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的50萬明軍是如何被屠的?

張進娣


土木堡之變,明軍號稱五十萬大軍,實際上也就二十多萬,為什麼少了那麼多?因為一半當了逃兵了。此戰明軍幾十萬大軍,為什麼竟然被屠戮殆盡,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土木堡之變時蒙古瓦剌的勢力。

明英宗正統帝時期,被明太祖和永樂大帝打散的蒙古各部落又統一起來了,其中勢力最大的一個部落叫瓦剌。

瓦剌之主叫脫脫不花,但是沒有什麼實權,實權都掌握在太師也先手裡,太師也就是丞相。除了也先,還有一個阿剌知院,知院也就是樞密使,國防部長,知院阿剌,也是瓦剌的一大部落首領,很有實力。

所以,瓦剌以太師也先為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權力形勢。一般情況下,其實都要聽也先的。

土木堡之變發生的原因。

瓦剌太師也先的父親脫歡最早統一瓦剌各部落,所以蒙古人再次強大的跡象,到也先當了太師,蒙古瓦剌更加野心勃勃,想要恢復元朝。

瓦剌一開始還向明朝俯首稱臣,明朝封也先為順寧王。他每年派手下向明朝進貢馬匹,明朝朝廷回饋金銀玉帛作為謝禮。

誰知道也先野心勃勃,在跟明朝的外交通使接觸的過程中,買通了這些通使,詳細探聽清楚了明朝的虛實。

於是他就策劃派大軍入侵明朝。當時發生了一件事,給了他一個藉口。

瓦剌太師也先自以為勢力比較大了,就驕橫跋扈,膨脹起來,他要求跟明朝通婚,娶明朝的公主。結果呢,也先通過明朝的外交通使提出了這件事,明朝的外交通使沒有報告朝廷,竟然私自答應了也先。

正好當時也先派了兩千人馬到明朝進貢,卻謊稱三千,明英宗身邊的大太監王振嫌也先奸詐,虛報的那一千和馬匹也沒給饋賞和馬錢。也先大怒,於是明朝跟也先失和。

也先就以此為藉口,說這批馬是給明朝朝廷的聘禮,因為明朝通使答應他要跟他通婚。其實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通婚這回事。而且朝廷還下詔,根本就不會跟瓦剌通婚。

於是也先更加氣憤,同時也為他入侵明朝找到了藉口。於是他派出四路大軍進攻明朝邊關。

一路是,他親帶領大軍進攻明朝西北邊鎮大同,一路是瓦剌之主脫脫不花進攻遼東,一路是知院阿剌進攻邊鎮宣府,另外派一軍進攻甘肅。

土木堡之變的大體經過。

也先帶兵叩關,明朝邊軍雖然節節抵抗,仍然被打敗,外圍城堡全部失守,只有宣府大同等重鎮,因為兵多,防禦措施堅固,還能死守住。

但是,邊關危急和打敗仗的奏報卻一天幾十道報到了朝廷。

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

明英宗九歲繼位,年號正統,當時有太皇太后攝政,有著名的“三楊”作為內閣輔臣輔政,所以正統前期,明朝還是天下太平的。

等到太皇太后一死,英宗親政,他寵信宦官王振,把衰老的三楊趕出朝廷,一切大權都掌握在了王振手裡。而英宗對王振也是言聽計從,非常依賴。

於是,王振就要英宗率領大軍親征大同,去打也先。英宗對王振非常寵信依賴,就同意了,當即下詔,兩日後大軍啟程。

當時兵部尚書和兵部侍郎于謙等人都非常反對,苦勸英宗,英宗不聽。並讓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京城主政,郕王就是後來的景泰帝。

於是,王振忽悠著明英宗,帶領所謂的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出了京師,八月到了大同。所謂五十萬大軍,其實只有二十多萬,因為明朝逃兵極其嚴重,有的兵,名額上有他,實際上他並不在軍中。還有的兵,本人已死,名額還在,糧餉卻被上司冒領。

在大軍出征以前,明英宗已經派了四路人馬支援大同,每路一萬人,結果這四萬人全軍覆沒。

明朝有太監監軍之說,當時在大同監軍的太監郭敬是王振的人,他在四路大軍全軍覆沒的時候,躲在草叢裡躲過一劫,偷偷跑回來告訴王振,瓦剌軍隊太猛了,不能打,然後明軍又震於四路大軍全軍覆沒,於是王振決定班師撤軍。

