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坦克不裝防空導彈?

天邊的硝煙


坦克這種純陸戰裝備的主要用途就是對地面裝甲目標,堅固工事目標及人員目標進行打擊。它本身對防空的能力就十分有限。

但是如果萬一遇到敵機攻擊時,坦克該怎麼辦呢?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美國陸軍的坦克排防空戰術中得到一些答案。

當坦克排長髮現高性能飛機、攻擊直升機或者是無人機足以影響到作戰任務,此時則採取被動防空手段除非態勢需要立即採取作為。被動防空程序包括,命令坦克排的所有坦克都要馬上停止或分散,以避免被敵機被敵機發現或儘可能的縮小敵機對坦克目標的搜索能力;同時呢還要準備實施主動防空作戰被動防空手段;也就是準備好車載機槍或是主炮。

剛開始發現敵機時,排長要命令所屬坦克馬上以每車間隔100米的標準尋找隱蔽或躲藏起來。然後,車長及裝填手準備好為主炮裝填多用途榴彈與機槍等待排長下令開火。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排長髮現敵機然後下令讓各坦克快速機動,同時各車分別採用向車體方向45度角度躲避可能來襲的打擊,同樣各車之間間隔是100米,這樣會迫使敵機需要多次機動來尋找目標。在各戰車找到隱蔽點之後,都要暫停行動直到最後一架敵機離開至少一分鐘後才能重新移動。

實際上,美軍的坦克應對敵機戰術主要做法就是避免與敵機對抗。因為無論是主炮還是車載機槍對付高速移動的空中目標相當勉強。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直接對戰。

有人說攜帶便攜式防空導彈不就好了?要知道坦克乘員平時都憋在鐵罐子裡,對外面的態勢感知能力已經被削弱到最低。坦克所有的車載設備也是優先滿足對地面目標的搜索與鎖定,對空目標也就想想就好~~別要什麼自行車了~~根本幹不了這活兒。而坦克與飛機相比,態勢感知能力也相差巨大,比如阿帕奇的長弓雷達能在8公里外發鬼門現移動目標,六公里外發現靜目目標,坦克呢?你還沒找到飛機呢就已經被幹掉了!而且坦克裡的乘員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想多分一個對空警戒的人手那不要太難。所以說不到萬不得已坦克儘量不要與空中目標直接硬剛~~

加裝防空導彈對於坦克來說就意味著要將寶貴的空間再裝上對空搜索與鎖定的設備,而效果也就是一般,花著大代價得來雞肋一樣的能力實在是意義不大。


陶德中士


原因很多,主要還在於防空系統本身的問題

能夠對抗空中威脅的防空導彈都不會太小,而且還有背後還有著一整套搜索跟蹤和指揮系統。這套系統由搜索雷達、制導雷達、指揮控制系統、發射系統以及技術保障系統等組成,缺少任意一環都將嚴重影響防空系統的作戰能力。比如著名的S400遠程防空系統,除了導彈發射車,還有制導雷達、搜索雷達、指揮系統、電源保障等車輛,總數量多達上百輛。即便是最基本的作戰單元也需要由1部低空搜索雷達、1部照射制導雷達和1輛發射車組成,更別提其龐大的導彈和雷達系統了。

如果縮小體積重量,將整個防空系統整合在一輛車上,大概就是以下的效果

俄羅斯“道爾”全天候野戰防空系統

“道爾”防空系統車長7.5米,寬3.3米,戰鬥全重37噸,發射系統中裝有8枚待發彈,導彈長約3米,重170公斤,有效射程超過15公里,能有效應對武裝直升機、無人機、低空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目標,具備獨立的防空能力,專門用於保護地面裝甲集群。

作為世界上最為緊湊的自行防空導彈,“道爾”將防空作戰的所有系統全部整合到了一輛履帶式裝甲車的底盤上,付出的代價是佔據了車體的絕大部分位置。導彈和雷達天線構成車體上部的可旋轉發射系統,車體內是指揮控制和顯示系統以及各種計算機和操作人員。另外,道爾防空系統使用底盤比坦克更大,但仍被防空系統塞的滿滿當當。

道爾防空系統的比坦克的體積要大得多


搞清楚了這些,就知道為何不會給坦克集成防空導彈了。

  • 車體空間有限

坦克相當重視防護能力,不管是車體還是炮塔,有相當部分空間被厚重的裝甲所佔據,再加上坦克本身所安裝的各種觀瞄裝置和武器系統,基本沒有留給防空導彈的改裝空間。即使以外掛的形式也僅能安裝導彈,雷達天線、指揮控制顯示系統等關鍵設備仍沒有空間容納,無法達成原有的防空作戰能力。

