛之士”,也就是身輕動作敏捷的人,專門學習如何爬雲梯跟守城方肉搏登城而攻克敵人的碉堡。練了沒到一個月,得到其中優秀士兵2000人,於是便將這支在當時被稱之為“雲梯兵”的部隊交給了經略將軍兼四川總督傅恆指揮,再次征討大金川。

一年之後,沙羅奔被打得投降,大金川平,雲梯兵得勝回京,於是乾隆決定在香山專設立一營,並賜名“健銳雲梯營”,簡稱“健銳營”。這就是健銳營的由來。

通過上面的介紹,健銳營這支部隊是由雲梯兵發展而來,而云梯兵說白了就是攻城戰中衝擊在不第一線的兵種,專門負責爬雲梯近戰肉搏,可見戰鬥力在冷兵器時代還是相當強悍的,畢竟爬雲梯的兵一般傷亡極大,沒有戰鬥意志和強悍的體力是沒辦法完成這種艱鉅任務的。

同時,這支部隊不是從綠營兵裡面挑選的,而是清軍滿洲八旗的前鋒營和護軍營中選的,清一色的滿洲人。這支部隊實行八旗兵制,入則為民,出則為兵,全營分為左右兩翼,每翼各四旗,兵額初建時為1000人,經幾度增加達到了3000多人,到光緒時,這支部隊尚有官兵4136人,連同家屬全營宮約1.5萬人。

健銳營訓練的主要內容就是演習雲梯,操練攻城本領,同時也練習步射、騎射、鳥槍、水操各藝。這支部隊的日常訓練還是比較忙碌的,每逢四、九日(日子裡帶4、9的)要聯繫雲梯大隊三槍,三、七日,要演練相撲、過馬、騙馬、三槍、舞鞭、舞刀、射箭;一、六日,還要演練馬步射、放槍(打鳥銃),每逢三、五、八、十日,還要去昆明湖操練水戲,道光二十一年時,又增加了演練抬槍,跟海軍陸戰隊似的。

全營每個季度都要會操以此,而每年總統大臣都要來健銳營檢閱以此,皇帝也會親臨檢閱。清代歷朝皇帝對健銳營的訓練都很重視,從乾隆十三年到道光二十七年的100多年時間裡,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島香山閱武樓閱兵就有22次。

這支部隊參與過的戰役,從平定大小金川開始,首次出征,次年回京,戰鬥力極強,後來又參與了平定新疆大小和卓之戰,、清緬戰爭、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戰,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反擊廓而喀犯藏之戰、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值得一提的是鎮壓川楚白蓮教一戰,這一戰持續了9年,從嘉慶元年一直到嘉慶九年,在長達九年的戰爭中,清廷前後調集16省兵力,死傷提督、總兵以下將領達400多名,健銳營出身的將領也死掉了8個。

進入近代後,還參與過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之戰,主要是跟八國聯軍在地安門和朝陽門方向跟日軍展開激戰,為慈禧太后和光緒從德勝門跑路贏得了時間。從咸豐三年到光緒十九年,健銳營還先手參與了維護直隸一代的社會秩序、鎮壓太平軍農民跟和捻軍起義以及中日甲午戰爭等。

事實上,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只維持了40多年的時間,在川陝白蓮教起義的9年時光裡,健銳營的戰鬥力就開始下降了,到了道光時,也跟其他八旗軍隊一樣,迅速墮落腐敗,完成了從“攻城精銳”到“八旗子弟”的轉變,幾乎已經不能打仗,同治時,健銳營曾奉命去南方與太平軍作戰,等歸來時已經十人九亡了。


江畔初見月


大清朝的西山健銳營當年訓練場現在還保存的挺完好的,這個地界兒我實地探訪過,下面就用探訪的所見所聞來聊聊這個西山健銳營到底是個怎麼樣的部隊吧。

目前這個地方就是北京西山(香山)山腳下,它的名字叫做團城演武廳,當年這個地方是乾隆皇帝專門訓練大清將士的地方,說白了在這裡訓練的將士堪稱古代版的特種部隊,他的誕生完全是由於大清朝的一場戰爭-大小金川之役。


18世紀60年代,小金川土司僧格桑與大金川土司索諾木聯合反清。這對於乾隆來講絕對不容忍的,於是在1766年他派出四川總督阿爾泰聯合其他九家土司一起攻打叛變的大小金川,結果萬萬沒有想到,竟然大敗而歸!乾隆皇帝大怒,把川陝總督張廣泗被清廷處死,改派嶽鍾琪為總兵,刻期進討。


