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炮怎樣瞄準?

範柯左


榴彈炮的射擊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直瞄射擊,一種是間瞄射擊。


這個是瞄準的照片。

直瞄射擊一般是用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一般是敵方的坦克或者是步兵突然出現在炮兵陣地的附近時使用,這種瞄準法就是平時在影視劇中經常看見的用瞄準鏡的十字線壓在目標的上邊,然後開火。這種辦法還有一種變種,就是如果瞄準鏡壞了,而又沒有備份,那麼一般就是打開炮拴,直接從炮膛裡邊瞄準,這種辦法屬於土辦法,在原來解放軍炮兵創建的時候,一些繳獲的火炮上邊沒有瞄準鏡,就採用這種土辦法。
這個是58式方向盤,在炮兵指揮的時候,用這個儀器賦予火炮的射向。


方向盤都是放在三腳架上邊使用,而且是精密儀器,要小心使用。
放在專門鐵盒裡保存的方向盤。

而炮兵使用最多的還是間接射擊。這種情況下,火炮的瞄準工作就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工作了。在火炮部署到炮兵陣地以後,首先要設立炮兵連的指揮中心,並且根據任務,賦予火炮一個射向,就是利用方向盤,首先測量出來一個射向,然後要保證本連的每門火炮射向都和方向盤賦予的射向一致。

測量這個設想就要在火炮的附近插上一些標杆作為輔助的測量手段,這一點特別像原來幾何裡邊,已知一條線段,做和這條線段平行的線段這個幾何問題,其實也是幾何問題。而這些平行線就是炮管。
計算射擊諸元如果要有火控計算機,就方便多了。


如果沒有火控計算機,那就要用這種計算盤,由計算兵在那裡轉,當然這種計算盤肯定還有,在火控計算機損壞的時候,這些金屬圓盤還是能夠派上用場,解放軍如此,美軍也是這樣,在炮兵連的射擊指揮中心都要有人轉這些金屬盤或者是塑料盤。

無論是用什麼,高精度,大比例尺的地形圖必不可少。

在火炮的射向賦予完成以後,剩下的射擊諸元就是需要在前方的炮火引導組指示目標後,通過射擊指揮中心的計算,通過無線或者有線通訊把射擊諸元下發給各炮,各門火炮根據射擊諸元調整火炮的俯仰角,準備炮彈,調整發射藥包的數量,還有設定引信等工作,在工作完成以後,向指揮中心通報,並且根據指揮中心的口令開火。

在射擊指揮中心裡邊,計算兵根據目標的座標位置,加上天氣預報的數據這些參數,計算所需要的射擊諸元。


有痰


榴彈炮是遠程火炮,通常要打擊幾公里到幾十公里之外的目標。這時候肉眼已經看不到目標,不能像坦克炮、加農炮那樣直接瞄準,只能用間接瞄準了。

間接瞄準時,火炮的瞄準鏡並不是指向目標,而是瞄向一個人工設定的瞄準點,可以是標杆、標定器,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選擇明顯的地面參照物,如孤樹、煙囪等。

此時有兩根連線,一根是火炮與參照物的連線(瞄準線),一根是火炮與目標的連線(炮目線)。測量瞄準線、炮目線之間的夾角,調整瞄準鏡,使其與炮管也呈相同角度。再用瞄準參照物時,炮口就指向目標了。

除了射向,還需要射角。可以用距離、彈種從射表上直接查出來,以此調節炮口俯仰,再確定裝藥號,引信種類,就可以射擊了。

現在有激光測距儀、雷達、計算機、無人機等先進電子設備,獲得目標方位、距離、高程等數據很方便。可以前人工觀測就困難多了,只有方向盤、炮隊鏡、指北針、地圖、望遠鏡等,需要很多人協作。這其中偵察兵、計算兵功不可沒,前者是火炮的眼睛,後者是火炮的大腦。

▲方向盤

接到命令後,連長帶著偵察、通信、計算人員出發,選擇便於觀察,便於疏散隱蔽,便於構工偽裝,便於對敵坦克防禦,又避開獨立明顯物體和透空地帶的地形建立基本觀察所。

基本觀察所旁邊300~500米距離上設側方觀察所,如果需要還有前進觀察所、敵後觀察所等等。有線、無線通信兵保障主、側觀察所以及後方炮陣地之間的通信聯繫。

主、側觀察所建好後,就用方向盤、炮隊鏡、標杆等測量角度,計算距離,根據上級給定的地形參照點,計算出觀察所自身的準確座標,再計算炮陣地的座標。

發現敵情後,主、側觀察所交會作業,測量目標的方位、距離、高程,將數據通報給計算組,同時向上級彙報。計算兵用計算盤、炮兵計算器等專用工具計算出火炮需要的方位角、射角等射擊諸元。算出的數據要互相印證一致後才能上報使用。

