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衛戰時,斯大林為什麼敢於堅守莫斯科?

碎在揚花裡的文字


莫斯科保衛戰一直都是蘇聯歷史上一場絢麗多彩的戰役,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奮起抵抗,堅守莫斯科,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1941年6月,由希特勒領導的德國納粹聯合其他幾國,率領500多萬軍隊,採用閃電戰術,大舉進攻蘇聯。

開戰初期,蘇聯軍隊節節敗退,四個月內,軍隊損失約300萬人,飛機損失達96%,國土面積喪失超過150萬平方公里,人口損失超過總人口四分之一。

1941年10開始,納粹逼近莫斯科,作為領導人面對如此慘烈的局面,斯大林為什麼敢於堅守莫斯科,最終扭轉乾坤,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蘇聯在納粹的進攻下,已經傷亡慘重,民心渙散,如果這時,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斯大林放棄莫斯科的話,等待蘇聯的就只有淪喪了。

他必須堅守莫斯科,才能給與蘇聯人民最後的希望和信念。然而斯大林敢於堅守莫斯科,也有一定的原因。

首先,天時,自然環境,蘇聯是一個氣候寒冷的國家。

德國人在夏季開始閃電進攻蘇聯,進攻莫斯科時已經進入十月,天氣逐漸寒冷,德國士兵無法適應莫斯科寒冷的氣候,加上長期的作戰,會讓德國士兵精力匱乏,且閃電作戰策論,戰時緊迫,導致德方戰鬥供給嚴重不足,戰鬥力降低。

其次,地利,地理環境和人口優勢。

蘇聯地理環境特殊,戰地面積廣闊,且蘇聯人口眾多。

莫斯科保衛戰中,斯大林利用人口優勢可以迅速從蘇聯各地調兵遣將,組成軍隊,確保戰鬥人數,且斯大林一方對於莫斯科地理環境更加熟悉,可以靈活使用戰術,擊潰德軍。

最後,人和。

莫斯科保衛戰前,斯大林已經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條約規定蘇聯日本兩方保持友好中立關係,在有第三方侵略的情況下,蘇中兩國繼續保持中立態度。

這一條約的簽訂,確保了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身為德國納粹同盟國的日本,不會插手戰爭,給德國提供戰爭力量,使得斯大林可以放心將用於防守日本的軍隊大批調遣過來,攻打德國。

這同樣,讓想要聯合日本,實行兩面夾擊策略攻打莫斯科的希特勒,吃了戰術上的大虧。

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的一場侵略戰爭,德國是非正義的一方,斯大林手持正義,確保德國不會得到協約國和其他國家的助力,這使得斯大林可以更加敢於放心的調取兵力專心抗擊德軍。

莫斯科保衛戰中,斯大林敢於堅守莫斯科,不僅因為他是蘇聯的領導人,是蘇聯的精神領袖,更因為斯大林看出了蘇聯在莫斯科保衛戰中佔據了良好的天時、地利、人和,即蘇聯寒冷的氣候,大量的人口優勢,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莫斯科保衛戰中侵略國德國的孤立無援。

(如您有不同見解,或者補充,請在評論區留言,這裡是“鐵匠聊文史”,願和每位朋友分享和探討那些前程往事……)


鐵匠聊文史


當德軍逼近莫斯科的時候,斯大林也曾打算離開莫斯科,當時他在莫斯科火車站臺上來回走了2個多小時,以考慮去留的問題,但最終斯大林還是選擇留了下來。我個人認為,斯大林之所以選擇留下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當然明白如果自己被俘,對蘇聯意味著什麼,但他更明白如果輕易地放棄莫斯科會給蘇聯帶來什麼後果。

莫斯科戰略地位

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它是指揮蘇聯軍民作戰的中心,如果德國佔領莫斯科,那也就意味著德國再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決定性勝利另外,從蘇德開戰至今,蘇軍一直處於潰敗的狀態,如果首都再被德軍攻佔,蘇軍的士氣、信心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從一定程度上講,一國首都陷落,就已經意味著這個國家已經滅國。如果德國再扶持一個傀儡政府(蘇聯內不滿斯大林的官員和民眾大有人在),那麼這將極大的分化、削弱蘇聯的勢力。很有可能會如同中國的汪偽政府一樣,一大批人會倒向傀儡政府。更有甚者,蘇聯會步法國的後塵。