此時王振有私心,他想讓英宗去他的家鄉蔚州,好使自己大大的風光一次,大軍便朝蔚州撤退。然而,剛走了四十里,王振又擔心大軍把自己在蔚州的地裡的莊稼踩壞了,於是又要改道,往宣府退。

當時的大同總兵郭登,由於對地理形勢比較瞭解,告訴王振說,如果要撤軍,最好過蔚州進紫荊關。王振不聽。

這裡說一句,明朝永樂大帝北征元朝,曾經帶領五十萬大軍出征,這五十萬大軍鋪開來,寬度達到二十里地。所以,以當時明軍幾十萬的數量,鋪開也得有十來裡寬,王振才擔心他的莊稼被踩。

明朝大軍剛改道,後面瓦剌騎兵就追來了,王振就派成國公朱勇率領三萬騎兵抵禦,朱勇此人有勇無謀,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

在朱勇的三萬大軍當炮灰的同時,英宗的大軍正好也走到了土木堡。

土木堡是一個小城堡,並不適合大軍安營紮寨,更不可能建築防禦工事抵禦敵軍,當時離土木堡二十多里地,有懷來城,如果明軍進入懷來城,絕不至於全軍覆沒,然而,大軍為了等待王振的一千輛私人物資車輛,竟然停靠在了土木堡這個危險的地方。

當時隨軍的大臣都奏請英宗趕緊入關,進入懷來城,都被王振趕了出去。於是大軍在土木堡待了一晚上。

等到第二天大軍將要啟動時,才走了幾里地,瓦剌大軍追了上來,將明軍團團圍住。並且也先派精銳騎兵,手持長矛長刀,嚮明軍發起了猛攻。

南行未三四里,敵復四面攻圍,兵士爭先奔逸,勢不能止。鐵騎蹂陣而入,奮長刀以砍大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眾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賁矢被體如蝟。

此戰,明軍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逃回去的沒幾個。隨軍的大將高官,包括永樂朝的大功臣,英國公張輔,尚書鄺埜、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五十多人被殺,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

當時邊關重鎮也在被瓦剌軍圍困,但是面對英宗幾十萬大軍被圍,有人建議開關帶兵去衝擊瓦剌圍軍,以助英宗脫困,然而,宣府總兵拒絕了這一要求,堅決閉關堅守。

明英宗的內侍,禁軍,都被射成了刺蝟。英宗本人也下馬坐在了地上,被兩個瓦剌小兵抓到,他們認為他氣度不凡,逮到了也先弟弟賽刊王大帳中,也先弟弟賽刊王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就是大明的正統皇帝。

經此一戰,明朝京營精銳損失大半,明朝國運從此走向了下坡路,明朝軍隊也一蹶不振。

明朝幾十萬大軍為什麼被屠戮殆盡?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準備不足。

幾十萬大軍出征,竟然兩天就拔營,這怎麼打仗?

是個人都知道“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兩日之內,糧草是絕對準備不足的。

因此,明朝大軍剛出了北京城,就開始缺水缺糧,又過了幾天,軍中開始餓死人,甚至於,“殭屍滿路”,說難聽點,明朝大軍,是一路死到大同的。

二、主將不明。

英宗出征時,雖然任命英國公張輔為主將,成國公朱勇為副將,然而,畢竟是皇帝親征,一切都要請示皇帝,再加上中間有了王振擅權,所以,從整軍,到行軍,到撤退,到對敵,到排兵佈陣,張輔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無任何用武之地。

三、王振擅權。

王振忽悠英宗親征,可是他又不懂軍事,反而閉塞言路,使明朝大軍一次次錯失自救的機會。

大軍到了大同,很多人上奏英宗撤軍,結果都被王振訓斥,甚至趕了出來。

明朝班師時,如果走蔚州,過紫荊關,就是長城以內,安全度大大提高,而且很快就可以回到京師,完全可以避免全軍覆沒的厄運,結果王振卻以踩壞莊稼為由,強行改道去宣府,導致大軍來回拖延,被瓦剌騎兵追上。