▲計算盤

通信班將射擊諸元、射擊命令回傳炮陣地,副連長組織射擊,將射擊諸元下達各炮班。

各炮班長依據自己火炮與基準炮的個別差異,計算單獨修正量。然後一炮手瞄準,裝填手裝炮彈,設定引信,火炮就可以發射了。

▲彈道尺

基準炮是全連性能最好,精度最高的,所以由它來試射。試射後,觀察所觀察炸點偏差量,計算組校正諸元,一般兩發試射後,就進入效力射了。此時全連火炮集火射擊,才是大開殺戒的時候。整個過程需要協調默契,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才能準確覆蓋幾十公里外的敵人。

現在比以前好多了,炮兵進入了數字化時代。指揮車、計算機的普及解放了人力,射擊速度、精度大大提高。新的火炮信息終端機,能讓指揮所直接將射擊命令和諸元下達到每一個炮班,指揮環節減少,火力反應速度提高。但傳統射擊方法,仍是炮兵的基本功。畢竟儀器失效的時候,還得由人工彌補。

綜上,炮兵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兵種,需要大量的數學幾何知識支撐。射擊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只有經過炮兵學院的專業學習才能精通,我們只能羨慕了。


和風漫談


在炮彈出膛後,會劃出一道拋物線最終落在地上。這道拋物線受到溼度、溫度、海拔、緯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所以間瞄射擊很難首發命中,最初的涉及本質上都是測射,就是用實彈來驗證預先估測的炮兵發射陣地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以及預估的彈道。如果彈著點不再目標上,那麼炮兵會根據落點與目標相對低點,而調整炮管的高地和水平方向,直到命中為止。

所以,榴彈炮的瞄準也需要前方觀測人員,觀測人員藉助各種手段,例如測量設備,確定炮兵陣地與目標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在炮彈落地後,觀測人員還要確定落點與目標的關係,因此,榴彈炮的命中精度受到炮兵觀察員的巨大影響,這群人也會對方首要的打擊目標。


強武堂


一般都是派一人攜步話機潛伏接近敵方陣地,然後令我方先打一炮,根據炸點,潛伏者通告炮指修正彈道。如往左120米,或往右30米前推10米,等等。待一個基數轟炸過,再觀察一下,效果不行,再來一個基數。差不多就行了。“向我開炮”,是炮揮已經知道炮兵偵察員的方位,或者是偵察員已經到達敵方陣地了。所以,炮戰前都是先打中,左,右三炮,以便校正方位。東北人說的“三炮”,也是源於炮兵。










民間觀察家


超視距炮火,原先是……有偵察兵,在前沿側翼,用無線電指揮炮著點,,頭幾發,試射,後面炮火覆蓋極速射。。。現在,有衛星定位。。


用戶50820084589


大口徑地炮間瞄射擊,己方偵察兵發現敵方目標 將目標座標 目標性質傳給炮陣地指揮所,計算兵根據敵目標座標和己方炮陣地座標及基準射向 計算出射擊諸元 傳給己方炮陣地,各炮裝填射擊諸元,基準炮一發發射,前沿偵察兵傳回彈著點,指揮所命令各炮修正射擊諸元,根據目標性質選擇彈種 裝藥 引信,炮群齊射,前沿偵察兵觀察 傳回打擊效果及時修正


98765432123456789876


一般都是佈置在步兵陣地後方。前方步兵,偵查到目標,就把射擊的座標通知炮兵。炮兵按照步兵提供的設計座標,調好炮管,就先射幾發。步兵進一步觀察炮彈的落點,把座標再修正。通知炮兵。再射。直到轟掉目標。


Smile142830952


由於榴彈炮屬於曲射武器,所以與我們想象中不同,是無法通過直接瞄準來射擊的。而是根據不同炮彈和裝藥需要計算出彈道,再根據座標來確定射擊位置。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炮兵觀察員這一兵種。他們是炮兵的眼睛,在前方將敵人座標傳送給炮兵群。再炮兵指揮官計算射擊諸元。最後完成擊發。當然現代戰爭技術更加先進,有炮兵觀察飛機,或者直接用無人機也是可以準確傳送射擊座標的。所以說炮兵瞄準主要還是靠外在的輔助工具,或者偵察兵,或者炮兵觀察飛機來提供座標。通過座標就可以瞄準射擊了。


傷心情人447


常用火砲原始有兩種瞄準方式,單炮射擊通常利用自身攜帶的瞄準鏡,群炮集團射擊常規方式由計算兵使用專用測距機精確計算後下達口令與指揮員,由指揮員統一或單一下迖命令。現代更為先進,可由衛星,雷達,紅外線等作為主需參數。


揚帆7641


根據地圖座標確認炮位與目標的相對位置,實測或按模型估算氣象等諸多環境因素,裝定諸炮射擊參數,最好使用末端制導炮彈,一次齊射,迅速轉移陣地,炮兵觀察哨做打擊效果評估,想再打一炮基本上是死,現代戰爭首發命中和打了就跑都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