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資不再與職稱掛鉤能實現嗎?教師工資的走向將如何?

琳瓏兒


我是一個教師,我認為教師工資不與職稱工資掛鉤,目前是不能實現的。

同時,教師工資的走向應該是越來越高。理由如下:

1、職稱,作為評價考核教師的一個體系,是目前階段,還沒有更好的東西來取代得了的。也許若干年後會有,但目前是不可能實現的。

2、職稱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是他也有很多好處。能夠區分出老師的德能勤績。可以激勵老師的工作熱情和幹勁。通過職稱評定,可以促進老師的上進心。目前階段沒有更好的辦法來取代它。

3、目前教師的工資走向應該是會越來越高。國家規定,教師工資不能低於公務員的工資。這是政策的導向。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4、還有教師的工齡工資,提高的呼聲很高。有的省份已經增加了教師的工齡工資。相信在不久的以後,絕大部分的省份都會相應的增加工齡工資,增加了的工齡工資,會成為工資的一大組成部分。會相應的提高我們工資的總量。

5、還有農村工作的教師,他們有艱苦地區的補貼。這一部分的補貼也會成為工資的增量。

所以我們說教師的工資,以後是會越來越高的。

我是職校方老師。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歡迎大家留言轉發,評論和關注。


農林專業老師


工資與職稱可能要脫鉤,薪級和績效或將是發展方向!

從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福建省、山東省、甘肅省、河南省、安徽省等等分別在接二連三地實行職稱評聘的新政。例如,連續工作並且繼續在一線工作的年滿25年或者是30年的農村一線教師可以不受崗位比例限制,直接晉級高一級職稱。而教育部某部門領導在今年教師節前夕,宣佈或者說透露了若干工作計劃,包括: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改革教齡津貼標準,增加績效工資總量,改革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重等等。


從以上內容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來,職稱的作用可能正在被淡化,滿足一定的工作年限就可以直接晉級了,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有些地方主動地鬆動了。同時,績效工資分配上也要減輕職稱的影響,不再讓職稱主宰著績效工資。這些就是苗頭,也是方向。有時候只要有開頭,離最後的結果就不遠了。也就是說,職稱和工資最後或要徹底地脫鉤,將會採取其他的可能更加合理並且必要的薪酬體系來分配教師工資,這似乎不是沒有可能的。

那麼,將來教師的工資報酬將向哪裡發展呢?或許教育部在教師節之前的透露可能已見端倪。


增加績效工資總量

什麼意思?教師工資中的績效工資比重就要增加了,這就是一個發展方向。其實呢,績效工資分配合理了,透明瞭,正是廣大教師希望看到的。績效工資最能夠反映多勞多得和按勞分配,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到時候,教學質量還要愁嗎?或許上級領導早就知道了,所以才這樣安排的。

增加薪級工資份量

其實,薪級工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來的是資歷,即工作年限和貢獻大小。河南省開了個好頭,工作沒滿一年加10元工資,工作了30年,則一個月可以領取300元的相當於教齡津貼或者說是薪級工資。教育部透露了改革教齡津貼的計劃,也是在釋放一種關於增加薪級工資的設想。到那時候,將是全國性的統一調整教齡津貼。實際上這就是告訴我們,工作年限長的,工資報酬就會非常高。

總之,淡化職稱工資,讓職稱與工資脫鉤,增加績效工資和薪級工資,可能就是教師工資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廣大教師的心聲!

所有這些你敢相信嗎?


中小學教育者


在2017年年底時,網上有一則新聞,說的是“教師工資不再和職稱掛鉤,2020年起陸續取消”。這則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過後來有媒體出來闢謠說,教師工資等級改革主要是針對大學教師。

