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廣發:部分新冠病毒患者症狀輕微 防控要警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現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正在等待從北京市衛生部門複核的PCR檢測結果,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他今天就能出院。

1月8日至1月16日,王廣發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赴武漢考察時染病,成為國內首位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家級官員。今天,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王廣發坦言,從總體來講,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的比例和SARS相比少一些,但絕不可掉以輕心,防控力度還要繼續增大,要保持一種緊張的狀態。

普通人戴護目鏡沒太大必要 人多的地方戴口罩非常重要

新京報:從1月21日住院到今天,您用了什麼藥物治療?

王廣發:1月21日住院後,我用了洛匹那韋利托納偉,兩次用藥之後,體溫就降下來了,之後體溫就一直正常,沒有發燒了。後來又口服了三天藥物,因為有一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體現在食慾差,所以就停用了,現在也沒有用藥了。

今天,我正在等市裡面的PCR複核結果,如果是陰性,那我今天就能出院。

新京報:

通過您的這次治療,您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有什麼經驗?在防控方面有沒有建議?

王廣發:從現在看,我們逐漸瞭解了這個疾病的全貌。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些肺炎病人,基本上都有發燒症狀。而現在,我們通過網上的信息,包括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輕症病人出現,輕症病人的臨床症狀並不是太明顯,有些人沒有發燒,有些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現,還有些患者有咳嗽、憋氣的症狀,但是都不是太明顯。

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有些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症狀很輕微,因此其傳染性容易被忽略,如果這些患者不去就診,也不及時檢測,就非常容易引起疾病的傳播。這也會給防控帶來一些難度,這可能是下一步防控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新京報:之前您在微博當中提到過自己可能是因為結膜感染,您是否可以給大家提示一下如何來避免這種情況?

王廣發:我自己很大可能性是在醫院被感染的。但是對於公眾來說,大家外出活動,比如在公共環境中手沾染了病毒,然後再用手揉眼睛,這樣就非常容易被感染,這是病毒通過結膜傳染比較多見的情況。在醫院,醫護人員有可能存在不慎被噴射了含有病毒的飛沫的情況,但是對普通人來說在公共環境下這種情況一般不太容易發生。

新京報:所以可不可以認為,普通人戴護目鏡不是太必要?

王廣發:普通人戴護目鏡是沒有太大必要的。但是人多的地方戴口罩非常必要,這是最簡單的防護方式。

另外我也有個建議,現在正值春節,大家在見面行禮的時候儘量不用握手禮,可以改用中國傳統的拱手禮,從現在這個情況來看,拱手禮可能更衛生一點。

新冠病毒重症患者比SARS少 但防控力度還要增大

新京報:現在有觀點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是SARS的進化版本,你怎麼來看這兩者的關係?

王廣發:據我目前瞭解到的信息,它和SARS病毒的同源性是80%左右。所以從這個比例來看,他們不是一個病毒。就好像人和大猩猩的基因差異也就是1%。但就是因為這1%,大猩猩和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

從病毒本身來說,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在易感性、重症患者比例,以及對藥物的一些反應有可能不太一樣。但是如果作為呼吸道傳染病,現在我們已經比較清楚了,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另外近距離的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可能都是重要的傳播方式,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它和SARS又很相似。另外,從臨床表現上看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發燒、白細胞低,淋巴細胞低、雙肺有陰影。

新京報: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力和SARS相比如何?

王廣發:從傳染面上來看,這個病的傳染面很大,它給人的感覺好像比SARS病毒溫和點,輕症的病人似乎多一些。然後從這個疾病病程發展來看,剛開始患者可能發燒38攝氏度左右,大概要過10天,病情可能加重。這是我們對這個疾病規律性的一些認識。從總體來講,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的比例和SARS相比少一些。

對待這個病大家一定要重視,防控意識的加強很重要,當然也不用恐慌,需要科學防控。以北京來看,現在還主要是輸入型的病例,但是如果掉以輕心,讓輸入型病例的病毒在北京“落地生根”,一旦出現了社區型傳播就比較麻煩。所以,防控力度還要繼續增大,要保持一種緊張的狀態。

疫情多久能得到控制 取決於採取措施的強度以及到位程度

新京報:從目前來看,全國受感染者的數量一直處於增加的態勢,大家在關心未來疫情的發展。

王廣發:隨著各項有效控制措施的落實以及大家防控意識的加強,疫情會逐漸得到控制。但是需要用多長時間,取決於採取措施的強度以及措施的到位程度。其實像武漢,要把病人隔離起來,這是最關鍵的。特別是一些病情偏重的患者,一定要收入醫院治療,能夠隔離觀察,我想這是最關鍵的。

新京報:對於密切接觸者有什麼樣的建議?

王廣發:如果密接者沒有症狀,我覺得居家隔離就可以,如果家裡還有其他成員,那麼應該讓密接者獨居一室,還有就是需要戴口罩。如果一定要和家人見面,見面的時候雙方都要戴口罩。另外,需要勤洗手,家裡準備消毒液。同時,家裡衛生要勤打掃,做好室內通風。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