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出身是怎樣的,以前當過土匪嗎?

舊史陳言


在民國時期的東北,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賣過燒餅、當過獸醫、街頭賣藝、做過街頭小混混,也曾落草為寇,這樣的一位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短短十幾年混到了稱霸一方的東北王,後來又一躍成為地位顯赫的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他就是張作霖。

張作霖其實祖上姓李,在清嘉慶年間,河北大城縣的張家和李家本是親戚,張家的姑娘嫁到李家,可是到了嘉慶末年,李家沒有兒子,張家只能把兒子張永貴倒插門給李家,以延續香火,所生的兒子也全部姓張,也算是張冠李戴。

在道光年間,河北大旱,屍橫遍野,張永貴便帶著一家老小闖關東來到奉天海城縣,以求謀生。

到第四代張有財,也就是張作霖的父親,張有財靠著從父親張發留下的房子和土地,家境還算小康,張有財的名字寓意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去發財,然而張有財卻想了另外一條致富的道路,去賭博。

張有財原配邵氏,結婚不久便死亡,後來又續絃娶了王氏,便是張作霖的生母,王氏共生三個兒子,長子作泰、次子作孚、三子作霖,還有個女兒叫秀英。在張作霖14歲那年,父親張有財整日泡在賭場裡,有一日,張有財與賭徒王二因催索賭債發生衝突,被王二失手打死,命喪黃泉,留下一妻和四個孩子。

張作霖從小愛爭強好勝,常常做一幫小娃子的頭,誰不聽張作霖的,就會被張作霖拳打腳踢,後被找上家門。

張有財死後,大兒子作泰得了肺結核不久也死去了,王氏帶著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靠做針線活艱難維持生活,年幼的張作霖想去找村裡的孩子玩,可玩伴們都去上學了,張作霖因家庭貧困,無錢唸書,可見張作霖的小時候的家境還是很貧窮的。

有一天,張作霖路過一私塾,出於好奇,他趴窗口跟教書先生學習讀三字經,學了幾日,背的還不錯,先生便把這身上穿的破破爛爛的小孩喊進屋內,你願意跟我學習讀書嗎?張作霖回答道:沒錢。私塾先生觀察這個孩子聰明,長得也是招人稀罕,先生便讓張作霖免費學習了三個月,張作霖這一輩子的學歷,就是三個月,可以說少年時期的張作霖一無背景,二無文化,三無錢財,純粹是個村裡的小混混。

後來張作霖的母親王氏又嫁給了個獸醫,因為王氏自己拉扯三個孩子屬實也很難,找個男人起碼也有個靠山,但張作霖打小受張有財的影響,沒事也喜歡賭博,錢全輸在賭博上了,王氏覺得這孩子不能像他爹一樣,便讓張作霖跟著繼父學習獸醫,好吃懶做的張作霖學了幾天後,便嫌髒不願意學,幹別的手藝他又嫌累,幹不了,只能繼續當混混。

十幾歲的張作霖混跡於海城的各個地方,也沒混明白,在清末的時候,遼寧各地兵荒馬亂,張作霖今天開個獸醫站,明天當郎貨賣燒餅,後天又打靶賣藝,好幾次險些丟了性命。

後來恰逢甲午中日戰爭,二十歲的張作霖便去參軍,在軍隊,張作霖起碼不用為生計發愁,還能吃口飽飯。張作霖學過獸醫。被安排在部隊裡當騎兵,也開始學習騎馬、打槍這些基本的技能,在軍隊混的還不錯,清廷在甲午戰爭慘敗後,張作霖回到了老家遼寧海城。

回到海城後,張作霖發現此時的遼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奉天,在民間當時有三股勢力,一是晚清政府,二是日本人,三是地方出現了保安團,也叫做團練勢力,保護一方平安,說白了就是土匪,百姓向保安團交錢免災。

二十多歲的的張作霖來到了遼西趙家廟,在遼西趙家廟娶了大戶人家趙佔元家的千金,岳父趙佔元看清當時的形勢,保安團比較掙錢,但趙佔元本人已過當打之年,看張作霖當過兵,使得一手好槍,並且有膽子,岳父趙佔元便出錢給張作霖買了一路人馬,大約20人左右,在趙家廟成立了一個保安團。張作霖比較當時還算仁義,收到保護費,也確實維護老百姓的利益,在自己地界上,百姓安居樂業,秋毫無犯,很得人心。

沒過半年,張作霖的勢力便進一步擴大,保安團發展到五十來號人,幾十把槍。這時來了趙家廟來了另一夥保安團,頭子名曰海沙子,勢力也不小,帶著幾十號人加二十幾把槍,海沙子也看中了趙家這塊肥地,打算趕走張作霖。張作霖也算是條好漢,對海沙子說:如果我們火拼,咋們手下的兄弟們可能死傷慘重,這是你我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咋倆單挑,背靠背前進十步,同時開槍,如果我死了,地盤和兄弟們全歸你,反之一樣。結果是張作霖一槍打死了海沙子,海沙子一槍打到了張作霖腿上,沒中要害,張作霖成功的收編了海沙子的保安團。

