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是以美國 F-100(F-102/104/105/106)系列、多用途F-4系列、法國"幻影"III系列戰鬥機為作戰對象設計的,是蘇聯研製的第一型可變後掠翼、單座、單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後期發展了對地攻擊型——МиГ-23Б/БН戰鬥轟炸機、МиГ-27超音速強擊機,其載彈量從2000kg增大至4000kg,是蘇聯空軍從防禦轉向進攻的標誌之一,是蘇聯第一個航程遠、火力強、起飛重量大、功能全面、設備完善的多功能戰鬥機系列,也是蘇聯第一個從 "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轉變的戰鬥機型號,其在蘇聯的定位相當於美國雙座、雙發的F-4"鬼怪"超音速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各型號累計生產數量超過 6000 架,是史上產量最大的第 2代重型戰鬥機。蘇聯/俄羅斯將МиГ-23戰鬥機劃為第三代戰鬥機,美國北約則將其劃為第二代戰鬥機。美國北約為МиГ-23戰鬥機起了一個充滿敬畏和暴力的綽號——"鞭撻者"(Flogger);迄今為止,這是美國北約給予蘇式戰鬥機最有力量的綽號。

為滿足不同作戰任務的需求,МиГ-23戰鬥機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可變翼、大推力雙轉子渦噴發動機、機載雷達、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等科技和系統;其中利用機翼16°小後掠角解決起飛著陸距離短、巡航飛行航程遠的問題;利用機翼72°大後掠角解決2倍音速飛行突防的問題,具有出色的飛行和作戰性能,МиГ-23M戰鬥機的水平加速性能和最大飛行速度不僅優於美國第二代戰鬥機——F-4"鬼怪"戰鬥機,而且可與第三代戰鬥機——F-15A"鷹"、F-16A"戰隼"戰鬥機孋美,具備截擊、制空、轟炸、教練等能力,蘇軍裝備的部分МиГ-23М戰鬥機具有對敵縱深目標進行常規打擊和戰術核突擊的作戰能力。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itary.com

МиГ-23戰鬥機是蘇聯裝備的第一型2倍音速、多功能的重型戰鬥機,細長機身與處於最大後掠角的機翼組成三角形氣動結構適合高速飛行,大面積垂尾和折迭腹鰭保證2倍音速飛行時的方向穩定性,可變後掠翼可在16°、45°、72°之間設定,較好適應了不同飛行速度的氣動要求,簡化了機械結構和操控系統,兩側設進氣道,留出機頭空間安裝先進的機載雷達和航電設備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機翼設置後掠角16°的МиГ-23系列重型戰鬥機有好的中低空、低速飛行性能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itary.com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tary.com

機翼設置在最大後掠角16°的利比亞空軍的МиГ-23МЛ戰鬥機,以米級高度(根據左側爬在地面的人身高估計)進行超低空通場飛行,展現了其超低空、高速突防的作戰能力,根據起落架在機身內、大型折迭式腹鰭仍處於展開的狀態,可以肯定"這既不是起飛,也不是著陸",就是超低空高速平飛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艦載版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tary.com

МиГ-23К戰鬥機具備從滑躍甲板起飛的能力,並在"庫茲涅左夫"(現俄羅斯編號)航母上完成試飛,圖為一架艦載型МиГ-23К戰鬥機從模擬滑躍甲板起飛瞬間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М系列戰鬥機雙機編隊,在海面進行超低空突防的飛行訓練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itary.com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的教練版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tary.com

МиГ-23У/УБ雙座教練/戰鬥轟炸機,在飛行員座艙後增加了教官座艙,頂上設置一個可升起的潛望鏡供教官在飛機起飛、著陸時觀察用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機翼設置在最大後掠角72°的МиГ-23戰鬥機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tary.com