明軍走宣府也不是沒問題,可是又因為等待王振的一千多輛私人輜重車,駐紮在了土木堡,延誤了進懷來城不說,土木堡附近還沒有水源,明軍士兵又餓又渴,大軍戰鬥力下降,軍營混亂。

四、瓦剌太勇猛,也先太狡猾。

瓦剌騎兵是蒙古兵,勇猛就不說了。

明軍在土木堡被圍軍時,也先竟然假裝議和,瓦剌軍假裝後退,致使明軍輕信,大軍挪動,陣型大亂,被瓦剌趁機反殺。

此外,也先還派兵圍攻宣府,甘肅,埋伏於赤城等地,使明朝邊軍不敢輕易出動救援。

五、明軍戰鬥力太差。

明朝戰鬥力最強的是邊軍,京營與之相比,差了太多。明朝曾經有邊軍抱怨,跟京營軍隊並肩作戰太丟人,因為京營軍隊往往望風而逃。

明軍逃兵太多,導致戰鬥力差,號稱五十萬大軍,實則二十幾萬。

明軍糧草跟不上,又沒有及時佔據河流等水源,導致軍士又餓又渴,戰鬥力能好到哪去?

此外,由於王振擅權,主將不分明,大軍一遇到敵人,無人統一指揮,不戰自潰。

鐵騎蹂陣而入,奮長刀以砍大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眾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

西堤君


土木堡之變,單從軍事層面來講是明朝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甚至堪稱國恥!明朝最精銳的軍事力量和武官集團損耗殆盡,當朝皇帝竟然當場被擄而去,明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失!而這樣的損失,本來應該是可以本來應該是可以避免的!

土木堡之變輸的讓人出乎意料,數十萬明軍幾乎在一天之內宣告崩潰,曾經多次北征打的蒙古部落逃亡北方草原的大明軍隊,為何在這一天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可以說在這場事故的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了隱患,轟轟烈烈的御駕親征,在一開始就被當成了兒戲!



出征大軍號稱50萬,但實際上根據考證,充其量不過20萬,由於常年沒有應對大型戰爭,軍備方面已經呈現廢馳,大量士兵都是在出徵前緊急徵召,這支親征大軍竟然在命令下達的幾天後就宣告出征,後勤軍備完全缺乏準備,這支20萬大軍包含了太多剛剛身披軍裝的老百姓,又能保證多大的戰鬥力?可以說明朝經歷了前期數十年的對外對內戰爭,雖然依舊保留了一支隸屬武官集團的指揮團隊,卻缺乏提供戰鬥執行的戰鬥兵員,尤其在這場倉促出征之下,大量精銳部隊來不及徵調軍事行動就匆忙開始,也許明英宗只把它當成了一場武力示威遊行,卻全然不知瓦喇的軍隊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一支軍隊磨刀霍霍,另一支軍隊卻想著閱兵之後打卡下班,兩支軍隊的碰撞,能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也許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土木堡之變當中明軍到底付出了多大損失,史書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記載,明軍撤退途中由於殿後的數萬騎兵被瓦喇殲滅,明軍雖然主力尚存,但早已缺乏戰鬥力的他們已成了驚弓之鳥,戰場上更大的是潰亂,以至於雙方都沒有記錄在這最後一戰中有何激烈的戰鬥,戰鬥結束後,明朝軍方還能在戰場上收集遺留在戰場上的上萬件火器,考慮明朝前期明軍的火器配置至少在10%以上來推算的話,明軍不下十萬人的武器裝備在戰場上丟失,瓦喇疑似由於兵力太少,佔了大便宜之後也匆忙撤退,無力仔細打掃戰場,也許最後一戰,明軍一開始就選擇四下突圍和投降,以至於身邊至少應該有十幾萬軍隊的明英宗,傾刻間就成了孤家寡人而被瓦喇軍隊俘虜。

這也許是明朝歷史上最戲劇性的失敗,明軍莫名其妙的發起主動進攻,又莫名其妙的走向失敗!


