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和李自成都難以解決明末財政問題,為何滿清卻解決了?

Anne_心語


崇禎無法解決明末財政問題是因為無法打碎自身的利益集團,大明皇帝是大明地主官僚階級的總代表,崇禎如果打土豪分田地就真成孤家寡人了,你會相信蔣介石主動剷除四大家族革買辦官僚資產階級的命嗎?

李自成沒解決明末財政問題是因為大順剛來得及打碎,還來不及重建新的財產資源分配體制。李自成從西安進軍北京僅用了不到一年,在北京城也只待了23天,整體的新王朝轉型還來不及展開。

大清能解決明末財政問題是因為李自成先做了鋪墊,舊的利益集團被打的分崩離析,北京城外以及整個北直隸的皇莊舊勳貴的田產可以名正言順的被奪取,大清對大明宗室的田產追索一直都持續到了康熙末年,順治年間的奏銷案當年三甲探花欠一文錢的稅都能被直接降貶了兩級,大明士紳們不納糧的特權在滿洲太君的屠刀下灰飛煙滅。到了雍正時期士紳一體納糧,持續幾百年的大明老爺們可以優免糧稅,糧稅只能泥腿子們繳納被大清徹底終結。


遠處吹來陣風


滿清解決什麼問題了?清初也還是用比明朝還重幾倍的賦稅來彌補財政赤字,到了順治八年才290萬頃耕地,還不到萬曆時期的一半,康熙五十年也還沒趕上,還不是靠搶奪和苛捐重稅。清軍剛剛入關,曾經下詔,稅務徵收借鑑前朝萬曆會計錄,照這麼算,當年徵收本該800萬兩,但是滿清“收”上來2100萬兩,外加500多萬石糧食......無論清朝、明朝,最倒黴的永遠是最底層的老百姓。

明朝的滅亡在於體制僵化積重難返,大清也還是封建王朝的延續,換湯不換藥,無論大明王朝還是大清王朝,他們同屬帝國家天下,都是以大大小小私利集團的利益為主,明朝要錢,清朝要命。

清初,如果非要說解決,那也只是解決了不聽話的人而已,他所解決的並非財政問題,抗稅直接就活剮了,大家又都不想死,所以收上來的錢就多了。納稅人直接面對的選擇就是----要錢還是要命?完稅戶多了,錢自然不會少。

明末清初這段時間,兩屆王廷所作所為,對經濟發展都不具建設性,這是客氣的說法。滿清剛入關不久就開始圈地運動,也可以說是八旗運動或圈地令,北京通州就被滿貴霸佔一空,沒有一寸土地是原先農民的了,雄縣也好不到哪兒去,比如:

朝廷來人了,連農田帶房子都是我們的了,農民愛哪兒去哪兒去,沒活路?好吧,你甘心當農奴麼,甘心的話還在這兒種你的地,但是收成都是我的,至於你的收益,你原先的房子我賞給你,我還可以保證不餓死你。查史料一看,皇帝倒是下旨給補償款來著,好感動,徵地給補貼,朝廷這作派還蠻正的嘛,但是,補償款這東西,誰見到過?從多爾袞到順治然後一直到康熙年間搶劫行為才停止。

由上可以看出,利益損失方並不只是農民,包括清政府也同樣被“剝削”了利益,當然,也是他自己樂意,大規模的圈地造成稅田轉變為旗田,而丁額變為私人農奴,這就進一步加劇了財政形勢的惡化,所以開篇我說明末清初的政策基本都是破壞性的,而後期的改變也無非是為了維持自家王朝穩定性罷了,這種情況到康熙七年才宣告結束,而在第二次圈地運動中,其範圍已經蔓延到遵化......趙率教“支邊”的地方。

特權階層、佔地等等,明清都是一樣的,都好不到哪兒去,明朝近300年到末期,皇族人口膨脹到100多萬,滿清一入關不也養了100多萬滿族人口麼,明清這對兄弟,都像一個嬰兒,其成長也都有著從嬰兒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幾個階段,這是個過程,也是規律,明朝如此,清朝也一樣,滅亡並不奇怪,所以各位朋友有扼腕嘆息的工夫不如想想晚上吃些什麼。

多爾袞下的諭令,免了三餉(遼餉、剿餉、練餉),您還真信吶:

......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自順治元年為始......盡行蠲免......混徵暗派者......必殺無赦!

