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导读

说起美国,许多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们能接触到美国的很多事物和信息,比如美国品牌:耐克、苹果、肯德基等。 美国名人有总统特朗普、希拉里,美国电影有漫威超级英雄、有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动画,可以说美国文化和潮流已经深深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但是说到对美国的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和法律等深层次社会现实。我们经常从新闻中得知,美国时常发生枪击案件,造成平民伤亡。很多中国人就很奇怪,为什么美国政府能允许公民持有枪支?既然有枪击案发生,把枪给禁了不就得了?为什么美国政府每次试图控制枪支时都会遭到抵制?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商店售卖枪支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到疑惑,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下面我将分成三个部分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宪法。

第一个重点:每当公权力与公民的私人权利发生冲突,美国法律总是倾向于保护私权利。

第二个重点:即使发生很多起枪击平民事件,可是美国人依旧坚持持有枪支的权利。

第三个重点:以曾经轰动一时的辛普森杀妻案为代表,反映出美国司法坚持程序正义高于实质正义。

01.每当公权力与公民的私人权利发生冲突,美国法律总是倾向于保护私权利。

在谈到美国社会公权力和私人权利冲突时,必然会用到几百年前制定的《权利法案》。我们就从这部法律的出台开始说起。1776年7月4号,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国独立。然而直到7年后的1783年,美国人才结束了独立战争,赶走了英国人。非常有意思的一点,美国的开国将领们在打完仗后就一哄而散,各回各家。比如当时的美国军队司令华盛顿,在结束战争后就回老家的农场与牛羊为伴,此时的美国虽然独立,但非常松散,基本上是各州管各州的事物。过了几年,大家发现美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过于弱小的政府体系,实在是难以处理类似金融、贸易、市场、流通、保卫、边疆等工作。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美国1787宪法

于是,在独立宣言发表后的11年,也就是1787年,各个州的代表被迫重新聚在一起讨论起草宪法,试图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美国联邦政府。制宪会议讨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那就是怎么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美国的开国者们从与英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就深刻的认识到,政府可以随时调动包括军队在内的强有力手段,而人民是势单力薄的。

政府是一大批精英组成的,但是人民是松散的,层次不齐的。政府可以调动巨额的财政收入,而老百姓手中的小钱干不了什么大事。如果没有一个制度去限制政府的权力,那么政府在权力的诱惑下就会逐渐膨胀,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到那时联邦政府就变成了当初他们反抗的另一个压迫人民的英国政府。

经过了制宪会议的辩论与研究,美国的建国者有了共同的思路,那就是所谓人民的自由,不是抽象说词,它是具体的一个个的个体自由。而对于这种自由最大的威胁就是一个有组织、有财力、有暴力手段的巨大力量。如果说能够在联邦政府巨大的威胁之下,保护每一个美国人的个人自由,那么抽象的人民自由就实现了。在这样的立法思路的引导下,华盛顿与他的同事们在起草美国宪法时,也制定了一些限制联邦政府权力,保护个人自由的条款,作为整个宪法的一部分,这就是著名的《权利法案》,法案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联邦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防止联邦政府干涉和剥夺美国人民的自由。这种民众与政府相互制约的建国精神,深远的影响了后世美国的发展和运行。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第1条是保护公民言论宗教和平集会的自由,法律的实施一定不会一帆风顺,简洁的条纹会不断受到不同时代特点的挑战。

我们就讲一个当时引发全美大讨论的故事。在美国黑人争取平权的斗争中,有一个臭名昭著的极端种族主义团体,叫做“3K党”。“3K党”是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联邦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在其发展初期,“3K党”的目标是在美国南部恢复民主党的势力,并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友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之后,“3K党”逐渐演变成一个宣扬白人至上的极端种族主义组织。 为了宣扬种族主义思想,甚至谋划暗杀,这个组织后来被格兰特总统取缔。

在1987年堪萨斯市有个电视20频道被称为公众参与频道,它宣称无论是谁只要付一笔钱就可以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录像节目,而且电视台不会对录像进行任何审查和删改。有一天,一个“3K党”领袖拿来一套叫做《种族与情理的宣扬种族主义》的录像带,付费要求每周播放一集,电视台这一次却犯了难,没有痛快的接下他的节目。对于电视台来说,虽然宣扬白人至上的种族与情理已经在美国其他50个城市播放了5年,但在堪萨斯市来说,这家电视台很难以言论自由接受这个节目,因为这家电视公司服务的人群绝大多数是黑人居民。如果播放这样的片子,必然意味着失去大量电视用户,甚至是引发抗议和游行。并且对于堪萨斯市当局,政府内已经有不少黑人政治家不放这样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实在有些过分。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美国3k党