斯大林清楚的明白,如果他留在莫斯科,那麼他就是一杆旗幟,不僅可以起到穩定軍心和民心的作用,還可以激勵鼓舞士氣

。對於斯大林而言,退卻極大可能意味著一潰千里,所以他已經無路可退。

莫斯科是一座精心佈防的城市

當然斯大林選擇留下來也是有一定底氣的,在德國進攻之前,莫斯科已經做好了精密的佈防。蘇軍利用德軍在斯摩稜斯克地域停留2個多月的時間,在莫斯科以西寬達750 公里正面、300餘公里的縱深內,構築3道防線和9道防禦地帶,

形成了大縱深多層次的防禦體系"。

另外,莫斯科城內也建立了59個秘密軍火庫,並組建了20支契卡戰鬥小組負責守衛克里姆林宮等重要目標。而且,為了保衛莫斯科蘇軍在這一地區集結了125萬人,擁有坦克 990 輛,火炮 7600門,飛機677架可以說,蘇軍勢力並不弱,完全有一戰的實力。這些也是斯大林的底氣所在。

莫斯科之戰,可以說是希特勒與斯大林的決戰,不管哪一方取勝,都將會對戰爭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相比較而言,堅守莫斯科才是最佳的選擇,儘管這要冒很大的風險!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喜歡歷史和軍事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


戰情解碼


到了1941年12月,納粹德國百萬大軍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不足30公里,德軍先頭部隊已經能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尖頂了,莫斯科城內的國防工廠、科研單位、學校、政府各機構均已遷到了1000公里以外的薩馬拉州,但是斯大林帶領的統帥部就是敢於堅守莫斯科,哪裡來的勇氣?

圖為德軍正在使用潛望鏡觀察陣地。

莫斯科保衛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1941年9月到1941年12月,這是蘇聯防禦階段,德軍集中了180萬部隊、1800輛坦克、2000架飛機、1.5萬門火炮將部隊向蘇聯境內推進了1000多公里,直抵莫斯科城下;1941年12月到1942年4月是蘇聯反攻階段,蘇軍藉著入冬惡劣的天氣,源源不斷的補給和兵員展開了反攻,將德軍推到了原點,粉碎了納粹德國的戰略企圖,蘇聯勝利。斯大林敢於堅守莫斯科主要有2個原因。

圖為蘇聯重型榴彈炮。

一,在納粹德國在歐洲酣戰之際,1941年4月13日蘇聯已經同日本秘密簽署了《蘇日中立條約》,條約規定兩國保持友好中立,如果有第三方侵略,雙方應繼續保持中立。這個條約意味著日本壓根不會北上出兵蘇聯,而希特勒所想的東西夾擊蘇聯的戰略根本不會實現,日本出賣了盟友德國,所以斯大林心裡明亮的不擔心後院起火,不但在莫斯科地區集中了大批兵力,還把在遠東防禦日本的兵力源源不斷的調往莫斯科戰場。

圖為蘇德戰場上的炮火與焦土。

這也是為什麼希特勒低估了蘇軍兵力的原因,因為在戰時莫斯科的5條鐵路運輸線和空中運輸線暢通無阻,兵力兵器物資從莫斯科後方運來。反觀德軍的情況十分嚴峻,入侵蘇聯時德軍的預備部隊只有40萬,莫斯科戰爭絞肉機讓德軍傷亡嚴重,到12月5日傷亡人數已到80萬,而已天氣惡劣,補給中斷,油料炮彈消耗殆盡,糧食只能就地取食,戰鬥力被嚴重剝削,正如此斯大林才立刻決定反攻。

圖為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聯火箭車首次投入戰場。

二,成功發起全蘇聯人民號召,蘇聯人民熱烈響應保衛首都莫斯科的行動中來,全民總動員想盡一切辦法把兵員、彈藥、糧食等從全國各地運到莫斯科。首先斯大林沒有離開莫斯科一步,一直堅持著領導戰鬥,極大的鼓舞了蘇軍的戰鬥力和士氣;其次在蘇軍戰鬥嚴重失利的情況下,在1941年11月6日在莫斯科舉行了十月革命24週年慶祝大會,11月7日紅場大閱兵,斯大林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在莫斯科生存存亡危急時刻,鼓舞了蘇聯人民民族熱情,民眾積極參與到會戰中。

