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過八十大壽有什麼講究?

李聰


皖北這邊老人過壽有幾個時間:六十六、七十三、八十、九十、九十九。民間有順口溜:

六十六吃塊肉,七十三吃條鯉魚猛一竄等。

還有一個習俗,只過九十九大壽,不慶百歲壽辰。老百姓說,頂百不過壽。原因也很有意思,頂百和頂碑諧音,啥頂碑呀?老鱉。那哪是老鱉,那是老龍王的第六個兒子,贔屓,也叫霸下,可老百姓不懂啊,看著它長得像鱉,就喊它做老鱉了。喊人作老鱉,是罵人的話,所以過九十九大壽,就是一百歲也講是九十九歲。

其實,無論是過哪一個年齡節點的壽,也都沒有啥區別,也就是擺擺宴席、請上戲班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慶祝慶祝、熱鬧熱鬧一番,讓老人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李白有詩云:“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一株吊蘭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都是之前人們生活困難的時候,流行的一種說法,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不高,活到七十三歲時,已經是鬥來鬥去、歷盡艱辛、勉為其難了,如果能邁過這個節制點,還有希望再活幾年,所以希望能夠吃條大鯉魚竄一竄,有鯉魚跳龍門的良好祝願。越過了這道坎,就很有希望活到八十歲了,老嫗早已吃過了女兒買的大鯉魚,正在向八十大壽進軍了。八十歲時,肯定要到大灑店裡慶賀一下,因為這無論是於兒孫、於自己都是一個大喜事,即便是活到八十四歲走人了,那也是“喜喪”,孩子們也會歡天喜地,自己也問心無愧!總算是不枉這一生一世,瀟灑地走一回了。

以前的生活很艱難,一年四季,只能在春節的時候吃回肉,所以民間還有:六十六,要吃女兒的一塊肉的奢侈的說法。以前我母親活著的時候來我家,進門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走閨女不吃肉,還不如在家裡受!要求我必須找鄰居家借些肉票去買豬肉。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豬肉的價格雖然漲的有點離譜,但是不要肉票就能買豬肉。所以希望六十六歲的友友們,再苦再難,也要去買塊🐱肉吃一吃!那也是為了自己能高壽。

百歲時要不要過壽?我也經歷的不多,因為在以前缺吃少穿的歲月中,很少見到頂百的老人,“頂百”又與“頂碑”有些音同,大家在廟宇寺院,常會見到一個大石龜的背上馱著一個大石碑,那就是俗話說的——頂碑。雖然曹操說過“龜雖壽”,雖然日本鬼子也把烏龜當成長壽的吉祥物,但是在老嫗看來:天天馱著一噸多重的大石碑,晝夜不得休息,也是非常辛苦的!

所以,老嫗對大家百歲時,要不要慶祝,就不發表看法了。免得說的不妥,遭到刪除屏蔽舉報!











九天老嫗下凡塵


1,有男做九,女做十足的說法。男性59歲做60歲的壽;女性60整做60歲的壽。

2,也有男做單,女做雙的說法,男性做70、90歲的壽,女性做60、80歲的壽。

3、祭祖。做壽要祭祖,在正屋正中供奉祖先牌位,壽星率兒孫向祖先牌位叩首,祈求祖先保佑子孫。

4、吃長壽麵、壽桃(麵粉製成)。

5、祝壽。宴席上,致祝壽辭。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對高齡壽星不要用長命百歲。

6、最主要的是尊重壽星的意見,壽星講究什麼,就按壽星的意思來,讓老人高興,是最根本的原則。有的老人不願做壽,也不要勉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