遼寧資深球迷


關於土木堡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50萬明軍其實是個非常誇張的說法。五十萬明軍,實際上是京衛七十二營和京畿八府所有額定軍人的

總和。但是從宣德年間,因為邊防調度加上士兵逃亡,最後總比例實際上也就只有額度的一半。也就是說,50萬明軍實際上只有二十多萬。根據明人李賢的《古穰雜錄》記述,土木堡之戰,明軍總數不過二十多萬,也是迎合了這個觀點。另外這二十多萬人卻還不都是戰兵,明代衛所軍旗軍和京營旗軍分為種地的屯兵和打仗的守軍兩種。根據明人葉盛的《水東日記》和《明實錄》的記載,正統十四年,京營的旗軍中屯軍佔據了四成,而守軍則是六成,如此一來這麼一算,明軍跟隨皇帝親征的這二十多萬大軍,能打仗的實際上就只有十三萬左右了。

再就是蒙古人的數量,關於蒙古人的兵力,說法也是多種多樣,有說二十萬的,有說三萬的,有說兩萬的。根據指紋烽火工作室的資料整合研究發現,在《蒙古源流》這本書中,記錄過也先帶領都沁·都爾本部落軍殺入關內。所謂都沁·都爾本在蒙古語裡面是44的意思,也就是說,也先當時帶領的大軍,是四十四萬戶蒙古人撐起來的軍隊。這點確實不誇張,因為早在瓦剌政府女真的時候,就出動了十萬大軍。不過考慮到當時瓦剌對當時其他敵對蒙古部落仍需控制,因此瓦剌不可能傾國出動所有軍隊,尤其是東蒙古部落就可以湊出十萬人的大軍,所以留守部隊至少要二十萬以上才可以鎮得住東蒙古、兀良哈和哈密三個部落。在考慮北京保衛戰時,也先自己手底下就有九萬多人,而土木堡時另外還有阿剌知院一部和也先一起,再除去蒙古南侵部隊在山西和北直隸侵佔地區的留守部隊,土木堡之戰的蒙古大軍,差不多也得有十三萬以上。


所以這是一場人數上勢均力敵的戰爭,只是雙方的指揮和實力上有了差距。

在這裡要給一個人洗白一點罪名,就是王振怕明軍踩壞家鄉的莊稼然後要求改道一事,其實應該是《明實錄》中的一個錯誤,根據《宣府鎮志》來看,郭登和王振都要求明英宗從紫荊關回師,但是明英宗沒有同意,所以這個鍋很可能是給皇帝避嫌脫罪而強行栽贓到王振身上的。

至於英宗為什麼非要走宣府這條遠路呢,根據《正統臨戎錄》記載,英宗親口說的回事途中遭到也先的追擊,所以很可能是英宗已經意識到了也先在追擊自己,一場大戰不可避免。而明初大同—蔚州—紫荊關一代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並沒有城堡建築,而明軍多是步兵,在平原很容易就被蒙古騎兵給吃了,所以相對而言,宣府一代多山地的地形雖然遠,卻是和蒙古軍隊作戰的好地方。



但是說實話,也先更加棋高一著,早在英宗決定路線之前,也先就已經排好了軍陣。在先前進攻大同和宣化的時候,整個蒙古大軍只有也先的部隊,而阿剌知院的部隊一直埋伏在回師京城的路上,等著明英宗撞進自己的包圍圈。

由於也先對宣府的瘋狂攻擊,整個宣化已經失去了對鷂兒嶺北路和東路的控制,只能龜縮自保,而在同時後,兩路留守的五萬斷後軍也被蒙古人打的全軍覆沒。當明軍走到了土木堡之後,已經是徹底陷入包圍圈,並且孤立無援。



不過對於明軍在土木堡之戰中的表現,並不像影視劇那樣一觸即潰,在《蒙古黃金史綱》裡面記載,明軍到了土木堡之後,馬上修築起了可以供十萬人使用的防禦工事,這點在《鴻猷錄》中也有提到。

有了防禦工事,騎兵的作用就很難發揮出來了,所以也先決定用計。

第一步,圍困,把明軍餓的渴的精疲力盡。

第二步,假意議和,把明軍騙出防禦工事。

第三步,發揮騎兵優勢,瘋狂的進攻,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步兵,無論如何,也打不過突如其來的同等數量的蒙古騎兵。所以最後,大明慘敗。

不過根據《正統臨戎錄》、《北征事蹟》和《古穰雜錄》的記錄,蒙古大軍並沒有熱衷於屠殺,而是忙著搶盔甲、兵器和騾馬,至於明軍的傷亡,《古穰雜錄》記載“傷居半,死者三之一”,《北征事蹟》也是說“人馬皆散”,可見大部分明軍沒死,而是逃跑了。


