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兄弟分家,一個贍養爹、一個贍養娘,把爹孃分開贍養,這合法麼?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回村歇歇


爺爺奶奶就是這樣養老的。

爺爺跟二叔過,奶奶跟三叔過,所以他們的田產就是我二叔和三叔分了,沒有我爸的份。

我爸比較老實,不懂得哄爺爺奶奶開心,但心比較實在,當時還有兩個姑都沒有結婚,就反對這樣子的養老方式,當然反對也是無效的,也考慮這樣對兩個姑都不好。

記得有個姑最後急匆匆的就嫁人了,後來婚後幾個月又跑回來跟三叔生活,說是婆婆對她不好,想和姑丈離婚,最後,姑丈決定出來單過後,那個姑才又跟姑丈回去。

那時候那個最小的姑剛上高中,也是跟我三叔和奶奶過,因為爺爺奶奶都不管了,小姑最後高中都沒念完就出去打工了,以後就都很少回來了。

這些都是我大哥結婚的那年小姑說的,她說,她很少叫爺爺爸爸,因為心中恨,什麼都讓二叔做主,一點話語權都沒有,她說,沒有結婚前,很恨二叔,二叔不顧姐妹情,什麼都貪事情又做得很絕,現在都癱床上了,心還是那麼狠,這就是報應。那時間小不是很清楚她們的恩怨,但是我知道,我媽也很恨,二叔一家,二叔和三叔和我們家都不好。

在我小時候就沒少看到我爸幾兄弟開架的戲碼,大多都是我媽出的頭,我媽說不公平,爺爺奶奶應該獨立居住由幾家共同贍養,然後田產平分。可是爺爺奶奶都不理,依然是一個跟二叔一個跟三叔,順便給他們帶小孩子。

我媽說就兩個叔的孩子小需要人帶嗎?我的孩子就不小了嗎?

其實,我跟堂妹才差幾個月,我妹和三叔的女兒一樣和二叔的兒子一樣的年齡,要說帶我們都應該一起帶,可是爺爺奶奶只說三叔和二叔的孩子小,忽略了我們也還是孩子。

這樣的後果就是爺爺晚景淒涼,村裡人都說“爺爺給二叔罵得都得老年痴呆了”,爺爺最後幾年都是呆呆愣愣的,腦子不清楚多少,人家都說傻了。

奶奶過得好點,三叔比較孝順。三叔雖然也覺得自己分得的田產少了,但他還是和我爸感情好,所以他們對奶奶都比較好,也許覺得奶奶是個弱女子做不了主,把所有的恨和不公平都加在爺爺身上。奶奶跟三叔生活,我爸和三叔對他都比較好,每天吃粥,都會媽媽,媽媽叫我奶奶吃,奶奶最後過得是比較快樂的。

但是,奶奶和爺爺的感情明顯變淡了,不在那麼親切。很少見到他們在一起說話聊天了,大都是各過各的。同時也遭到幾個子女的不公平對待,同時也讓幾個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不和。

兄弟把父母分開贍養,如果是協商好了,兩位老人也沒有意見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還是不要讓兩位老人分開,畢竟他們是相愛的兩個人,雖然年老了,愛情早已變成親情,但是,她們心中對彼此的依賴和愛還是在的,只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早已沉澱。

要是把老人分開贍養

第一.對兄弟姐妹間的感情造成誤傷。

第二.對兩位老人的身心健康都不利。

第三.兩個老人相伴了大半輩子,對彼此感情早已融入身體,讓他們分開太過殘忍。


梁姐情感解答


我爸爸媽媽你都已經是70歲的老人了,他們總是跟我探討養老問題的時候跟我說,等到我們老的時候,你就贍養你爸爸,我就到你的弟弟家去養老。看著他那種很認真的樣子,我不由自主的笑出聲來,我說你們現在都70歲了就是老人了,要不現在就分開算了。我爸爸聽了這話,當時就罵我說你媽媽說的話你還能聽,還能信嗎?你媽能離開我嗎?誰給她做飯,誰給她熬藥啊。看著爸爸那個認真的勁兒,我跟他說我不會讓你們兩個分開的,放心吧,只要是你們在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我會全力以赴的,因為我是你們的兒子,我就應該承擔贍養你們的責任。


所以說大家想分開自己的父母,讓兄弟們輪流照顧他們,這種想法比那些不要老人,把老人踢出門外,不管不顧的人要強的多,但是從做法上來看,這種想法可以有,但是實際不能做的。 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照顧兩個人!雖然是有一些的負擔,但是我們也不能讓兩個老人分開來。因為他們恩愛了一輩子,我們不能做王母娘娘的事情,把他們分開是一種殘忍呢?想一想到老了需要陪伴的時候,把他們分開了,這是不是有一些冷酷無情啊,所以我說作為兒女的要體諒父母的難處,有的時候家庭子女多,我們就採取那些大家都拿撫養費,讓老人得到很好的贍養。
如果老人有一個有病了,另一個也照顧不過來的話,我們就花錢僱人,反正不能做出那種讓老人分開過日子的方式。這樣的話,會讓老年人的生活很不好。


