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出過哪些名人?

蕊xin芳


首先感謝樓主的精彩提問,雲南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歷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作為一個雲南人我為雲南驕傲,下面就和我一起盤點一下雲南名人吧,看看你認識幾個?

1.皮邏閣

皮邏閣(697年~748年),白族,南召國第四代國王,唐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在位20年,王都大理,公元738年受唐玄宗加封為 雲南王,越國公,上柱國。

2.鄭和

昆明晉寧區昆陽街道人,(1371年~1433年)回族,原名馬三保,明朝初期入宮為官,賜名鄭和,鄭和七次下西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是中國古代最大規模,船員船隻最多,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系列海上探險。

3.聶耳

玉溪人,(1912年~1935年),漢族,原名聶守信,中國音樂家,中國共產黨員,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其中最著名代表作《義勇軍進行曲》中國國歌。

4.龍雲

昭通人市昭陽區炎山鄉人,(1884年~1962年),彝族,原為唐繼堯部,1927年任雲南省常務委員主席,38軍軍長,雲南省政府主席,13路軍總指揮,國民黨雲南省黨部主任委員,滇黔綏靖公署主任,抗日時期組織58軍,60軍參加中原抗日,組織修建滇緬公路建立無數奇功,逝後葬入八寶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進入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的軍閥將領。

5盧漢

昭通市昭陽區炎山鄉人,(1895年~1974年),彝族,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滇軍高級將領,原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席,原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

率部參加過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等著名戰役,並取得了巨大勝利。

6.唐繼堯

曲靖會澤縣城關人,(1883年~1927年),漢族,畢業於東京振武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滇軍創始人與領導者。

參加重九起義,總督雲南;參加護國戰爭,任八省聯軍總司令。

7.段思平

大理劍川縣永旁人,(893年~944年),白族,大理國的締造者,開國皇帝,在位8年,勵精圖治,勵行改革,發展生產,將大理國帶入一時盛世,後被後人稱為“神聖文武皇帝”。

8.蘭茂

昆明市嵩明縣楊林人,(1397年~1470年),

外號“光道人”,“洞天風月子”,“玄壺子”等明代醫藥家,音韻學家,詩人,教育家,理學宗匠。

終身隱居楊林鄉里,採藥行醫,潛心著述,設館授徒,人稱“小聖”,著有《玄壺集》等19種書。

9.袁嘉穀

紅河石屏人,(1872年~1937年),雲南文化名人,別名:屏山居士,雲南獨一無二的全國狀元,袁嘉穀在雲大執教十餘年,從封建王朝狀元做到現代高校教授,從古至今唯一一人,天下唯一一人,這便是袁嘉穀。

10.王熾

彌勒縣虹溪人,(1836年~1903年),一品紅頂商人,創建昆明“同慶豐”商號,經過多年經營成為滇中富商,英國【泰唔士報】曾對百年世界最富有的人進行統計,王熾排在第四位,中國封建社會唯一的一品紅頂商人,被人稱為“錢王”。

11.褚時健

玉溪市華寧縣人,(1928年~2019年),原紅塔集團和玉溪菸草集團董事長,褚橙創始人,先後經歷兩次成功創業人生,被譽為中國菸草大王,中國橙王的美譽。

12.曲煥章

玉溪市川江縣趙官村人,(1880年~1938年),彝族,雲南白藥創始人,戰爭時期曲煥章出於愛國之心,願為抗戰盡一份力量,捐獻出大量“百寶丹”給雲南60軍,58軍北上抗日,對臺兒莊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同年國民黨中央政府派專人將曲煥章接往重慶,以抗日為藉口要挾其交出白藥秘方,曲煥章拒絕,被軟禁在渝,因而抑鬱成疾,終年58歲,全國解放後曲煥章家人以赤子之心,報國情懷把白藥捐給國家,並命名“雲南白藥”。

13.熊慶來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息宰村人,(1893年~1969年),中國現代數學先驅,中國函數論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以“熊氏無窮數”理論載入時間數學史冊,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