道爾系統的防空導彈直接貫穿到車體內部,這在坦克上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 系統重量偏大

現有坦克的戰鬥全重普遍高達六七十噸,如果強行塞進一套10餘噸的防空系統,這就必須重新設計坦克的動力及行走系統,否則將嚴重影響坦克的機動性、通過性和可靠性,這種改進的工程量相當巨大,和設計一輛新坦克基本相當,同時重量將接近百噸的坦克,受地形限制影響會明顯加大,並不符合現代坦克的發展潮流。總體上來說,加裝防空系統得不償失。

道爾防空系統“炮塔”上安裝有各種雷達天線,體積大,重量也不小,大約有14噸


那真正集成了防空導彈的坦克是什麼樣的?

你以為加裝了防空導彈的坦克是這樣的

實際上加裝了防空導彈的坦克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說白了,現有集成防空導彈的坦克就是簡單安裝了一個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而已。

單兵防空導彈的射程短(<3千米)、速度慢(<2馬赫),抗干擾能力差,依靠人工目視搜索目標,使用時以伏擊作戰為主,講究出其不意,以突然發射的方式擊落目標,不留任何反應時間。

而現代坦克作戰,更多的是正面對決,雙方早就做足了硬碰硬的準備,單兵防空導彈在這種場合下很難偷襲得手。更要命的是單兵防空導彈的射程比機載反坦克導彈近得多,對武裝直升機、攻擊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毫無威脅,反而可能會因發射暴露自身位置而招來滅頂之災。因此,給坦克加裝單兵防空導彈基本上沒什麼用,最多也就是自我安慰一下。

在實踐中,除了極度缺乏防空掩護的朝鮮外,世界上沒有還哪個國家會把防空導彈集成到坦克的炮塔上。

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


水井土城


主戰坦克不是不能配置肩扛式防空導彈,問題是以犧牲主戰坦克的投影面積、炮塔外置設備雜亂化、影響坦克火控系統的觀瞄能力等等換來的寥寥幾枚動力射程有限、毀傷威力有限、自動化程度低、目標截獲/鎖定能力差的肩扛式防空導彈,真的可以增強主戰坦克在現代化空地一體戰對抗場景中的生存能力嗎?

以現代化攻擊直升機典型的反裝甲集群行動為例,攻擊直升機編隊通常以小隊(排)為單位從隱蔽地進入戰鬥位置,攻擊隊形會根據攻擊當面的地形進行調整, 同時由外圍的偵察直升機或者戰鬥搜索直升機為整個攻擊編隊提供警戒和情報保障。

考慮到攻擊直升機的戰鬥機動和威脅規避,進入攻擊時,攻擊直升機編隊間還會有高度差、速度差考慮。

(以米-24型攻擊直升機級差編隊為例,1號機和3號機分別作為編隊長機,2號機和4號機作為編隊僚機,即使沒有長機的命令,僚機也會跟隨長機展開動作,在進入攻擊佔位後,在10-40米的超低空高度,以90-180公里/時接敵)

在進行反坦克導彈攻擊時,攻擊直升機編隊突然拉起,躍升到60米高度,不改變飛行速度的情況下,長機對地夾角20度開始下降攻擊,攻擊距離在1500米左右,鎖定敵坦克目標,發射反坦克導彈,長機隨後轉向,撤出攻擊航路;編隊內其他攻擊直升機依次攻擊鎖定的敵坦克。

如果是美國陸軍的AH-64D“長弓·阿帕奇”型攻擊直升機,則會採用“長弓”雷達的地形成像模式(TMP)進行超低空匍匐飛行進行接敵,再使用對地目標模式(GTM)依靠地形地物的遮蔽,用雷達短時掃描地面目標,將獲取的戰場情報和敵坦克目標信息分配給攻擊直升機編隊內各機,分別使用毫米波制導型“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展開攻擊。

由此可見,不但主戰坦克上配備的肩扛式防空導彈根本無法威脅到在較遠距離上發射機載反坦克導彈進行反裝甲打擊的攻擊直升機,甚至連是否可以準確和連續的掌握敵方攻擊直升機的活動以及威脅軸向都存在著巨大的困難。