與此同時,更加大小金川碉樓的特性,乾隆在北京西山組建了專門針對金川碉樓設計的習練場所。便是這裡了,這些連成的特種兵,被稱之為鍵銳營。

健銳營也叫健銳雲梯營或是飛虎健銳雲梯營,他們專門用雲梯的方式攻打碉樓,同時操練架梯蹬樓的同時進行火槍射擊,就這樣,他們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在此攻打金川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這種戰法在當時收到奇效,同時配合沖天炮把造反的土司乾的落花流水,但回首看這場戰役,前後折騰28年之久,給清王朝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回頭筆者詳細的寫一個文,介紹一下這次慘烈的戰爭,歡迎關注。謝謝各位。


老豬的碎碎念


一、銳健營or健銳營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常常會提到一支軍隊——西山銳健營,那麼西山銳健營是一支什麼部隊呢?為什麼會屢屢被提及。答案是,清朝並沒有一支被稱作“西山銳健營”的部隊,也就談不上什麼建立於康熙朝,更談不上在雍正時期它曾發揮過什麼作用了。不過,有清一代,卻有一支叫做“西山健銳營”的部隊,它建立於乾隆時期,隨著大清的滅亡而消亡。

二、健銳營誕生記

談及健銳營的誕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小金川之戰。大小金川位於四川,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治理西藏必須先把大小金川治理好。而在乾隆朝之前,這些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採取的是土司制的管理方式,即中央政府任命少數民族貴族為世襲地方官,也就是說給予少數民族較為充分的自治權,從而實現對這些地區的統治。但到了乾隆時期,這種治理方式對中央統治產生極大的衝擊,各個土司形成了各自的勢力範圍,掌控著當地的政治、軍事、經濟大權,且土司制已經嚴重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現實需要的背景下,又一再發生侵吞土地的事件,甚至公開武裝叛亂。清廷為了平定叛亂,便派出八旗軍隊去鎮壓,但是八旗兵以騎兵為主,適合在平原衝擊作戰,到了四川,山麓綿延,路窄溝深,根本發揮不出騎兵的突擊效能,再加上這些地方武裝採取築堡固守的戰術,這攻城拔寨也非清軍特長。至此,清軍的“健銳營”呼之而出,而健銳營又被稱作健銳雲梯營、飛虎健銳雲梯營,說白了就是登梯攻城的敢死隊或者是特種部隊。

三、健銳營的戰績

健銳營通常保持2000人左右的編制,規模最大時有4000多人,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旅級編制。乾隆二十二年新疆爆發大小和卓之亂,清軍履攻不克,派出健銳營後,在關鍵的呼而諯之役中以寡敵眾,最終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亂。乾隆三十二年遣健銳營入滇,迎戰入侵雲南的緬甸軍隊,乾隆三十四年緬甸投降。而在此之前的兩年間,清軍對緬作戰並未獲利。乾隆三十六年,四川大小金川地區再次爆發土司戰爭,乾隆皇帝派出健銳營和火器營前往平叛,乾隆四十一年平定大小金川。乾隆五十二年臺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起義,福建駐軍久戰無果,後清廷派出健銳營,當年十一月健銳營抵達臺灣,次年正月平定林爽文起義軍,一個月後平定莊大田起義軍,在兩個月時間內徹底平定臺灣天地會起義。乾隆五十六年,健銳營對入侵西藏的廓爾喀六戰六捷,擊退廓爾喀軍。嘉慶元年至九年,參與平定白蓮教起義。

四、健銳營的衰落

由於體制問題,健銳營戰鬥力逐步衰減,對抗英法侵略者、同太平軍和捻軍的作戰中,已經是光輝不再。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與日軍展開激戰,這也是健銳營最後一次執行戰鬥任務。後來清軍軍隊改革,健銳營青壯年都去了新軍,只剩了些老弱病殘在,最後,健銳營也就慢慢的化軍為民,健銳營也就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我是文史墨客,一己之言,不當之處,請多指教!