教師職稱所代表的不僅是榮譽,而且是切實的利益。職稱的高低,決定著工資的高低,甚至也決定著老師在學校的地位和權利。

同樣學歷,同樣的工作量,有職稱和沒職稱,初級職稱和高級職稱,工資卻有巨大的差別。在有的地區,有職稱的老師工資是沒有職稱老師工資的兩倍甚至是三倍。

我國實施教師職稱評定政策已近將近30個年頭,這一制度確實調動了老師工作的積極性,職稱激勵著老師讓老師不斷的提升教學質量,努力成為優秀教師。

和其他制度一樣,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問題。

目前,職稱評定存在的問題

第一,兼顧了效率,且忽視了公平。

激勵不僅能夠產生正向的作用,有些時候還能會產生負向的作用。

職稱評定本身是為了激勵老師,讓老師不斷的精進自己的教學質量,更好的專注於教學事業,但是在多數學校之中,老師的職稱越高,教學任務反而越少,甚至在有的學校高級職稱的老師都在從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

地位應該和責任是相匹配的,那些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在學校一般都有較高的地位,但是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把職稱評定當做一個目標,當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就對日常的教學工作失去了動力。

這就造成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在很多學校之中,有職稱的教師在學校的教學任務量安排上有更大的話語權,這些教師本應該把自己的教學經驗能力充分的用於到學校的教學工作上,反而這些老師的工作量比較少,而那些年輕的老師,或者沒有職稱的老師,因為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反而教學量比較重。

拿著較低的工資,教學任務反而比較重,拿著較高的工資,教學任務反而比較少。這種倒掛的現象,引起了很多教師的不滿。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那些評上職稱的老師,不也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嗎?如果一個老師真正比較優秀,難道還怕評定不上職稱嗎?

這樣說確實有幾分道理,但是要知道的是教師隊伍目前的存量已經非常大了,並且教師的職稱評定是有名額限制的,並不是說老師什麼時候想評職稱就有名額的。

比如,之前有新聞報道,武漢鋼城的張老師,多次被評為優秀的班主任,並且他所管理的班級也多次獲得了優秀班集體,但是卻在職稱評選當中多次失利,職稱很長時間就沒有變化過,擔任班主任也沒有得到任何的補貼。

最後,這名張老師因為壓力過大而選擇了自殺。

第二,職稱評定,“人為”干預的因素太多。

如果所有的職稱評定都是公開透明的,什麼樣的能力都對應什麼的職稱,誰有能力職稱評定時誰優先,相信大部分的老師對於職稱評定也沒有太多的意見,對於自己的工資低也沒有太多的怨言。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職稱評定的設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老師的職稱評定是自上而下分配名額,然後學校進行層級上報申請。老師所在的學校,對於老師的職稱評定有很大的決定權。

正如有的老師抱怨的,現在老師評個職稱,僅有教學業績、榮譽證書之類還是不夠的,有些時候還要拼人脈關係。

龐大的基層教師隊伍和有限的評定名額之間的不匹配,造成了教師職稱評定之中很多奇怪的現象。

比如,之前在教師職稱評定中要求老師發相應數量的論文,一箇中小學老師發論文,難道有益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嗎?答案是當然不是。之所以會設置這樣的門檻,主要就是為了緩解老師之間的過度激烈競爭。

雖然,教師職稱評定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規定被取消了,但是並不是說教師評定之中一些隱形的門檻不存在了。

只要是在學校呆過或者是參加過職稱評定的人,就明顯覺得教師職稱評定除了競爭比較激烈之外,還有一些隱性的門檻存在,甚至有些

獨斷的現象存在,並且這種現象不在少數。

因此,很多人在呼籲取消教師職稱評定,但是從短期來看,教師職稱評定不大可能被取消。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其實,很多人看到了教師職稱評定有激勵老師的作用,但是另外一個方面,教師的職稱評定,也為教育管理部門對於老師這種人資源在不同地區進行分配,提供了低成本的調節手段。

如果取消了職稱評定,嚴格的按照績效工資來進行考核,那麼很多私立院校的競爭力將顯著的增強,而財政壓力比較大的地區的公立中小學競爭力將明顯的減弱。

更何況,目前我國的教育分佈城鄉的二元結構還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取消了職稱評定,多數老師肯定不會優先選擇農村地區的學校,以及偏遠地區的學校。