于是电视台拒绝了“3K党”的播放要求,这引来不少“3K党”狂热分子穿上白色长袍到电视公司门前集会,这一幕对黑人的刺激相当严重。“3K党”这边宣称,电视台的做法妨碍了他们实行言论自由的权利,而电视台则以种种理由拒绝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堪萨斯市政府关闭了这个频道。

“3K党”以堪萨斯市政府侵犯公民言论自由,将其告上了联邦地区法院。这个举动引发了美国社会的一场大讨论,讨论的核心就是像“3K党”这样宣传种族主义的内容能不能播出,属不属于言论自由保护范围?在辩论中,“3K党”的代理律师认为言论自由就是言论自由,对于所有流行的观点都是一样的,不能一边宣传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又一边把言论划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部分,如果把“3K党”从电视里踢出去,那么同样的制度早就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年代,把马丁路德金的讲话踢出去了,必须听那些听不下去的话,这是对自由付出的代价。

美国的核尔姆斯法官也有相似的观点,与其让不同的观点殊死决斗,不如把这些言论抛向市场。“3K党”发表种族主义观点,那么黑人这方也可以在电视上发表种族平等的言论,向人们去选择,他相信人民终究会站在正确的一边。最终经过了两年的辩论,堪萨斯市政府恢复了这个频道,并在1990年播出了“3K党”的节目。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非常注重公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如果两种权利发生了冲突,法律会倾向于保护个人。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3k党成员

即便是臭名昭着的“3K党”分子,他也有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当然在每个国家言论自由都是有边际的,在德国宣扬纳粹是不被允许的,即使在美国如果言论危害了公共利益,涉及到恐怖主义,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02.即使发生很多起枪击平民事件,可是美国人依旧坚持持有枪支的权利。

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了枪击案,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28人丧生,其中20人是儿童,18名儿童当场死亡,两名儿童送医中不治身亡,枪击还造成6名成年人死亡,警方还在其家中发现了枪手,母亲也被杀害。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在美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恶性枪击事件,可美国人依然坚持自己拥有枪支的权利。你可能会说因为枪支泛滥导致这么多无辜人丧命,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倔强,就是不肯禁枪或者控枪? 这是因为美国人认为枪不仅仅是一种武器,还是保卫自由的权利。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美国自由女神

《权利法案》第2条就规定了,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在美国枪很普遍类似于游牧民族使用的刀,美国男孩成年的标志就是在生日当天收到父亲送的一把枪。售卖枪械的商店,在美国如同普通便利店一般,军用刀、迷彩服、子弹等等都是可以买回家的商品。

当初克林顿总统上台时,扬言要立法实行严格的枪支管理来抑制犯罪,结果遭到美国长枪协会和民权组织的强烈反对,枪从本质上改变了人民的自卫能力,也带来了由于各种不负责任的人滥用枪支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一次在电视看到了一个案子的审判过程,一对不负责任的爹妈把一支上了膛的手枪随便塞到床垫下,他们三岁的儿子把它掏了出来,朝两岁的妹妹抠动了扳机,小男孩以为只是玩笑,不想妹妹就这样被打死了,尽管两夫妻非常悲伤,还是被检察院起诉到法院。检察官指出,既然家中有幼童,就不应该把枪放到他能拿到的地方,小孩子无法分辨抠洞玩具枪扳机和真枪扳机的区别。而辩护律师认为夫妻二人已经把枪藏匿在床垫之下,不能算失职罪中,法官依然判决夫妻二人有罪,但只是轻罪。

除了法律上的惩罚,对大意的夫妻和误杀自己妹妹的小男孩来说,余生都难以摆脱这件事的心理阴影。还有另外一个悲剧差点引起了美国与日本的外交纠纷。1992年,一个日本留学生参加完晚会开车回家,由于不熟悉美国的道路,把车开到了一户人家的土地上,准备去问路,在晚上突然有陌生人闯入,这让住在那里的夫妻感到很紧张,于是妻子叮嘱丈夫带着枪出去。丈夫出去后对着黑夜中走来的人大喊,“不许动”,这是一句标准的警示语,任何美国人听到这句话后都不会再动。法律保障人们用枪支保卫自己土地的能力,同时为了避免误会,也规定了在开枪前必须先发出警告,可碰巧这位日本留学生才到美国没多久,没有听懂男主人的警告,而且对于一个来自禁枪国家的学生文化差异,让他不可能做出美国人听到警告后应有的反应,他还是朝前走来,结果被男主人开枪打死两种不同文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不仅是平民为了这份自由的保障付出了代价,总统同样也没能够幸免。著名的林肯总统就是死于狂热分子的枪击,还有60年代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总统也遭遇过几次枪击。尽管美国政府想借此立法控制枪支,但作用非常有限,增加的法律大多是让售卖枪支时严格登记购买人信息,或让枪支店主查一查购买人是不是有犯罪前科。至于全面禁枪,由于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存在,政府是不可能办到的。追究其根本原因是美国的建国者们高瞻远瞩的看到,政府成立的第一天和人民就是一对矛盾。人民有持枪和组织武装团体的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用于防范政府权力无限扩张的预防措施。宪法所要做的是保障任何人无权对这种权利进行侵犯。当然为了维持这种自由,人民也需要付出自由的代价。

03.以曾经轰动一时的辛普森杀妻案为代表,反映出美国政府坚持程序正义高于实质正义。

法律界有句名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里说的看得见就是指司法审判的程序正义,那么什么是程序正义呢?