文史墨客


去北京西山一帶踏青,就能見到如圖所示的藏地石碉樓,這就是清朝西山健銳營遺留下的駐軍、訓練場所。

遙想當年,健銳營精卒,操演之下,戰場之上:猿揉輕縱,天塹若渡,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也真是奇兵勁旅。


西山健銳營建於乾隆時期

乾隆五十七年,八十二歲的乾隆皇帝撰寫了《十全記》,記述一生的“十全武功”,史稱《御製十全記》。

乾陵的十全武功分別為:1747至1749年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戰、1755年的平定準噶爾達瓦齊部之戰、1755至1757年的平定準噶爾阿穆爾撒納之戰、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亂、1762至1769年的清緬戰爭、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臺灣林爽文叛亂、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兩次平定廓爾喀。

西山健銳營就誕生在這十全武功中排名第一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戰,而且在這十全武功中,健銳營參加了其中六次,可謂抗鼎之功。

大小金川在四川西北部,今阿壩境內,現在是風景秀麗的旅遊勝景,古代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

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挑釁中央,奪取小金川澤旺印信,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1747年,乾隆以川陝總督張廣泗為帥領兵3萬人分兩路進討,領班軍機大臣訥親主持戰役。莎羅奔憑藉當地特有的石碉負隅頑抗,清軍束手無策,久攻不下,死傷慘重,張廣泗被乾隆處死,訥親被令用自己祖父的遏必隆刀自盡。

乾隆皇帝遂下令從駐守北京的八旗兵士中選拔優秀者作為雲梯兵,針對藏地石碉的特點進行專門訓練。

則命於西山之麓設為石碉也者,而簡夥飛之士以習之”。

乾隆十三年300名精銳士兵開始訓練,其中上三旗每旗50名,下五旗每旗30名,但是300人的員額遠遠不能滿足征討金川的需要,不久雲梯兵擴軍至1000名,後增加到3000人,這支雲梯部隊就是健銳營的前身。

乾隆十四年,以大學士富察傅恆主持軍務,率大軍及“健銳雲梯營”前去金川平叛,面對大兵壓境,又被困兩年有餘,彈盡糧絕,兵疲馬乏之下,莎羅奔自知再難抵抗,選擇歸順投降。

乾隆題大小金川之役

健銳營鶯聲初啼,即建大功,載譽歸來的雲梯部隊除了被乾隆皇帝大為讚賞並立碑傳頌以外,如【敕建實勝寺後記碑】,還被乾隆皇帝專門下旨“夫已習之藝不可廢,已奏之績不可忘,於是合成功之旅,立為健銳營”而正式擁有了軍隊編制,從此開始了西山健銳營的歷史。

西山健銳營編制

健銳營依照八旗之制分左右兩翼,左翼為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右翼為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健銳營設掌印大臣,人數不定,由在京的王公大臣擔任。掌印大臣之下設立翼長兩名,分掌左右兩翼;翼長下設參領八名,掌管各旗;旗內設前鋒校十餘名,其作用類似現代軍隊中的排長,是最低級別的軍官。健銳營的士兵稱前鋒,除了前鋒還有委前鋒,相當於後備軍;


西山銳建營的左右兩翼駐紮地分別為香山南北兩麓。

健銳營兵力大致有4千餘人,乾隆後期編制在冊約4700人,光緒年間仍有兵員4100餘人。

除了安身立命、引以為豪的架梯蹬樓之外,西山健銳營還有在當時甚為先進的火槍射擊等項目的訓練。【清會典】記載:先後有云梯攻城、鳥槍、騎射、相撲、舞鞭、舞刀、抬槍,並在昆明湖操演水戰。

由此可見,在乾隆皇帝的特殊關照下,西山健銳營已經從原先的較為單一的兵種軍隊發展成為多兵種的綜合軍隊編制,實實在在的成為了清朝皇帝手中的一支勁旅,著實能夠代表清朝軍隊中的最高水平!

西山健銳營的赫赫戰功

乾隆十四年,雲梯部隊被認為是大金川戰役的取勝關鍵;

乾隆二十四年,西山健銳營在大小和卓之亂中取得關鍵之役的首功,為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做出了巨大貢獻,奠定了健銳營在清軍中的地位,此後,成為首用之師;

乾隆三十年,緬甸犯雲南,西山健銳營入滇,立下奇功,緬王請降

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地區再次叛亂,西山健銳營和火槍營成為取勝關鍵;

乾隆四十九年,西山健銳營平定甘肅回民叛亂;

乾隆五十二年,臺灣天地會起義,西山健銳營泛舟登臺,先後剿滅義軍林爽文、莊大田部,兩個月間徹底平定臺灣天地會起義;

乾隆五十六年,西山健銳營在平定廓爾喀叛亂中,六戰六捷,其戰鬥力走向頂點;