根據蘇軍的定義,不建立和使用強大的、完全現代化的野戰防空體系,地面部隊就不能展開任何的有效行動;美軍認為,任何現代化的陸軍,除非它的戰鬥部隊被置於綿密的、廣泛的和機動的現代化防空“保護傘”下作戰,否則無法贏得勝利。

一般來說,現代化的野戰防空是指地面部隊在野戰條件下為保障其空中安全而組織實施的防空行動。其主要力量通常是在集團軍(軍)及其以下的部隊(分隊)建立的防空單位以及技術保障單位,可以得到其他軍種的殲擊航空兵的支援,以較為完備的空情監視偵察雷達網為核心,通過對防空兵、殲擊航空兵等的聯合指揮控制實施戰鬥。

以前蘇聯/俄羅斯陸軍為例,前蘇聯/俄羅斯陸軍的各級部隊都編有防空兵單位,從摩步(坦克)營到方面軍的防空武器火力既能跟隨機械化部隊的高速機動,實施直接掩護;又能以自身的防空殺傷區形成區域防禦,而且以中遠射程的機動式防空導彈武器和自行小口徑高射炮為主。


虹攝庫爾斯克


看了看一些回答,說不到點子上。咱們簡單說說,現代戰爭中武裝直升機能否輕鬆擊毀坦克還真的很難說,因為現代戰爭不會是武裝直升機與主戰坦克的單一對決,在現代野戰防空的條件下,武裝直升機的生存狀況可能比坦克更為艱難。

1、坦克不是不能裝防空導彈,比如上圖這貨,其實就是T-62改,在坦克炮塔側面安裝了俄製SA-18“針式”單兵防空導彈。

這裡說一點,類似這種特例,只不過是其缺乏有效的野戰防空能力和制空權爭奪的無奈之舉而已,並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2、坦克加裝防空坦克也不是什麼新奇想法,很多國家都嘗試設計過,比如上面這輛99坦克原型車,也加裝了防空導彈,但是到實際量產中取消了這一設計。

其實坦克加裝防空導彈,並不能對於坦克的生存有很大幫助,反而會影響坦克的作戰效能。首先,坦克裝了防空導彈後,防護格柵就沒有辦法加裝。其次,坦克收到攻擊,外露的防空導彈反而成為不安全因素。最後,防空不僅僅是裝兩枚導彈的是,制導、火控等系統都很重要,所以會過多的輔助武備,影響坦克的作戰效能。(不是所有的坦克,都是紅警裡的天啟坦克)。

3、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設備和人員來做,坦克都裝上防空導彈,且不說沒有道爾-M1、山毛櫸這類專用防空裝備強,你讓野戰防空部隊去幹什麼呢?

所以,總的來說,坦克加裝防空導彈是多此一舉,這些事任何一個建制健全的國家軍隊都有專門的野戰防空部隊來做。

以俄羅斯軍隊來說,各級作戰單位的防空範圍相互相繼,方面軍配屬S-300防空導彈,集團軍方面配置9K37山毛櫸防空導彈系統,師級單位配置9K33/330道爾防空系統,團級配屬9K35M2防空導彈和2K22自行高炮,營級單位裝備便攜式防空導彈。

所以,你覺得坦克裝倆導彈,比這樣遠中近全覆蓋,兼顧機動防空和固定陣地防空,嚴絲合縫的專業防空體系更好用麼?所以,單論一件兵器被另一件兵器剋制,就該被淘汰或者改裝的論調還是太年輕,說過很多遍,戰爭是一個立體化的體系對抗,單說在這樣的體系對抗中,直升機的生存率是很低的,那是不是要淘汰武裝直升機或者給他裝上防防空導彈的重裝甲呢?所以,我們討論軍事裝備事,要看他在整個對抗體系中的作用。