说的是法庭在裁决案件过程中,对证据和证言细节上的公正,与之对应的是实质正义,说的是事件现实层面上的正义。而法庭就像一个比赛场地,法官是裁判,原告和被告参加的是一场公平游戏,双方地位平等,他们需要在法庭上提交证据相互质证,如果控辩双方都很强,律师们都是唇枪舌战,用逻辑推理去打动陪审员,那么法庭上就常常上演精彩好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剧和电影的精彩场景都设置在法庭上。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是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辛普森

1994年6月,在洛杉矶的高级住宅区内发生了一起重大谋杀案,死者是一名30多岁的女性和一名20多岁的男性。女性死者是这栋房子的主人,也是美国著名黑人橄榄球明星辛普森的前妻。而男性死者是附近一家餐馆的服务员,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了辛普森的头发,在辛普森家里发现了一幅占有前妻血液的手套,而且在他家里也发现了血迹。

于是洛杉矶警方宣布辛普森是头号嫌疑犯,辛普森非常有钱,花费巨资聘请了当时美国最好的刑事律师,组成了梦幻律师团,与检察官克拉克和黑人检察官达顿组成了检察院一方的律师团。在被告不认罪的情况下,检察官的责任是陈列证据,证明起诉的罪名是站得住脚的。而辩护律师就是竭尽全力去质疑证据,甚至推翻检方的证据,以及维护有可能被冤枉的被告的清白。在道义上双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谋杀案发生之前,警察就几次接触到女性死者尼可的报警电话,说辛普森对他实行家暴,再加上警察从现场和辛普森家中发现的血液和其他证据,当时的美国人相信就是辛普森杀害了前妻尼可。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辛普森现场带手套

检方也对这个案件胸有成竹,庭审过程中辛普森律师团围绕着警察取证过程是否规范大做文章。检方提供的证据被强大的律师团否定,其中有两项关键证据被否定,影响了整个案情,一个是在辛普森家发现的带血手套,法官让辛普森现场带这双手套,结果手套太小戴不进去。另外当时在现场提取证物的警官佛曼被曝光出来是一个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人,而且他在初审阶段时撒了谎,这让陪审团有理由相信警方提供的证据,极有可能是某个歧视黑人的警察对辛普森的诬告。

最终这些证据因为取证过程不明,被视为无效证据。一年之后,被称为世纪大审判的辛普森杀妻案宣判,由于谋杀罪证据不足,辛普森被宣判无罪释放。这个结果让许多美国人不能接受,特别是女性群体,他们认为这个结果是律师用很不光彩的手段迎来的。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辛普森无罪释放

尽管如此,由于坚持程序正义的传统,美国人还是尊重法官宣判的结果,美国的司法制度当然希望能找到罪犯伸张正义,但与此同时法律也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在案件复杂的情况下,司法做不到不错判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在对一名被告判决困难时,法律都是倾向疑罪从无,因此法庭上罪名不成立的解读,应该是证据不足不能定罪,而不是说这个人清白无辜,每个被告接受公正的审判是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

04.总结

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说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文章所说的要点。

首先说了:美国的建国者们在指定宪法时,就高瞻远瞩的想到了政府与人民之间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政府握有暴力、资源和金钱是普通人民难以应对的,因此需要指定法律限制政府权力,不会无节制扩张。这就是美国宪法中有关保护人民自由的《权利法案》。宪法保障人民言论自由,因此即便是宣扬白人至上的“3K党”,也能在电视台播放关于种族歧视的内容。

历史深处的焦虑:美国宪法和价值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其次,美国宪法赋予了人民持枪的权力,枪支在美国人看来就是一件普通的商品,枪支文化在美国很流行,但是枪支泛滥也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校园枪击案,日本留学生误入他人领土被击毙,甚至是美国总统也受到了枪支的威胁。尽管如此,美国人依旧坚持这种自由,因为他们相信这是防范政府权力无限扩张的预防措施,哪怕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坚持。

最后说了:宪法对人们享有公正审判的保障,具体落实到司法中,那就是坚持程序正义高于实质正义。一个人即使真的犯罪,只要在法庭上没有足够的证据或者证据来源不合法,这个人就不会被定罪。几百年前,美国国父们正是深知,如果没有法律去约束一个强大的政府,那么这个政府迟早会变成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为了防止忧虑变成现实,《权利法案》作为宪法中保障人民自由权的一部分应运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