西山健銳營的衰敗

隨著清王朝的日益衰敗,國力下降,西山健銳營的戰鬥力也是每況愈下。

嘉慶元年,湖北白蓮教教徒起義,西山健銳營從嘉慶元年到嘉慶九年就參與其中,其死傷近千人人,其中包括八名高級將領,可謂損兵折將,傷亡慘重。

對於軍隊作風和戰鬥力日漸下降的西山健銳營,道光皇帝曾在道光元年專門下旨嚴斥:

“健銳火器兩營,操練本屬認真,遇事並能得力,然近日風氣,亦不逮從前遠甚。”

清季時期,這個被清朝皇帝深為倚重和驕傲的“特種部隊”更出現敗仗連連的情況。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健銳營作為京畿守衛部隊參與京師保衛戰,傷亡慘重,健銳營正白旗全體官兵除一參領外全部陣亡;

同治年間,西山健銳營奉調江南征討天平天國及捻軍,健銳營不復當年之勇,戰爭結束時,僅一成左右官兵活著返回北京;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健銳營奉命進城增援守軍,官兵在地安門與進城的日軍展開激戰。這也成為了西山健銳營在清朝歷史上的最後一次軍事行動。

西山健銳營作為清朝一隻精銳軍力,還是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各位如果感興趣,可以去位於北京海淀香山腳下的團城演武廳、前面提到的北京植物園內的藏式石碉以及香山山腳下一些以八旗命名的村莊看看健銳營留下的遺蹟,撫今追昔。


團城演武廳

後記:影視劇【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掌握豐臺大營及西山銳健營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那時候根本就沒有西山健銳營


慕信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皇子們反覆提到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按照雍正的話說,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的兵力加在一起,是九門提督的好幾倍。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講了豐臺大營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西山銳健營。在真實的歷史中,雍正皇帝根本不可能調動西山銳健營,而且部隊的番號也不是西山銳健營,而是健銳營。那麼,乾隆皇帝特意組建的部隊,到底擁有多少駐軍呢?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講了豐臺大營的兵力和戰鬥力。豐臺大營是清朝重要的野戰部隊,總計有2萬多軍隊。在雍正繼承皇位的過程中,豐臺大營確實是雍正最強大的後盾。至於西山銳健營則是虛構的,在清朝真實的歷史中,根本沒有西山銳健營這個部隊。與西山銳健營不同,清朝只有健銳營,而且不是出現在康熙時期。銳健營組建於乾隆在位的中前期,這是為了適應當時的作戰需要,乾隆皇帝專門組建的專業化兵種。

在乾隆皇帝繼位之後,繼續沿用雍正時期改土歸流的政策。也就是說,原來那些割據一方的土司們將喪失權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南地區的一些土司發動了叛亂,例如大小金川地區。清朝軍隊擅長平原作戰,對山地戰並不瞭解。面對西南部落的城寨,滿洲騎兵更是無可奈何。為了適應當時的作戰需要,乾隆皇帝開始組建健銳營。請注意,健銳營清一色由八旗子弟組成。起初,這是一支負責攻城攀爬的專業部隊。

在組建的初期,健銳營的任務比較單一,其兵力只有幾百人。但乾隆皇帝開始逐步加強銳健營的編制和武器水平,騎兵、火器兵逐步組建。到了乾隆在位的後期,銳健營擁有各個兵種,武器裝備也十分齊全。這支專業部隊逐步成了一個混編野戰旅,與豐臺大營的部隊遙相呼應。對於豐臺大營的駐軍數字,目前還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健銳營的駐軍數字有清晰的記載,截止乾隆皇帝在位的後期,健銳營擁有4700多人。

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前期,健銳營確實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但是到了乾隆在位的末期,連健銳營都成了花架子部隊。認真的說,清朝軍隊在乾隆在位時期,戰鬥力下降非常嚴重。乾隆在位的前期,清軍尚能遠征準噶爾。到了末期,連西南小國都對付不了。乾隆皇帝的愛將福康安發現了這些問題,福康安曾經非常直白的說,我大清現在的部隊,真正能打仗的不超過十分之一。但是在英國使臣馬戛爾尼面前,福康安又不得不裝出一副傲嬌的樣子。

