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181萬。


誰也沒能料到,2020年春節檔的第一天的票房總額會如此慘淡。原本一年中最熱鬧的春節檔,成了影院最冷清的日子。


“《囧媽》院線撤檔轉為流媒體上線,大年初一免費請全國觀眾看電影”,在這個大門緊閉的年,總算給了人們一件歡快的消息。


繼《囧媽》之後,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打造「線上免費春節檔」,還將有 13 部電影免費請大家看,請全國人民免費看電影。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囧媽》在播放變革和輿論優勢的推動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熱度。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儘管電影本身口碑一般,《囧媽》轉網免費播還是得到觀眾們紛紛點贊,免費網播行為足夠圈粉,也認為徐崢從決策力到執行力都足夠殺伐決斷。


今年賀歲檔最大贏家,毋庸置疑還是徐崢。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眾人眼中,徐崢是《我不是藥神》中鮮活特別的小人物“程勇”,是執導過《泰囧》《港囧》《我和我的祖國》的導演。


他是“票房收割機”,也是跨界跨得最成功的電影人之一。


任何事,彷彿只要徐崢去做,就沒有不成功的。


即使如此,他也有無法言說的怯懦。


“李安很勇敢,他是一個極限挑戰者,敢把自己往不安全的地方推,我不是。”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這句話發生在《十三邀》上與許知遠的對談,徐崢難得表現了他示弱的態度。


好像還是多年前黃渤第一次見他的樣子,“戴各種帽子,帽衫必須得扣著,手得插著口袋低著頭走,當時不知道為什麼旁邊一個人沒有他還要低著頭走,聽到的最多就是不要拍照。”


“需要安全感、時刻保護自己”的狀態,鮮為人知,卻好像才是他性格的底色。


在成為電影演員之前,徐崢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話劇演員。


從小住在人藝劇院的因素,讓徐崢對錶演充滿好奇,舞臺便是他紮根的地方。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1998年,他獲得白玉蘭獎,這是當時一名話劇演員在國內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固然欣喜,但話劇的表演受眾極其有限。一旦遇到先鋒性和實驗性較強的作品,直呼“看不懂”的更是大有人在。


徐崢覺得,藝術應當是一種手段,能向觀眾傳遞出實質性的東西。演的東西大家都無法理解,那談何去影響別人的價值觀。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理想固然可貴,現實更不能荒廢。


徐崢自我調侃,為人偏俗,放棄文青之路並沒有猶豫很長時間。


他要的是“有效”傳播。


先鋒藝術有門檻,那就從最容易被接受的喜劇開始。


作為商業片導演,徐崢以票房數字的飆升,來證明自己製造爆款的能力。


《泰囧》票房12.67億,《港囧》更是狂攬16.14億。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短短5年不到,徐崢迅速完成自己從小眾片演員到賣座商業導演的轉身。


儘管如此,他焦灼不減。


《泰囧》、《港囧》之後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路子”橫行,往往殺出重圍,而徐崢的電影卻總是相對“安全”。


有人說他導演電影,像一個按摩師在尋摸觀眾的穴位,找到一個結節,一板一眼地揉捏按壓。


找到後再使勁,一向是他謹小慎微的做法,也可以看作是徐崢做電影從來不賠錢的原因。


《港囧》之後,他繃在一張網裡,卯足了勁兒,要再拍高票房的作品。


票房高,在當時市場環境裡,才意味著被讀懂與有效輸出。


他做了大量的劇本開發,本想做一個奇幻題材的、“突破很大”的項目,但看到同類題材在票房上反響不佳,就猶豫了。


“總會看到市場上有一些同樣的類型失敗,我就老想再觀察一下。”


徐崢坦白,自己不敢冒險。“每當想往前多走一步,想稍微離經叛道一點兒時,我就想,觀眾一定是不接受的。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影評人都說,《囧媽》是他跨出安全區的一步:徐崢想表達的,不只是喜劇。


《十三邀》上,他自己也說:

我拍的不是爆米花電影。我想傳達溫暖,溫暖很重要。


徐崢認為,中國人的親情是最複雜也最有內容可表的關係。


而有趣的是,“翻看記錄,發現描寫中國家庭關係的電影真的非常少。”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少,他願意踏出一步,去瘋狂一下。


這個關於“要拍什麼”的決定做了3年,最終定下來就花了一天。5天時間,《囧媽》一萬字的故事大綱就完成了。


可惜的是,在母子關係上做出的這部喜劇,他還是沒能撇開手腳。


徐崢可能覺得自己揹負著向觀眾輸出正能量和普世情感的社會責任,以至於把責任感看的比電影的基本敘事更重要。


在有限的戲劇空間,不僅要利用段子的堆疊進行搞笑,還要騰出煽情的空間,這讓《囧媽》給人一種面面都有,但面面不俱到的感覺。


甚至,他沿用“囧”做電影名,請了在父母輩有一定知名度的“歡樂喜劇人”賈冰、宋小寶客串,照顧到年輕人審美,又選用人氣頗高的袁泉、高以翔、黃景瑜等,都是為了求穩。


就如同他在瘋狂外星人中一樣,做個不露臉的“外星人”,沒給自己“添麻煩”。


直到最後,安全區沒走出去,促進觀影方式變革猛賺一筆口碑,反倒成了他最瘋狂的那步棋。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如果說徐崢一直在打安全牌,那麼甯浩就是他羨慕的那種“肆意改寫人生”、擅長打破安全區的電影人。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囧媽》是正統春節檔閤家歡題材,《瘋狂的外星人》走的就是野路子,科幻、賀歲外殼下,包裹的依然是甯浩黑色喜劇的內裡。


因為瘋狂,所以甯浩一直在拍瘋狂系列。


2006年《瘋狂的石頭》讓甯浩一炮而紅。


2009年甯浩推出《瘋狂的賽車》,在這部電影中甯浩又開始嘗試新的創作方式,劇本寫作就找來了七個編劇。影片完成後,甯浩還學著國外電影舉辦試映會,收集試映會觀眾的反饋意見對影片進行再次修改


2010年,甯浩又買下劉慈欣的《鄉村教師》版權,自己寫劇本。他常到酒店包一間客房,然後用毯子把房間包出來,做出隔音設備。等劇本寫完,拿給劉慈欣看,劉慈欣發現故事已經脫胎換骨,完全成了一個新故事。


這才又拉上黃渤、徐崢、沈騰拍了《瘋狂的外星人》。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印象中高大上的科幻故事,在他手中竟設在一個搞民俗表演的遊樂園裡,耍猴人、賣酒販、外星人、國外特工魚龍混雜,上演一出荒誕的市井鬧劇。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瘋狂的外星人》,是一個由喜劇、科幻、荒誕構成的鐵三角。是甯浩把科幻本身瞬間拉到泥土裡,沾滿了人間煙火。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這是甯浩的瘋狂,寧式荒誕,一時讓人摸不著頭腦。


和徐崢相反,他可能知道觀眾不懂,但表達了就好。


徐崢的“囧”和甯浩的“瘋狂”,是電影也是他們的性格


最後,建議大家重刷《囧媽》《瘋狂的外星人》,領略一下徐崢和甯浩不同的電影觀。


“頭條放映廳”也在春節期間上線,各種新老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片源超豐富!《囧媽》《唐人街探案1》《瘋狂外星人》等佳片在頭條app上,搜索相關關鍵詞,即可免費看全片,和家人一起在家看大片叭!#線上免費春節檔##囧媽在家免費觀看#


本文是作者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