火器工坊


很多人都不瞭解,胡說八道。明軍實際也就七萬多人,其中不少是隨軍的文臣。明軍在土木堡被圍,雙方相持。雙方通過使者,達成協議,明朝答應用黃金白銀賜給瓦剌,瓦剌同意,雙方就此協議簽定,明軍在土木土堡主要沒有水源,三天都喝不上水了,在離土木堡一二百米處有小河,協議籤後,明軍士兵如鳥獸散爭相去小河喝水,隊行大亂,時有踩踏,瓦剌看到此景,撕毀協議,率軍攻打明軍,明軍慘敗。明軍精銳,戰力不可能弱,那些說五十萬,二十萬的,都胡說八道。


東方大國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明朝歷史上被打的最“疼”的戰役,是愚蠢導致的慘敗,不僅數十萬的“中央軍”被一鍋端,就連皇帝也被俘虜了去,最後不得不用大量的金銀財寶才換回

五十萬明軍的數量其實被誇大了,大概有二十萬明軍左右跟隨著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被屠,而這種情況本來是可以避免,是明軍開始衰落的軍力和錯誤的指揮共同導致。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改變明朝歷史的一個戰役,一舉葬送了數十萬的明朝中央軍隊,還使得明朝的武勳階層出現了斷層,很多的人才被明英宗葬送,也是明朝開始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帶來的優越性和危險性

這是明朝的地圖,可以看得出來,自從明成祖遷都之後,明朝的國都就一直暴露在遊牧民族的眼皮子底下,不過原本明成祖的意思是以首都防禦圈的堅固抵抗遊牧民族的入侵,但到了明英宗這一代,這個思想被玩壞了。

在明成祖的那個年代,瓦剌和韃靼都是朱棣手裡的一個小蟲子,被明成祖朱棣冊封為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相互征戰之後,瓦剌漸漸強大了起來。

到了1449年,瓦剌終於按捺不住,開始了犯邊,率領三萬多人進攻大同,收到了前線戰報的明英宗心情激動,當時的明英宗也比較的年輕氣盛,一心想要比肩朱元璋和朱棣,於是不顧大臣們的反對,開始點兵御駕親征。

王朝的轉折點

儘管土木堡之變證明了明朝軍隊就是一個繡花枕頭,就連自己的皇帝都沒有保住,但我認為,這三個地方才是導致這數十萬明軍被屠殺的根本原因。

首先是承平以久帶來的明軍制度毀壞

早在明英宗繼位之初,軍隊就已經開始崩壞,時常的出現逃兵,月例短缺,即使是京營也時常發放不足額,不及時,日常的訓練也被鬆弛,可想而知他們的戰鬥力會是什麼樣子。

第二個就是明英宗本人

作為御駕親征的皇帝,本來應該是鼓舞士氣,但明英宗卻偏不這樣,他開始瞎指揮,順風戰還好,無論怎麼樣指揮,最多就是少一點俘虜,但明英宗這次的瞎指揮卻害苦了明軍

在第一次交鋒失利後,明軍開始撤退,也不進入堅城據守等待援軍,多次的改變路線,兩次回到土木堡,士兵們叫苦不斷,最後選的“土木堡”還沒有水源

第三個還是明英宗本人

古代的戰爭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但明英宗在集合完部隊之後兩天就開始出發,糧草,輜重,戰士的思想都沒有得到動員,盲目自大,在敵人主動撤退的前提下還出擊,以為是自己天威浩蕩將敵人嚇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輕視了敵人

這時候的瓦剌剛剛將韃靼一頓猛揍,而這時候的明軍卻已經幾十年沒有打仗,當你明成祖留下來的老營都已經老了,正是明軍開始衰落,瓦剌開始昌盛的時候,再加上瞎指揮導致了土木堡之變這個讓人惋惜的戰役失敗

感謝閱讀,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歡迎關注老把頭,帶你撥開歷史迷霧,以客觀角度觀看歷史發展。


三書青史


發生於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實堪說是明朝的一次大慘敗,50餘萬精銳明軍大部折損。

