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孩子上網搜作業答案嗎,比如作業幫之類的軟件?

高校集結號


本人是絕對不支持的。

我舉個例子吧。

班上有個小姑娘,有一天的作業寫的特別好,但我感覺有些題她是不懂的。於是上課我就有意識的提問她,結果她起來真的是不會。後來我問她,既然不會,題怎麼都做對了。她說那天晚上她爸爸媽媽忙,沒在家,她自己在網上搜的答案。

實際作為老師,我碰到過太多這樣的孩子,每天用手機搜答案寫作業,而且家長也很支持。

但我們都忽略了現在孩子們的共性:就是為完成作業而寫作業,而不是為學習而寫作業。

很多孩子寫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它,只要寫完了,就表明任務完成,至於會不會壓根不關注。

所以很多孩子看著每天的晚上作業寫的都很好,但一考試,啥也不會。

我不支持孩子們手機手搜題的主要原因就是:

第一:很多孩子只看答案,並不研究為什麼?

第二:時間長了,懶得思考,反正不會的可以搜。

第三:有時候為追求快速完成作業,也會去搜,也就為抄答案,因為這樣更快。

學習的過程主要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如果孩子們都不愛思考了,他還有學習的動力嗎?

當然,現代化的工具也不是沒一點好處,對於善於自學的孩子老說,絕對是很好的輔助老師。

有的家長實在不會,孩子也不會,可以讓孩子先看答案,看懂了,手機收起,讓孩子再做,千萬別讓孩子照著手機抄一遍,有什麼意思?應付老師嗎?

網絡是把雙刃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抹殺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培養了他們的懶惰思想。

搜題真的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真不會,思考不出來,再看,看懂了,再做。老照著答案抄一遍,這樣的搜題,不要也罷。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很早就想說說作業幫這類的搜題答題軟件了。


我的手機上也下過,但是我幾乎不用。偶爾用一次是基於個別難題的解題方案的搜索。但是我身邊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會直接掃描檢查,時效上肯定是提高了不少。


我自己不用的原因,主要基於個人習慣和下面幾點:


一,小學階段的題目,成人都能快速的口算和心算,檢查2面口算題,也無非是分分鐘的事情,並且以成年人的水平通常都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二,不喜歡當著孩子的面,用手機去查答案。這點我說了,就是個人習慣,我的孩子,如果有一些需要家長協助批改的作業,我總是喊她和我一起看,在看的時候,我自己也會讀題然後分析,最後看她的答案是否正確。如果是簡單的計算題,就直接心算批改;


三,不依賴網絡,形成自己的解題方式

就像我和孩子說的一樣,辦法一定要自己去想,只要是一條通往正確答案的道路即可。先用自己的辦法解題,然後再考慮有什麼更好的方式方法。

網絡的誘惑這麼多,信息也是千人千面的,孩子很容易就對網上查答案產生心理依賴。所以我個人是不願意孩子直接上網搜答案的。


不過畢竟互聯網時代,軟件的出發點其實是不錯的。作業幫號稱有近億的全國中小學用戶量,肯定有它高效的利用價值,所以如何使用是因人而異的。


泥鰍裡的香草


關於這個問題,得分孩子的情況來回答,要看孩子的年齡多大,是哪個階段的學生。

首先,對小學尤其是低年級或中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不支持孩子上網搜作業答案的。原因有三:

第一,小學的知識本來不復雜,只要孩子自己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複習,要解決課後的作業是不難的。也就是說,小學生是完全沒有必要使用網絡搜作業答案的。

第二,老師補置作業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需要從學生作業出現的錯誤中分析原因,找到學生難以掌握的地方查漏補缺,從而有效的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從這個角度,不但不支持上網搜作業答案,也不贊成家長輔導後孩子的作業全對。但可以將正確的改在旁邊,或者註明:不會。

第三,小學孩子年齡很小,還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正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包括獨立完成作業,包括不畏難獨立思考等等,都是需要在小學階段逐漸培養起來的,而上網搜作業答案,無疑將會破壞這種培養,甚至養成對網絡的依賴,而拒絕自己思考。這個影響遠比成績不好本身更惡劣很多。

