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消滅蝙蝠?

GavinYs


主要是這玩意兒不是你想消滅就消滅得了的唄!蝙蝠這玩意兒的生命力太強大了,它之所以會攜帶各種病毒恰恰也是證明了它的生命力強大(病毒都弄不死它)。

蝙蝠的很多習性跟老鼠差不多,它們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幾乎可以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這直接導致蝙蝠的數量非常多。據估算,現在全球大約有18億隻蝙蝠,這些蝙蝠全部是野生狀態的,它們白天都藏在各個黑暗的山洞裡,直到晚上才會出來捕食。這麼多蝙蝠一下子想要消滅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它要是躲起來你想找都找不到它。

其次,消滅蝙蝠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不同於老鼠,蝙蝠屬於益獸,這玩意兒以蟲子為食物,每年消滅了大量的害蟲,這可以保住多少的農作物免受害蟲的侵害。如果滅了蝙蝠,那麼造成的生物鏈破壞可就是災難性的。


優己


說起蝙蝠,最近成了明星,不過這是惡名,而不是善名。

實際上,在古代蝙蝠還是蠻好的,如果是住過那種農村老房子,房頂上會糊紙裝扮一下,很多彩紙花紋都是蝙蝠。


我小時候也曾經抓過蝙蝠玩,現在想想真是年少無知呢。在老家有個說法,老鼠吃了鹽就會變成蝙蝠。那時候對此特別好奇,就會抓老鼠來餵它們吃鹽,結果根本沒有變化。後來就抓了蝙蝠來看看,除了翅膀以為,蝙蝠跟老鼠有啥不同。如果看腦袋和身子,蝙蝠和老鼠特別像,賊溜溜的眼睛,有點讓人不舒服。

夏天的時候,蝙蝠還是相當多的。蝙蝠畢竟不是鳥類,飛行能力有限,往往飛得特別低,有時候遇到多的時候恨不能撲人臉上,所以在有些地方,不是你接觸蝙蝠,而是蝙蝠主動貼上來。

不過那時候蝙蝠雖然很多,但是從來沒人因為蝙蝠就感染染病。現在想一下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我們那邊很少吃野生動物,比如野生鳥類,主要也就吃個麻雀而已,因為麻雀曾經是四害之一,吃它們沒心理負擔。而像燕子、蝙蝠之類的,在我們那邊都被認為是益鳥,是不會吃的。除了小孩子皮一下或者偶爾撞上去,根本沒人會接觸蝙蝠。另一個原因就是蝙蝠主要在夏天出沒,夏天溫度很高,很多病毒很難傳播,就好像流感病毒,幾乎很少在夏天爆發。


不過近些年,蝙蝠的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了。根據經驗來看,蝙蝠這東西跟燕子、麻雀什麼的差不多,只要不去吃它,不去長時間接觸,它根本不會對人類生活造成任何危害。相反的,蝙蝠可以吃掉大量害蟲,是對人類生活大有好處。

蝙蝠種類繁多,分佈廣泛,主要分為食果蝠跟食蟲蝠兩類,還有一類是吸血蝙蝠。說起來,真正對人類有害的蝙蝠也就是吸血蝙蝠。不過吸血蝙蝠種類不多,主要分佈在南美地區。吸血蝙蝠有的吸血哺乳動物,有的吸血鳥類,甚至偶爾還會吸血人類。除了吸血蝙蝠,其他蝙蝠都跟人類相安無事,甚至對人類大有益處。

這樣的蝙蝠為何要消滅它們呢,根據調查報告顯示,蝙蝠由於其特殊屬性,自身免疫系統強大,諸多病毒都能夠在蝙蝠身上存活,而且對蝙蝠身體也沒有什麼傷害。

人類對微生物的認識歷史並不久,列文虎克發明改進顯微鏡以後,人們才逐漸認識到細菌,而直到十九世紀末,人類才意識到有一種比細菌更加微小微生物。等上世紀四十年代,電子顯微鏡技術有了發展以後,人類才對病毒有了完整的認識。而蝙蝠帶有大量的病毒,也就是這些年研究才有的認識。

也就是說,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上,在以前沒有什麼細菌、病毒的概念,病毒一直都在蝙蝠身上,從來沒有消失過。儘管蝙蝠模樣不討喜,但是由於諧音福字,在古代蝙蝠一直都是吉祥物。而且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蝙蝠並沒有給我國人民帶來過任何危害。