隨著人員的擴編,張作霖欲進一步的擴大地盤,他看中了趙家廟西北中安堡的這個地方,掌管中安堡的保安團頭子叫做金壽山,金壽山在中安堡欺男霸女,壓榨百姓,很不得民心,百姓都希望能把金壽山趕出去,這樣,張作霖帶領一幫兄弟打跑了金壽山,在1901年除夕夜裡金壽山不知從哪搬來的救兵,偷襲張作霖,張作霖帶著全家老小突圍,從趙家廟一路跑到了江家屯,在江家屯輾轉又跑到八角臺,在馬車上,張作霖的媳婦生下了長子張學良。

張作霖本是想在八角臺稍作歇腳,投奔另一位綠林好漢馮德麟,馮德麟實力更大,和張作霖關係也不錯,八角臺的團練頭子張景惠要拉張作霖入夥,咱倆一起幹,兄弟齊心,共圖大業,張作霖考慮到老婆剛生孩子,張景惠這個人挺仗義,張作霖便留了下來,後來張景惠主動退位,張作霖成了一把手,八角臺變成了張作霖發家的福地,勢力也是越來越大,成了一支幾千人的團練部隊。

在清帝退位的前夕,張作霖在遼寧已經是一支有實力的團練勢力,但張作霖並不滿足土匪的名號,他有更大的慾望,他便想運作與北洋政府取得聯繫,這時候的北洋政府,為了讓東北三省免受南方各省獨立的影響,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便秘密派人聯繫張作霖,只要張作霖歸順北洋政府,便封張作霖為東三省防務督辦,張作霖感覺機會來了,正愁找不到組織,喜出望外,馬上回禮,幾盒上等人參,銀質餐具,還有一張重達一噸多的玉床,玉床是按照宮廷皇帝同款做的,以討好袁世凱,藉助袁世凱的力量,張作霖在遼寧混的如魚得水。也成了朝廷的正規軍,而不是土匪了。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就任中華民國總理,派人聯繫張作霖,以總統黎元洪的名義,封張作霖為奉天督軍兼省長,藉此拉攏張作霖,這樣,張作霖順利的又有了段祺瑞做靠山,這時候有人不服,這個人便是綠林好漢馮德麟,當時在遼寧有兩股勢力最為強大,一是張作霖,二是馮德麟,二人實力旗鼓相當,馮德麟說我也想當督軍兼省長,二人劍拔弩張。

這時候的北洋政府,黎元洪任大總統,段祺瑞任總理,但段祺瑞手中握有軍權,黎元洪就是個空殼總統,黎元洪為對抗段祺瑞,聯繫上東北的馮德麟,以求馮德麟的支持,馮德麟沒看清當時的形勢,便冒冒失失帶人進京,沒想到很快就被段祺瑞滅了,馮德麟被抓進監獄,後來成功越獄,一路跑到天津火車站,在火車站,又被天津的政府逮捕了。馮德麟帶兵等於和黎元洪同謀,段祺瑞想槍斃馮德麟。

張作霖卻念馮德麟為綠林一脈,馮德麟也很講江湖道義,請求段祺瑞網開一面,沒想到的是,段祺瑞真給了張作霖一個面子,把馮德麟放回東北,還封馮德麟為山林守護大臣,兵馬全部劃給了張作霖,等於讓馮德麟留在東北養老,張作霖有的北洋政府的支持,自己在東北的勢力也是無人能及,進一步將吉林、黑龍江一併收入囊中,成了獨一無二的東北王。

大家怎麼樣看待張大帥的一生呢?


歷史課課代表


張作霖,出身地方民團性質的“保險隊”。雖然許多人認為他是土匪出身的軍閥,但實際上他僅僅在土匪頭子董大虎手下幹過兩個月。在這兩個月土匪經歷裡,他並沒有偷搶殺人等土匪行為,只負責看守肉票。

因此,張學良多次說:“我父親不是土匪。”張作霖更是既委屈,又氣憤:“都說我張作霖當過鬍子,我他媽的要是拿過誰一個笤帚疙瘩,死後也要入十八層地獄,託驢變馬去還人家。”

與土匪交往密切,曾被告發入獄

1895年8月,張作霖與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趙春桂(也就是張學良的母親)結婚,並在岳父的幫助下開了一個獸醫樁,靠少年時跟著繼父學的獸醫知識逐漸在方圓幾十裡闖出了名氣。

當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後,遼西、遼南一帶各路馬賊蜂擁而起,張作霖因常常給他們醫治馬匹,結實了不少綠林朋友。加上張作霖嗜好賭博,經常吵架得罪人,有人瘋傳張作霖是馬賊的窩主。

當地的財主也非常擔心張作霖和土匪、馬賊勾結,對他們下手,於是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到所在的廣寧縣(今北鎮縣)控告張作霖通匪,使得張作霖被逮捕,關押在廣寧縣監獄。