教育不僅要考慮到效率,有些時候還要兼顧到公平,畢竟每個人都有受教育權。如果教育管理部門不能有效的對教師資源進行分配,這顯然不是教育管理部門所希望看到的。

至少在未來的5到10年之內,不同地區的教學質量之間的差距不可能縮小,所以,老師的工資也不可能完全和職稱評定相脫鉤。

更有可能的是,對於教師的職稱評定條件,以及評定以後的教師管理會做出詳細的規定;另外,對於教師的職稱評定可能會引入教師之間的民主評定和學校評定相結合的模式。

並且在職稱評定的過程之中,會對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或者是落後的偏遠農村地區進行大幅度的傾斜。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雖然目前職稱改革的方向要求逐漸淡化職稱工資上的差異,但實現起來依然很難,從最新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基本工資標準對照表和舊的基本工資對照表相比較(如下圖所示),職稱工資之間的差異並沒有明顯變化,反而有不斷拉大的趨勢,因此廣大教師盼望的同工同酬恐怕一時之間很難實現。

目前職稱與教師工資掛鉤是造成同樣工作量的老師們工資差異巨大的根本原因,同一個學校同樣工作量的老師之間的工資會因職稱不同而相差300-1000以上,再加上績效工資,各種津貼和補助工資也和職稱掛鉤,這就造成更大的差距,年輕的低職稱的教師工資大多3000左右,而高級職稱的教師工資水平卻在6000左右。

但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職稱與教師工資掛鉤,而是在於,能夠評上中級職稱僅佔全體教師的60%,能評上高級職稱的僅佔全體教師的6%,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老師晉升職稱緩慢,甚至一輩子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拿低工資標準,且還有可能一輩子無法評上高級職稱。

也就是說人們對職稱與教師工資掛鉤意見重大的原因是因為評高級職稱可望而不可及,如果大家都能自然晉升,都能在從教二十年以上評上高級職稱,相信大多數老師不會對因職稱與老師工資掛鉤而有意見,因為自己早晚也能實現。但現實是絕大多數教師晉升職稱很難,這也就造成強烈的不公平感。也極大的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再加上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後,教師的退休工資目前也很低,也極大地降低了教師職業的吸引力,使盡力於教育的人才納入越來越少,特別是鄉村教育越來越落後。職稱晉升難和職稱與工資掛鉤是影響教育發展的極重要原因。

但為什麼很難實現教師工資與職稱不再掛鉤呢?

一、地方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有限,如果實現同工同酬,那麼教師的整體工資就要上漲,這會加重地方財政經濟負擔。

目前教師職稱二級職稱套專技十二級,一級職稱套專技十級,高級職稱套專技七級。處於事業單位專技技術人員工資標準的最低級,且佔教師總數的40%左右的教師只是專技十二級工資,60%左右專技十級工資,6%左右的高級職稱拿專技七級工資。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老師只能拿到最低級的基本工資,而6%的高級教師專技七級工資只是鳳毛麟角,對普通教師而言,想實現它越來越成為奢望。但這種工資結構卻極大的降低了當地財政支出。因此,要解除工資與職稱掛鉤首先要地方經濟發展支撐才行。

二、教師工資與職稱掛鉤有利於教師行業的管理。極大的保障了相關人員的利益。

目前職稱晉升從初級評定到各項證書、論文再終極到評定的過程,早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趨動鏈條,這一利益鏈讓權錢交易進行的越來越順暢,極大的保證了某些有權有勢有後臺的人的利益。想打破這一格局談何容易?

總之,要想實現教師工資與職稱掛鉤,必須實現教師的國家財政,而非地方財政,到那時,全國老師不分鄉村和城市全部領國家統一核定的同一標準的工資,而這個方法,實現起來太難,很難達成。


指尖教育帝國


我是一名教師,個人認為“教師工資不再與職稱掛鉤”,短期內難以實現。教師工資預計有3大走向,大家靜靜地期待吧!