也正是因為蝙蝠有著吉祥寓意,再加上蝙蝠的外形詭異,有點嚇人,所以蝙蝠從來沒有成為某個地區的食物。想想看,古代物資匱乏,大部分人都掙扎在溫飽線上,但是吃蝙蝠的現象並不普遍。而到了今天,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各種高級健康美味的食材數之不盡,可是偏偏就有那麼一小撮人喜歡吃野生動物,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如果說在非典之前,有些人喜歡吃個稀奇滿足口腹之慾也就罷了。可是經歷非典之後,果子狸致病的說法已經很盛行了,依舊有些人冒著健康生命危險去吃野生動物,甚至打起了蝙蝠的主意,這就是典型的沒腦子了。

現在蝙蝠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了,如果人們不主動招惹蝙蝠,不去把蝙蝠當作食材,那根本也不會染上蝙蝠身上的病毒,更就沒有消滅蝙蝠的必要了。

比起以前,現在物質生活已經極大豐富了,普通老百姓正規養殖的雞鴨魚肉樣樣不缺,倘若條件允許,什麼高檔牛肉海鮮也是應有盡有。為什麼一定要去吃野味呢,現在出問題了,怪罪到野味頭上,真的不應該。


一覽眾河小


嗯……好問題!就如同我一直納悶兒為什麼不消滅蒼蠅蚊子一樣的有內涵!

我曾經親眼目睹沙甜爽脆的西瓜被綠眼大頭蒼蠅落上去吧啦手手的畫面。然後忍痛扔掉了那大半個西瓜。也曾經被蚊子叮得我好幾次後,動了跟它們同歸於盡的念頭。

我問我媽說:除四害除四害!咋蒼蠅蚊子就不能死絕呢?

我媽語重心長的說:小點聲,別讓蒼蠅蚊子聽見!或許它們沒想到,你還提醒了它們想辦法殺絕咱們人類呢。

這段話,在我的童年烙上了深刻的記憶。也讓我放棄了這個夢想。

而慢慢長大後,不再單純的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蒼蠅蚊子一日不滅,花露水蚊香風油精千年不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食物鏈,也養活了很多日化店。

言歸正傳!蝙蝠體內大量的病毒咋也不咋。咱們人類只被它身體裡一種病毒就鬧得不可開交。在哺乳動物的世界裡,人類並不站在頂端。而且中國有句古話:你不犯我,我不犯你。蝙蝠都退到黑呼呼的山洞裡了,某些人類還窮追不捨。非要嚐嚐味道!到最後被反噬了,還好意思問為什麼不消滅蝙蝠。

用我媽的話:你快悄悄的吧!別讓蝙蝠聽見!或許它們沒想到,你還提醒了它們想辦法殺絕咱們人類呢。你還是先管好自己的嘴吧!不要看見什麼野味都要吃倆口!病從口入 禍從口出!你媽沒教過你?[酷拽]



貓三爺777


這個問題問的讓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蝙蝠也是一個物種呀,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而已。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消滅它呀。

難道就是因為它們身上藏有各種病毒,我們就要消滅它們呢?

很顯然這樣的說法是很令人費解的,畢竟蝙蝠身上帶著的病毒,並不能直接傳播到人的身上。

只有人去殺了蝙蝠,然後食用了蝙蝠的肉,這個時候病毒才有可能從蝙蝠的身上,傳染到人的身上。

說實話即使是發生了這樣的事,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和蝙蝠沒有關係,本來蝙蝠它就不是人們食用的東西。

可是,有一些人偏偏喜歡重口味,他們愛吃野味嘗試地球上各種能吃的東西。

因此,蝙蝠也開始遭殃了。它們成為了人們盤中的菜,然後在人們食用他們的時候,就遭受到了傳染病。

只要有傳染病,就會導致很多人的死亡。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記恨蝙蝠了,要把蝙蝠給殺光。

但是,這些人有沒有想過,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情,全部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呢?

所以說即使有傳染病來自於蝙蝠,這個也不是我們要殺害蝙蝠的原因。

況且蝙蝠也不是我們說殺就能殺的掉的?