機翼設置在最大後掠角72°的МиГ-23戰鬥機,其氣動佈局呈適合超音速飛行的箭形,可變機翼的翼套盒前緣(相當於邊條翼)、機翼前緣及其鋸齒等處均產生強脫體渦,有較好的氣動增升作用,而有效產生和利用脫體渦是第三代戰鬥機氣動設計的重點和亮點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МЛД戰鬥機攜帶的武器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tary.com

МиГ-23МЛД戰鬥機攜帶的武器表明其執行的作戰任務,第一排武器(前)是Х-25МЛ半主動激光制導空地導彈、КАБ-500系列半主動激光制導和電視制導炸彈——用於對地/海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第二排(中)武器是Х-31Б/П反艦/反輻射導彈、Х-29Т/ТД半主動激光/電視制導空地導彈——用於反艦、反輻射和地/海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第三排(後)武器是P-27和PBB-AE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紅外製導P-73近程空空導彈——用於制空、攔截作戰

МиГ-23戰鬥機機身細長,加速性能好,可以2倍音速飛行,不追求過高的近距空中格鬥性能,以高速截擊、中程攔射為基本作戰模式——即在地面指揮所引導下,МиГ-23戰鬥機高速接近目標、佔領有利位置,再利用機載雷達、紅外搜索-跟蹤系統、或目視搜索-跟蹤和截獲較遠距離(50km級)的目標,在距目標10km~50km距離上發射空空導彈進行攻擊——讓空空導彈與目標近距格鬥(而不是自己去近距格鬥),然後高速脫離戰場。換言之,МиГ-23戰鬥機的空戰模式——遠程截擊和中程攔射,這也是第三代戰鬥機的主流空戰模式。МиГ-23戰鬥機具備近距空中格鬥作戰的能力,但這並非其性能的長項。

МиГ-23戰鬥機機身細長,迎風阻力小,適合超音速飛行;當機翼變到最小後掠角16°時,飛機氣動佈局類似一架滑翔機,翼展誘導阻力小,適合於遠程亞音速飛行,機身內的空間幾乎裝滿了可變翼的翼盒-翼套結構、內置油箱、渦噴發動機及其相關輔助設備。但是,採用可變後掠翼,就不可能在機翼內設置主起落架;只裝一臺渦噴發動機,必然只有細長的機身和狹小的剩餘空間,根本裝不進標準的機身八字形主起落架;如果主起落架輪距寬度不夠,還會使飛機在起飛和著陸滑跑時穩定性不好;如果把主起落架設計在上單翼的翼根處,必然導致主起落架結構過長、超重;主起落架竟然成為МиГ-23戰鬥機成敗的關鍵。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 圖片來自www.RussianPlanes.NET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機身內部空間 圖片來自https://forum.largescaleplanes.com

МиГ-23戰鬥機機身留給收藏主起落架的內部空間(機身右側)狹小且不規則(圖右邊為機頭方向),左側機身留給收藏主起落架的內部空間應與之相同;傳統設計的主起落架裝不進該空間


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的主要設計要求:

1 主起落架須收藏在指定的內部空間內,且無凸出在機身外的鼓包;

2 主起落架須有足夠寬度,滿足飛機穩定滑行;

3 主起落架須有足夠強度,滿足重量20t級飛機正常起飛和著陸;

4 主起落架須有足夠高度,滿足飛機機身下掛點可掛載武器和副油箱;

5 主起落架須採用寬大低壓輪胎,滿足飛機在前線簡易機場正常起飛和著陸。


蘇聯一位女設計師創造性的完成了這個極具挑戰的設計,成功解決了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的難題,因此獲得斯大林獎章:

1)採用"肩式、立體四關節、四連桿、四艙門" 主起落架的結構設計,主輪搖臂減震支柱下端通過一段水平後伸臂(用於將主輪的安裝位置向機身後方推一小段距離)和一個關節連接寬大低壓輪胎,上端通過一個關節連接水平橫伸臂的外端,水平橫伸臂的內端通過一個關節連接在機身承力結構上,水平橫伸臂內側三分之一處有一個氣動收、放連桿,收縮時向上運動將水平橫伸臂向上拉起,帶動主輪搖臂減震支柱、進而帶動低壓輪胎向內轉動從垂直狀變成近水平狀,直至整個主起落架結構緊湊的收藏在指定空間內;機構複雜,動作精巧,受力臂粗壯皮實,摺疊後可緊湊收藏在發動機進氣道壁與機身蒙皮之間指定的狹小且不規則的空間內,無凸出在機身外的鼓包,主起落架支柱同時作為氣動系統的儲氣瓶;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tary.com