作為一名教師,你問我如今最糾結的一件事是什麼?我想許多人和我一樣都會毫不遲疑的給你一個答案“職稱”!教師職稱已經成為教師內心深處說不出的痛,教師職稱與工資掛鉤,更是痛上加痛。1986年實施至今的職稱制度,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要取消,只能是不斷深化改革。短期內沒有可以取代的新制度應運而生,職稱不再與工資掛鉤就無法實現。

每到職稱季,教師苦惱,徘徊,困惑……職稱!究竟什麼時候,你讓廣大教師才能得到解脫呢?作為一名教師,其實不在於有多麼高的工資收入,只要能養家餬口,並且公平公正就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職稱與工資掛鉤,導致教師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就目前而言,高一級職稱比低一級職稱每月實際工資收入多出1000元,何況職稱評定還有諸多“貓膩”。長此以往,你讓廣大教師情何以堪呢?毋容置疑,職稱無法短時期內取消,職稱不再與工資掛鉤也無法在近期內兌現,未來教師工資有3大“走向”,你想知道嗎?


走向之一:“不低於”要求有待於實現

“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這是法律規定和要求,25年前的《教師法》和近期的27條“教育新政”對此都有明確要求。國家最高教育新政部門已經明確表態,在短期內一定解決多年困擾教師的工資問題。我們地區政府已經鄭重承諾,“年底前落實教師待遇,力爭達到法律要求”。現如今,我們教師實際工資收入與同齡,同級別公務員相差4000元,主要差距在各種各樣的津貼和獎勵性績效。我們區域正在測算,預計籌措資金1.3億,我們只能期待著,盼望著……渴望夢想成真的那一刻早日到來。



走向之二:“教齡津貼“渴望得到提升

教齡津貼這個教師最早的福利待遇,迄今為止已經完全成為了“雞肋”。追溯往昔,1985年,為了鼓勵教師長期從教,實施了教齡津貼制度。那個時候,教師的工資不到100元,教齡滿5年發放3元津貼,滿20年可以領到10元錢,對於教師而言,這是一筆豐厚的收入。轉眼之間,34年過去了,教齡津貼仍然10元封頂,廣大教師真的無語又無奈啊!

近日,某省出臺“意見”,明確提出:“從7月1日起,中小學(中職學校)教師教齡津貼在落實國家規定標準基礎上,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齡增加10元的標準累計計算核定”。這無疑是廣大教師的福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從教30年,教齡津貼能達到310元。其它地區假如都能達到這樣程度,這個多年被遺忘的“雞肋”,就要重新煥發生機了。好友!不知你們地區是否有相關政策出臺呢?

走向之三:“鄉村教師”補貼馬上落地

我是一名普通中學的高級教師,生活在東北省會城市,每月打卡工資5000多元。面對這樣的收入,已經捉襟見肘了,可是我們“一對一”幫扶的鄉村教師待遇更低。同樣高級職稱的教師比城市少了1500多元。近日,各地紛紛出臺政策,著力提升鄉村教師補貼。某省“意見”提出:“增加鄉村補助,省級貧困縣鄉鎮、村、教學點每月分別增補200元、400元、600元”。

對於鄉村教師而言,本身工作環境就很艱苦,工資收入又不高,適當增加一些補貼,一方面吸引中青年優秀教師,另一方面可以留住人才。對於鄉村教師來說,幾百元的補貼即可以溫暖人心,又可以緩解偏低的工資收入。2019年教師工資3大走向,這是教師地位和待遇提升的一個重要信號,但願各地都能引起高度重視,真正讓好的政策和好的舉措早早落地生根發芽。


俺油菜


編者按:教師工資組成項目有許多項目,每一項少十幾塊,多則上千塊。除此之外,教師工資還要跟職稱掛鉤,教師工資待遇就很難跟得上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因此,只從教師工資和職稱掛鉤後,教師的平均收入就普遍低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



一,教師職業內部收入差距十分巨大

眾所周知,教師工資待遇和職稱掛鉤後,獲得高級職稱的教師和初級職稱的教師的工資待遇收入差距十分巨大,高級職稱的教師和初級職稱的教師每個月收入在一千多以上。而且,每次調工資都是按照職稱級別來調資的,造成沒有獲得高級職稱的教師和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的平均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所以,雖然在一個學校內做同樣的工作,卻同工不同酬,很多教師因此而心理不平衡,職業倦怠越來越嚴重。