要知道蝙蝠在歷史上,至少存活了有5000萬年了,它們的種類大概有960多種。關鍵是它們都是生活在荒無人煙的山洞裡面。

可以說有人的地方,沒有人的地方,都是有蝙蝠的身影的。

它們遍佈世界各地,繁育能力又十分的強大,想要殺掉它們談何容易,畢竟它們都是有翅膀的,而且是唯一一種可以飛的哺乳動物。

我們沒有理由要殺掉它們,也不可能殺掉它們。這就是我們不消滅蝙蝠的原因。


漢史趣聞


蝙蝠在全世界的種類有960多種,其中中國就有18種,它們早在5000萬年之前,就已經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了。

可以說它們也是這個地球上的一份子,就像我們人類一樣。它們也是經過多次演化,才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一種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的。

我們之所以不能消滅它們,是因為它們的存在,並沒有給人們造成任何的損失,畢竟我們都知道,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

我們睡覺的時候,蝙蝠出來捉蟲子吃。我們白天活動的時候,它們躲在山洞裡睡覺,似乎我們和蝙蝠是沒有交集的。

所以,我們沒有消滅蝙蝠的理由呀。

況且蝙蝠的存在,還有利於花粉的傳播,農作物的繁殖。

可能有的人會說,蝙蝠是這個世界上最毒的東西,很多傳染病都是和它們有關。若是消滅了它們,我們不就安全了嗎?

要知道的是,蝙蝠確實是這個世界上最毒的生物,但是,若是我們不去吃它們,它們身上的病毒,根本就傳染不到我們身上。

所以,原因還是在我們人類的身上。

事實上即使人類想要消滅蝙蝠,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這個地球上蝙蝠的數量是最多的,可以說它的數量佔據了全世界所有動物的五分之一。每一次活動的時候,它們都是幾十萬到幾百萬一起出沒的。它們居住的地方,都是懸崖峭壁之間,都是人跡罕至的山洞當中。

人類想要去消滅這麼大的一個物種,當然是不可能的了。畢竟它們是分佈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裡。

再說了它們連病毒都不懼怕,就不要說人們要消滅它們了,說白了人類想要消滅它們,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史學達人


  •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蝙蝠可以說是好運的象徵,因為它和這個福氣的福是諧音,蝙蝠寓遍福。象徵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綿無邊。我們常說五福臨門,所以在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就常見這種五隻蝙蝠的圖案,而且一定是五隻不能是四隻。
  • 在自然界中,蝙蝠雖然有吸血的特性,但是第一:這是蝙蝠🦇物種特有的生存習性,第二,還有大量蝙蝠並不是依靠吸食血液為生,比如果蝠。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3種是會吸血的!
  • 絕大部分吃水果、花粉、花蜜

萌萌噠的果蝠,以吃水果為生

  • 在世界各地還有食用蝙蝠的傳統。

所以,為什麼還要消滅這種可愛又美味的蝙蝠呢


海客瀛洲84


這問題問的,總不能因為它身上有細菌就否定蝙蝠的存在吧。

每個生物都有它存在的必要,蝙蝠自然也是。



關於消不消滅蝙蝠其實還輪不到我們人類來操心,它在自然界的食物鏈中是有天敵的,比如蛇、蜥蜴和一些大型的貓科動物都是蝙蝠的天敵。

再說了,如果我們不去觸碰蝙蝠,它並不會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困擾,它們都是夜行動物,跟人類的習性正好相反,我們睡大覺的時候它們才會出門捕食,並且它們不會主動傷害人類,一般都是以昆蟲為食。

還有,蝙蝠在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各種食蟲類蝙蝠能消滅大量蚊子、夜蛾、金龜子、尼姑蟲等害蟲,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對人類是有利的,這便是其存在的道理,也是人類不該消滅蝙蝠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自然的蝙蝠數量就跟題主所提的問題一般,已經在慢慢減少了。

由於人們對“吸血蝙蝠”的恐懼,使得很多蝙蝠受到了各種無妄之災,各種藥、燒蝙蝠的方法層出不窮,甚至有些地區的人還會吃蝙蝠

就拿這次的冠狀病毒來說,有消息是說是吃蝙蝠引起的,關於這點我想想都不寒而慄,這個時候本該在洞裡冬眠的蝙蝠被抓住後帶到了餐桌上,然後吃了之後又說根源是它,你說它無不無辜?說到底,最該背鍋的還是買賣蝙蝠的那一類人。



我想,或許我們在蝙蝠的眼中就是一群不懂感恩的人吧,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們在蝙蝠身上真的學到了很多,比如我們的雷達、隱形飛機等都可以說是從蝙蝠身上覆制過來的。

難道說我們在需要研究蝙蝠的時候把它抓來,不需要它的時候把它殺掉嗎?