馬戛爾尼訪華期間,曾經親眼目睹是清朝軍隊的軍事演習。具體是哪支部隊,估計馬戛爾尼分不清。要麼是豐臺大營的駐軍,要麼就是健銳營。馬戛爾尼發現清軍的軍事演習如同兒戲,這樣的部隊完全是花架子。幾十年之後,英國聯軍在天津登陸。無論是豐臺大營還是健銳營,都擋不住敵軍的進攻。就連僧格林沁率領的2萬滿蒙騎兵,也基本上全軍覆沒。咸豐皇帝帶著老婆孩子逃往熱河,英法聯軍進入了京師。


佩琪曉舞


乾隆年間,第一次大小金川戰爭爆發,當時清軍的敵人土司依靠著堅固的碉堡,使得清軍們束手無策。為了能夠更好的打下“攻城戰”,乾隆組建了一直雲梯部隊。戰役結束之後,雲梯部隊便被乾隆單獨提出來,組建了“西山銳建營”!

“西山銳建營”,其實就是清朝時期最早的“特種部隊”,他們是戰時從事關鍵的作業的士兵。乾隆十二年,四川省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一舉侵奪鄰部領土,清廷作為土司的領頭羊,當即決定出面平定莎羅奔。首先,清廷派出了能征善戰的張廣泗前去征討土司莎羅奔,結果習慣馬戰的霸氣部隊根本不是土司莎羅奔的對手,因為他們根本沒法攻破堅不可摧的城堡。

正因為如此,乾隆在次年組織了一隻雲梯部隊,用來攻佔城堡,這支部隊選取了八旗之中的最精銳的士兵,最終打敗了土司莎羅奔,乾隆皇帝喜出望外,於是下旨:“夫已習之藝不可廢,已奏之績不可忘,於是合成功之旅,立為健銳營。”

就這樣,雲梯部隊改名稱為了健銳營,又因為其在西山之麓設立根據地,所以便稱之為“西山健銳營”。

“西山健銳營”也可以稱之為是先鋒部隊,也成為了清朝中後期的王牌部隊。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戰鬥力有多麼強,而是因為八旗之中最強的人基本上都被“西山健銳營”收編去了。真正的強悍必須是橫向對比,要與強大的對手較量過才行,相比之下,“西山銳建營”堪稱為清朝“精英中的精英”,至少統治者可以這樣自我麻痺。

“西山健銳營”規模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西山健銳營”不僅僅擁有完整的編制,而且還是中央直屬的部隊,就如同“步兵統領衙門”一樣。

在“西山健銳營”中,作戰單位有:前鋒、委前鋒、養育兵。前鋒就是主力軍,也就是精銳。每個旗大約要分配到345個人,加上滿漢蒙八旗,一共為8352名;委前鋒相當於常備軍,每個旗約有百餘人,總共2400多人;養育兵就是預備役,每個旗大約有125個名額,共計3000餘人。

“西山健銳營”常規編制大約是13745人左右,這些人在戰時要充當馬前卒,但是在和平年代,這些人就成為了養尊處優的少爺們。他們要比相同的旗人待遇好很多,政府有津貼,分配房屋,就連委前鋒都能一人分配兩個房子,更不用說精銳的前鋒了。

結束語:“西山健銳營”就是一支成立於戰時的部隊,後來被拆分出來成為了獨立的軍事編制。但是,土壤壞了,種出來的成果一定會變質。“西山健銳營”在後期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長期的養尊處優反倒使得他們戰鬥力盡失,反倒成為了朝廷的財政負擔!









楚南青史君


準確點講,西山建銳營當時保衛北京部隊當中的一支部隊,但是又不同於其它部隊的特殊之處是它就好比是今天的38集團軍一樣,不單單是保衛北京,在當時可以說是一支戰鬥力比較強悍的特種部隊,不僅起到了北京衛戍區的作用,還可被皇上用於其它特殊的戰鬥任務中,總體來說,西山建銳營當初屬於皇上手中的一支特殊的衛戍部隊及應急分隊,及特種部隊,戰鬥力在當時是比較強悍的。


loft落腮鬍子


不管西山建銳營是一支什麼部隊,也不管統治階級擁有多少所謂的精兵強將,但只要是人組成的;是人他們就會有一天明白:什麼是善的惡的,會在適時棄惡而揚善;歷史已在多個輪迴中證明了。只是中鍋統治者,一直改不了一付乞丐骨頭和如蠢豬般的皇帝夢幻~如袁世哥!


知之好


清朝的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應該類似於今天的北京衛戍區直屬部隊,只聽命於皇帝,九門提督類似於中央警衛團和公安部內衛部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