之所以有此大敗,既是因為外部敵人的強大,同時也有內部自身的問題。

下面就從這兩方面來詳述。


一,外部原因

①瓦剌實力:在土木堡之戰前,蒙古瓦剌部的實際首領也先,已經兼併韃靼勢力,統一蒙古各部。疆域東至遼東地區,西到新疆。河套平原,也陷於瓦剌之手。明朝勢力收縮到獨石,萬全,大同以南;宣化,大同成為主要的拒敵前哨點。(注:下圖中山海關至嘉峪關的長城,是在此戰後,才開始修建的)

②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本來每年瓦剌派遣三五十人來明朝朝貢,每次明朝都會賞賜很多禮物,於是瓦剌增加使者到二三千人,還虛報人;稍不滿意,就藉口挑釁,明朝嚴令減少人數,都不聽從。


正統十四年二月,又派2千人來進馬,冒充3千人;明朝只按照實際人數賞賜,王振還削減了馬價,也先大怒,發兵犯邊。


二,內部因素

①:王振專權:(下圖王振劇照)

王振,自幼即入內書堂,伺候英宗。性格狡黠,善於討得英宗的歡心


英宗是宣宗長子,9歲繼位,年紀尚幼;最初有皇太后和“三楊”輔政,王振不敢亂來。

後面皇太后卒,“三楊”死的死,老的老,王振開始擅自專權。

他居然敢把朱元璋設立的“禁內臣碑”(上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八字)盜走,在皇城大修府第。

他彈劾下獄或遭貶,身死的官員,時常有之。以至於很多官員爭相攀附,送上鉅額錢財謀取官職,後面又轉嫁到百姓身上,致使盜賊四起,社會不安。


②:王振不諳兵事,卻胡亂指揮:

也先兵分四路進犯,在貓兒莊首戰擊敗明軍,明參將吳浩戰死。


聽聞此消息,王振慫恿英宗親征(王振在家鄉蔚州,有大批的田產,那裡距離大同不遠,害怕被瓦剌佔據),不召集內廷大臣商議,直接下詔。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尚書鄺埜,侍郎于謙等官員進諫勸阻,無用。


7月16日,英宗命令弟弟朱祁鈺留守京城,率領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以下官兵50餘萬,浩浩蕩蕩出京

。(人數雖然多,卻是臨時拼湊,準備不足


出京後,接連遭遇幾天的大風暴雨,糧草不濟,士兵又飢又冷。派出的幾路明軍先鋒,也吃了敗,士氣低落。英宗這才下令退兵。


本來大隊人馬可以退入紫荊關

,暫避瓦剌鋒芒。然而王振想要回家鄉蔚州(張家口市蔚縣)炫耀,行進了四十里後,又擔憂幾十萬人馬踩踏壞他的田產,又改道向宣化前進,結果被瓦剌追兵趕上了。負責殿後的吳克忠所部,以及來援的成國公朱勇部五萬人,全部被殲滅。(下圖紫荊關)


等英宗到了土木堡,離懷來僅20裡,本應該迅速進入懷來城中,堅守拒敵。王振卻因為後面的千輛輜重未到,讓大軍駐紮在土木堡,很快被瓦剌軍包圍。


土木堡地勢高,向下挖了兩丈,仍然沒有水;外面的水源點,被也先控制,全軍飢渴難耐。


後面也先佯裝請求和談,假意後撤,王振不懂有詐,命令明軍拔營向水源地前進。也先趁機圍攻衝殺,英宗無法突圍,下馬就地而坐,最終被俘。


包括王振(禁軍將領樊忠,厭惡王振的所作所為,趁亂殺死了他),兵部尚書鄺埜,都督王貴,英國公張輔在內的50餘名勳貴高官身死,五十餘萬官軍死傷過半。


千秋歷史一壺酒


好大喜功導致。

想想看,這算是一場軍事戰役嗎?

