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算一個工業城市嗎,未來會不會轉型?

用戶5512326918


蘇州作為改革開放的一名排頭兵,歷經40年發展轉型,已經坐上全國工業總產值第二大城市、經濟總量第一大地級市的交椅。經濟結構來看蘇州是標準的工業城市。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依水而生的蘇州,有著2500年悠久歷史,旅遊資源豐富,蘇州園林更是馳名中外。從歷史文化發展角度來看,蘇州是個旅遊城市,人類宜居城市之一。

蘇州從闔閭建城開始一直在發展,也一直在轉型。從江南魚米之鄉逐步蛻變成現代化發達城市。

這些年隨著智能製造、互聯網的高速崛起,蘇州正以“上善若水”一般的秉性,持續應對著轉型中的各種挑戰。

新區科技城的醫療、園區納米城的新技術、科技創業園的軟件等一批又一批的新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當然轉型也會有陣痛,比如一些知名外企的離開等,但就像鳳凰涅磐一樣,未來的蘇州發展潛力無限。

我是【明日蘇州】,蘇州是我家鄉,大愛蘇州,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留言。





明日蘇州


蘇州是地地道道的工業城市,製造業、代工業很發達。不過工業城市之間也有區別,比如北方很多工業城市的廠區是在主城區,而蘇州的工業主要集中於下轄縣市,加之蘇州本身是著名旅遊城市,所以市區呈獻給外界的是江南水鄉、文化名城的清新感,和平時說起的工業城市似乎一點都不沾邊。

當然工業主體本身的不同,給城市塑造的形象也是不同的。比如瀋陽、西安等北方老牌工業城市,都是以重工業為主,生產大型機械、汽車、飛機等等,加之廠區很多建在市區,或者離市區很近,所以人們在這些城市的感覺就像一個帶著黑框近視鏡身著勞動布工作服的老工程師。因此這些重工業城市和蘇州的輕工業城市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要說轉型,我認為不會有太明顯的轉換變化。因為蘇州本身是多元經濟,雖然工業佔GDP比重很大,但是蘇州的旅遊、經貿、金融等行業也都很發達。一定要說轉型,那或許是工業範疇內細分的轉型,比如每年都有外資代工型公司離開,包括轟動一時的希捷。隨著蘇州地價和用工成本齊飆升,更多外資必然考慮成本上升帶來的利潤率衝擊,倘若這類公司長期外遷,那麼蘇州需要有其他工業取而代之,這樣就會出現工業細分行業的專業與變化。這不僅僅是蘇州,很多沿海發達城市都在面臨這樣的問題。

不過我認為以蘇州的底蘊和實力,這樣的微妙轉型會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不會對城市經濟結構主體造成什麼影響。


城市發展報告


會的,我現在就在蘇州,這邊現在正在大力發展,正在轉型,一些化工企業工廠,小的交易市場都已經讓搬走了,現在蘇州打算轉轉型為輕工業城市,拋棄部門傳統產業,轉變為像上海那種積聚高端人才的現代化城市


生活需要儀式感i


被各大規劃繞開、老齡化最嚴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蘇,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普通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對方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5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

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浙A太牛cool


蘇州是製造業大市,全國數一數二的工業大市,目前逐漸從粗狂的低端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轉向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半導體,光纖通信等高科技製造業,伴隨著第三產業比重的不斷提升,蘇州的經濟質量在不斷提升。隨著經濟轉型,蘇州的城市面貌,環境都在逐步改善,變得正越來越宜居。


金沐灶99


沒睡醒嗎,蘇州是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很多年了好伐?


人生規劃師Mr蘇


什麼叫算?就是!


不要上地域黑的當


蘇州工業也很好,應該算工業城市吧!蘇州下面的崑山趕得上很多市的GDP了


萬丈米粒


第一大工業城市


user1079100784169


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小編你是吃大糞的嗎?問這麼低級的問題,就是沒出過門,總看過互聯網介紹吧,你是不是中國人值得懷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