裝備空間


坦克上防空導彈雖有半島某國“先軍號”坦克安裝的先例,但也僅屬個例,很難在坦克發展上得到普及。因此,從坦克發展角度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先來看看野戰防空系統,它是由搜索雷達、火控雷達以及發射系統等一系列裝備子系統共同構成的。首先,防空導彈需要具備遠距離發現武裝直升機的能力,進入射程後還需要火控雷達跟蹤、鎖定目標,最終引導導彈對武裝直升機發動攻擊。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野戰防空作戰流程,先軍號坦克使用的“針”式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主要用於目視距離防空,缺乏遠距離打擊能力,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防空系統屬於複雜的雙雷達火控系統,權且不論這套系統的造價如何,就單單其重量集成到坦克上就是不現實的。自主戰坦克發展到第三代,世界主流主戰坦克的戰鬥全重都達到了五六十噸的水平,甚至部分型號的戰鬥全重超過70噸;隨著噸位的水漲船高,潛移默化的帶來了通過性逐步變差的缺陷,六十多噸的重量已經接近很多國家橋樑設計的最大承重指標了,戰鬥全重再增加坦克的機動性必然下降,這顯然與當前坦克發展形成一矛盾體。

由此可見,從重量上就根本很難實現;另外,造價也是一般國家很難接受的,當前國際上最貴的主戰坦克造價超過了1000萬美元,例如法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德國豹-2A7等等;我國的99A的造價算是國際上最低的,自用型號造價在200多萬美元,但是國產一輛雙37自行高炮造價是99A的三倍之多,為何?就是因為其車載的雷達以及光電系統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坦克上防空系統後生產成本將離譜的成倍提高,顯然並不適合大規模列裝。

從技術角度簡要分析完再從系統角度來談談,隨著聯合作戰、合成作戰理念的出現,坦克從編制上來看早不是二戰時期的坦克集群單獨作戰模式了,單純的坦克集群會戰的場面恐難再現,世界各國陸軍都在不斷推進傳統裝甲部隊的合成化、模塊化編組,從而最科學的整合現有作戰裝備,打通聯合作戰的關鍵

節點。

以我國合成營為例,一個合成營集成了裝甲、防空、炮兵、偵察、工兵以及通信等傳統的十數個專業,將原來各自為營的坦克、裝甲車、自行高炮、自行火炮等武器裝備納入統一編組和指揮體系下,坦克也不再是單打獨鬥,其同步伴隨著野戰防空系統提供空中掩護,極大的降低了坦克突擊作戰作戰中面臨的空中威脅。

另外,隨著裝甲彈藥體系的迅猛發展,炮射導彈技術出現以後,坦克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對空中目標攻擊的能力,許多多用途炮射導彈都具備打擊空中目標的能力,例如韓國K-2坦克在對外展示中,多次強調其主炮擁有發射炮射導彈的能力,並可以打擊2公里外武裝直升機;同時,隨著反坦克武器彈藥突出多用途發展,使得部分反坦克導彈也具備一定的對空打擊能力,例如我國裝備的紅箭-10多用途反坦克導彈,也具備打擊空中目標的能力。

綜合這兩點,在系統角度來看,坦克越來越多的融入到整個作戰體系中,其自身本就擁有一定的對空打擊能力,在體系支撐下,有效降低來自空中的威脅;在這個背景下,再為坦克加裝防空導彈,將分散坦克部隊的作戰精力,反而不適合坦克戰鬥力的提升。


鷹鴿分析


這個理念確實不錯,各國也進行過試圖給坦克安裝防空導彈,但是這個思路從來就沒有成為主流,最終都是不了了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空中威脅越來越大,攻擊坦克的裝備技術與戰術也變了,不再使用普通航彈,現在可能安裝到坦克上的一些武器,不管是小口徑的機關炮,還是單兵的防空導彈,在射程等方面已經無法滿足目前的這種威脅要求了,敵機早就在坦克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就完成了攻擊行動了。

那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加強自己的射程,那麼現有的這些可武器就滿足不了要求,需要研發新一代的防空武器,這造成了一個大的麻煩現有的坦克底盤不可能承受太重的防空武器系統了,像安裝中程防空導彈不是加裝到坦克上,而是把坦克變成導彈車底盤,這讓坦克就失去了原的功能了。

坦克的主要任務是作為地面突擊力量來使用,為了不計代價的安裝防空武器,那就不是坦克了,這就成了一個矛盾,現在的防空武器加上沒有什麼效果,能想達到什麼效果沒法裝上去,根本無法安裝有效的防空武器系統。

大家最後的結論就是與其裝安裝,還不如不裝,把這個任務交給防空部隊就可以了。


麥田軍事觀察


對於現代戰爭中,武裝直升機的作用無疑是成倍提升當中。武裝直升機本身是一種高機動性,立體性作戰武器。主要用途不僅僅是為了反坦克,還可以提供快速火力支援,以及形成區域火力優勢壓制對手等用途。在這樣的背景下,武裝直升機無疑是地面戰場上最為活躍的角色。

而坦克的用途確實變得越來越單一,如果不是機械化部隊的集團式進攻,很難看到大規模機械化的應用。也就是說,不會存在伴隨式的自行高炮,或者防空導彈,來幫助單一坦克群來進行防空。但是為什麼坦克就不裝防空導彈呢?

