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歲多孩子的媽媽,有必要買識字卡在家教學嗎?

石頭與水


三歲孩子是牙牙學語了,可以有針對性的教一些東西,這麼大的孩子的感知更多是來源於對觸摸,大腦的記憶力也會增加,買一些帶圖的卡片,還有簡單的英文字母,日常帶著孩子嘟嘟囔囔三字經千字文,三至六歲的孩子更是要教規矩了,千萬不可報著樹大自然直的想法,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就懂了的想法不可取


今兒冬至


我的試過的坑

1,在孩子3,4歲的時候,我買過杜曼的閃卡,那時候認為通過閃卡的方式可以讓孩子記住很多字,的確孩子當時記住一些,可是後來都忘了。

2,買字卡,在家教給孩子認字,一度認識了100多個字了,後來也差不多全忘了。

3,後來沒再教孩子認字,上學發現,一年級讀課文很吃力,做數學題都因為不認字而不會做。於是,趕快補,多閱讀,有機會就認字,一年認識了很多字,孩子的認字危機也慢慢緩解,現在2年級,讀書時不認識的字已經很少了。

為什麼認字效果不好?

對於認字這件事,以前沒學兒童心理學之前,總覺得認字是好事,所以3歲多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認,當時用了很多遊戲+字卡的辦法,覺得方法很不錯,可是收效甚微。

其實,收效甚微跟用的方法無關,更多是跟孩子的年齡有關。孩子在這個階段是形象思維,把字當做一個圖畫去存儲,而且受理解能力的限制,他們對字的理解也很侷限,再加上很少去應用,所以學不久就忘了。忘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需責備孩子。

到底什麼時候教最好?

其實5歲左右更合適!

首先,5歲孩子的理解能力大大增強,他們對一個字,一個詞,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更多,更全面的理解。這樣記憶就不是無意義的機械記憶了,記憶效果自然大大增強。

其次,5歲離6歲上學還差一年,這時學習的字詞,到了上學馬上就會用起來,而且上學後對字詞的要求還會更多,這就成了一個自然的階梯式的過度。就不會因為學了不用而忘記。

最後,學習字詞如果只用生字卡肯定效果不好,道理很簡單,生字卡即使孩子記住了,也只是當做一個圖片記憶,而沒記住其含義。如果孩子能在讀書中記生字,生字就有了含義,一個小豬,小狗孩子在腦中存在的是豐富的圖片,聲音,故事,這樣的記憶是無論如何也忘不了的。

而且從我兒子1年級的認字過程發現,閱讀多了,很多字不用我們教,孩子自己就認識了。每次我都驚喜地發現,他怎麼認識這麼多字啦!從哪裡學的啊?!

所以,多閱讀,多指讀,孩子慢慢的就會認識很多字。

認字不需要太早,在合適的時間開始,反而事半功倍!


劉曄親子溝通


3歲的孩子,有必要買識字卡在家教孩子認字嗎?

說實話,我兒子剛滿3歲那會兒,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當時猶豫了很久,但最後還是決定不買!而且事實證明,我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我兒子現在3歲10個月了,今年9月份剛上的幼兒園。入園前沒有任何基礎,大字不識一個;可是入園之後,從開學到現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他已經能認識幾十個字了。

如圖所示:孩子學過的字我都會整理到一個小本上(包括孩子學過的古詩、成語等,都在這個本上)。

這是前段時間整理的,最近的還沒來得及整理。大多數是孩子自己回來告訴我的,還有的是老師發在家長群裡的。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孩子會自己拿出來把學過的知識鞏固一遍。

至此,我才發現原來我兒子學習的興趣非常的濃厚,尤其是認字方面。

  1. 孩子迷上了廣告牌。記得上學之前,每次出門,就盯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然後興奮地告訴我:“媽媽,那個是小汽車!那個是挖土機!那個是水泥罐!”可是自從上了幼兒園,孩子出門就專瞅廣告牌,只要看到認識的字,就興奮地喊:“媽媽,那裡有個大,大、大,大小的大!媽媽,那個是天,天、天,藍天的天!”