也是張作霖夠硬氣,雖然經歷了各種酷刑卻咬緊牙關,死活不招認“通匪”,官府也就一直無法將其定罪。後經其岳父趙佔元花錢打點、託人疏通,被無罪釋放。

多數“保險隊”,既像團練更像土匪

1896年,張作霖僅僅在董大虎匪幫呆了兩個月,就回到了趙家廟。由於剛剛經歷中日甲午戰爭,大批槍支彈藥流落民間,散兵遊勇、地痞流氓利用這些武器殺人越貨、騷擾鄉里。一些膽大的,趁機落草為寇,為害一方。

一些富戶紳商為保護自家財產,紛紛組織起了“保險隊”、“團練”、“大團”等地方武裝。張作霖也在父親的幫助下,在趙家廟成立了一支20餘人的“保險隊”,負責保衛周圍七八個村子。

對於絕大多數“保險隊”來說,依然亦團亦匪。白天是“保險隊”保護鄉民安全,夜間到外邊搶劫。但從1900年以後,各“保險隊”主要靠轄區百姓按地畝納捐養活,他們負責保護轄區不受外來匪幫的侵犯。

這些“保險隊”有的是官辦的、有的是由地方富戶自行組織的,有的是由土匪演變的,張作霖的“保險隊”雖不是官辦的,但也不是土匪演變,而是地方自行組織的那種。加上張作霖十分珍惜此次命運轉機,恪盡職守,盡心盡力,頗受百姓讚許,也不應該歸於亦兵亦匪那一類。

麾下部分兄弟,確係土匪出身

張作霖奉系軍閥的老班底,是1909年在洮南關帝廟磕頭結拜兄弟時初步建立的,參與結拜的8人中,老二馮德麟不僅是遼西著名的土匪頭子,曾經被俄軍關押在庫頁島,他也是張作霖進入湯二虎匪幫的介紹人。

最先投靠張作霖的老四湯玉麟和老八的張作相。其中,湯玉麟與張作霖合兵前,就佔據了虹螺峴山落草為寇,其匪幫雖然僅數十人,卻個個勇悍,武器精良,有較強戰鬥力;老八張作相因為土匪郭玉殺其族兄張作正,就趁社會混亂之機,拉起一幫人馬殺死郭玉,然後入綠林為匪。

也許,正是受到這些土匪手下的牽連,僅僅入過兩個月匪窩的張作霖,戴了一輩子的“土匪”帽子。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張作霖是地地道道的綠林出身,以前確實當過獨霸一方的土匪。張作霖不僅當過土匪而且曾經還是個賭徒。




張作霖,字雨亭,乳名“老疙瘩”,1875年生人。貧苦家庭出身,奉天省海城縣人,祖籍河北省間府大城。張作霖的父親叫張有財,名字雖然有財可是這小子整天不務正業,是一個嗜賭如命的傢伙。而且十賭九輸,沒什麼牌技。儘管開了一家雜貨鋪子,可是也經不起張有財這麼折騰。沒幾年鋪子就因經營不善關門了,張有財沒辦法,就來到了遼河下游的大高坎鎮,在杜家店當了一名夥計,沒事攢點錢就跟住店的老客賭錢玩,時不時的還設個賭局撈點外快。


張作霖那時候還小,十幾歲的時候就耳聞目睹了父親的這些作為,開始張作霖覺得很好奇,時間長了也就慢慢的看懂了,也學會了,他覺得這賭博這玩意挺不錯的,即好玩又能賺錢。於是沒多久,小小年紀的張作霖就在父親的影響下,迷上了賭博。

後來,張作霖迷上賭博這事就被他母親發現了,母親對他進行批評教育甚至打罵 ,可這些都無濟於事,張作霖不僅不知悔改,而且還依然我行我素,你說這小子有多叛逆吧!

後來在張作霖14歲的時候,父親張有財因借了一個賭徒的錢上門逼債,結果被人家給活生生的打死了。就這樣嗜賭如命的父親沒了,他沒有給張家帶來幸福不說,還教壞了兒子張作霖,年紀輕輕的張作霖不僅學會了賭博,而且還學會了對人的不信任。父親的死對張作霖的影響很大,他看透了人情的冷暖和醜惡,更練就了他心狠手辣和敢於冒險的性格。


這種性格也註定了張作霖日後走上土匪這條不歸路,父親死後,張作霖也曾經一度消停了一陣子,後來為了生計,張作霖經人介紹學做了獸醫,找了份差事幹。手頭有了點錢,就又去賭場賭博。據說有一次張作霖賭錢被人騙了,身上帶的錢全部被人贏了去,後來情急之下,張作霖居然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大塊肉作為賭注。這一手可把在場的賭徒們嚇壞了,張作霖這小子是要玩命啊!二話沒說,好漢不吃眼前虧,賭徒們立刻把贏張作霖的錢如數奉還,賭徒們心想,這小子可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主,誰敢惹這位爺啊!

