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真空胎”曝光,F35戰機開始大量使用,耐磨性進一步提升

戰機是人類機械文明的巔峰之作,其上的每一枚零件、每一個構件、每一樣材料,無一不代表著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技術,而且只有通過了大量嚴謹且嚴苛的測試,才能被應用到戰機身上去,因此這些軍用品在理論上就比民用產品要高端得多,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以美國五代機F-35為例,每一架對外售價就突破了九千萬美元,以空重13噸來算,相當於整架戰機是用白銀打造的。可就是這種高在雲端的神秘存在其實離我們並不太遙遠,因為它使用的輪胎居然與我們家用汽車使用的是同一個牌子,確實會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但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市面上有名的國際輪胎品牌無非就三個:米其林、固特異與鄧祿普,因此F-35也不可能免俗了。

美軍“真空胎”曝光,F35戰機開始大量使用,耐磨性進一步提升

​美軍F-35按起降方式有三種型號,分別是陸基型F-35A、垂直起降型F-35B、艦載型F-35C,這三款戰機使用的輪胎各不相同,F-35A使用法國米其林公司的子午線輪胎,陸基型要求輪胎必須滿足耐磨、重量輕、少維修等要求;F-35B要求輪胎具備抗強衝擊力的特點,因此主起落架輪胎採用了英國鄧祿普公司的輪胎,鼻輪則採用法國米其林的子午線輪胎;F-35C的起降環境是三款戰機中最惡劣的,對輪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但是輪胎要彙集前兩款戰機輪胎的優點不太現實,因此只能採用三家公司的貨,其中洛馬公司與固特異公司負責提供鼻輪與機輪的部分,其餘輪胎則由米其林公司供應。

美軍“真空胎”曝光,F35戰機開始大量使用,耐磨性進一步提升

​與重達十幾噸的戰機相比,支撐戰機的輪胎的確小的可憐,但這幾個小小的輪胎的重要作用卻不比航空發動機低,因為戰機能否順利起降與之有極大的關係。試想十幾噸的重量以200公里以上的速度起降,如果沒有超強耐壓、耐磨、耐高溫的專用輪胎,又怎麼能保證戰機的安全性呢?從這一點看,戰機輪胎的確不是民用輪胎能攀比的,即使採用同樣的牌子,也不代表著是同樣性價的東西。戰機的輪胎與普通民用輪胎的結構是差異很大的,戰機輪胎的外胎橡膠加入了有機高分子合成纖維作為骨架,總共多達20層,第六層開始每層還增加了鋼絲,使得耐磨性能達到了最高;另外,戰機沒有內胎,如今汽車最新式的“真空胎”技術正是來源於此。

美軍“真空胎”曝光,F35戰機開始大量使用,耐磨性進一步提升

​戰機的“真空胎”無疑更加高級,按照飛機重量的不同,輪胎中會相應套上不同數量的輪胎,這樣的“胎中胎”結構能起到極強的抗衝擊的作用。這些輪胎中以及每層之間都需要充入氣體,與汽車真空胎不同的地方是,充入的並非普通空氣,而是氮氣或者氦氣。首先這兩種氣體是惰性氣體,能保護輪胎在相當長時間內免被氧化,其次單純的氣體也不容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從而提高了飛機的安全係數。有軍迷可能會問只要充氣就有爆胎的可能,為何不乾脆採用實心胎?實心輪胎的確在軍事領域應用很廣,也沒有爆胎、洩氣的隱患,但是性能優越的實心胎卻承受不了戰機的高速摩擦,因其導熱性太好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燃燒。

美軍“真空胎”曝光,F35戰機開始大量使用,耐磨性進一步提升

​雖然飛機輪胎比汽車輪胎高端得多,但基本的原理還是差不多的,區別僅在於科技含量的多少、用材的貴賤而已。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軍用技術就會被慢慢解密並釋放出來,軍用最終向民用領域轉化是必然的趨勢。可以展望的是,性能更加優越、安全度更高的戰機輪胎技術一旦運用到民用汽車輪胎業,將會極大地提高我們的道路交通安全。(zhgd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