  2. 認識的字要圈起來。每次讀繪本,只要遇到學過的字,孩子就要求我拿鉛筆給他圈起來。這個習慣是我給他養成的,孩子也很喜歡這種做法。之所以這樣做,因為我覺得
    認字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學以致用,要應用到日常的閱讀中去。而且,看著書上的圈圈越來越多,孩子也會獲得一種成就感。

所以,我認為,孩子認字最重要的還是興趣!我兒子之所以那麼喜歡認字,可能就是因為我當初的那個決定很好地保護了他認字的興趣。

設想一下,如果我在孩子入園前就買識字卡來教他認字,我怕我會誤入了讓孩子死記硬背的坑,我怕我會因為孩子記不住字而兇他,我更怕我會把孩子認字的興趣給扼殺了。因為我畢竟不是專業的幼兒園老師,我也沒有科學的方法來教孩子。

當然,每個孩子的天賦秉性都是不一樣的。具體怎麼選擇,識字卡買還是不買?最終還是得根據自家孩子的興趣和需求來選。


淘淘媽媽談育兒


有必要,因為現在的小孩不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小孩,現在的社會競爭也大得很。有的人是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要看你怎麼理解,有的人小孩三歲多就學英語,我表弟家的小孩在西安上小學,寒假考試他媽說考的還可以,西安那邊稍微一放鬆就跟不上了,有的娃學舞蹈,舞蹈課下課顧不上吃飯,又趕緊補課,時間不等人


siyuanp周嘉慧


我兒子小時候沒買識字卡,我們在家自己用硬紙殼做的,就是文字,沒有拼音沒有圖案的簡版,每天三個字,反覆教,不強迫,然後再教他組詞,越多越好;到後來當他自己拿到兒童讀物時,發現自己認得那些字的時候,他能安靜的坐下自己看書,上幼兒園了會在下課的時間給小盆友講故事,老師也很鼓勵他,在沒課的時候讓他上臺當小老師給小盆友上課,班上辦了個小小超市,所有的文字都是他獨立完成的,如果不是老師告訴我,我都猜不到。

所以我還是認為教孩子認字是有必要的,閱讀理解從小培養,你不能指望孩子一點基礎都沒有,玩手機玩玩具的突然去看書學習。


妮子愛壯壯126


我家寶寶今年剛四歲,我從2歲多開始教孩子識字,我的經驗是不用特意去教他,這個年齡的孩子專注力時間很短,不會坐在那兒聽你講,可以看電視或出去遛彎的時候,看見路邊門臉上的字,告訴他怎麼念,什麼意思,每次路過都讓他看一次,很快他就能記住了。比如坐公交車的時候,可以在等公交車的時候讓他看一下在哪個站等,做多少路車去哪兒下車,當然先從簡單的字入手,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快樂教育。

還可以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念唐詩,大人覺得孩子沒聽進去,其實不然,我試驗過,有時候念三四遍,你再讀的時候,他就能跟你一起讀了,孩子記性真是特別好。

還有就是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幼兒畫報》,裡面的動物紅袋鼠、火帽子、跳跳蛙的故事很有意思,在閱讀的同時可以認識簡單的漢字。

好了,先說這麼多,有好的育兒知識一起共享!


寶豆2015


三歲多孩子,有必要買識字卡在家教學嗎?

我認為沒有必要買識字卡,因為這是在破壞孩子心中的漢字之美,破壞孩子的興趣。

一、先說說我家孩子識字的過程

2歲半開始親子閱讀,到4歲的時候基本還不認識幾個字。那時我也有點著急,給孩子買了識字卡,試圖通過識字卡讓孩子學會識字。但是嘗試了幾次,孩子對這種枯燥的方式很反感,於是果斷放棄。

在孩子大約4歲半的時候,開始對識字感興趣,應該是進入了識字敏感期。之前親子閱讀時從不要求指讀,只是看圖,但是那段時間就讓指讀,有時讀漏了字都會要求重新讀一遍。那段時間還是大量親子閱讀,她想要指讀的時候就給她指讀。同時還使用了一套《四五快讀》的書,這套書是通過閱讀的方式來識字的。通過這兩種方式,大概5歲的時候,她突然識字爆發,認識了很多字,也算是無痕識字了。

二、談談我對識字的看法

1. 通過識字卡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很枯燥的方式。而3歲這個年齡段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一旦讓孩子對識字反感,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非常不利。

2. 單獨的漢字,對於孩子來說和一幅畫無異。不在實際場景和閱讀情境中,這樣的識字孩子不理解漢字的含義,認起來會很費勁。

三、如何引導孩子識字

識字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1.在生活當中,將日常的事與漢字聯繫起來

讓孩子發掘生活中的漢字,比如井蓋上的“水”字、商店上的“店”字,這些都是認字的契機。因為漢字是“形、音、意”三者共存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會覺得有趣,並且實際場景中的漢字更能瞭解漢字背後的含義,將漢字的形象和含義結合起來,更有利於對這個字的記憶。