14.羅炳輝

昭通市彝良縣人,(1897年~1946年),出生貧困的他1915年入滇參軍,因作戰英勇升至營長,後領導靖衛大隊士兵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團長,旅長等職務,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羅炳輝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第二副司令員,領導棗莊戰役。羅炳輝將軍是建國後中央軍委認定的解放軍36個軍事家之一,毛澤東評價他正派耿直,戰爭經驗豐富,有軍事才能,很會打戰的戰士,2009年9月14日,羅炳輝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15.楊麗萍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人,白族,中國舞蹈藝術家,第十屆中國舞蹈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代表作有:雀之靈,月光,兩棵樹,雲南映像等。

16.胡靜

楚雄州楚雄市人,漢族,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96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展現出不俗的演技,代表作:大明宮詞,孝莊秘史,大清後宮等。

17.尼成

普洱市西盟縣人,佤族,別名“小黑人”,2007年進入雲南民族大學學習,2009年加入南征北戰組合。

18.馬子云

麗江人,(1782年~1849年),納西族,麗江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對麗江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向官方上書提出禁菸主張的人,堪稱神州禁毒第一人,他也因此遭到殺身之禍。

19.卓琳

宣威市榕城鎮普家山村人,(1916年~2009年),漢族,原名:浦瓊英,小名:大毛。

1973年任國務院辦公廳機要秘書,1978年任中央軍委辦公廳顧問直至離休,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2009年當選動感中國年度人物,她是鄧小平的第三任妻子。

20.楊麗坤

普洱市寧洱縣磨黑鎮人,(1942年~2000年)

彝族,別名:小九,中國著名舞蹈演員,電視演員。代表作:1959年國慶獻禮彩色故事片《五朵金花》和1964年色彩音樂舞蹈片《阿詩瑪》兩部電影,獲全國十大最佳演員之一。

以上這些雲南名人朋友們認識幾個呢?歡迎留言討論……...






超級大神評


雲南名人中,今天重點介紹5位,他們都曾是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是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的人。

1、羅炳輝

羅炳輝(1897——1946),雲南彝良人。早年到滇軍唐繼堯部當炮兵,參加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曾任排長、連長、少校副官、徵兵主任、營長等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工農紅軍獨立第5團團長,紅軍第6軍第6旅旅長,紅6軍2縱隊司令,紅1軍團第12軍軍長,紅9軍團軍團長等職,參加了四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第5支隊司令員,新四軍第2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對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建立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新四軍第2縱隊司令員、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率部殲滅山東韓莊日偽軍。因積勞成疾,1946年在山東棗莊戰鬥中病重,6月21日病逝。著有《指揮員熟用手冊》、《民兵戰術》等軍事著作。

2、周保中

周保中(1902——1964),白族,雲南大理縣人。早年到雲南陸軍第一師教導營當學兵,在靖國軍任排長、連長、營長,參加過護法戰爭。1926年後,曾任國民革命軍第6軍營長、團長、師參謀長,師副師長等職,參加過北伐和討伐夏鬥寅、楊森部叛亂的戰鬥。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到上海中共中央軍委從事兵運和軍運工作。同年底,被派赴蘇聯學習。回國後,曾任中共滿洲省委委員兼軍委書記,抗日救國軍前方總指揮部參謀長、總參謀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總指揮等職,領導東北抗日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人民自衛軍總司令兼政委,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東滿軍區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吉林軍區司令員等職,曾指揮攻克長春、拉法和新站等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曾任雲南省軍政委員會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子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3、張衝

張衝(1899——1980),雲南滬西人。彝族,早年曾在滇軍唐繼堯部任營長,在龍雲所部任團長、旅長、師長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曾任第60軍第184師師長,第60軍副軍長兼184師師長、新3軍軍長,第1集團軍總部第2路軍指揮等職,參加過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

日軍投降後,1946年初,參加反蔣鬥爭,奔赴延安,l94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高級參議,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1948年策動國民黨第60軍軍長曾澤生在長春率部起義。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雲南省副省長,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等職。l978年3月被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4、周建屏