二,職稱想法是好,卻不符合實際

職稱是我國獨有的人才管理制度。教師職稱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自從職稱出現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任何一項好的制度都有可能過時的時候,職稱制度也是如此。很多人說,不是職稱不好,是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就是,該得高級職稱的人不得,不該得的卻得了。

比如說,老實認真上課的一線教師很難評上,那些整天用錢買論文,去參加表演課,還有其他熱衷於做課題等等亂七八糟的人,還有一些不上課的學校領導卻獲得了高級職稱,導致教師們人心渙散,再加上工資不高,地位低下,生活都沒了盼頭,教育情懷也就談不上了。

三,教師工資不和職稱掛鉤不可能實現

教師工資和職稱掛鉤的制度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期間也經歷過多次修訂。但是,每一次修訂都是沒起到多大的作用。最近的一次修訂也只是取消了電腦和英語這兩樣評職稱需要的條件,其他的並沒有多少變化。雖然說不再以論文為主要評選條件,但是又多加了難度更大的課題材料。很多教師沒有申請得課題,也就沒有了評職稱的機會,他們就更消極了。但是,即便職稱和工資掛鉤不合理,也沒能改變,畢竟職稱制度歷史悠久,還有一幫靠職稱吃飯的人養,要是取消了職稱,這些人怎麼安排呢?

據我觀察,今後教師工資還是和職稱掛鉤,而且職稱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改革,工資待遇提高的也不是很快。而且,今後評職稱也只能會越來越嚴格,材料越來越多,形式主義也會越來越嚴重。我們的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也會越來越嚴峻,很多優秀學子還是不會加入教師隊伍,很多地方也就缺很多教師。


孖無悔觀教育


我的判斷是,教師工資將不與職稱直接掛鉤,而是間接掛鉤。

評審條件苛刻、過程不透明、名額限制、評聘分離等,令現行職稱制度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無數一線教師歷盡千艱萬難,仍只能望職稱而興嘆。

那麼,不評職稱行不行?有些老師這樣自我安慰:“多活幾年,啥都賺回來了!”

這自嘲的話裡,透著苦澀,卻說到好些人心坎上。是呀,反正希望渺茫,何必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去折騰呢?不如卸下壓力,好好活著。

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的工資差,確實太大。一般情況下,同等學歷工齡,打卡工資相差七八百,算上公積金及績效獎,差距達千元以上。而且,每調整一次工資,就會拉大一些差距,導致未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心理越來越不平衡。


很多地區的教師職稱,永遠只套最低檔,中一套十級檔,中高套七級檔。這樣,中級與高級之間的巨大差距永遠無法縮小。

如果說評上了高級職稱的教師,確實能力強、貢獻大,承擔了更多責任,倒也無話可說。事實是,他們多逃離了教學一線,也沒有承擔教研或引導青年教師成長的重任,而是“功成身退”,拿著高薪等待退休。在一線打拼的,是那些職稱低、又沒有行政職務的老師。

這就凸顯出現行職稱制度的最大弊病——直接與工資掛鉤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與崗位、業績相聯繫。


浙江省的職稱改革試點試圖解決這個問題:評上了高級職稱,必須在相應教學崗位,才有高級職稱工資。低職可以高聘,高職也會低聘。

這與之前的評聘分離、評聘合一都不同。評聘分離,是有職稱卻不一定有崗位,評聘合一是即評即聘。前者導致有些評上職稱的老師多年不能聘任,後者則使崗位聘任失去意義。而浙江省的改革,有可能真正體現出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原則。

所以,我認為長遠來看,職稱與工資之間的關係,以及教師工資調整的方向應該是這樣:

1、取得職稱,是取得對應職級工資的基礎條件。

2、崗位競聘,是取得職稱工資的必要條件。

3、教師工資結構中,工齡、職稱與崗位、實績,將三分天下。其它要素佔比減小。

一家之言,歡迎探討。如若有緣,點個關注。


毫米


八十年代沒有職稱個個奉獻精神,工作認真負責。質量比現在好多了。職稱就是阻礙教育的攔路虎,,不過職稱不會馬上取締的,首先個個領導都是高級職稱,誰願意取締職稱。吃虧的還是老老實實的一線教師。