2.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

孩子都有識字敏感期,當然不能無所作為靜等識字敏感期的到來,家長需要給孩子一些刺激,親子閱讀就是最好的方式。從沒有閱讀過的孩子,識字敏感期來的會很晚,甚至不來;而大量親子共讀的孩子,識字敏感期會早一些到來,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引導孩子,那識字就不再是問題。

3. 通過識字書籍

如果覺得繪本識字效果不明顯,現在有一些針對識字的書,也是通過閱讀來識字的,比如《四五快讀》,這套書的編排是從簡單的字開始,這些字組成一個個小故事,通過讀小故事來識字,這些故事由易到難,讓孩子慢慢進階,孩子更有信心。雖說書上的故事相比繪本比較單調,但對於識字卡片識字來說,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4. 除了識字,讓孩子愛上漢字文化是更重要的

認識漢字,除了會讀外,還應該瞭解漢字的含義和來源,比如《有故事的漢字》,這套書猶如兒童版的《說文解字》,讓孩子除了瞭解漢字的含義,還有漢字背後的故事,還有它的進化過程。

魯迅先生說過,漢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漢字之美在於“三美”的統一與和諧,具有集聲音、形象、辭義於一體的特性。

如果孩子能瞭解這些,在識字的基礎上,開拓了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愛上漢字文化,這才是最重要的。

中文是我們的母語,而漢字是中文的基礎,也是五千年文化的載體。無論是學習還是溝通,認字都是必要的步驟。為了保護孩子對漢字的興趣,不破壞孩子心中的漢字之美,建議不要用識字卡。


樂陪娃


我給大家說說我自己帶的孩子。小孩三歲多了,是屬於那種很愛學習的那種,從小就喜歡聽故事,喜歡看書,家裡好多好多的書,每一本書的書名他都知道,每天晚上睡覺前,一般都是自己指定要聽哪本書,然後給他讀那本書,自己聽著聽著就睡了。他哪本書裡面哪一頁的內容他都能根據圖文說出來,甚至於三字經這種圖畫很少的書,他也能知道每一頁的內容,真的是很不錯了。不過我考了他一下,他雖然知道每一頁的內容,但是具體到每個字,還是認識的不多。英語的話認識26個字母,也會讀一些英語,不過不認識具體的單詞。數字的話都認識,不會寫,也不喜歡寫字。前不久他爸爸給他買了一本認字掛曆,他喜歡的不得了,跟著學習了不少的字。

每個孩子的資質不一樣,對於喜歡學習有學習慾望的孩子給他們買識字卡是可以的,對於不喜歡學習的,也許買了也沒有多少用。還是要根據自己小孩的情況來定,不要強求,教育小孩也要順其自然。

三歲多的孩子還是以玩為主,可以教他在玩中學,潛移默化也許哥。更好些





酒醉的蝴蝶曉


我們的目的不是最終讓孩子識字,而且閱讀。

堅持每天給孩子讀繪本是最好的方式。

每個孩子對認字敏感的時期都不一樣,如果填鴨式枯燥的認字,只會適得其反。

每天親子共讀中,會有一天,孩子不知不覺已經認識很多字,等到識字敏感期來臨,也會主動讓父母幫忙指認。

我兒子6歲,基本能做到自主閱讀了。不過我也還堅持親子共讀。


師師姐姐


回答這個問題,屬於見仁見智,這取決於家長的態度。我同事把孩子的課程排的滿滿的,學英語,學跆拳道,學畫畫,奔著一個全才培養。我妹妹給孩子快買出一個交響樂隊,什麼樂器都有。結果是最後什麼也沒學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是父母的追求,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我想一個孩子,在哪一個年齡段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要不就改為三歲開始學前班。正是有了這麼多急於求成的父母,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遍佈全國各地。有的甚至從孃胎裡就開始培育,恨不得生下來就能跑,就能蹬風火輪,長大以後成為愛因斯坦。所以說不到年齡的孩子消化不了,給他巨大的學習壓力,不如讓他健康快樂,慢慢地成長,逐步培養興趣,形成一個獨立自主、積極向上、獨當一面的普通人。我承認我的孩子不是神童,我能接受他的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