從此以後張作霖名聲大噪,在當地只要提到小個子張獸醫就沒人敢惹他。後來張作霖又結識了一些地痞流氓,不甘心做獸醫安於現狀的張作霖又在這些人的引薦下,投奔了清軍趙得勝的軍營。進了軍營的張作霖耐不住寂寞,後來就趁著清軍換防的時候,機靈狡猾的張作霖開了小差跑回了營口高坎。

回到高坎後,張作霖又結識了當地保險隊的土匪小頭目,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經常與這幫人來往,你說張作霖能不學壞嗎,後來張作霖又結識了土匪馮麟閣,經馮麟閣介紹又加入了董大虎的匪幫,從此,張作霖算是正式走上了土匪生涯。



後來,張作霖又做了保險隊的隊長,聯合土匪頭子張景惠,湯二虎等人,殺了土匪惡霸項昭子,海沙子,擊敗了周邊的五大匪幫。勢利越來越大,張作霖的大名從此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多久,遠在錦州的張作相也聽到張作霖的大名前來投奔。

勢利大了,野心自然也就大了,張作霖作土匪不光是為了錢財,他更大的目的就是要當官,而且他要當大官。


最終張作霖做到了,他不僅做到了東北王,而且還被封為陸海空軍大元帥。成為了威震全國的大軍閥,勢利之大無人能及,張作霖也無愧於一代梟雄這個稱號。

只可惜,張大帥命短啊,1928年6月4日,瀋陽皇姑屯事件爆發,張作霖乘坐的專列被日軍埋下的炸彈炸上了天,張作霖命喪皇姑屯,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任馳贏天下


在張作霖的“大帥府“中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府內的僕人都尊稱他為”鍾三爺“。鍾三爺能享有這麼高待遇,與他能力無關,他原本在營口磨豆腐。為什麼他會被張作霖”供“在家裡!

張作霖一度以聚賭放債維生,有次跟人賭錢輸了,拿不出錢,被一群賭徒硬逼還債,威脅要是不給錢就扒光衣服活活凍死張,時奉天府內冬天氣溫常在零下八九度徘徊,張無奈,脫了衣服,趁賭徒不注意冒寒風拔腿就逃。路上,碰見賣豆腐的鐘三,鍾三跟張有過幾次照面,見張如此狼狽,急忙脫下自己的羊皮背心給張作霖。後賭徒追到,逼著鍾三去追張作霖要回背心。

鍾三騎著毛驢,很快就追上了正在逃命的張作霖,此時的張氣喘吁吁,眉毛鬍子都披上一層薄薄的冰霜。鍾三見此,本想開口說話,不知為何手卻往口袋裡掏錢遞給張,還把毛驢送給了張作霖。


不久,爆發義和團運動,沙俄為鎮壓義和團,向我國東北積極派兵擴張,戰亂之中,盜匪趁機四起,因匪幫多騎馬,故稱”馬鬍子“,村民怕土匪,紛紛成立”保險隊“。


各地各班綠林以割據的形式,劃定範圍,到界外劫奪,在界內為地主富紳”保鏢“,令居民攤派一切費用,號稱”保險隊“。張作霖曾跟人學獸醫,因醫馬的緣故張結交了許多綠林朋友,張拉攏起一支七十餘人的武裝隊伍,當上了趙家廟一帶”保險隊“的頭目。其後,被臺安一帶的回教頭頭項昭子視為眼中釘。


張自知不是項昭子的對手,派人到鎮安縣紅螺硯向”湯二虎“求援,”湯二虎“湯玉麟與張作霖素未謀面,但他聽過

馮麒閣高度稱讚張作霖這個結拜兄弟,馮麒閣雄霸遼西一帶,一向不輕易夸人。於是慨然赴約,與張聯手做掉項。此後不斷有小股土匪來投,張作霖的大名也得以遠播。就這樣,漸漸形成以張作霖為首,以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為骨幹的土匪武裝。


張素有謀略,深知要想做大,須有高人相助,他與地方”名士“交往甚密,如舉人劉春霖、李雨濃、貢生張程九紛紛投到張的門下,張作霖以愛罵人著稱,一言不合就蹦出一句“媽那個巴子”。可在這些文人面前,卻是恭恭敬敬,不敢爆粗。



成為一名威震八方的土匪頭子當然不是張作霖的目標,他用計劫取奉天將軍曾琪之妻,取得其信任後,被清廷收編為省巡防營,時為1902年,張作霖終於實現由”馬鬍子“變成”朝廷命官“。


本草百曉生


河北大城縣的《大城縣誌》中曾有記載,直奉戰爭期間,張作霖曾返鄉認祖,遭到了族中老人的極力反對。原因之一,就是他曾當過“鬍子”,也就是土匪。此事讓張作霖耿耿於懷。後人也在他是不是土匪出身的問題上,爭論不休。那麼他以前究竟有沒有當過土匪呢?