周建屏(1890——1938),原籍江西金溪,生於雲南宣威。早年在雲南陸軍第一聯隊當兵,曾任班長、排長等職,參加了辛亥革命。1915年在護國第1軍第3梯團第6支隊朱德部下當連長,後任營長、團長、旅長和參謀長等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營長,參加過南昌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信汀獨立第1團團長,江西紅軍獨立第1師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10軍軍長,紅11軍軍長,紅軍第19師師長等職,參加過5次反“圍剿”。紅軍長征後,率24師留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15師343旅副旅長,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參加過平型關戰役。1938年6月13日因病在河北平山逝世。

5、曾澤生

曾澤生(1902——1973),雲南永善人。

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黃埔軍官學校區隊長、廣東20師教導團連長,討伐軍第10路軍3旅5團副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黨政府60軍184師團長,184師師長,60軍軍長等職,參加臺兒莊戰役。日本投降後,率部去越南參加受降。

1946年12月任國民黨東北第4綏靖區副司令兼60軍軍長,1948年3月任國民黨政府軍第1兵團副司令兼60軍軍長。因不滿蔣介石反動政策,1948年10月率60軍在長春起義。任改編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軍長。1949年率部參加解放鄂西、四川的作戰。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雲南還有哪些名人請補充。


鄭國柱


雲南地處西南邊陲,氣候溼潤,環境優美,漢族與少數民族雜居。滇緬之境,宜居之所。走出來的名人自然不少,我略作陳述吧。

皮邏閣(697至748),南詔國王,在位二十年,吞為並其他五詔。

段思平(893至944),即大理太祖,大理國的締造者。

賽典赤.贍思丁(1211至1279),元朝塔吉克人,是雲南省第一任長官,大膽改革,深得民心。

鄭和(1371至1433),原姓馬,雲南昆陽人,明朝航海家和外交家。著稱“三保太監”,曾七次下“西洋”,遠至波斯灣和紅海,航程達十餘萬公里,對我國航海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蘭茂(1397至1470),明朝醫學家,音韻學家,詩人,教育家。有《玄壺集》等十九種傳世。

孫髯翁(1685至1774)曾為昆明滇池大觀樓題一長聯,號為天下第一長聯,海內長聯第一佳作。

唐繼堯(1883至1927),滇軍創始人與領導者。並請知名的學者編輯了大型叢書《雲南叢書》,對保存雲南文化意義重而深遠。


綺閣書生


阿詩瑪

雖說歷史上或許並沒有阿詩瑪這樣的真實人物,但是一點也不影響人們對阿詩瑪傳說的喜愛。



傳說,在很久以前,在阿著底這個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小姑娘,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就給她取名叫“阿詩瑪”。慢慢的阿詩瑪長大了,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把人迷;她繡花、織麻樣樣行,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阿詩瑪姑娘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很多小夥子都喜歡她。阿詩瑪愛上了青梅竹馬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有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定了親。



阿黑是個勤勞勇敢的撒尼族小夥子,他父母在他12歲的時候被土司虐待先後死去,他自己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幹活。有一天阿黑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他在深山密林裡挨餓受凍,又怕回去受到主人的責罰,不敢回去。後來在山上遇到了放羊的小阿詩瑪,阿詩瑪把他領回家,阿黑被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為義子,從此阿詩瑪和阿黑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相親相愛。

漸漸的阿黑長成了個大小夥子,他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斷得彎不得,成了周圍小夥子們的榜樣,人們唱歌誇讚他道:

圭山的樹木青松高

三小夥子阿黑最好

萬丈青松不怕寒

勇敢的阿黑吃過虎豹

阿黑十分的勤勞聰明,無論是種莊稼、養馬、騎馬、射箭還是唱歌,樣樣精通。阿黑彎弓射箭,百發百中;阿黑喜歡唱歌和吹笛子,他的歌聲清脆響亮,他的笛聲婉轉動聽,吸引了無數的姑娘。阿爹格路日明把神箭傳給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這一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和阿黑互相吐露鍾情,願意終身相伴,阿詩瑪立誓阿黑不嫁。



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就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逼利誘都無濟於事。秋天,阿著底水冷草枯,羊兒吃不飽肚子,阿黑要到遙遠的滇南放羊。臨走的時候,他們相互叮囑、依依不捨。熱布巴拉趁阿黑不在搶走了阿詩瑪,強迫阿詩瑪與阿支成親,阿詩瑪寧死不從,被鞭打關進黑牢,但她堅信阿黑回回來救她。