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摺疊後收藏在發動機進氣道壁與機身蒙皮之間不規則的空間內,同時使機身與地面之間有較大高度,機腹中心掛點可掛載800升大型副油箱或500kg制導炸彈,採用寬大低壓輪胎滿足在前線機場簡易跑道上起飛和著陸的要求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的主起落架艙有4片艙門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主起落架展開時3片艙門被連桿推開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1片艙門固定在主輪胎外側隨主起落架一併展開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水平橫伸臂位於起落架艙前邊,通過水平後伸臂將主輪胎向機身後方推一小段距離,正好嵌入這部分空間

上述圖片來自www.AFWing.com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的主起落架 圖片來自www.bourget.free.fr

МиГ-23戰鬥機的主起落架通過左、右兩個水平橫伸臂拉開主輪距,水平橫伸臂內端通過關節連接在機身承力結構上,通過連桿將水平橫伸臂的外端拉向上方,收藏時水平橫伸臂大致呈垂直狀,主輪平行的收藏在其後面的空間;通過控制水平橫伸臂和水平後伸臂的長度,設計機身與地面的高度,圖中機身中線掛點掛載1個800升的低阻副油箱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的左主起落架 圖片來自https://forum.largescaleplanes.com

МиГ-23戰鬥機的左主起落架,位於主起落架艙前面的水平後伸臂通過一個關節連接水平橫伸臂的外端,精確控制主輪胎後推的距離,使其收藏時正好嵌入機身與發動機外壁之間的空間;主起落架的一片艙門固定在主輪胎外,隨主起落架收起後正好作為整個艙門的一部分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右主起落架 圖片來自https://forum.largescaleplanes.com

МиГ-23戰鬥機右主起落架水平橫伸臂的收、放連桿(粗)和下方主起落架艙門的收、放連桿(細),圖中主起落架處於展開狀態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左主起落架 圖片來自www.b-domke.de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左主起落架 圖片來自www.b-domke.de

МиГ-23戰鬥機左主起落架 的後向照片,其水平橫伸臂通過一個關節連接水平後伸臂內端,水平後伸臂外端連接主輪胎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左主起落架的前向照片 圖片來自www.b-domke.de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右主起落架的前向照片 圖片來自www.b-domke.de

其水平橫伸臂通過一個關節連接水平後伸臂內端,水平後伸臂外端連接主輪胎;飛機尾鰭可動部分折向右側)


2)主起落架展開後,主輪之間的距離寬達2.88m;

3)主起落架結構在保證20噸級重量的МиГ-23戰鬥機起飛、著陸安全;

4)主起落架橫向展開後再折向下方,增加機身與地面的高度,使機身中心掛點可掛載800升大型副油箱、或500kg航彈;

5)主起落架橫向展開、在採用寬大低壓輪胎,滿足飛機在前線簡易機場正常起飛和著陸;

6)主起落架的動作機構與飛機尾鰭可動鰭聯動,主起落架展開時,尾鰭可動部分自動折向右側,防止飛機起飛、著陸時擦地受損;主起落架收起時,尾鰭可動部分自動轉向下方展開。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展開後,主輪之間距離寬達2.88m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tary.com

史上最具創意的起落架設計——沒有之一

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 圖片來自www.mycity-military.com

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橫向展開後再折向下方,增加機身與地面的高度,使機身中心掛點可掛載800升大型副油箱、或500kg航彈

綜上所述,МиГ-23戰鬥機主起落架是史上最具創意的設計,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