這種想法可不能有。


鬱黎話史


蝙蝠生活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上,是從雨林到沙漠等多種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在世界上超過1000種的蝙蝠中,大約70%是食蟲的,近30%吃花蜜或水果,10種是食肉的,2種是吃魚的,3種是吸血蝙蝠。蝙蝠進化出了極為豐富多樣的行為、棲息和進食習慣。蝙蝠通過授粉、傳播種子和捕食昆蟲為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提供重要的服務。人類從蝙蝠身上獲得許多間接的好處,雖然蝙蝠可攜帶超過六十多種可感染人類的病原體,但是,因此選擇消滅蝙蝠顯然是

大於利。

蝙蝠的兩個科,即葉口蝠科(新大陸蝙蝠)和狐蝠科(東半球蝙蝠),包括100多種以水果為食的動物,負責傳播數百種熱帶樹木和灌木的種子。許多蝙蝠還為多種植物授粉,包括大量具有商業價值的植物。果食性蝙蝠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最有效的長距離傳播熱帶種子的能力

,這些蝙蝠在熱帶森林的種子傳播生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蝙蝠的生態作用還包括授粉。例如,蝙蝠是許多仙人掌的主要傳粉者,這些仙人掌只有在晚上蝙蝠活躍的時候才會開花。同時,蝙蝠是各種有商業價值的作物包括香蕉、芒果和番石榴的主要傳粉者。

食蟲蝙蝠尤其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蝙蝠吃掉許多以農作物為食的昆蟲,因此減少了農民對殺蟲劑的需求,平均每個夜晚食蟲蝙蝠會吃掉相當於自己體重的昆蟲。根據2011年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蝙蝠食用昆蟲平均每年為美國農業減少約225億美元的農藥支出。


科學閏土


這個問題有點奇葩哈,為什麼不消滅蝙蝠?那麼,為什麼要消滅蝙蝠呢?筆者想了一下,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應該是對蝙蝠這種動物本能的感到恐懼才有此疑問。本著有問必答的原則,我們來從多方面來看一下為什麼不消滅蝙蝠?

(巨型蝙蝠)

蝙蝠

蝙蝠是一種會飛的動物,雖然它會飛,但是它並不屬於鳥類。因為鳥類是鳥綱下動物的總稱,麼人蝙蝠則是哺乳綱真獸亞綱翼手目下的物種。也就是說,蝙蝠是一種會飛的獸,而且是唯一一種會飛的獸。


現存的蝙蝠種類多達961種,它們分佈於地球上除兩極外的大部分地區。其實,蝙蝠一直不太受人“待見”,原因有三點。

• 長相。蝙蝠的頭部與老鼠非常的相似,而且作為一種會飛的動物,竟然沒有像鳥類那樣的羽毛,再加上它的通體以灰色、黑色為主。所以,蝙蝠的長相併不討喜。

• 習性。蝙蝠是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它們通常會躲在山洞、背陰的崖壁等地方。就像貓頭鷹一樣,晝伏夜出的飛行動物總是不容易被人接受。

• 嗜血。說起蝙蝠,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吸血蝙蝠,吸血蝙蝠屬於翼手目下的小蝙蝠亞目,是翼手目下的第二大亞目。在許多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吸血蝙蝠的身影,甚至在西方的影視作品中,吸血鬼伯爵就能化身為蝙蝠。這讓原本就不討喜的蝙蝠,變得更加讓人厭惡了。其實,吸血蝙蝠確實是存在的,大多數的吸血蝙蝠的體長都在10公分一下,它們有著異化的上犬齒,上犬齒呈刀片狀能夠輕鬆的切開動物的皮。通常,吸血蝙蝠主要以牲畜的血液為生。據研究,一隻吸血蝙蝠一生可以吸100L左右的血。這還不是最讓人厭惡的,最讓人厭惡的是吸血蝙蝠有攻擊人的習性,而且它們還攜帶狂犬病毒。

小結:
蝙蝠以其不討喜的長相和習性,再加上許多蝙蝠有著吸血的特性,讓許多人對這種動物非常的厭惡。

(小蝙蝠亞目下的吸血蝙蝠)

既然蝙蝠會吸血,為什麼不消滅它們?