也不是所有坦克都不安裝反坦克導彈,確實有一些小國的坦克就會有防空導彈配置。可實質上,要想反制武裝直升機,無疑需要的是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畢竟現代武裝直升機的反坦克導彈的命中率是極高的。而要發現武裝直升機,則需要至少一部雷達以及多重光電搜索設備,把這些裝備集成到一輛坦克上,本身就是拉高了坦克的成本。同時,在戰場上,也不是每一輛坦克都會遭遇武裝直升機,在效費比和實際設計兩個角度來看,是完全沒有必要安裝防空導彈的。

不過,現代主戰坦克都會安裝有主動防護系統,無論是彈幕攔截還是激光反制,都可應對來襲反坦克導彈。隨後則可以利用車載機槍來對武裝直升機進行攔阻射擊。當然,這套系統本身也是基於小型相控陣雷達,因此具備了發現直升機的初步要素。隨後,可利用炮射導彈,對來襲直升機進行打擊。所以,也沒必要安裝防空導彈。

以上為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的認識和資訊整合,僅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深入討論。

軍事天地


眾所周知,目前來講地面上最強悍的作戰平臺其實就是各國的主戰坦克,他們往往有一般輕武器,甚至很多輕型火炮無法擊穿的厚重裝甲,就憑著這一點他就是目前來講地面作戰的王牌,特別是在一些缺乏重武器的小國,坦克基本上是被當成寶貝使用,每次出動都要帶上大量的步兵作為“保鏢”是根本不能讓敵人傷到坦克一根毫毛的,要是被敵人的坦克或者反裝甲力量打壞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被敵人的步兵貼近用反坦克手雷消滅,那對於這種小國來講是根本不能接受的。

不過為何現代坦克都沒有裝備防空武器呢?眾所周知,基本所有坦克都無法對付敵人的武裝直升機,而又因為坦克的頂部裝甲往往薄得跟一張紙一樣,武裝直升機用自己的大口徑機炮都能幹掉主戰坦克,如果給坦克裝備防空導彈至少讓他們在面對武裝直升機時候能有一絲還手之力,可是現代坦克就是不裝防空導彈,這到底是為什麼?

其實原因是這樣的,防空導彈是有許多精密設備要安裝的,這些設備只能被安裝到坦克艙內,而本來艙內空間就十分擁擠了,再裝上這些東西,坦克兵連活動一下手臂都會十分困難,從人性化角度來考慮,的確無法安裝防空導彈,為了讓坦克對付直升機不這麼無力,各國只能從另一個角度入手,就是在坦克群中穿插一些防空車輛,這麼做雖然造價高了一些,但是的確使坦克可以對付武裝直升機了。


諸葛小徹


主流的主戰坦克上極少見到有裝備防空導彈的,畢竟坦克作戰還是以大規模快速推進,消滅敵方裝甲力量的機械化作戰為主要工作,防空作戰從來都不是坦克的工作。

雖然大家都知道,武裝直升機自誕生後,憑藉對坦克的極高毀傷率,獲得了“坦克殺手”的美譽。依照美軍的實際作戰統計,武裝直升機在高度1000米的空中,對坦克的毀傷度達到了近乎99%的程度,可以說是坦克天然的剋星。

但是地面的機動防空作戰一般還是交給專職的防空導彈車或配有防空火炮的防空車進行中低空機動防空。現在的步戰車、裝甲車也配有一定數量的防空導彈,但大多以單兵武器居多,而且數量有限。一句話,主要工作是什麼,就做什麼;如果硬加,那它的主要任務豈不是厚此薄彼?防空交給專門的去做吧,畢竟這不是玩紅警有些,有天啟坦克。

雖然現在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坦克集群作戰 但是坦克還是有很大的威懾力,想推進還是很輕鬆的。


李三萬的三萬裡


有集成的。

中國99式,美國m1a2sep,俄羅斯a14之類的主流坦克都有發射炮射導彈的能力。炮射導彈大多激光制導,可精準集中慢速飛行的直升機。

因此,坦克車頂沒有導彈發射架,而步戰車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