報信的人找到了阿黑,告訴他阿詩瑪被搶的事,阿黑聞訊,快馬揚鞭、日夜兼程敢來救阿詩瑪。他和阿支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撒種全都贏了阿支。熱布巴拉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隻猛虎撲向阿黑,阿黑三箭將猛虎射死,救出阿詩瑪。狠毒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勾結崖神,趁阿黑和阿詩瑪過河時,放洪水捲走了阿詩瑪。阿黑只聽見阿詩瑪叫了聲“阿黑哥快來救我”就再也見不到她的蹤跡。

阿黑找啊找,從天明找到天黑,從大河變成小河,還是找不到阿詩瑪,他大聲的呼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只能聽見十二崖頂回答同樣的聲音“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

原來,十二崖子上的應山姑娘跳入洪流救走了阿詩瑪並使她變成了石峰,變成了回聲神。從此以後,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你。阿黑時時刻刻都在想念著阿詩瑪,他每天吃飯時,端著碗走門,對著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便應聲答到“阿詩瑪!阿詩瑪!”;阿爹、阿媽想念阿詩瑪了就對著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同樣的也回答道“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

阿詩瑪是雲南彝族撒尼人千百年來的一個傳說,阿詩瑪甜美的歌聲和美麗的形象以及他們動人的愛情故事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怪誕先生生


雲南歷史上有很多名人,比如吳三桂、蔡鍔等等,但是這幾個原籍都不是雲南,我們主要說幾個雲南本土的名人。

第一個唐繼堯,雲南會澤人,滇系軍閥首領,曾經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參加過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革命成功以後成為貴州省省長,民國二年時取代蔡鍔成為雲南省省長。袁世凱稱帝時,與蔡鍔和李烈鈞等人發動護國戰爭,創辦了雲南大學。



第二個雲南王龍雲,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炎山鄉人,1927年,“二六”政變和“六一四”政變後,獨掌雲南軍政大權,至1945年,共主政雲南18年之久。抗日戰爭時,組織滇軍奔赴抗戰前線,協助中國遠征軍建立怒江防線、滇西大反攻。周恩來總理評價其:“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他堅決支持,直至勝利,有功”。



第三個聶耳,雲南省昆明市人,中國著名紅色音樂人,創作過多首革命歌曲,1935年為《義勇軍進行曲》作曲,是我國《國歌》之父,



第四個鄭和,雲南昆陽人,是一名明朝太監,但又不是普通的太監,作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在明成祖的支持下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當時的明朝擁有最先進的造船技術,打造出一支最好的遠洋艦隊,鄭和帶領這支無敵艦隊開始了中國乃至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時間最早的一次的大航海。


歷史伶俜者


🌹雲南:西南邊陲,民族眾多;名人聯袂,層出不窮!由古而今,列舉如下:

📒皮邏閣:唐玄宗時期他統一六詔,被朝廷封為雲南王。

📔鄭和:回族,原名馬三保。明成祖朱棣時期,於1405年率船隊連續七次遠航。中國、也是世界上偉大的航海家。

📒龍雲:地方愛國軍閥,長期主政雲南,主張抗日,抵禦外侮。死後骨灰葬於北京八寶山。

📔盧漢:國民黨高級將領。1949年發動起義,雲南和平解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曾澤生:國民黨60軍軍長,參加了遠征軍赴緬甸作戰。解放戰爭時期駐守吉林省長春市,於1948年10月率部於長春東線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時任軍長,率軍赴朝參戰。1955年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

📔周保中:白族,東北抗日聯軍將領,後率部抵達蘇聯境內。1945年,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時,率先遣部隊打回東北,任吉林省省長。後因他善於山林中作戰,調往雲南省工作,直接負責邊境剿匪鬥爭。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聶耳:原名聶守信。傑出的人民音樂家,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曲作者。

📔熊慶來:近代著名的數學家,大學教授,慧眼識珠,發現培養了華羅庚等眾多數學家。

📒艾思奇:無產階級革命家、哲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楊麗萍:(女),中國傑出的舞蹈表演藝術家。

📒康朗甩:著名的少數民族詩人。

📔楊善洲:保山地委書記,退休後帶領群眾植樹造林,逝世前把億萬資產奉獻給國家。先後被國家評為:感動中國人物;時代楷模;全國模範黨員;時代先鋒……

📚雲兒名人何其多,個人記憶難寫全。歡迎熱心的網友們參與補充!