升斗小民們是否被感動到痛哭流涕山呼萬歲呢?

但是......您確認免了?別說多爾袞,就是順治親政、康熙歸天三餉也還收著呢,並且轉入正賦!

飢餓的盛世,康熙王朝號稱永不加賦,很多人看後“哇~”讚歎一片,然後呢?真正的數據資料誰去查過,清朝的稅比明朝要重得多。

明史學會副會長陳支平先生:“心平氣和的分析,

三餉所加,不過每畝‘九釐’銀,按明末的糧價折算,尚不足十斤稻穀,這在明末的畝產量中所佔的比例,微乎其微。”。

三餉的徵繳時間也就遼餉較長,徵收了26年,其他二餉時間很短,清兵入關僅到順治二年,年徵收稅銀就達到了2200萬兩。

《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則認為:十六世紀的明帝國,稅收不超過總產量的10%。這也符合明帝國“藏富於民”的基本國策。

所以我說明亡亡於僵化的體制,錢、土地兼併什麼的都不是直接原因,這些因素只是體制僵化思維固化不思變通帶來的惡果,體現形式不同而已,小冰期屬於全世界,包括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也同樣忍著呢。為何大清得以建國,偏大明要亡國呢?

吃人肉不是明朝的專利,後金也一樣吃,他們一樣短缺基本的生活資源,銀子都不值錢了,200兩買一匹良馬,搶來的銀子缺乏經濟發展,沒有貿易手段無異於一塊塊趁手的磚頭,打架行,而且還能算激情犯罪,但是要活命可不能當飯吃。

至於錢,大明根本不缺錢,只是收不上來而已(還是沒錢^_^)。大明如果缺錢,大清一入關即便是那哀鴻四野的蕭條樣子,苛捐重稅之下,也收了幾千萬兩銀子的稅款,這錢是從哪兒來的呢?

大明開國之初本想藏富於民,但是沒想到被皇族、官員、士紳、地主們偷稅漏稅外加合理避稅減免乾淨了,所以分攤到小民身上,小民們扛著幾份稅,今天完稅,明天要飯,自然要造反,於是就更加惡性循環的沒有錢。談到土地兼併,歸根結底也還是體制和執行力問題。明末,大明王朝就像個垂死的病人,他已經沒法很好的控制身體,更別提下達政令如臂使指了。

而清初別說百姓,就是士兵也有餓死的,欠餉也不是大明專利,降將孔有德所率清軍就差點崩盤,10個月欠發,缺乏糧食,叛逃的、餓死的情況時有發生,看,多麼相似。

大清在財政上得以脫困,完全就是因為下手夠狠,沒有什麼施政管理水平可言。

比如江陰,“滿城殺盡,然後封刀”,17.2萬個鮮活的生命隕滅,財產呢?還用問麼。揚州十日屠殺近80萬人,全揚州城的財富哪兒去了?嘉定三屠後當地財富哪兒去了?財產流向不言而喻。

《中國農學史》論述:“‘大兵所至,田舍一空’......揚州、江陰、嘉定、蘇州、嘉興、金華幾個經濟繁盛都市,差不多都被焚殺精光”。

在大屠殺背後,明末清初的流民現象變得更加嚴重,比如南京的輕易投降,原因無非就是得知了揚州的慘劇,不想再淪為下一個受害者,清軍所到之處,有接到消息的地方,百姓富戶們提前就都開始遷徙,也有人為了抗拒薙髮易服甚至逃到了海外,對屠殺的恐懼,讓人不敢以命嘗試那並不知比率大小的安全。

南方被洗劫一空,那北方就安生了?咱們再來看看北方,官員們給皇帝的奏疏是怎麼寫的:

“大江以北,積荒之地......滿目榛荒,人丁稀少,幾二十年矣”。

清政府是如何解決財政問題的?《清世祖實錄》“以一二畝之地,而納五六畝之糧,荒多丁少以荒地累熟地逃丁累見丁。”