圖為參加戰鬥的蘇聯游擊隊。

於是莫斯科迅速成立了民兵師,約20兵部隊投入戰鬥;莫斯科周邊市民組織了游擊隊擔任後勤和保障任務;有超過50萬百姓參與修築防禦工事的行動中,共設置了800公里防坦克戰壕、1500公里鐵絲網障礙物、500公里防坦克崖、構建了4萬個防守火力點、各種地雷、陷進不計其數,軍民協作,對莫斯科保衛戰起了積極的作用。

圖為冬季的蘇德戰爭中,德軍攻勢受阻。

戰爭進行到5個月以後,斯大林也轉變了思想戰略,吸取了戰爭初期的教訓,集中指揮、統一戰鬥,而德軍這邊卻因為戰略打擊目標有了嚴重的分歧,在指揮上猶豫不決,延誤了很多戰機,從1941年12月起,納粹德國國內各大報紙紛紛為拿下莫斯科留下版面時,傳來的卻是德軍宣告破產的消息。


圖文繪歷史


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的時候,斯大林也曾經考慮過撤退。


但是在當時的局勢下,斯大林一旦撤離莫斯科,莫斯科必然會失守,莫斯科一旦失守,蘇聯就有可能輸掉戰爭。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的將領就認識到了蘇聯和德國的戰爭潛力的差距,因此德國軍隊在開戰後一直窮追猛打,希望能夠在冬天到來之前結束對蘇聯的作戰。


德軍想要在冬天到來前結束作戰,就必須要攻佔莫斯科。莫斯科是蘇聯的政治中心,一旦莫斯科被攻克,蘇聯就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

蘇德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蘇德雙方的人數和裝備勢均力敵,然而蘇軍卻被德軍輕易地擊潰,德軍一路高歌一直攻擊到了莫斯科城下。


在莫斯科保衛戰爆發前,蘇聯損失了280多萬軍隊,士氣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德國軍隊的戰鬥士氣非常高昂,很多德國士兵都認為蘇軍不堪一擊。當德軍裝甲部隊兵臨莫斯科城下的時候,莫斯科城內出現了嚴重的騷亂,一些高官紛紛變賣家產逃跑。

在德軍的主力部隊到達莫斯科附近後,蘇聯的防禦部隊士氣十分的低落。


在莫斯科保衛戰初期,德軍的人數是蘇軍的1.4倍,炮火是蘇聯軍隊的1.8倍,坦克是蘇聯軍隊的1.7倍,飛機是蘇聯軍隊的2倍,很多蘇軍士兵都沒有戰勝德國的信心。


斯大林在瞭解到蘇聯軍隊和德國軍隊的實力差距後,也曾經想過撤退到後方。

畢竟莫斯科保衛戰蘇聯取勝的概率非常小,如果斯大林不選擇撤退,在城內被德國軍隊俘虜的話,蘇聯將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如果斯大林能夠逃到後方,還可以繼續領導蘇聯人作戰。


不過斯大林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最終決定堅守莫斯科。斯大林留下莫斯科後,多次公開沒有離開的消息,大大振奮了蘇聯士兵的士氣。在二戰時期的蘇聯,斯大林在蘇聯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斯大林不離開莫斯科,莫斯科附近軍隊的士氣立刻提升起來,紛紛準備和德軍一決死戰。

斯大林不退出莫斯科,起到了非常好的帶頭作用,原本想要逃跑的莫斯科市民,紛紛拿起武器幫助軍隊抵禦德國人,原本士氣低落的士兵,紛紛在戰場上勇猛殺敵。


在11月7日舉行的蘇聯成立24週年大閱兵儀式上,斯大林在紅場發表了一段振奮人心的講話,很多參戰部隊的官兵都親眼看到了斯大林。


這次閱兵結束後,德軍發動了數次大規模的突擊,但都被蘇聯士兵頑強的擊退了。在冬季到來後,蘇聯軍隊發動反擊,將德軍趕出了莫斯科附近,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斯大林留守莫斯科之後,蘇聯軍隊在莫斯科城下抵擋住德軍數月,莫斯科保衛戰從1941年的9月一直打到第二年的1月份,為蘇聯恢復軍事實力贏得了很多時間。