笑看東籬


說到雲南,滇軍在抗戰時期的表現相當不錯,同時也出了很多抗戰名將,他們是雲南真正的名人。1、龍雲,雲南昭通市昭陽區人,彝族人,民國初期滇軍高級將領,雲南陸軍講武堂校長,也是割據西南的軍閥,號稱雲南王,他主政雲南17年,堅持抗日,主持修建滇緬鐵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都取得了很好的發展,被譽為民主堡壘。2、盧漢,雲南昭通人,彝族,國民黨高級將領,陸軍二級上將,是繼龍雲之後的雲南主席。1949年,在昆明率部起義,為和平解放雲南做出了突出貢獻。

3、唐淮源,雲南江川人,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滇軍名將,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1941年,中條山會戰中,被日軍圍困不得脫身,壯烈殉國。曾豪言:中國只有陣亡的軍師長,沒有被俘虜的軍師長,千萬不要有第三軍開其端。2014年,唐淮源將軍被列為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


陽仔講歷史


雲南,山青水秀,景色秀麗,物華天寶,有“彩雲之南”的美譽。

雲南自古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的元謀人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發現的最早古人類。生活在這片豐美土地上的人們曾創造了無數燦爛恢宏的歷史文明。

雲南,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文脈流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古往今來,誕生在這塊土地上的能人俊才數不勝數,可謂是燦若星辰。他們當中既有七下西洋,明朝的著名航海家鄭和,又有《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聶耳……

以下列舉的是幾位雲南籍的新中國開國將軍,他們當中有2位是中將,3位是少將。

趙鎔

趙鎔,雲南賓川人。

趙鎔生逢晚清亂世,青年時期受五四愛國運動影響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後輾轉廣州加入到孫中山創建的革命軍,自此成為一名職業軍人,其後亦參加了對廣東軍閥陳炯明的東征。

1927年,時年28歲的趙鎔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湘南起義,後追隨朱德、陳毅等人轉戰井岡山。其後歷任紅軍軍需處軍需員、經濟處會計科科長、供給部部長等職。趙亦參加了中央蘇區的歷次反“圍剿”鬥爭,更參加了中央紅軍長征。

抗日戰爭爆發後,趙於1940年參與了平西區春季反“掃蕩”、反“蠶食”等鬥爭。解放戰爭時期,又參與了察南綏東、平津、太原等大小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華北軍區(即後來的北京軍區)後勤部部長等職。

趙鎔人品秉直,對待工作,他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在軍旅生涯中曾長期擔任領導部隊後勤保障工作,為我軍戰時供應和後勤正規化建設做出了巨大努力。

1955年,趙鎔被授予中將軍銜。



曾澤生

曾澤生,雲南永善人。

1922年,時年20歲的曾澤生考入雲南唐繼堯創辦的建國機關槍軍士隊,後又在雲南講武堂、廣州黃埔軍校高級班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曾澤生曾任國民革命軍第60軍某團團長,率部參加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後任60軍軍長。解放戰爭時期,曾澤生率領國民革命軍第60軍開赴東北,先後任國民政府東北第四“綏靖”區副司令、吉林守備司令、第一兵團副司令等職。

1948年,曾澤生率領60軍在長春發動起義,改旗易幟,後其所在部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其本人被任命為軍長。朝鮮戰爭爆發,曾澤生奉命入朝,任志願軍第50軍軍長。在朝期間,曾澤生率領的第50軍同敵人進行了慘烈的戰鬥。

1955年,曾澤生被授予中將軍銜。

朱家壁

朱家壁,雲南龍陵人。

朱家壁早年曾在廣州黃埔軍校學習,畢業後在滇軍任某連連長。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爆發後,朱家壁曾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事,後又返回滇軍擔任營長、團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副司令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雲南省公安廳廳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謀長、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1964年,朱家壁被授予少將軍銜。