我想連最基本的軍事戰爭都不算,只能算是瓦剌的軍事突襲而已。

帶著數量龐大的軍隊招搖過市,典型的純粹軍事盲搞的鬧劇。

加上是皇帝御駕親征,宦官干政的指揮體系,完全違背了軍事指揮系統的精幹有效率的原則,純粹的瞎指揮系統。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重點在於累,不僅是身體的疲憊,而且是心靈,意志方面的摧殘和混亂。

耀武揚威是可以,但必須得有嚴密的戰略安排,這個沒有;

驅敵於國門外是可以,但必須準確打擊,這個真沒有,只是瞎晃盪罷了;

長時間的帶著一股龐大軍事力量在邊境轉悠,沒有明確的目標,供養雖有但無法面面俱到,好比一架快要散架的戰車,只要有人在一邊用手指頭戳一戳,立馬就垮了。

瓦剌軍隊不是什麼隨便人,它是一股強悍的軍事力量,一個尖銳鑽頭,猛地鑽入了皇帝主力軍腹中,直接摧毀了這支莫名其妙,毫無軍事戰爭能力的遊行隊伍。


鴻哥iouyh福小鋪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的一個轉折點,土木堡之變前的大明繁榮昌盛蒸蒸日上,之後的大明就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一個太監。

這個太監就是宦官王振,瓦剌向大明中央討賞,但是王振不肯多給,讓瓦剌不滿就在邊界騷擾,王振一看自己已經有權有勢了,但是還缺乏戰功,於是就慫恿皇帝御駕親征,分封自己做大元帥大將軍去消滅瓦剌。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下決定親征,帶領約25萬大軍,號稱50萬,但是實際上是25萬,從北京出發了。

打戰的過程也因為王振的指揮不當出現了失誤。當時王振把一切軍務都把握在手裡專斷,對於軍事一竅不通的王振非要裝成大尾巴狼。為了讓大軍經過自己的家鄉顯示威風,繞道前行;又害怕士兵踩壞了他的田園莊稼又繞道行走,致使明軍疲憊不堪。瓦剌大軍追趕而來,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

土木堡地勢高,但是缺水,讓將士們飢渴難耐,可以說是一條死路了。瓦剌主動撤退詐降,王振立馬下令移營取水,將軍一哄而起奔向河邊,瓦剌軍伏兵四起,發動總攻,將明軍打得大敗。隨同明英宗遠征的群臣都死在了混戰中。明英宗的護衛看到這個場景憤怒至極掄起鐵錘砸碎了王振的腦袋。而明英宗也被瓦剌大軍生擒,成為瓦剌進攻北京的重要籌碼。

而為了護住大明,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于謙登上了歷史舞臺。


不務齋


閒言不敘,先來聊明軍行軍路線,再聊聊土木堡的歷史疑問。


明軍路線

正統十四年,即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與王振,領大軍及徵發的民夫,號50萬人,北征瓦剌。

7月16日,大軍離京。

7月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

8月1日,大軍抵達大同。

之後大軍折返,走南線,過蔚州,經紫荊關返京。從大同出發,往蔚州方向行進40餘里,忽然再次折反,往回走,打算走原路返京。這就是歷史上的“王振大轉彎”。

8月11日,到達宣府,也先先鋒追擊而至,明軍後衛將軍吳克忠部,成國公朱勇部共計五萬餘人,先後阻擊也先。全軍覆沒。

8月13日,大軍停留在土木堡。此時距離軍事重鎮懷來不足30裡。

8月14日,也先派人和談。

8月15日,明軍於土木堡大敗。


關於“王振大轉彎”之謎

史書是說,王振為了在蔚州老家於鄉親之間炫耀自己的權勢,故意慫恿朱祁鎮走蔚州路線,由紫荊關返京。這個說法,朝史暮想是不信的,史家的言論有點過於無恥了。

朝史暮想推測的理由如下:

理由一,大軍缺糧,正值秋收,大軍於蔚州城郊補充糧草,之後再原路返京。

理由二,途中聽聞宣府守將與蒙古有串聯,朱祁鎮前往調查。

理由三,途中得知也先騎兵追擊,大同——紫荊關一線,地勢平坦,利於騎兵作戰。不如大同——懷來——居庸關一線,重鎮林立,來得安全。

理由四,朱棣,朱瞻基北征返京路線慣例走居庸關入京。


為何在土木堡停留

史書說王振貪戀財物,等候掉隊的兩千輛物資大車。朝史暮想還是不信。

推測:

時在也先行動時,瓦剌的阿剌知院同樣率部行動。也先攻大同,阿剌走宣府。阿剌於宣府一面,先後拿下馬營,獨石,永寧等軍事重鎮,搶先明軍佔據土木堡以東,切斷水源,阻擊明軍。

這是瓦剌人預先設置好的口袋。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打又打不過,明軍自然大敗。


土木堡之戰,明軍的失敗是多原因的:

其一,兵員素質比之前朝,下降太多。很多子弟兵沒有經過大戰洗禮。

其二,情報工作糟糕。站前戰中,都沒有人去重視這塊。

其三,朱棣時期留下的大將大多凋零,大軍無大將主事。

其四,明軍從上到下對蒙古人的輕視。

其五,王振征伐民夫伴軍隨軍補給,流寇的補給方式。

其六,土木之戰,是大明朝內鬥的延伸。

......