其次,對小學高年級或初中的孩子來說,可以嘗試使用網絡來搜作業,但這個階段不能放手讓孩子去使用網絡,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自制力還不強,對網絡也很容易形成依賴,使得從前辛苦培養出來的好的學習習慣毀於一旦。

但並不是說不讓用,因為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孩子會遇到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家長或身邊人也未必有能力幫助他,所以,利用網絡來針對性的解決這個問題是可以的。

不過必須掌握好度,不能依賴,而且要明確答案本身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得到答案的這個過程:比如解題思路,比如這種類型題所體現的知識點。

第三,是高中階段的學生了,這個階段的學生很多已經有了明確的期望,比如自己心儀的大學,自己會為了進入這個大學而自我努力 ,有了發自自我的學習動機,而且他們也有了多年學習養成的學習習慣,思維方法等,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答案僅僅是他們的一種學習輔助工具。他們不會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做作業,他們是為了掌握知識而學習,而做作業。因此,對這些孩子完全可以放手。

當然,以上說的並不絕對,還需要看孩子的個人情況,比如有的孩子年齡很小,但學習上卻非常自覺,能夠將上網搜作業答案當作工具,只是為了幫助自己確定思路,或者對對答案,那當然也可以用。反之一個高中生還是昏昏噩噩,那可能也不適合使用這種工具。

總之,總體上看,對於上網搜作業答案,小學最好不用,初中有節制的使用,或者在家長指導下使用,高中則基本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使用。


L樂見J


我支持孩子不會的題又實在做不出來這時候讓他用手機搜一下題的答案,然後看明白看懂的情況下在自己做到作業本上,因為她不會的題在那卡好一會了還是做不出來,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邊給點一下估計就會做了,可惜家長也不會指點不了,怎麼辦那,那就用手機百度是最好的辦法,如果百度出來的答案孩子還是看不懂我就會鼓勵他給問老師,(老師會用語音或者第二天叫辦公室專門輔導效果肯定不一樣),因為我的孩子初一,也經常會遇到這方面的問題,當然這種情況還是要因人而異的,也許有的孩子會騙家長說不會然後搜出答案就抄,所以還是要防止孩子抄襲的。


甘肅知心


上網搜作業答案是不是該支持?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

不支持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正常的教學相關內容的題目,我堅決不支持上網搜題。

小學階段的學習以基礎為主,計算量和難度都不大,孩子只要掌握課堂知識,完全有能力獨立完成。而且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不要讓孩子取巧、找捷徑。孩子如果依賴上網搜題,容易產生懈怠心理,放棄主動思考,對今後的學習發展非常不利。


可選擇性搜題

孩子如果到了初高中階段,知識量越來越大,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識要求越來越多,題目難度也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針對部分難題,我認為是可以適當選擇搜題的。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學習已有了自己的方法和習慣,對於自己主動思考仍長時間找不到方案的題目,上網搜題,是一個可以選擇的途徑。這樣可避免孩子在個別難題上過多花費時間;可以最快學習到新穎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但是,搜到題,不要僅僅停留在結果上,一定要研究方法和思路,並要總結、拓展,起到打通任督二脈的作用。

一切事物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作業幫”等搜題軟件,還是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的,重要的是孩子要合理應用,不要產生依賴心理。“作業幫”不是幫助完成作業的,而是拓展學習眼界的工具。


元寶爸爸聊育兒


孩子上網搜作業答案,我們要看他是出於什麼目的。

如果孩子只是為了完成學校的作業,自己不思考,為了儘快完成作業應付老師和家長,這類孩子,不該支持他上網搜作業答案。

如果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題,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還是不能得出答案,那麼搜一下作業的答案會有助於啟發他的思路,幫助他很快的解決問題,當天的問題當天消化,有助於提升他的學習效率。

還有一類孩子做完作業之後搜作業題答案,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做的題是否正確,這樣可以幫助他及時的發現錯誤並且改正,這也是有助於提高學習成績的。

綜上所述,孩子上網搜作業答案的做法正確與否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任何一件事都有兩面性,我們要辯證的看待搜作業答案這件事,將它看作幫助我們學習的便捷工具,而不是將它當做助我們偷懶的幫兇。





化海暢遊


我的答案是初中以下不可以,高中我不給帶智能手機!是因為學生在處在學習階段,過早接觸網絡對學習不利,也不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一、利用網絡幫助作業降低學習質量。