徐文烈

徐文烈,又名何坤,雲南宣威人。

1909年,徐文烈出生於宣威一貧農之家,1926年考入曲靖第三師範就讀。在曲靖讀書期間,徐文烈受進步師生影響,耳濡目染,思想發生深刻改變。後經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不久徐文烈同徐文禮等人一起參加紅軍,此時的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為了革命事業,他毅然忍痛離別妻兒,離家追隨紅軍參加革命。其棄家為國這一舉動在其家鄉宣威曾被廣泛傳頌。

抗日戰爭時期,徐文烈先後參加了冀中齊會、黑馬、張莊等戰鬥和幾次大的反掃蕩作戰。解放戰爭時期,徐被調任東北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新中國成立後,隨志願軍入朝作戰。朝鮮歸來後,徐文烈協助劉伯承領導南京軍事學院工作,後任學院政治部主任。

徐文烈是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深受廣大官兵喜愛。

1955年,徐文烈被授予少將軍銜。


徐文禮

同徐文烈一樣,徐文禮亦是雲南宣威人,且戰爭年代兩人曾有過很深的交集。

土地革命時期,徐文禮任紅四方面軍某團政治處青年幹事,後參加中央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某團政治處青年幹事、政治教導員、政治處副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政治處主任、第一野戰軍政治委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第一軍副軍長、軍長、軍政委、武漢軍區副參謀長等要職。

1964年,徐文禮被授予少將軍銜。


生逢晚清、民國亂世,處在20世紀上半夜這一大歷史變革年代,除了上述這幾位將軍,還有無數優秀的雲南兒女為了民族獨立,新中國的建立而無私奉獻出了自己一生。他們的英勇光輝事蹟將永遠飄蕩在蒼山之巔,洱海之畔。


小司馬說


雲南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彩雲之南,七彩雲南”。雲南出現過的名人我就挑幾個介紹介紹。

聶耳(1912-1935)

雲南玉溪人,字子義,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家。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作品影響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卓越的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發展指出了方向。

1635年7月17日在日本游泳不幸溺水身忘,年僅23歲。

羅炳輝(1897-1946)

雲南彝良人,革命家,軍事家。解放軍的36個軍事家之一。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早期加入滇軍,參加過護國戰爭,東征戰爭和北伐戰爭。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團長,旅長,軍長,

紅九軍團軍團長。曾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946年在山東臨沂病逝。

楊善洲(1927-2010)

雲南寶山人,中國共產黨員,原寶山地委書記。退休後帶領大家植樹造林,建造了5.6萬畝價值三億的林場,後來無常捐獻給國家。被譽為活著的孔繁森,最美的奮鬥者。



鄭和(1371-1433)

雲南昆明人,航海家,外交家。曾七次下西洋,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他的外交才能,軍事謀略,精神品質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紀念。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唐繼堯(1883-1927)

雲南會澤人,滇軍的創始人和領導人。參加過重九起義,昆明起義,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執政雲南十四年期間,興辦教育,籌辦市政,發展實業做了很多利民興滇的大事。為雲南的近代化事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1927年在昆明病逝,後來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

我為和這些名人同省而感到驕傲


莫傾晨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生長於雲南的我,很開心和大家分享一下雲南的那些名人。

鄭和

古代中國和國際社會的親密接觸,有兩次,即:“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

鄭和,雲南昆陽人,今雲南晉寧縣昆陽街道,原本姓馬,叫馬和。在他十歲那年,朱元璋派遣藍玉出征雲南,大勝而歸,馬和被俘,跟隨眾人前往南京。

到達南京,馬和被閹割後分賜給了燕王朱棣。馬和聰明伶俐,又特別有悟性,深得朱棣的喜愛。朱棣對他有多喜愛呢?當作是心腹來培養,特意給馬和請了先生,教導其讀書寫字,研習兵法。

後朱棣上位,有感於馬和的功勳,特賜予“鄭”。為什麼不賜姓“朱”,而賜“鄭”,這個還真沒有一個明確肯定的說法。

鄭和下西洋,是古老中國,第一次大規模進入海洋的行動,是具有劃時代的先進創舉。

從近代以來,得遠洋者得世界。西班牙、荷蘭、英國的崛起,都是從海上開始。有時候我都在思考,倘若從明成祖開始,從鄭和開始,中國就進行遠洋貿易,而不是簡單的遠洋朝貢,那可就真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上天入地了。