在翼手目下一共有兩個亞目-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前者主要以水果和昆蟲為食,而後者則主要以血和肉為食。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蝙蝠都吸血,相反的,大蝙蝠亞目下的蝙蝠還能吃昆蟲,是一種益獸。那麼,為什麼不消滅吸血蝙蝠呢?原因有三。

01 數量和分佈

吸血蝙蝠並不像大蝙蝠亞目下的蝙蝠一樣分佈那麼廣,它們僅分佈於中、南美洲。而且吸血蝙蝠的棲息地非常的隱蔽,主要以隱蔽的山洞為主。並且它們有著群居的習性,數量也非常的多。

因此,隱蔽的山洞本身就不利於人類的發現,更不用說要將它們滅絕了。

02 能力

大部分的蝙蝠行走能力都很差,它們主要是以飛行為主,但是吸血蝙蝠則不同,它們有著強而有力的後肢,這除了能夠支撐它們行走外,還讓它們有了極強的跳躍能力。通常,一隻成年的吸血蝙蝠能從地面一下跳到牛的背上。也就是說,吸血蝙蝠的靈活性很強,再配合上它們強大的飛行能力以及回聲定位能力。所以,要想抓住它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03 生態鏈

蝙蝠是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存在控制了昆蟲以及被吸血的野生動物的數量,同時,它的存在又給蛇、蜥蜴、猛禽等提供了食物來源。

總結

蝙蝠確實不太招人待見,但是它也是生態鏈中的一部分,如果將它滅絕,生態鏈會有負面的連鎖反應。再加上這些傢伙非常的警惕和靈活,是很難將它們滅絕的。

因此,從可行性和生態的角度上看,都不能將它們滅絕。


獵奇動物社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蝙蝠招你惹你了?

如果不是人去吃蝙蝠,吃野味,蝙蝠身上的病毒也不會對人類有什麼傷害。


蝙蝠是非常古老的動物。

在500萬年之前,蝙蝠大體就是今天這樣。

由此可見,蝙蝠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強的,適應力也是很強的。

蝙蝠雖小,壽命卻長,一些種類的蝙蝠可以活長達40年,非常驚人。

同時,蝙蝠的數量眾多,種類也極多。

現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佈遍於全世界。

蝙蝠的數量非常巨大,而且會集群活動。雖然今天城市內似乎不容易看到蝙蝠,其實野外夜晚都是蝙蝠的天下,城市郊區也有很多蝙蝠。

蝙蝠的集群活動,一次可能聚集超過100萬隻。

薩沙有讀者都是資深驢友,他們去一些洞穴裡面經常能夠看到數量驚人的蝙蝠。

蝙蝠的存在有自己的作用。

第一,它可以吃掉大量的昆蟲。

蝙蝠是捕獵高手,一個晚上可以捕捉自己體重30%的昆蟲。

這些昆蟲中有諸如蚊子之類很多的害蟲!

蝙蝠的存在,可以實現自然生態的平衡。

如果蝙蝠消失了,大家可以想象漫天蚊子是什麼樣。


第二,它可以傳播種子和花粉。

這點大家都知道了。


蝙蝠有個很可怕的特性,就是具有極高的新陳代謝能力。

如果把蝙蝠變成人,它幾乎時刻都發著高燒,具有超強的免疫力。

蝙蝠具有很強的基因修復能力,簡而言之它根本不怕病毒,可以和病毒共生而不會得病。

所以,蝙蝠可以攜帶很多病毒,但病毒的複製在蝙蝠的體內是被嚴重抑制的。

然而,蝙蝠同人類其實並沒有什麼交集。蝙蝠活動的時間、空間,均和人類存在空擋。正常的人類也不可能整天跑到蝙蝠群裡面去混,甚至想見到蝙蝠都不容易。


這兩次大瘟疫的造成,均是人類濫吃野味導致的。某市場不但濫吃野味,甚至將野味的內臟、殘肢、血液隨意排放在市場暴露空間,長時間不清理,導致病毒洩露。

如果沒有人濫吃野味,這些病毒就不能構成威脅。

現在消滅蝙蝠,第一你做不到,因為蝙蝠遍佈世界,數量巨大,飛行速度非常快。

第二你做到以後會對生態有重大影響,甚至導致嚴重的後果。

這世界上,沒有一種野生動物是無用的,不然早就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