有朋友恐怕要提屯田開荒,好吧,康熙曾經和朝臣做過專項討論,探討題目就是----為何順治朝的開荒屯田毫無效果,朝臣沒有明說,但隱含的意思就是不管不顧的橫徵暴斂不會有好結果呈現出來,養豬也要養肥了再殺,還沒什麼起色就加上重稅,政令自然沒有好的結果嘍:“科拆太急,而富民以有田為累。”稅收的太急迫了,連富民們都覺得擁有土地是一種沉重的負累。

還有其他斂財手段,尤其是火耗,從明朝開始,明廷就沒有有效手段解決這個問題,清初也一樣,窮地方的火耗能加到兩成,老百姓活不下去,官員們再苦再難也要靠貪汙活下去,於是老百姓更加活不下去,到了雍正時期才有所規範,但並沒有降低百姓的實際負擔,只是不允許再向上調整而已,可以說是個倡議的形式,這個政令並不強制。

崇禎和李自成都難以解決明末財政問題,為何滿清卻解決了?

破而後立,前明的桎梏全消失了,重新洗牌,就這麼簡單。而這牌崇禎洗不動。滿清洗得動?還是一樣,核心利益換手而已,他也在重蹈覆轍,中期還好,到了末期一樣的糜爛不可挽救。不得不考慮篇幅,所以先寫到這裡,敬請關注,非常感謝。


古今通史


大清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曾經廢除三餉,難道多爾袞不怕陷入財政危機嗎?不是,多於多爾袞來說,清朝剛剛入關,人心未定,所以必須要採取一些對老百姓的讓步政策,以達到安定民心、恢復生產的目的,廢三餉就是讓步政策之一。

但是錢從哪來?清朝入關前曾經五次破關,搜刮來的財富已經劫掠了大量的財富,僅僅第五次破關就收貨了黃金兩千多萬兩,明末一兩黃金可以兌換差不多八兩白銀,這兩千多萬兩黃金就是一億多白銀。那麼這就說明清朝入關前已經有了一定的財政儲備,至少可以應對入關後的統一戰爭以及穩定社會秩序的費用。

再者,大清作為新朝,必然要清算明朝的勳貴集團。明朝早在嘉靖年間,北京周邊勳貴就圈佔了二十多萬頃土地,再加上那些皇莊,鬼知道這幫吸血鬼剝削了多少民脂民膏。而崇禎之所以沒錢,當然是因為他不能割這幫人的肉,只能從窮鬼嘴裡搶食;而經過李自成的折騰之後,這幫人基本上也被李自成給殺絕了,然後大清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剝奪這幫人的財產用做軍費。

再加上,大清足夠強勢,可以穩定社會秩序,給自身提供穩定的稅收。所以自然大清能夠挺過難關,笑到最後。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簡答:崇禎朱由檢(1611-1644),明末代皇帝,1627-1644年在位,虛34歲,在位十七年。崇禎繼位時,社會危機深重。皇室、官僚、土豪、劣紳廣佔民田,苛捐雜稅、官徭民役繁多。水旱蝗雹等自然災害流行,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著名的張獻忠、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就發生在這個時期。關外滿清軍兵逼近長城,虎視眈眈。崇禎想做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企圖挽救明王朝的滅亡,殺魏忠賢,罷黜閹黨。然朱由檢生性猜疑,剛愎自用,啟用另一批宦官,怨殺著名抗後金(滿清)將領袁崇煥,造成山海關外的土地喪失。對外(滿清)卑躬屈膝,對內(農民起義)殘酷鎮壓。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崇禎親殺兩女(長平公主臂斷倖存,昭仁公主氣絕而死)後,自縊煤山(今北京景山)。你說,他不願管皇親國戚,土豪劣紳佔農民良田的事情,又沒有治理堤壩的決心。你想他能搞活財政嗎?若能搞好財政,農民還會起義嗎?