假如斯大林選擇逃跑,蘇聯士兵的士氣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蘇聯不僅會輸掉莫斯科保衛戰,整個蘇德戰爭的結局很可能也會發生改變。


歷史總探長


蘇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資源十分豐富。反之,德國人少地少,資源不很多。這才有蘇聯抗擊德國入侵的實身,能力。德軍閃電戰重創蘇軍,一下子讓蘇軍損失好幾百萬軍隊。這對蘇聯說,是災難性的。不過,蘇軍在大撤退中,以空間換取時間,蘇軍得以在莫斯科大量集結,並做好大縱深防禦準備工作,準備充分,積極,努力,實其攻防一體化,進可攻,退可守,攻防兼備,進退自如,出神入化。蘇軍強大號召力,動員力,戰鬥力,動員大量新兵參戰。新兵經過簡短,簡單軍事訓練後,馬上上戰場,進行實戰。蘇聯軍工體糸在大撤退中沒有及時,馬上恢復到戰前水平。這時,英美強有力的外援和大力支持,幫助,真是雪中送炭,解了蘇軍燃眉之急。蘇軍在英美幫助下,徹底改變有人無槍的歷史,這讓蘇軍兵強馬壯,如虎添翼,信心百倍,越戰越勇,勇挫強敵,爭取到了戰爭最後最為偉大勝利。德軍遠離本土作戰,後勤遠遠跟不上,導致德軍餓著肚子打仗,在彈盡糧絕中走向失敗,恥辱,滅亡。德軍越走近,靠近莫斯科,越失敗。蘇軍越走近,靠近莫斯科,越勝利。斯大林作為軍事家,統帥,對堅守莫斯科有很大信心,決心,能力,他能和莫斯科共存亡,不怕流盡最後一滴血,誓死保衛偉大的莫斯科。斯大林堅守莫斯科,穩定了軍心,給蘇軍信心,決心,能力,蘇軍以一當十,團結奮進,奮勇還擊,以巨大無畏犧牲,決心,勇氣戰勝了德軍,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偉大勝利。


中國美6220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戰爭慘烈程度已經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世紀戰爭。作為二戰的發動者德國法西斯,在短短的時間內橫掃歐洲,當時的世界陸軍第一強國法國,很容易的別德國打敗。但是德國在對蘇聯的進攻中,嚐到了失敗的滋味。德國採用閃電戰,迅速的佔領了蘇聯歐洲部分的大部分領土,但是卻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導致德國在蘇聯的進攻徹底失敗。這個一方面有天氣的原因,德軍沒有計算好時間,導致戰爭捲入了蘇聯的冬季,蘇聯的冬季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50度,一直在歐洲生活的德國人很難適應。

為什麼蘇聯當時的領導人斯大林要命令部隊死守莫斯科呢,這個是有原因的。莫斯科是蘇聯當時的首都。莫斯科具有極其重要意義,假如莫斯科被攻破,可以認為蘇聯已經亡國了。一個國家的首都都被佔領了的話,它的軍隊和人民士氣全無,會對以後的抵抗造成很大的影響。

還有就是蘇聯剩下不多的工業基地在莫斯科地區,蘇聯主要的石油產區,一旦蘇聯失去了莫斯科,意味著蘇聯將失去石油的工業基礎,沒有了工業基地蘇聯軍隊需要的武器彈藥坦克大炮石油都將完全失去,蘇聯軍隊將失去戰鬥力,那時候蘇聯就真真的亡國了。以德國傷亡工業水平,一旦德國佔領莫斯科,補給線長的問題立馬就解決了,德國最需要的石油可以就地得到,德軍可以從後勤線上釋放出不少的軍隊,用於支援前線戰鬥。最重要的是但是蘇聯的冬季已經到來,為蘇聯軍隊作戰帶來了不少的便利條件。蘇聯佔據了地利和天時,再加上蘇聯第227號命令,不許後退一步的命令,斯大林才命令部隊死守莫斯科。


環球網




莫斯科保衛戰是非常重要的戰役,正是因為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才讓斯大林和蘇聯人民,甚至所有同盟國成員舒了一口氣,並且增加了戰勝德國的信心。

問題是,斯大林憑什麼敢於堅守莫斯科?烏克蘭基輔戰役已經輸了,他哪裡來的勇氣?