(張作霖舊照)

張作霖是河北大城縣人,祖上遷到東北討生活,靠勤扒苦做積累家業,漸漸富貴了起來,然而張作霖的父親張發財是個不事農耕的敗家子,本來他分得一筆不小的家產,但他吃喝嫖賭很快就敗了個精光。後來由於還不上賭債,被追債的活活打死。

張作霖從小過得悽惶,人卻很機靈。父親死後,生活無著的母親只得帶他投奔了並不富裕的孃家。這年,他才13歲。

當時的清政府內憂外患,東北雖是關外,但外有日俄虎視眈眈,地方上也是土匪橫行,根本沒有太平的日子。

父親死後,母親便讓張作霖去學烙燒餅,又給他一點本錢支了個攤賣燒餅。雖是小本買賣,但一天下來,也能落幾個錢。但張作霖受父親薰陶,好賭博,所以辛苦錢常常輸個精光。

母親無法,只得讓他去給木匠做學徒。想學人手藝,先得侍候師父幾年,什麼粗活重活都得幹,一點不如意還被師父罵個狗血淋頭,張作霖受不了這個氣,不幹了。

母親見他高不成,低不就,一氣之下,不管他了。

失去庇護的張作霖,只得在外尋活路。但年紀小,身體也弱,誰又肯僱他呢!苦得呀,流落街頭做了乞丐。

(張作霖青年時舊照)

一路走走停停,張作霖落魄地走到一個鎮子上。正好大車店缺個幹雜活的,就把他給僱了下來。張作霖雖說是個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但他早年卻跟人學過獸醫,雖不精,但人家的騾馬病了,他給找點草藥治,治好了皆大歡喜,還能得幾個錢。沒治好,人家也不怪他,畢竟他一番好意。一來二去,漸漸被人喊成獸醫了,誰的騾馬有病,也都習慣來叫他,時間一長,他還真成了獸醫。

由於養得起騾馬的不是財主,就是土匪,因此他的主顧也多是各路土匪和鄉紳。也就這時認識了一些綠林土匪。不過張作霖一心向善,根本沒想過當土匪,所以他安分守己的做著獸醫分內的事。

結果有一次他治馬失手,把土匪頭子的馬治沒了,土匪頭子要他賠一大筆錢。可憐張作霖解釋了半天,最後被土匪頭子打了個半死。

眼見獸醫做不成了,好不容易揀回一條命的張作霜,只得另謀生路。

此時,甲午戰爭爆發,清朝四處募兵,對戰日本。

張作霖眼見沒有活路,便應徵入伍。

沒想到張作霖會醫馬的手藝,在軍隊裡很吃香,同時張作霖喜歡玩槍,經過苦練很快成了神槍手。由於他表現突出,很快就被升為哨長。

眼看得到將領的器重,升職指日可待。誰知甲午一戰,北洋軍幾乎全軍覆沒。張作霖僥倖揀回一條命來,趕緊逃回了東北。

張作霖雖一事無成,但回來後卻交了好運。

(趙春桂舊照)

趙家廟的地主趙佔元的二閨女趙春桂看上他了。

趙佔元疼趙春桂,所以也不在乎張作霖有錢沒錢,便把趙春桂嫁給了他,並對他多有資助。

張作霖是吃軟飯的人嗎?當然不是。所以他看到散兵遊勇在東北作亂,又有土匪常來騷擾,許多地方都建立了自保護衛隊。那些不願意被土匪騷擾的人,花錢買平安,請這些自保護衛隊保一方太平。

張作霖認為這是個門路,於是在岳父趙佔元的幫助下,找了20幾個人,買了幾條槍,也拉起一支自保護衛隊。

張作霖的自保護衛隊非常規矩,他們從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維護治安又認真負責。幾次土匪來搶,他都帶著隊伍豁出命地把對方打了回去,因此口碑特別好。找他保平安的人不少,來投奔他的人亦不少。再加上他懲除土匪時,順便又接收了土匪的隊伍,因此隊伍一日強於一日。

1902年,隨著八國聯軍撤退,慈禧從西安返回京城,各地官吏工作也漸漸走上正軌。張作霖這種沒有編制的野班子,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張作霖舊照)

張作霖是個聰明人,早在他保境安民的時候,便廣結好友,商會會長張紫雲就是那時和他結下的情誼。張紫雲不願意看到張作霖又白手起家,所以他便向新民知府增韞推薦了張作霖,並稱張作霖的隊伍若是遣散,必會放虎歸山,為患鄉里。

張紫雲介紹張作霖和增韞認識。席間,張作霖一直對增韞畢恭畢敬,這給增韞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於是打報告給上級,在得到上級同意後,收編了張作霖的自保護衛隊。

此後,張作霖對增韞百般賄賂,他在軍中的職位也一升再升,不久便升為營長,從此開啟了他“東北王”的逆襲之旅。

所以說,從張作霖前期的人生軌跡來看,張作霖有很多土匪朋友,但他卻從沒想過要做土匪,所以,當族中老人說他做過“鬍子”,不讓他返鄉認祖時,他也就難免耿耿於懷了。

(參考史料:《張作霖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張作霖,出身貧民,“文盲+流氓”,確曾短暫為匪,東北方言稱土匪為“鬍子”。

但是,張作霖一生最後大結局是,不僅是北洋軍閥奉系“東北王”,而且,號稱“張大帥”,登上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最後一任國家元首寶座!

