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孫悟空殺白骨精,八戒和沙僧各殺一個狐狸精,有什麼合理的解釋?

書友會


謝謝!

西遊記作為古典名著,有一定的時代特徵和,融入了作者的思想觀念,現在大家對其解讀很多,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西遊記中孫悟空打死的也不只是白骨精,比如黃毛獅、老虎精、蛇精等,低等妖精更是數不勝數,所以不能說孫悟空就打死了白骨精。而豬八戒和沙和尚打死的妖精不多,但也不只是狐狸精,像豬八戒打死了豹子精和蠍子精等,沙悟淨還打死了魚精。

為什麼這麼問呢,大概就是西遊記中好多大妖怪就沒有死,原因眾所周知,這些妖怪有後臺,關鍵時刻就被救走了。這也符合古今社會現實,事事沒有絕對的公平,有背景的人總是得到的好處多一點,即便是犯法,也不一定會追究,追究也是輕描淡寫,作者這一思想現在是得到了大家的公認。

另一方面,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說,裡面對佛教尊崇有加,所以作者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個佛教徒,對佛教理論有深入研究,這樣在他的小說中肯定要勸戒殺生的。像孫悟空三兄弟,被唐僧收下後,就要走向修行之路,最終成佛,那麼他們殺生就是越少越好,否則又如何勸導世人呢!

不知上面的解釋可否。


韜韜生活雜說


西遊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其實說的是破除貪嗔痴三毒,佛經裡有三世諸佛,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打白骨精,打的是心魔。白骨精作為第一個取經路上被打死的妖怪,也是第一個說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的人,孫悟空要保護唐僧取經,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成村姑、婦人、老父,白骨精的貪念,唐僧八戒的不辨人妖,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產生嗔恨心,孫悟空的執著,犯了痴念。豬八戒打死的狐狸精有兩個,一個比丘國的美后狐狸精,還有一個是牛魔王的玉面公主,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酒後失德調戲嫦娥,貶下凡間,受觀音菩薩點化加入取經團隊,取名悟能。能,就是本能,人有本能,觀音給他取名悟能就是讓他克服自己的慾念和本能,好吃懶做,貪財好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狐狸精就代表美色,食色性也,打殺狐狸精就代表著克服了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