李自成(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陝西米脂人。1629年(崇禎二年)隨闖王高迎祥起義,1636年高戰死後,李自成繼任闖王,故世稱李闖王。1644年3月19日攻克北京,終於推翻了大明統治。由於農民軍流寇思想作怪,並沒有鞏固的根據地。加上李自成犯了驕傲自大的錯誤(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講得很清楚了,在此不多贅言),部下更是肆無忌憚,劉宗敏因陳圓圓的事情,遭到降將吳三桂的報復,引清軍入關。吳、清聯軍擊敗大順軍(李自成的農民軍),李自成敗走,永昌二年(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被地主武裝殺害。李自成做大順皇帝只有二十多天就走人了,你想,他能做什麼財政的事情?再說,他如果不驕傲自大、不縱容手下幹這些荒唐的事情,能有這個結果嗎?他能否做好財政事情不知道,歷史沒有給予他這個機會。

滿清統一中國,那時國家財政幾乎從零開始。這裡,我們只討論清太宗皇太極吧,皇太極登基後,極力糾正其父努爾哈赤所犯的錯誤:強令遷民,分田占房,強徵糧草,輕薄文士,屠殺漢人等。推崇滿漢一體,重用儒士,禮待漢臣等。特別是治國理政,他努力選拔合適人才,並委以重任(從禮待洪承疇就可以看出)。皇太極最大的特點就是精通文韜武略,擅長(長遠)謀劃。為後來的大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大清的財政在皇太極手中萌芽,在順治身邊成長,在康熙院內開花。


聊以自娛2


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是大清的政治體制相對來說要比李自成的大順政體完善的多,因此可以有條不紊的該收稅收稅,該打仗打仗。可以發現,清軍進入北京之後,對於北京的行政管理要比李自成強得多,至少沒有出現順軍的糧草補給,之後對官員進行考略一說。

第二,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清的實力夠硬。你不服我打服你。清軍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就成功的擊敗了李自成,並且吞併了整個華北地區和關中地區。在作戰中,清軍可以以戰養戰,通過對順軍的軍事物資進行掠奪來補充自己的損失。

對於不乖乖配合的地主、商人和官員,清軍也會直接把刀架他們脖子上,要錢要命,自己選吧。出於對武力的恐懼,這些吃軟怕硬的人也只能就範。

第三,明末清初戰爭頻發,再加上饑荒和瘟疫人口下滑迅速,這樣一來土地反倒是變得充裕了。而清軍入關之後,小冰期開始結束,北方逐漸回暖,從1646年開始,關中地區的雨水增多,而先前1627年的關中乾旱、寸草不生的景象也就不復存在。百姓能吃飽,也就有能力上稅,因此清朝接盤接的壓力要小了很多。

此外,清朝還對明朝存在的弊政進行了改制。比如說對藩王的約束,使得財政不會被這些寄生蟲吸走,而是進入國家的腰包。此外裁撤了龐大的軍隊,將大量的軍人解散,遣送回籍,這樣一來可以增加生產力,二來也可以保證軍隊質量。



還有一點,就是明朝和大順的戰爭,已經對國內的腐朽勢力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清洗。比如說李自成對北京官員的考略政策,其實他自己倒是沒享有多少好處,在撤出北京後都留給了清軍。而前朝官員在這次劫難後,也是老實了不少,就乖乖的給新的大清王朝賣命了。


火器工坊


簡單一點回答,很多人把朝代更迭的矛盾點關注在皇帝昏庸,大臣腐敗等政治層面上,而忽略了人口問題。中國古代是小農經濟社會,生產力低下,如果生產力跟不上人口增長速度,就會出現糧食危機,資源危機。中國古代如果一個朝代政治穩定的話,基本都要三四百年,在和平年代必然會導致人口增長,當人口到達上限,再出現個自然災害年,就立即餓殍千里,民不聊生,從而激化社會矛盾最終導致農民起義。大明崇禎皇帝也曾發憤圖強可惜回天乏術,原因在於造反的(沒活路的農民)太多政府根本沒能力安置。李自成的起義軍多次接受過朝廷招安,招安後又再造反,原因很簡單,明朝政府本質上安置不了他們,還是餓肚子。所以李自成和崇禎都無法解決人口和生產力矛盾問題。清朝能做到的原因是他的角色是先扮演了侵略者,先殺李自成的起義軍,再殺南明政府軍,還殺張獻忠的起義軍(包括傳說張獻忠自身也嗜殺,四川人幾乎被自己殺光)。這幾次殺下來,人口銳減,自然災害也挺過來了,開始人心思定,休養生息。


劉軍易溯科技


崇禎作為明朝皇帝,很難推動改變明朝的基礎體制。由朱元璋設立的官僚體系,稅收體系,作為其後代的崇禎無法動它。否則就是百官力薦,無人響應的狀態。再加上明朝官場早已是腐敗不堪的狀態,崇禎殺掉了魏忠賢后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根本控制不了官員。崇禎的旨意只要出了皇宮,就如同石沉大海,再無音訊。