也許,此戰,大明從來就沒勝的希望。


朝史暮想,總有些乾貨可以在歷史中挖掘。


朝史暮想


很多人將土木堡之戰視為大明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唐郎不否認土木堡之戰的重要意義,但認為它也不過是明朝歷史長河中的一處拐點而已,唐郎一句話總結就是:大明錯誤的統帥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下面我來一一分析。

一,這場土木堡之戰原本可以避免,或者說完全沒有打這場戰爭的戰略必要。

首先看土木堡之戰的歷史背景,北元潰敗後,國家形式基本蕩然無存,但轉換成了好幾大部落和勢力,有點類似於蒙古早期的情形,這一點遊牧民族頗有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韌性,到了英宗朱祁鎮時期,蒙古瓦剌部異軍突起,西向控制了韃靼部,並開始對大明虎視眈眈,騷擾不已,經常以派使節朝拜為名敲詐明朝錢物,這成為土木堡之戰的誘因。

在這裡,我們必須要清楚的一點是也先當時並不是瓦剌的首領,只是太師,當然也是實際控制人,但這與昔日的草原霸主鐵木真有明顯的本質區別,嚴格講,我們從任何史料上都看不出也先有一統中原的野心壯志,瓦剌部也不可能恢復曾經黃金家族的榮耀,他只不過是想盡可能地攫取更大的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罷了,這從他後來即使大破明軍,也優待朱祁鎮也可以得到印證。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明軍的土木堡之戰的發動雖說並非毫無意義,也缺乏戰略上的必要性,這個時候的明軍已經不是朱棣時期鼎盛了(即便是在朱棣時期,明軍在世界範圍內的戰鬥力也並非突出,甚至已經遠落後於歐洲的重騎兵),以數十萬兵馬(實際可能遠小於這個數字)的資本,在不清楚敵情的情況下,貿然傾巢出動來迎擊機動性非常強的瓦剌騎兵部隊,不是以已之短對敵之長嗎?

試想,就是鼎盛時期的朱棣五徵北元,其實除了氣勢上其它也沒有佔到多大便宜,更何況這個時候的明朝呢,其實,唐郎覺得,在那種形勢下,對付瓦剌最好的戰略就是縱橫捭闔之術,扶持周圍的比如韃靼部落,使其達到各自平衡,堅決制止一家獨大。

二,明軍土木堡慘敗原因很多,斷不可將責任推卸給任何一方。

其實,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朱祁鎮時期的明軍雖然戰鬥力不復其先祖朱棣那般,但也絕不是羸弱不堪,尤其是名震沙場的三大營,但精銳的部隊一定要用到對的地方,以正確的方式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力。

很多人將責任推給朱祁鎮身邊的紅人,大太監王振,王振也確實該負一定責任,但全部讓他背鍋則掩蓋了歷史事實,明軍的進軍路線絕不是僅僅因為王振有榮耀家鄉的原因,事實上,朱祁鎮土木堡親征時帶的名將也不不少,比如英國公張輔,此人正是平定安南,殺得當時安南人聞之色變的張輔!張輔絕對算得上是一名優秀的將領,只是,土木堡的時候,老張已經年逾七旬了,處於有心無力的狀態。

唐郎覺得整個大明當時的官僚體系也要為土木堡的慘敗共同復責,朱棣後期,又走入了朱元璋的老套路,武將的權利被架空,一批由文臣組成的內閣成了權力的中樞,甚至還能左右皇帝,常常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爭辯不休,在出徵時更是如此,不僅王振有私心,很多文臣武將也是各自從自己利益出發,不斷陽奉陰違,所以,共同導演了這場慘敗。

綜上所述,在這樣一場完全就是錯誤的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裡,很多細小的錯誤集合在一起,最終導致了慘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