莫斯科地理位置太過重要,必須堅守



1941年下半年,德國進攻蘇聯,兵分三路,一路往北,直撲列寧格勒;一路往中,殺向莫斯科;一路向南,前往斯大林格勒。

對蘇聯來說,守住莫斯科是最重要的,因為莫斯科在中間,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如果列寧格勒緊張,莫斯科保衛軍隊可以協同;如果斯大林格勒局勢緊張,莫斯科可以調遣兵力輔助。

但,如果莫斯科丟了,相當於蘇聯的腰斷了,另外兩座城市就會孤懸在外。最關鍵的是,如果莫斯科丟了,蘇聯後方的縱深地帶的資源支持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在斯大林看來,莫斯科必須堅守住。

有些時候,不是你能不能守住的問題,而是必須勇敢地堅守,哪怕付出巨大地犧牲也在所不惜。

莫斯科是政治權利中心,必須堅守



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它是政治權利中心,如果這個地方丟了,無疑於把蘇聯的心臟摘了。

莫斯科不算資源型城市,但是莫斯科一旦丟了,蘇聯人的信心會大受影響,其後的戰爭,無論是列寧格勒戰役,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人失敗的概率都會增大。

其實,斯大林堅守莫斯科,是為了維護住蘇聯人心裡的自尊,保持住全國人民的信心。只有這樣,對於整體戰役的勝利,才有最大的幫助。

斯大林其實也沒有完全的底氣一定能守住,但丟失了莫斯科的沉重代價,斯大林是很難承受的。莫斯科就是蘇聯最重要的標誌,這個標誌的存在具有太大的意義,必須死守。

斯大林對於蘇聯的氣候還是有期待的,這增加了斯大林死守莫斯科的信心



二戰過去已經七十多年了,回頭看看,發現天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蘇聯的天氣,一旦到了冬季,那會非常惡劣。對於蘇聯人來說,能夠完全適應,畢竟大家“生於斯長於斯”,而德國人適應起來會非常艱難。

因為天氣因素導致潰敗的例子以前就有,曾經不可一世的拿破崙攻打莫斯科後,就是因為天氣情況導致失敗,57萬人攻打俄國,回去時只有3萬人,從此拿破崙走向了末路。

在斯大林的計劃裡,就是要將德國拖入冬天,那麼蘇聯戰勝德國的概率就提高了。

因為考慮到天氣因素,斯大林有堅持死守的某種底氣。

如果不能守住莫斯科,斯大林還有後招



莫斯科是要必須死守的,退一萬步講,萬一守不住怎麼辦?

實在守不住,莫斯科會被斯大林放棄的,但不是隨意放棄,他會堅壁清野,將整個莫斯科燒成廢墟一片,然後在寒冷的冬季,繼續在莫斯科周邊與德國人周旋。總之,這塊肉不是這麼好吃的。

關於守衛莫斯科,斯大林有可參照的版本,那就是曾經拿破崙和沙俄的戰爭。拿破崙攻入了莫斯科,莫斯科卻只是空城一個,廢墟一片,因為庫圖佐夫在守不住莫斯科時,提前堅壁清野,並將莫斯科燒成了廢墟。沒有資源,天氣寒冷,最後拿破崙倉惶撤出。

斯大林也有此意,只要蘇聯人不是死絕,德國人進入莫斯科會很難,就算進入了,會什麼也得不到,而且要天天被蘇聯人騷擾。



總之,對於莫斯科,斯大林是必須死守的,死守的理由是:莫斯科是交通樞紐,莫斯科是政治權力中心,而且天氣可以依賴。如果實在守不住,斯大林會留下空城一個,然後在周邊繼續糾纏。

希特勒進攻蘇聯是大錯,進攻莫斯科更是大錯,如果他先把列寧格勒拿下,情況會對他們更為有利,因為資源的供應會好一些,因為他們的附庸國芬蘭離那裡不遠。


藍風破曉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莫斯科保衛戰?想當年小個子希特勒摸著鼻樑骨下邊的那指甲蓋大的小鬍子,發了瘋似的在歐洲的土地上禍禍人。

