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人活著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這句話有道理嗎?

好運連連175964907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一點沒錯。但是你問的方式不對。只有少數人為了錢財不擇手段去爭搶。大多數人都是為了生活去忙碌。財是什麼?是溫飽的保障。人為了溫飽,為了家人長年辛苦勞累,積勞成疾,不治而亡。這就是人為財死。所以人一定要身體健康,錢財乃身外之物,如果累壞了身體,你掙再多的錢也救不了自己的命。


悅來閱美


人與動物的自然屬性,應該是一樣的,為了維持生存,首先就必需解決吃的問題,因此也就有了“民以食為天”之說,足見做為一個自然屬性的人,有不少地方和動物沒什麼區別,都得為生存,而解決吃的問題。在自然界誰擁有財富最多,誰佔有的生活物質數量也就最多,質量也會更好。因此單就自然屬性而言,私慾決定了,自然屬性的人為追求敗富,永無止境。正如《紅樓夢》所言“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社會上所有人,都具有雙重性,這也是人與動物區別的顯著特點之一。為了維護社會穩定,任何國家,任何社會首先遵重期約,遵守公德,嚴守國法。個人私慾要控制在合理範圍,不能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只能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去追求財富,也是死路一條,這也是“人為財死”的下場。

因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是對的。至於人人活著都是為自己利益而戰,從人的社會屬性來看,這種表述並不正確。


老兵4200



緣聚千里95539902827


路過。

筆者認為,問題本身的意向是錯誤的。人活著沒錢不能生存,鳥活著沒食物不可活,他們為了生存的生存需求,必須獲取具備生存所需的物質條件。但這個物質條件的獲取是有原則的,它是通過自己人生勤勞與智慧的付出所取得的勞動報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天道酬勤。而不是偷雞摸狗、投機取巧,甚至超越道德法律法規制度的界限,來滿足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慾望、滿足自己永無止境的貪慾,去掩耳盜鈴、以身試法的。否則,人在做天在看,後果是無可逃避且是可想而知的。


高山仰止1808


在我的理想中和奮鬥中也不這麼認為的,作為一個人只是為了自己的而活,為了自己利益的話,也許並不用那麼拼了。
在我個人的理想和奮鬥假如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沒那麼複雜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揹負,上有老下有小,作為一個男人就是難,所以才叫男人。
一年到頭的在外面拼沒幾個不是嗎?節日除了春節回趟家吃個團圓飯就這麼幾天又開始從新的要去打拼了一年有三百多天,回到家陪父母、妻兒也就是幾天的孝敬,人生有幾年,又有幾日,按年數來算一個人,一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就八十左右,八十乘三百六十五來推算就等於29200天,一個人能有幾天在家陪父母。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說的對,但是個人和個人是不一樣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一樣,在我的生活奮鬥中我也不這麼認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1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f670000323e57ef1d54\

廣西小強哥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句大實話。也是人為了自已根本的利益。才有了這句話的出籠。但是,人是有感情的靈物:人有感情。有愛。 有恨。有喜怒, 有悲傷。 人類在群居的環境下生活。離不開人類所具備的應有 情感流露。如果人來到世上就是為了財而來。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那不就成了行屍走肉。木頭一塊兒嗎?是的,人是自私的。但也離不開親情。友情。要學會財與情的割捨。 才配幸福的活在人間。


白河沙灘


有。但前提是不能防礙別人的利益,有正能量者,或者說有“大能量”者,還要為別人維護,創造利益。


用戶4393268403515260


剛看到這個話題也順便回答一下吧!“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不過這是過去人說的,現在還適用,但不絕對是?這裡要扣字眼的講,人為財死,如果死了還與財有關係嗎?盡多是給後人留下一份遺產,但返回來說:這個(死)應該是比喻的成份多些,當你生下來到這個世界上後,先要吃奶,後來吃糧食素菜等等,少年以前,或者青年時,你還沒能力養活自己,這就要父母長輩來撫養你,但他們如果不好好工作,不好好勞動,哪裡來的錢養活你呢?甚至於要幹些危險活,有風險的活,一旦發生意外事故,這不就與(死)聯繫到一起了嗎!再說(鳥為食亡),這也不是絕對的,但肯定是為了吃食而遭遇不幸的,在(動物世界)裡就能看到真實的情況,動物生下來就是尋找食物吃,而繁衍,只是食草物動和肉食動物有點不同!弱者就是強者的食物,你說它不是也在(死亡)邊緣上而活著嗎?所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一定的道理!



用戶玉帶祥雲2020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我認為這句話說的一針見血,很有道理。

所謂的為家庭、為公司、為國家負累的付出和做貢獻。都是權衡利弊的選擇。

所謂的忍受、吃氣、承擔、盡責、是內心善惡兩面的決戰。最終,善打敗惡,是權衡利大於弊的結果。

所謂的做公益、幫扶等各種善舉、那也是有所求,是為了行善積德,積福自己或後人。或者認為善行才能使你在心理上有所安慰和滿足,說到底也是利益使然。

那些負面的行為,當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在此,就沒必要細說了。

總之,每個人所有的行為出發,都是利益的驅使,無關善惡,都是為利益而戰。


紅髮披肩


人生在世,並不是充滿竟爭和掠奪,更多的是共贏。

有了這種人格,人生是會收穫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