海闊天空174925773


教師的工資待遇成為近年來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而且只要提及教師,總會無法避開工資待遇、職稱等話題,尤其是教師職稱的問題,更是在教育領域,乃至整個社會領域引發了比較熱烈的討論與爭論。

綜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職稱問題已經得到了官方的重視,也可以說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採取一定措施來解決教師職稱問題,比如:山東、河南等地,都在採取一定程度,改變教師工資待遇與職稱緊密掛鉤的現狀,力求弱化職稱在教師工資組成中的影響力。

對於教師工資與職稱之間的關係,筆者認為在未來的發展中,教師職稱在工資組成中的作用將會被弱化,將會成為主流,教師的績效工資將會逐步完善,代替現在的教師職稱工資待遇。

我們注意到,各地在教師職稱改革上,紛紛增加了高級職稱的名額,簡化職稱競聘的流程,切實提升了教師職稱競聘的簡單程度,尤其是很多農村教師,在職稱競聘上看到了希望。要知道以前農村教師都會遇到職稱的“玻璃天花板”,高級職稱對於農村教師來講基本都是奢望,而且中級職稱獲聘成功的可能性都非常小,可以說職稱對於農村教師乃至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來講,想要獲得一個職稱,難度真的實在太大。

以目前的發展實際來看,教師職稱受到的爭議比較大,而且績效工資的爭議性也不小,但是筆者認為績效工資才是未來的方向。當前教師職稱成為影響工資待遇的唯一關鍵因素,基本上其他的因素難以與之匹敵,這也是為什麼職稱競聘會在教師隊伍中引發如此大反應的原因?

績效工資之所以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還是因為職稱會在今後的教師工資待遇影響因素中弱化,不會成為影響工資的最關鍵因素,教師的工資待遇影響因素會更加多元化。同時,績效工資是體現教師承擔工作量的重要方式,按照他們的承擔的工作量,才決定他們的工資待遇,這也能體現按勞分配的收入原則。

此外,我們注意到各地都在推行教師績效工資,而且很多地區的公務員、事業編也正在推行績效工資考核,也就是說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將會成為未來體制內人工資待遇的發放原則或者重要影響因素。綜合各種因素,筆者認為績效工資待遇將會成為未來教師工資發放機制中的重要方式。


東愛雨小公


我對職稱工資有疑問,第一,職稱的取得沒有公平性,有些可以通過評審取得如:工程師、教師職稱等,有些必須通過考試取得,如:會計師、經濟師等。通過評審取得的職稱,只要達到他們定的標準,就可以取得,不知道需不需要交錢?這樣的職稱評審會衍生一系列的培訓,代寫論文及發表論文,等等等,不勝枚舉……第二,同一單位相同的工作量及相同的技術含量的工作,因為職稱的高低而導致工資報酬相差甚遠,大大的打擊了工作積極性。三,有很多人,工作不落心,卻會花大量時間去鑽研怎樣考職稱,甚至在上班時間也在刷題目,老員工工作了幾十年,有工作經驗,卻沒有考職稱的時間、精力和記憶力。有些工作了30年的低職稱老職工,比剛剛進單位不久的高職稱人員的工資低500~1000元。對新老職工的關係融洽影響巨大。四、職稱的評審是腐敗的溫床,就拿教師的職稱評審來說,由於教師 的先進證書可以加分,導致教師之間為爭搶先進名額,爭吵的不可開交,實在不利於安定團結。有些人甚至花錢買先進證書。五、明擺著就是不公平。你隨便去看一看,那個單位不是領導層先佔完指標,才輪帶下面的蝦兵蟹將……

取消職稱與工資掛鉤?可能也不太現實,在中國能反映一個人能力的參照物,也只有職稱和學歷,如果要公平,最好是把工齡、學歷和職稱協調好!工齡工資稍稍高於職稱工資所佔的比例,因為很多人說:職稱和學歷都可以+造假,唯有工齡是事事在在的!所以,要照顧一下老同志,他們畢竟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江山畢竟是老前輩們打下的。

僅具淺見,如有不當,敬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