你還別說他發明的那套閃電戰還真好使,一傢伙就幹翻了號稱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把個法國佬掐著脖子,按在地上的抽,順道還把攪屎棍英國佬的勢力徹底趕出了歐洲大陸。

要不是那條狹長的英吉利海峽,小個子希特勒還真有可能,一傢伙就衝到英國佬那破島子上,找丘吉爾算算賬。

耐不住寂寞的希特勒,這還不算完,那對藍色的大眼珠子瞅著蹲在西伯利亞邊上的抽著菸斗的斯大林,就控制不住自己個衝到,悄摸兮的就去撩老毛子。

話說開頭的時候,老毛子確實不熟悉希特勒的那閃電戰,眼花繚亂的整不明白,老毛子吃了不少的虧。

就這麼一個巴巴羅薩計劃,就把個老毛子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吞到了肚子裡,這包括了最有價值的三分之二的工業和將近一半的人口。

這要是一般的國家,這一傢伙早打瘸了,吹口氣的功夫就能把對方吹個四腳朝天。

可老毛子是誰啊?這陣仗也不是沒有見過,當年法國那小個子拿破崙不也來溜達了一圈,撞鐵板上,一步倆哆嗦的回去了嗎?

所以啊,這小個子希特勒開著德國這輛戰車,直接就懟到了莫斯科城下,成了希特勒生命的轉折點——撞鐵板上了。

因為老毛子還真不含糊,在莫斯科那紅場上直接來了一場歷史上最牛掰的大閱兵,他的出口就是戰場。

一幫子老毛子唱著一首激昂的喀秋莎,義無反顧的衝向了戰場,用血與火教訓了來犯的小個子希特勒。

話說這場大決戰打1941年九月份的最後一天,一直幹到了第二年一月七號。這直接讓希特勒開的那輛德國出產的戰車耗幹了最後一滴石油,哭著承認了失敗。

這一仗的結果直接扭轉了盟軍一直以來的頹勢。

所以大傢伙都知道這場戰鬥的結果,不管你咋說他都是理。

可這還沒有開戰的時候,斯大林就有把握守住莫斯科嗎?

說實話開頭的時候,他還真沒有。當年德國佬實行的那臺風計劃,擱老遠就能瞅見莫斯科那紅頂子的克里姆林宮了。

而斯大林在莫斯科的火車站的站臺上來來回回的溜達了差不多倆個小時,一臉的焦慮,為嘛呢?

這不用俺說大傢伙也應該明白就是為了一個問題——該不該留下來?

當然咱都知道最終的結果,斯大林還是留了下來。為嘛呢?

不能退了,莫斯科是老毛子的心臟,這地要是被攻陷了,這也就意味著全完蛋,而他斯大林是這個心臟最強有力的起搏器。

他要是撤了,這心臟能跳動多久?但只要他在這裡,這心臟就會一直跳動下去,因為所有的老毛子都瞅著呢?

按照斯大林的說法:“同志們,俺們的身後就是莫斯科了,俺們已經無路可退了!”

話說俺不喜歡斯大林這個人,但他無疑是二戰中的偉人,二戰的中流砥柱,這沒得說。

說道這裡估計有要說了:“這說的,老毛子就算是守不住莫斯科,往那西伯利亞一撤,在西伯利亞上和小鬍子希特勒再懟也沒啥問題!”

如果您真這麼認為,你這可就沒有見識了。

咱說老毛子自打和小個子希特勒開戰,就一直被動挨打,老毛子的士氣和軍心已經受到了影響。

您這莫斯科一丟,這意味這嘛呀?老毛子這國家就算是滅了,到了那會希特勒一準整個傀儡政府和你玩陰的。

這將不斷的分化老毛子的勢力,蹲在西伯利亞你能拖多久?那時候面對的將不是單一的德國人,或許一幫子老毛子就會擠到眼跟前了。老毛子打老毛子,這將是史無前例的大消耗啊!

而就算是拖下去,勝利了,其結果就和高盧雄雞法國佬一樣了,擱國際上還有啥話語權,拉倒吧,洗洗睡去吧!