張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人(今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東風鎮馬家房村西小窪屯)。

張作霖,幼年父早亡而家貧,三個月私塾文化,學木匠、賣包子、挑擔貨郎、獸醫出身,早年投清軍綠營兵,中日甲午戰爭潰敗後,亂世中曾有一段投身綠林為匪經歷。

為時不久,被清政府招安,因其熟悉匪情,命其轉身剿匪,不負眾望,率軍剿滅被清政府列為“一號通輯犯”、時稱“遼西巨匪”的杜立三等遼寧匪患,又率軍北上剿滅“東蒙悍匪”陶克陶胡,使其遁入沙俄等,屢立戰功,一路升遷,手握重兵。

1911年,“辛亥革命”時,奉東三有省總督電招,率軍入衛奉天(今瀋陽),逐步掌握遼寧軍政,並不斷擴充勢力,掌控東北軍政,成為“東北王”,二次“直奉戰爭”,擊敗執政北洋政府直係軍閥,最終問鼎中華民國北洋中央政府。

故發跡後,被政敵們稱為“匪帥”、“鬍子軍”而名聞天下。

張作霖,雖然時無總統,然並未任總統,但以安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之職執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政權,“張大帥”之稱由此而來,其子張學良因而得“少帥”之名。

張作霖,以陸海軍大元帥,執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實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最後一任國家元首,號稱“東北王”的北洋奉系軍閥首領。


1928年,張作霖乘火車由北京返奉,被日本人於瀋陽市皇姑屯炸死後,暫厝瀋陽大帥府,其子“少帥”張學良為張作霖原選定墓址位於遼寧省撫順市大夥房水庫附近,定名元帥林。從北京、河北等地古陵選運大量石刻墓製品,加上張作霖生前從北京弄來的石刻墓製品,大興土木,營建墓園。

未及完工入葬,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略軍佔領東北,張學良當時駐屯北京,元帥林遂成一空墓。

日本人侵佔瀋陽後,將張作霖棺柩移存瀋陽東關珠林寺。

張作霖生前早年為匪時的拜把兄弟、時任偽滿洲國總理的張景惠,念及兄弟情誼,欲將張作霖早日入土為安,出面安排把張作霖棺柩下葬元帥林,但日本人不準,歸葬祖墓也不行,後經協商,允許下葬於遼寧省錦州市錦縣(今凌海市)石山鎮驛馬坊,張作霖母王太夫人、張作霖趙氏夫人墓園內。在王太夫人墓旁與與趙氏夫人合葬。


遂使生前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競然死無葬身之地,借其母及妻墓園下葬,而演變成為簡陋悽涼、兩丘荒冢的張作霖墓園,與其生前的身份多麼的不相匹配?

這大概是縱橫廝殺大半個中國,身為陸海軍大元帥、掌控北洋政府大權的張作霖生前,無論如何也未曾想到的吧!


z山海


張作霖是不是土匪出身呢?他兒子張學良認為不是。

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有一本著作,叫《張學良口述歷史》,書中詳細的介紹了張作霖的早年經歷。

下面敘述的歷史故事都出自於這本書。

張作霖祖籍是河北大城人,祖上本姓李,因為母親張家這一方沒有男孩傳後,過繼給了張家,就這麼姓了張。

一、為父報仇大逃亡

張作霖的父親叫張有財,一天去小賭場耍錢,碰到兩個人在賭博,一個姓王的小財主和年輕的富二代。

這個富二代歲數不大,擱現在說就還是個孩子,但出手豪爽,老爹的錢花的不心疼,不一會兒就把錢輸光了,不但輸光了,還欠了姓王的小財主很多錢。

小財主就要錢,富二代沒有啊,被逼急了,就哭了。

這時,張作霖的爹看不下去了,說,差不多就得啦,你都贏了那麼多了,算了吧。

小財主當然不願意了,說,老不死的,礙你什麼事啊?

張作霖的爹也不是一個善茬,一聽也火了:“我管閒事?如果我把你的事情說出來,你就沒法在這呆了,你就軟蛋了。”