伊春美食美客


在這方面我能說上幾句,我曾經經歷過,也給人分過家,時間關係咱簡明扼要說道說道。

一 先不說分養父母合不合法,首先這種贍養方式是一種極大的過錯,在這我願天下父母長命百歲,說句糙話,一人管一個,是一種撞命,如果有一個不聲不哈的去世,一個在醫院裡花個千兒八百的,誰之過?在醫院的錢花的太多,又承擔不起該死嗎?一個沒有多大負擔,一個哭都沒地方,所以說這樣的贍養是一個錯,對兄弟誰都不公。

二 分開贍養只有一種情況符合,那就是 父母的年齡都比較大,行走都是問題,但是最好還是要住在一起,分開贍養不是分包養。

三 無緣無故得分開贍養父母是不好的,無論子女有多孝順,必要的情況下子女是替代不了他們之間所能做的事,誰陪他們說話,有時一口痰吐不出來老伴就會用嘴吸,或者手嘔子女們行嗎?你不幹事天天守著父母嗎?後輩只為自己方便省事,不顧及老人的感受;只有他們在一起才是最快樂地!最開心的!至於合不合法我看沒有誰來糾結此事,盡孝是良心是感恩!


夏季戀上風


村裡兄弟分家,一個贍養爹、一個贍養娘,把爹孃分開贍養,我覺得這是贍養爹孃的一種分工、一種形式,與共同贍養爹媽沒有本質的區別,合法但不合情分。

兄弟幾個,分開贍養爹媽,在農村老家這種事情還真聽說過。有一趙姓人家,兄弟兩個,分家時把爹孃也分了,老大養爹,老二養娘。開始倒也相安無事,可到後來,本來身體好認為活得年歲大的爹,沒過幾年跌了一個跟頭就先走了,本來體弱多病認為活不了幾年的娘,“瓦罐子熬破鐵水桶”,卻活過了80多,老二媳婦後來漸漸地心生不滿,整天看著“老不死”不出好氣。最後還是由村裡出面調解,老大又出了一些錢贍養老孃,直到老人去世。

分開贍養爹孃,由於爹孃不可能一天走,兄弟之間很容易出現矛盾。爹孃養育了每一個兒子,卻有的養,有的不養,從情分上說不過去,我認為最好還是不分開贍養爹孃。您說呢?希望您發表見解評論。

期待感謝您的關注。本賬號天天都有優質內容更新。謝謝您加入討論留言轉發點贊。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法與罰


將老年父母分開贍養涉嫌違法。

對這一問題,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沒有明確涉及。但是從《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中我們能夠領悟到這一法律精神。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3條規定,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14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義務。

第18條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第28條規定,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訂立協議。贍養協議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和老年人的意願。

什麼叫尊重和關心老年人?什麼叫對老年人的精神慰籍?什麼叫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什麼叫忽視、冷落老年人?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兩位老人為了兒女操勞大半生,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幾十年,已經習慣了彼此。有些老年夫妻年輕時也吵吵鬧鬧。經過幾十年的磨合,到老年時都已經包容了對方。 熟悉的身心已經融合在一起。如果老年時將他們的生活彼此隔離,他們的心靈就會受到嚴重創傷。他們的精神就會受到深刻打擊。

人是情感最強烈的動物。特別是老年人最怕孤單和寂寞。老伴兒老伴兒,老來作伴兒。有誰能像幾十年老夫老妻一樣相互懂得對方的心思?有誰能像老夫老妻一樣互不嫌棄?有誰能像老夫老妻一樣常伴身邊?

將老年夫妻分開贍養,有些表面上是爭得了二位老人的同意,實際上絕大多數不是老年人真實的意願。

一些老年人一心替兒女著想。有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將父母分開贍養的時候,是否考慮到父母的心情?

最近幾年來,廣東,廣西,吉林等省市區都在當地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中明確規定,不得違背老年人的意願,將共同生活的老年夫妻強行分開贍養。

所以,將共同生活的老年夫妻強行分開贍是對老年人的不尊重,是違反了對老年人精神上慰籍的法律規定。是忽視和冷落老年人的感受,是違背多數老年人的真實意願,涉嫌違法。


盤錦陽哥


兄弟分別贍養爹孃。合法,但不算孝順。

以前的時候,農村孩子多,很多人也抱著一種養兒防老的態度,一定要生個兒子,作為自己以後防老養老。

所以說,題目中所說的這種情況,在農村地區是普遍存在的,家裡有兩三個兄弟,然後分家的時候,分別贍養父親和母親。這種情況從法律上來說,應該是講得通的。根據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而這種情況,由子女把老人分開贍養,可以說,子女也都盡到了贍養義務。從這一點上來說,老人年紀大了之後,從生活上,也有一定的保障。至少在老有所養的問題上,比有些老人,要好的多,比有些做子女的要好的多。