所以斯大林擱火車站想了兩個小時,他明白他自己個就是老毛子心裡的一杆旗,只要他杵在莫斯科,軍心和民心將凝聚在一起,這兩顆心凝聚在一起就能用,就能和小個子希特勒死磕。

而他一旦離開莫斯科,那麼這兩顆心還在不在這將是個未知數,一潰千里這將是一定的。

而後果,他斯大林承擔不起,或許他就成為了罪人,這事不能幹的。

而且莫斯科他也不是一個不設防的城市,未必沒有和小個子希特勒一戰的可能性。

首先他最信賴的朱可夫已經接手了莫斯科的防禦,斯大林格勒戰役朱可夫就乾的不錯,把德國佬給擋住了,而且之前的所有判定,事後證明朱可夫是對的。有這麼一個帥才這擱著,斯大林齊碼能放心一半。

再有小個子希特勒拿下斯摩稜斯克在這嘎達停留了足足兩個月,莫斯科西邊這塊長達七百五十公里的正面,入深三百公里的長度,就有三道防線,九個防禦帶。

怕你啊?而且還新組建了五個機槍營,十個反坦克炮兵團外加五個坦克旅。

更加重要的是,所有的市民都能夠被動員起來,三天,就三天二十五個工人營,十二萬的民兵師,一百六十九個巷戰小組這就組建起來了。

其中挖掘防禦工事的有六十萬人,而這當中有四分之三是婦女,民心是凝聚在一起的。就是這幫人挖掘出了三百多萬立方米的泥土,三千八百個啥臨時,啥固定的火力點。

就這局勢,比任何時候都要好,憑啥要走?

這拳頭夠大了,完全可以和小個子希特勒玩死磕,所以斯大林不走也是有底氣的。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冬天要來了!

事後咱們都知道,這個冬天扯淡的冷,都零下四十多度了,老天爺都不站在小個子希特勒的身邊,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僅僅1年多的時間,德國採用閃電戰術就佔領了大半個歐洲,並在1941年6月22日對蘇聯發動大規模襲擊,僅僅三個月就殲滅上百萬蘇聯紅軍。面對勢如破竹的德軍,斯大林決定死守莫斯科,他是有足夠的信心和決心的。

嚴密的佈防

蘇聯在德軍進攻莫斯科之前,

斯大林就做好了莫斯科被攻破的準備,並做好了相應的佈防。首先建立了20支戰鬥小組,保護莫斯科的重要目標。並在莫斯科全城設立了59個秘密軍火庫,成立了169個巷戰小組,在城市裡預埋了無數的地雷。斯大林打算在巷戰中耗死德軍。

強大的動員能力

德軍進攻莫斯科前夕,斯大林在3天之內,就組織了25個工人戰鬥營,12萬人的民兵部隊,169個巷戰小組,並組織60萬人在莫斯科城周邊構築了三道防禦工事,

恐怖的是60萬人中婦女兒童佔了四分之三,可謂全民皆兵。

強大的工業能力

蘇聯的工業在精細化程度上不如德國,但在工業規模上對德國具有壓倒性優勢。就像今天的“中國製造”一樣,全球無敵。二戰時的蘇聯鼎峰時期,一個月可以生產出數十萬支槍械,兩千輛坦克。只要破解了德國的閃電戰,進入消耗戰階段,德軍就必敗無疑

強大的後援

除了上述的優勢外,斯大林手中還有一張王牌,就是西伯利亞的遠東軍。遠東軍是一支裝備精良,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部隊,曾痛宰過日軍,全集團軍有144萬人。為防止日軍北上,莫斯科保衛戰開始前,斯大林沒有調動這支部隊。後來在確定日軍重心轉向太平洋戰場時,才抽調遠東軍增援莫斯科。

總之,面對德軍的進攻,斯大林有足夠的底氣迎接希德勒的挑戰!