小財主一聽不敢吱聲了,因為他是出老千贏得富二代,被張作霖的爹一番話揭了老底兒。

到了下午,散了場,大家往回走。

在路上,小財主讓張作霖的爹給他道歉,嫌他多管閒事。

張作霖的爹當然不幹了,說,我沒揭發你就是好的,還給你道歉。

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說著就吵了起來,吵著吵著就動起了手。

張作霖的爹50多歲了,小財主才30多歲,他爹肯定吃虧,被小財主打成了重傷,後來去世了。

父親死後,張作霖和他的二哥就商量著要報仇。

張作霖借了一頭驢,帶著杆土槍和二哥一起去找小財主報仇。

小財主家人口多,房子大,他們翻牆的時候驚動了家裡的老太婆,老太婆就喊,有人,有人。

哥倆害怕了,就去捂老太婆的嘴,張作霖一不小心擦槍走火,把老太婆給打死了。

打死了人,張作霖騎著驢就跑了。

二哥被官府抓了起來,判了十年刑。

二、做獸醫,當土匪

張作霖逃後,投奔了毅軍,毅軍是清朝的一支軍隊,首領叫做宋慶。

張作霖給宋慶當警衛員,很受宋慶的賞識,沒用幾年就升了官兒,做了外委。

發達後的張作霖,也學楚霸王衣錦還鄉,回到了他的村莊。

沒成想,剛到家就有人送信,說小財主見你回來了又把你告了,政府正派人來抓你呢。

張作霖得到消息,趕緊跑。

這時宋慶帶著軍隊到朝鮮去了,失去了靠山的張作霖就去投靠了一個獸醫,幫人家幹活,也做起了獸醫。

就是獸醫這個行當讓張作霖發跡了,也讓他成了後來人眼中的土匪。

張作霖的這個獸醫,在當時主要就是給馬看病。而當時能有馬的都是一些什麼人呢?除了一些馬販子之外,更多的都是一些綠林好漢,草莽英雄。

所以張作霖就認識了很多這樣的草莽豪傑。

這時,正趕上義和團興起,東北的政府機構被衝散了,官府裡的人都跑了。沒人管了,地方上就要自保,於是很多村莊都建立了自己的自保武裝。

張作霖敏銳的看到了這個機會,他召集十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保險隊。他這個保險隊負責保護村莊的安全,然後被保護的村莊按月要給他交保護費。

這就像現在的保安公司一樣,所以張學良說他父親其實不是土匪。

張作霖的這個保險隊收了保護費,那是真幹活,如果有其它土匪來進犯村莊,保險隊就會把他們打退。

當時有一個叫海沙子的土匪,隊伍很大,手裡有二十幾條槍,張作霖那時才有十幾條。

一天,海沙子帶著隊伍來到一個叫八角臺的村莊,向村民要過路費。

村莊當時被張作霖保護著,他就說不行,不能給你錢。

海沙子說,不給錢我就打。

張作霖說,行,但咱別在村子裡打。咱找個地方面對面開槍對決。你打死了我,村莊、我的隊伍歸你,我打死了你,你的隊伍就歸我。

倆人就對決。

張作霖中了一槍,只是受了傷,但一槍把海沙子給打死了。海沙子的隊伍就歸了張作霖,這其中就有湯玉麟。

張作霖的勢力後來越來越大,被稱為北霸天。

後來,義和團結束了,清政府騰出手來了,就開始清理張作霖這些土匪們,張作霖就被招安了。

清朝任命張作霖做了一個管帶。

張作霖後來為清朝屢立戰功,步步高昇,後來成了東北王。


三上歷史


張作霖的出身不好,他的老爹就是一個賭徒。一般走上賭這條路的人,基本上都不是什麼正經人。

張作霖有這樣的一個父親,註定決定了他人生的不同。畢竟他不是出生在文人士大夫之家,舞文弄墨的事情,根本也落不到他的頭上。

所以,他只能在那個亂世之中,當一個流寇,然後伺機而動了。

因為張作霖的父親愛賭,欠了一屁股的錢還不起。他只有被人給打死了,張作霖死了父親,他當然要報仇了。

畢竟殺父之仇大如天。

所以,張作霖和自己的哥哥,就開始走上了復仇的道路。在他們一次和父親報仇的路上,和對方火拼了。

最終,張作霖的哥哥被打死了,張作霖只好亡命天涯了。

這時候恰好是清朝末年,國家比較動盪,尤其是東北地區,既有俄國人的勢力,又有日本人的勢力,當真是亂的很。

在這期間張作霖當過醫生,參加過軍隊。但是,最終都是覺得不合適,然後再次遊蕩在社會之中。

張作霖真正的得到第一桶金,是因為他當了上門女婿,娶了一個好太太。

正是在他的老丈人的幫助下,他開始當起了土匪的。

當然了土匪也是分好壞的。

當時土匪的定義,就是與官方為敵的人,就是土匪。打家劫舍,禍害老百姓的人就是土匪。

張作霖這個土匪還是為當地的老百姓做事的。當然了前提是這些老百姓要向他納糧,他才會參與保護。

也就是說當時的張作霖等於是在收保護費,只要繳保護費的,他就會保護村民不受外人的侵擾。

即使是這樣願意參保的百姓,也是很多的。

當時,在東北像張作霖這樣的土匪,還是有很多的。

這時候就會出現,他們為爭奪百姓,而火拼的情況。在這條路上張作霖走的並不是很順利。但是,他的幸運的地方,就是在他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得到了朝廷的招撫,沒辦法,那時候東北的土匪真的是太多了。

清王朝就想用土匪來滅土匪,所以,這時候是張作霖抓住了這個讓他可以飛黃騰達的機會。

當了大半輩子土匪的張作霖,終於鹹魚翻身了。他開始穿上了朝廷發給自己的官衣。靠著背後大清王朝的保護,作威作福了。

這時候的他真的要大幹一場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張作霖一鼓作氣,把東北的土匪剿滅的剿滅,趕跑的趕跑。

因此,東北也就成為了張作霖的地盤。一代東北王張作霖就是這樣誕生的。

後來清廷混的越來越差,張作霖索性就脫離了他們。這時候張作霖想靠著日本人的勢力,再次壯大自己。

他的目的也達到了,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他也打了很多大仗和勝仗。張作霖的勢力,一度擴張到今天的江南地帶。

日本之所以扶持張作霖就是想讓張作霖為自己賣命做賣國賊。

張作霖不是這樣想的,他想的是靠日本人的勢力發展自己,但是若是讓他做賣國賊,他是堅決的不會答應的。

日本人一看張作霖不聽自己的。

所以,他們就定下了一個計劃,來暗殺張作霖。最終張作霖就是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給炸死的。