但實際上,中國是一個一直以來提倡孝道文化的國家。這種方式看起來,對老人盡到了贍養義務,但是,從孝道的一方面來說,或者說,國人一直所說的孝與不孝方面來看,這種對老人的贍養,也算不上孝順。有人會說,根據兄弟間的協議來劃分,不管我是贍養父親還是母親,我讓老人吃好,穿好,不讓老人幫我幹體力活,生病了,我去給老人看病,這怎麼能算不孝順呢。

這種養老方式,忽視了老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少年夫妻老來伴。這種養老方式,把生活了幾十年的夫妻雙方,生生的拆開來,分別進行養老。生活了幾十年,熟悉雙方的生活習慣,把對方作為自己生活中的依靠或支撐。這種分開的養老方式,使得雙方分開之後,會形成一種很大的心理落差。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老兩口的感情很好,有一方,因為疾病或別的原因,去世之後,另一方鬱鬱寡歡,不久之後也會離世。在這個社會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養老問題一直是這個社會上所關注的問題,但是,現在最主要關注的問題在於,讓老人在年齡大了之後,生活能夠得到保障,很少有人關注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說像分開由子女分別贍養的這種情況,子女忙於工作,家裡往往一整天就只有老人一個,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沒有交流,沒有傾訴的對象。陪伴老人的也只有孤獨。而很多農村家庭,在子女回家之後,同老人的交流也會很少。這樣真不如讓兩個老人繼續呆在一起。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說明子女都是願意去贍養老人的,這樣的話,兄弟之間可以另行制定協議,進行商量。不要讓老人分離,而由一方進行贍養,另一方,可以適度的進行一些經濟方面的補償。同時,每個月去看望老人幾次,真正的讓老人去安度晚年,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這樣才是最好的。


龍語堂


把父母分開贍養就是不孝順的大逆之道,違反了人類善良孝道的本性。這樣的兒女可說是狼心狗肺的牲口,如果他父母在他們兄弟小時候也是這樣分開撫養,是不是也可以也合法嗎?但無論怎樣困難,父母是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如果我要是生兩個這樣的兒子,我寧可弄死他們。這樣的事在我身邊也有很多,真的想不明白他們的父母是怎麼養了一幫狼?老了老了落下輪流養父母!醜陋的兒女丑惡的人性!說什麼一堆的理由都是天大的謊言和笑話。我真的老天懲罰這樣不孝之子們。


寫作特工


兄弟分家,父母要分開贍養,合不合法我不知道,但我在情感上肯定接受不了。

一、父母養咱們小,咱們得養父母老。這是應該的!你們也做到了養老,但方法欠妥當!假設父母就生你這一個孩子,你就不能養父母了嗎?還是隻養一個,不養另一個?



二、兄弟分家,可能為了公平,一家養一個。但你們小的時候,父母因為怕累,也一人養一個了嗎?再說了,少年夫妻老來伴。人到老了,需要精神的寄託,感情的陪伴,就你們這樣的養老方式,只是養吧?誰能陪父母說說話,聊聊天。



三、分開養老,我覺得只考慮自己,根本沒有考慮老人的想法,老人的意願。我非常不贊同的。

我覺得,你們兄弟如果想公平,可以一人照顧老人半年,輪流養老。還可以請一個保姆進行照看。



可能我想的也很片面,你有更好的方法嗎,請在下面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幽蘭笑一笑


贍養父母,天經地義,人之常情,也是我們做為人子的義務和責任,更是人性化之傳承,所以我們做為子女,在父母沒有能力生活生存的時候,正是我們報答他們養育之恩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父母恩情難報於萬一,所以我認為在父母有生之年,一定要讓他們的晚年過的幸福,舒心,暖心。

說著容易做著難,各家都有各自的特定條件,有的獨生子女家庭就比較間單,只要給父母一定的生活用度,抽空陪陪老人說說話,如果老人願意和自已生活在一起更好,這樣照顧起來也更貼切。

如果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那就要考慮好老人的贍養方式方法,在一般情況下要爭取老人的意見,如果二老健全的話,最好讓他們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人間有句古語叫老來伴,子女再孝順,父母間的問題有時子女也是替代不了的,所以不要學我們這裡有個家庭的做法,由於他們兄弟姐妹4個,哥哥,住在莊東邊,弟弟住西邊 ,他們為了自已照應方便,硬生生把父母給分開來住,我是覺得這樣不好,一是讓這對老夫老妻的感情受阻不能相互體恤,不能精心照顧而導制身心上的傷害,二是有話不能說精神產生孤獨鬱悶有損身體健康,三是加大了子女的工作量,特別是父母有了病,更不能大意。

當然我說的是父母有能力自已照顧自己的情況下,如果老人年紀越來越大,那就要採取適時有效的贍養措施,總之,照顧好老人晚年的生活是我們做晚輩的義務,更是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