花木童說史


斯大林之所以敢於堅守莫斯科,主要是基於對戰局和自身實力的準確研判上。讓斯大林作出決策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德軍已經略顯疲態,二是遠東兵力的調遣。斯大林不僅決定留下,還進行了一場決定勝負的閱兵。

1941年6月,德軍閃擊蘇聯,使得毫無準備的蘇軍一瀉千里。德軍的三路裝甲大軍長驅直入,其中的中央集團軍群劍指莫斯科。隨著斯摩稜斯克的失陷,莫斯科完全暴露在德軍的視野之中,古德里安率先兵臨城下。

在莫斯科城下晃了一下的古德里安奉元首之命,前去支援攻擊基輔的隆德施泰特。之後的兩個月對莫斯科至關重要,古德里安的離去讓蘇軍迅速重構防線,有了喘息之機。到了九月份,德軍才完成對莫斯科的包圍。

當時莫斯科城下的德軍兵力已超過百萬,而負責防守的蘇軍僅有幾十個步兵師,勉強能保持防線的完整。十月份,蘇軍西方面軍的六十多萬兵力被德軍消滅,使得莫斯科的正面防禦變得空虛起來,城內出現了恐慌。

面對局勢的突變,斯大林下令讓政府機關與各國使館開始向古比雪夫撤退。莫斯科至高爾基鐵路的一個岔道口上備用著兩輛專列,其中一列就是為斯大林撤離準備的。來到車站的斯大林在徘徊了兩小時後又返回城中。

在這期間,斯大林與朱可夫通了電話,朱可夫請求斯大林堅守莫斯科。他認為德軍因天氣原因已無法組織大的進攻,再有就是斯大林若離開莫斯科,這會讓外圍防守的將士們無心再戰,勢必會導致莫斯科的失守。

莫斯科對蘇聯及斯大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到萬不得已的形勢下,絕不能輕易放棄莫斯科。斯大林經過兩小時的權衡,最終決定返回莫斯科。十月份的莫斯科,陰雨連綿,泥濘的道路障礙了德軍坦克的行進。

隨著天氣的惡化和蘇軍的強力阻擊,讓原本打算僅用五個月時間就拿下莫斯科的希特勒變得焦躁不安。隨著冬季的到來,德軍根本沒有準備過冬的棉衣,官兵出現凍傷,士氣極為低落,只能用發的禮服來抵禦寒冷。

朱可夫正是基於此原因,才堅持讓斯大林留守莫斯科的。事後證明,這一戰略決策是極為正確且富有冒險性的。促使斯大林守城並舉行閱兵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能抽調出十萬兵力支援莫斯科。

自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在遠東一直布有重兵來防止日本關東軍的進攻。即使在西線完全崩潰的形勢下,斯大林也沒有動用遠東兵力。就在莫斯科生死存亡之際,情報人員佐爾格向斯大林詳細的回報了日軍動態。

佐爾格得到準確情報,日軍大本營在年內不會向蘇聯宣戰,而且在隨後可能會對美國開戰。得到消息的斯大林,迅速從遠東秘密調回34個師支援莫斯科。後來紅場閱兵的部隊就是來自戰鬥力極為強悍的遠東地區。

斯大林隨即決定舉行十月革命慶祝大會並於次日閱兵,朱可夫僅參加了慶祝大會,便返回指揮所,隨時準備抵擋德軍的進攻。斯大林在閱兵式上發表了講話,號召人民要堅守莫斯科,這個講話鼓舞了整個蘇聯軍民。

閱兵過程中的裝甲部隊在受閱完成後,立即返回前線參與防守。這雖然只是一次傳統的閱兵,但它卻展現了蘇聯人民對納粹的蔑視,同時給希特勒和德軍的心理帶來打擊。這次閱兵的電波傳向世界各地,包括柏林。

德軍在損失了十幾架轟炸機後,放棄了對紅場閱兵的干擾。在接下去的幾周裡,莫斯科城外的蘇軍兵力已過百萬,與德軍勢均力敵。此時的莫斯科已經白雪皚皚,德軍裝甲部隊已癱瘓,最致命的是補給物資的缺乏。

蘇軍經過浴血奮戰,截止到次年二月,已將德軍趕到莫斯科兩百公里以外的地區。面對戰役的失利,希特勒憤怒的將包括布勞希奇、博克、古德里安在內的30多名高級將領撤職,斯大林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完勝。

綜上,斯大林堅守莫斯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莫斯科的重要性非比尋常,德軍的疲態盡顯及遠東兵力的增援是斯大林堅守的主因。當然天氣的因素也不能忽略,它是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關鍵,25分鐘的閱兵同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