李自成這邊,作為一個底層出身的李自成坐天下時間實在是太短了,短到他根本無法好好思考怎麼治理天下。本來肚子裡就沒多少墨水,身邊還都是隻懂得殺人放火的傢伙們,知識分子都跑到南方擁立南明去了,剩下的裡邊連個像樣的人才都挖不出來。剛站下中原,山海關又告急,李自成只能引軍迎擊,可惜這一次也成了李自成最後一場戰役。他從坐天下到失天下,根本沒來的及想這個天下要怎麼坐。

相對於上面兩個,清朝就輕鬆多了。打天下的時候已經是等級分明。打天下的皇太極打下半壁江山後撒手而去,接下來的攝政王又不是順治的老爸,順治根本不需要恪守他的那一套。等攝政王掛了,順治可以好好坐天下了。作為獲得過良好教育的皇帝,基礎經濟部分更加慎重的處理,基本沒有大錯,到了康熙手上時,康熙也可以大展拳腳,在原來的基礎上添磚加瓦,並推出一些新的措施彌補不足。自然能把經濟做好做強。

其實,李自成拋開不談。崇禎作為皇帝,卻沒能好好解決明朝經濟問題,而清朝後來的皇帝們都沒受到經濟問題的困擾,最大的原因就是兩個朝代的立朝皇帝的政治水平差距。朱元璋打歪的地基,後面越來越歪,順治打好了地基,所以後來就算有點歪,也能補回來。


金晶林


這個問題不是清代明特有的現象,而是歷代舊亡鼎新、週期性出現的現象。

前朝立國長,末期社會固化嚴重,土地大量被壟斷在利益集團手中,而這些集團基本上又享有減、免負稅的特權,因而稅收難已增加;但立國長,官員會膨脹,支出會快速增加,;另由於多重原因,社會動盪,如起義等,增加了社會管理成本;諸多原因造成了前朝的財政問題,而前朝的末代帝王,作為利益集團的代表,是不能改變這一社會現壯的,因為那是革自己的命。

而每一個新政權,如不能打碎舊的利益集團,或不能及時的完成自身身份的轉型,就不能解決財政問題,或來不及解決財政問題,而在短時間內快速倒臺;而一個新政權,在舊有利益集團已碎的廢虛上,建起新的王朝,快速完成統治轉型;原前朝的財政問題已不存在了,新朝只需建立新的財政而已。


一片葉兒飛


事實並非如此。

一、明末財政問題。

明末財政問題,是李自成解決的。

明末嚴重通縮,以至於多爾袞入主中原,明朝百萬大軍由於缺餉調無可調。

最後是李自成在東林黨家中搜出7000萬兩白銀,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才500萬兩。

二、滿清解決的是人心問題。

人以類聚,曹操能聚集郭嘉、荀攸、荀彧一大批智商頂級的謀士;崇禎只能聚集東林黨一批人渣。

因此,康熙才能聚集施琅、姚啟聖,洪承疇、王萬祥,一大批漢人頂級謀士和武將的相助。

康熙8歲登基,內有鰲拜未死,三藩未平,臺灣未收,天地會反清復明,外有蒙古西藏新疆葛爾丹,沙俄彼得大帝尼布楚北侵,你自己說小康熙如何統一大中國?

反觀國內: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陝西多叛亂。

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1、西安人李自成。

烏合之眾,沒有戰略意識,分不清孰輕孰重。

手下不能管理,導致吳三桂臨陣倒戈。

李自成三攻開封不下;滿清入關,李自成作鳥獸散。

2、明末西安人張獻忠,屠川作《七殺詩》: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清末入川的,只有張獻忠一批人馬,和吳三桂所部清軍。

吳三桂雖然降清,但卻是“復君父之仇”(崇禎死於李自成),誓對南明政權“不忍一矢相加遺”。

張獻忠試圖“堅壁清野”倒是極有可能。

3、臺灣鄭克爽。

與馮錫範,為奪位殺陳永華(陳近南)。

天下仁人志士,所歸何處,一目瞭然。


用戶677243586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