羅炳輝

羅炳輝,雲南昭通市彝良縣人。1915年加入滇軍,開始作戰生涯,如果不是在1946年因病早逝,開國後的他,至少是個上將級別,並且有希望被評為元帥。

羅炳輝,出生於貧困家庭,亂世出英雄,他具有超強的指揮天賦,是一個難得的將星。

最為重要的是,他的資歷很深,參加過護國戰爭、北伐戰爭、長征。在長征時期,他就是高級將領,是紅九軍團的軍團長,率領紅九軍團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成功和大部隊勝利會師。

羅炳輝頗有點李雲龍的性格,特別喜歡打硬仗。他多次和敵軍交手,打得敵軍狼狽不堪,以至於老蔣特別記恨。1935年的時候,對他發佈懸賞通告,懸賞金額高達八萬銀元。

抗戰時期,羅炳輝被任命為:皖南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他對游擊戰頗有心得,在多年的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不少切實可行的戰術。

長年累月的艱苦作戰環境,使得他落下一身病,特別是有很嚴重的高血壓。

在解放戰爭的時候,作為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兼新四軍第二副軍長的他,身上的擔子更加重了,身體也越發的虛弱,猶如一盞搖晃的燈火。

在生命進入倒計時的階段,他指揮了最後一場戰役,成功解放了棗莊。沒過多久,這位英雄就因腦溢血逝世。

新中國成立後,他被官方認定為傑出的38個軍事家之一;

在我的家鄉,修建了羅炳輝將軍紀念館,裡面呈現了他眾多的遺物,講述著他的事蹟。

徐洪剛

在我的問答裡,曾詳細介紹了這位當代軍人的英雄事蹟,在此,我就簡單的在表述一遍。

徐洪剛,也是雲南昭通彝良人。

1990年,他在山東當兵,時任某團班長;1993年的時候,他回家探親,乘車返回部隊。當車子行駛到四川省筠連縣巡司鎮鐵索橋時,車上的四個乘客突然對一名年輕的女孩子發難。在索要財物被拒絕後,窮兇極惡的歹徒,竟然按著女孩子的頭往車窗外推。

這可是正在行駛的車輛,眼看著一個嬌弱的女孩子,大半個身子都要露出窗外。在這個關鍵時候,作為軍人的徐洪剛戰了出來。

眼看有人出頭,居然就只有一個人。這四個歹徒邪的笑著,毫無懼色,甚至還更加猖狂。

徐洪剛憑藉軍人出色的素養,救下了女孩。這一下激怒了四個歹徒。掏出隨身攜帶的刀具,朝英雄撲來。

大巴車裡,空間狹小,還有眾多的群眾近在咫尺。徐洪剛完全施展不開手腳,刀劍不長眼,萬一在打鬥過程中,傷害到群眾,是他所不能看到的。而歹徒可完全沒有這種思想包袱,一刀接一刀,紮在他身上。

關鍵時候,司機剎住了車,歹徒們看著這個血紅色的軍人,不怕死的軍人,突然莫名的害怕。紛紛跳出車窗逃竄。

身中14刀的徐洪剛,渾身都在冒血,就像是水龍頭一樣。他感覺腹部熱乎乎的,低頭一看,自己的腸子竟然流出體外,淌在地上長達約五十釐米!

事後徐洪剛回憶,當時他也沒感覺到有多疼,一心就只想抓住這四個窮兇極惡的歹徒。

只見他脫下迷彩外套,兜起自己的腸子,一個躍身,跳出窗外,追出去五十多米,終因失血過多和傷勢過重,一個踉蹌栽倒在地。

幸而老天有眼,不忍剝奪英雄的性命。經過好幾次大手術,徐洪剛被搶救了回來。而那四個歹徒終究還是被抓住,為首的首犯被槍斃。

徐洪剛現任西藏昌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後記

彩雲之南,如此多嬌,竟使無數英雄競折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