作業本是學生鞏固知識的最基本手段或方法,是學生理解知識完成學業的一個重要過程。在做作業過程中,學生重溫教師當天所講授的知識,作業是將知識重新整理後再應用的一個過程。作業不懂得如何做,利用網絡的力量去查找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學生是可以幫助理解。但這樣一來學生便會捨本求末。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得不到思考的機會,對問題和知識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對不明白的、不理解的問題,學生也不會在老師評講作業時專聽講進或改正,從而降低學業質量。

二、長期利用網絡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

網絡作為一種工具,自身是沒有思維能力,更不能將思考的過程轉嫁給學生。在學生利用網絡來搜索答案,出現的只是個結果。即使有解析,相信學生也不會認真領悟。這樣快速高效、省時省力的作業方式讓學生不願意再思考,凡是作業找答案,凡是練習找答案,從而導致學生在測試考試過程中不願做題不會做題的現象。

那麼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會做的題目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可以這樣做:

一、請教家長。

一般的題目都沒有多大的難度,家長在家的時候,學生可以尋找家人的幫忙,一來可以增加家長與子女溝通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二、請教老師。

在學校做作業的過程中,把不懂的題目圈出來,回到學校後可以再向老師請教。這樣不單可以讓問題更加清晰,使問題得到解決,同時也可以讓老師加深對該學生的印象,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從而更好的從老師那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與同學討論。

都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集眾人的智慧,通過同學間的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討論中重複地浮現知識結構,重複地將知識得以應用,從而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

四、先嚐試再等待老師的講解。

得用以上方法都不能將問題解決,那我們可以將問題重點標出。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的分析講解,將老師的方法吸收為己用。

對於學生,我不建議用網絡去查找作業答案,也反對用這樣的方式去偷懶。這不單對孩子的學習無益,更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無益。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五點教育


四年級的孩子,做作業,有的題目出的太刁難了,連家長都不會,後來還是藉助作業幫才懂,然後再教孩子。一星期語數外分別只有五節課,你說老師有時間講那麼多嗎?呵呵,只能讓孩子回來自學和家長教咯!平時每星期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極大的影響孩子們學習的時間。


手心裡的溫柔54


這得分情況來看,如果孩子的目的是想把不懂的問題搞清楚,這可以支持,因為學習中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答,會越積越多,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後續的學習。但如果使用搜題軟件只是為了把作業寫完,純粹是完成任務,這就對學習沒有任何幫助了。

現在有些搜題軟件是帶有習題的視頻講解的,答案看不懂的時候可以觀看老師的視頻講解,這樣更方便解決疑惑


高中數學清風老師


你好,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不贊成小學生網上搜學業答案。

現在手機越來普及,網絡也越來越發達,什麼內容都可以從網上搜到,現在很多學生做作業都從網上搜索答案。這真的讓我這個老師感到吃驚,做個作業真的有那麼難嗎?

我不贊成網上搜索答案基於一下幾點:

第一、作業是鞏固在校的學習知識的練習,會就做,不會可以問家長同學,網上搜索無非就一個原因偷懶,走捷徑,不願意思考,長此以往,就會養成孩子不愛動腦,過於依賴上網搜答案。


第二、至於小學階段的題目,基本上用不到從網上搜索答案,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鞏固白天課上的基礎知識,題目一般也不會太難,如果孩子在校學習的基礎知識已經掌握,難題動動腦子也基本上都會解決。恕我不知作業幫為何物,請儘量不要讓孩子接觸這些軟件,要是它能教會孩子的話,要老師和家長有何用?

第三、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建議家長至少有一個陪伴左右,讓孩子先把會做的做完,不會做的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不見得家長都得會做,家長可以當孩子的同學朋友,一起商量解決難題的方法。



第四、很多網上搜索的答案,跟教材老師要求的解題格式不一樣,有可能會因此造成扣分情況,而且很多網上的答案千差萬別,都不是專業教育的人士回答,很有可能把孩子帶溝裡去。


第五、培養孩子“不恥下問”的習慣,有不會的一定學著向其他同學和老師請教。在校的學習的知識還是以老師所教為標準,切勿貪圖方便,不要養成拿來主義。

這是我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後解決的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