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為什麼在近代會超越東方文明?

思想加29454


其實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之間並沒有超越關係,在古代的時候,二者是屬於雙線並行的關係,類似於平行線,共同發展,互無交集。

中國素有上下五千年之說,但是根據西方的規則,中國文明只有3000多年,其餘歷史記載並沒有相關的考古文物支持,也沒有形成系統的文字。

東西方文明融合

如果真要按照西方的標準,東方的文明起源,還是要落後於西方文明,所以也就談不上是誰超越了誰。相較於說“近代西方文明超越了東方文明”,我更接受“近代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融合階段”。

或許你覺得近代中國進來無數的“洋文化”,在這樣的“西方文明”衝擊之下,我國已經開始“西”化,而一些傳統的東西都在慢慢丟失,這是一種東方文明退後,西方文明超越的一種現象。

其實並非如此,在我國古代,地理位置極為特殊,西面有荒漠和隔壁作為天然屏障,東面有汪洋大海阻擋一切,這樣的地理環境給了東方文明發展的一個溫床,阻擋了外來文明的進入。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展,這樣的“天然屏障”失去了阻擋的功效,人們逐漸開始能越過這樣的地裡環境,於是西方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大航海時代加上四處殖民,讓西方的列強迅速發展。

其實在我國明朝時期,我國的發展情況還是不落後世界,只是封建社會長期的閉關鎖國、禁海等策略,讓自己與外界減少了交流,才導致逐漸沒落。這一點在清朝最為明顯,因為我國清朝時期,西方的發展最為迅速,這才在西方列強敲開國門的時候,讓清朝統治者大吃一驚,他們內心詫異,原來作為天朝的我們,此刻早已不堪一擊。

在西方文明進入之後,與東方文明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在這場碰撞之中,為了追求先進的技術,中國人開始大量學習西方科技,同時,也開始接受西方的文化。

其實,在這場東西方文明融合的過程中,不止是我們吸收西方文化,西方也在不斷吸納東方文化。

如今,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他們正是東方文明的代表和宣揚者,他們的大範圍存在,正是西方對東方文明接受的表現。

文明輪轉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文明強盛的地點,有輪迴之道。

從春秋開始,管仲相齊,尊王攘夷,使齊桓公稱霸一時,再到晉、楚、吳、越的輪流爭霸,整個春秋時期並非一直是一家獨大,而是輪轉稱霸。

到戰國時期,魏國和趙國稱雄,一時風光無限,而後秦國崛起,憑藉郡縣制超越群雄諸侯,憑藉秦始皇嬴政的最後一擊,一統天下,完成了大融合。

這是一個自東向西的遷移過程,權利中心的方位地點不斷改變,彷彿是一個流動的遊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輪轉。

項羽和漢王爭霸,其實正是東南與西北的爭霸,最後西北勝出。這樣的情況其實屢見不鮮,在中國歷史上也極為常見。

咱們擴大眼界,將強盛頂點以全球視角來看。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開始沒有交流,這樣的權利頂點鬥爭在各自文明的範圍內進行轉移。

隨著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方迎來了大發展,東方拒絕與外界溝通,這時候,強盛的天平逐漸開始流轉到西方,在近代,西方迎來了強盛點期,在東西方文明融合碰撞之後,這樣的強盛頂點開始以世界的範圍進行流轉。

在二戰時期,西方強盛頂點已經開始了轉折,從新中國成立開始,新一輪的流轉正式開始,強盛的頂點開始離開西方,逐漸迴歸東方,如今東方文明的代表中國更是突飛猛進,從高鐵領先世界,到5G引領科技,這些都是強盛頂點東移的表現。


西方文明超越東方文明的說法不準確,因為強盛的頂點是會隨著時間改變,古代東西方文明並行發展,近代歸西方佔據強盛,如今和未來,恐怕東方就要更高一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