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王”之路:放棄國內市場前往非洲建廠,累計出口上億美元

近些年來國內經濟發展的還是非常迅速的,由此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企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國內鞋業市場的競爭一直非常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也出現了不少具備實力的鞋企。其中李寧、安踏等都是中國鞋業市場出色的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同時,也為國內鞋企爭了不少光。

中國“鞋王”之路:放棄國內市場前往非洲建廠,累計出口上億美元

根據國際市場鞋企的排名來看,安踏能夠排在全國運動品牌的第三位,可見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從一方面來說安踏已經正式走出國門,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在眾多的企業中還有一家鞋企,雖然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但是在鞋業市場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視的,它就是華堅鞋業。

早在九十年代那時候,華堅鞋業就已經成立了,那時候公司主營業務是生產中高檔真皮女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以後,現在已經成為了國際化集團了。創始人叫張華榮,出生於江西一家普通家庭。由於家庭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張華榮和不少創業者一樣,初中都沒念完就輟學了。

但是他不願意一輩子種田,於是去做各種工作,嘗試過木工、漆工,甚至還去當過兵。只要不種田,他幾乎什麼工作都會做。那段時間張華榮吃了不少苦,但是伴隨著“經商下海”的人群不斷增多,越來越多人開始自主創業。

中國“鞋王”之路:放棄國內市場前往非洲建廠,累計出口上億美元

張華榮自然也看到了機遇,於是他開始去批發市場買鞋,然後再回到江西售賣。因此張華榮也賺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滿足,認為來回運這樣的效率太慢,而且賺的錢還少。於是他創辦了一個工廠,專門開始生產布鞋。

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張華榮逐漸完成了財富的積累。於是在九十年代他前往東莞,再次開展了創業歷程,這也就誕生了華堅鞋業。當時市場十分流行代工生意,華堅鞋業也因此在市場賺取了不少的財富。

中國“鞋王”之路:放棄國內市場前往非洲建廠,累計出口上億美元

看到生產鞋這麼賺錢之後,不少企業都開始投入這一行業,這樣一來也導致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剛開始張華榮為了能夠拿到更多的訂單,選擇將價格壓低,這樣確實為公司爭取了不少的訂單,不過也導致企業出現了虧損。

於是他又開始想別的出路,偶然間在進行市場考察時張華榮發現了非洲市場的匱乏。那時候埃塞俄比亞群眾就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證,但是他卻毅然決定在這裡建廠。並且堅信這裡往後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同時能夠給公司帶來高額的營收。

沒想到幾年不到的時間,華堅集團在非洲的工廠員工數量就超過7000名之多了,累計出口金額達到上億美元。也因此張華榮被外界稱為“鞋王”,企業對於當地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不僅如此張華榮還表示:預計在2030年,他要為非洲解決10萬人就業的問題,至於能否實現還需要我們繼續關注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