所以說張作霖是有土匪的出身的,他的發跡,是和當年當土匪的那段經歷分不開的。


史學達人


張作霖是民國時期的“東北王”,早期的張作霖是做過土匪的,但僅做了一兩年的土匪,就被清廷給招安,變成了“朝廷命官”,再往後就是清朝覆滅,民國時期張作霖擁兵自重,成為了東北最有勢力的大軍閥。

一、早期的張作霖

張作霖的父親是個賭鬼,經常數月不著家,後來因賭錢而被人謀殺。張作霖自小沒什麼人管教,讀了不到一年的書就輟學了,也學會了賭錢。張作霖的母親怕他學壞,於是湊了幾個錢讓他做小買賣。


但張作霖好賭博,賺的錢都不夠他花的,後來他去學獸醫,對馬開始感興趣,會一些相馬之術。後來張作霖在一家大車店裡打雜的時候,遇到過遼西巨匪馮麟閣,馮麟閣跟他講了很多關於土匪的事情,令他很是嚮往土匪的生活。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張作霖加入了清軍的隊伍裡,並且憑藉著醫治好一位長官的愛馬而被提攜為哨長。中日停戰之後,張作霖所在的軍隊調往關內,張作霖不願跟隨,於是帶著裝備離開了軍隊。


離開軍隊後張作霖又做起了獸醫,由於當時東北遭受俄國的侵略,匪徒四起,張作霖通過醫馬結交了不少綠林朋友,這也為他以後當上土匪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二、因賭博入獄

張作霖喜好賭博,醫馬的錢根本不夠他揮霍,張作霖的二哥張作孚也是個賭徒,有一次他和二哥在賭場打架鬥毆的時候,被人以“通匪”的罪名告到縣衙,並且後來以“查無實據”而獲刑。


張作霖出獄後,繼續賭錢,不務正業,與地方無賴及草莽之輩多有交往,後又賭輸欠下賭債,便去偷人家的豬,被抓住捱了一頓好打。張覺得在村裡無地自容,終於橫下一條心,決意投身綠林去當土匪。

三、為匪的日子

張作霖離家出走後,先找到以前認識的巨匪頭目馮麟閣,然後由馮介紹,在廣寧加入了董大虎匪幫。張作霖在董處主要負責看守綁來的人質。一段時間後,張覺得幹這種差使沒什麼意思,於是又離開了這個匪幫。


當時,中國正爆發義和團運動。沙俄帝國主義為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瘋狂派兵侵略我國東北廣大城鄉。當地很多村鎮都建立了民團武裝,張作霖認為民團比土匪更安全,也成立了一個30人左右的民團。

當時東北很多所謂的民團,不過是披著“民團”的外衣,做著土匪的事,張作霖的民團也不例外,憑藉張作霖的才幹,很快就在當地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包括了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為骨幹的兩百多號人馬。

四、變匪為官

在與其他匪股角逐爭鬥中,張作霖逐漸懂得了壯大自己的勢力的門路。他結交了不少地方“名士”。其中與他過從甚密、且有一定名望的有舉人劉春霖、李雨濃、貢生張程九(紫雲)、秀才杜泮林(恩波)等。

還有新民一燒鍋的彭掌櫃、八角臺富商戴春榮、新民廳的紅人趙經丞等。為進一步拉攏這些人,張還認張紫雲和彭掌櫃的為義父,使其死心踏地為自己效勞。


這樣一來,他在八角臺一帶紳商心目中的身價逐漸抬高,彼此勾結更加緊密。那些紳商富戶以民團“保鏢”有功,每月支給張作霖近3000兩充軍餉,加上他搶劫所得,餉項寬裕,在遼西的勢力越來越大。

庚子變亂之後,張作霖為實現其野心,尋找“出路”與“前途”,計劫清奉天將軍曾琪之妻,取得信任,被清廷收編為省巡防營,時為1902年。自此,張作霖由“草莽鬍匪”搖身一變成了“朝廷命官。”


魏青衣


先直接回答提出的問題:張作霖出身不好,而且確實當過土匪。

張本人出身相當貧苦,1875年出身於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當時的東北一帶由於是各路闖關東流民縱橫的地方,所以江湖氣息很重,張本人也混跡於江湖,三教九流很多都幹過,這使得其社會經驗相當豐富。

甲午戰爭的時候,張作霖還參加了清軍毅軍,也許是立過軍功吧,他當上了小軍官,但是甲午戰敗之後,他成為散兵遊勇逃回了遼西一帶,而且和當地地主的女兒結婚了。 這個時候,清朝對東北的統治明顯已經有崩盤態勢,而日俄勢力還沒有完全滲透到遼西,所以這時遼西是江湖人的天下,張作霖憑藉其社會經驗就在此地綠林混得風生水起,不過張作霖並不是是流寇一般的土匪,他的勢力更類似於地方豪強。

接下來他被政府“招安”了,然後開始剿匪,張此時是有自己的軍隊的,這時候他成了政府官員,接下來憑藉各種手段,仕途平步青雲,最終在亂世中成功成為一方諸侯。可謂是一個傳奇類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