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輔佐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三代帝王,為什麼到康熙時,他就叛變了?

若只如初見9281


【鰲拜沒有叛變,鰲拜沒有叛變,鰲拜沒有叛變,重要的事兒說三遍】

不知是題主故意這問,還是題主歷史知識實在是匱乏,鰲拜作為大清朝的開國元勳,他自始至終也沒有做過任何叛變之事,下面咱就聊聊鰲拜其人的人生履歷,這樣可以供大家周知。

鰲拜是一位根正苗紅的旗人之家(鑲黃旗人),其父叫做衛齊,屢有戰功,被授予騎都尉的爵位,所以鰲拜也是將門將子,其天生身材魁梧,武功了得,騎射功夫也是非同尋常,年輕之時便跟著皇太極四處征討,在皮島之戰松錦之戰等戰役中立下了不世之功,皇太極對其極為信任,曾經封其為滿洲巴圖魯(滿洲第一勇士),鰲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皇太極粉,在皇太極暴病身亡後,他強烈支持立皇太子的兒子為下一任皇帝,並且不惜與多爾袞撕破臉,就這樣,最終的由於鰲拜的強力支持,最終皇太極的兒子福臨成為了大清國入關後的順治皇帝,至此,鰲拜成為了順治的強力支持者,並在順治朝成為議政大臣,在順治福臨意外的死於天花之後,其子8歲的康熙玄燁繼位,鰲拜成為了顧命輔政大臣,大部分人在獲得了極高的權力後,總會不自覺的膨脹,鰲拜也不例外。

在康熙朝初期,鰲拜為了掃清異己,強力貫徹自己的執政理念,確實結黨營私。但他卻沒有想著自立山頭,自己成為皇帝,他所做的也是為了大清朝的福祉,舉幾個例子,鰲拜在任期間強有力的整頓了吏治,解決了一些不良之風氣,在武功上,為康熙朝掃平南明小朝廷及臺灣,加強了康熙統治的基礎,同時在政局穩定後,也採取了湖廣填四川等有利恢復民生的措施,身在其位,獨斷專行,自然引起同僚的不滿和攻擊,最後鰲拜就是在太過於貪戀權力的忌諱上跌了大跟頭,最後被康熙用強制手段收回了大權,僅此而已。

鰲拜的功勞實在太大,無法抹殺,在其死後幾十年後,康熙皇帝主動給他恢復了名爵,到了雍正朝,更是對他加封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如果他真的地下有知,應該會開心的大笑吧。


老豬的碎碎念


鰲拜輔佐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三代帝王,為什麼到康熙時,他就叛變了?

  • 鰲拜,毫無疑問,是清朝戰功赫赫的一位將軍。被稱為是“滿洲第一勇士”,並且憑藉著真正的戰功封公爵。

可以說,鰲拜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勵志小說。

但是,鰲拜真的叛變了嗎?

沒有,鰲拜一直對清朝忠心耿耿啊!

  • 鰲拜作為真正的三朝元老,並且,康熙的父親福臨,能夠上位當皇帝,靠的,也全是鰲拜拼死效忠皇太極的子孫。

而且,多爾袞在戰功赫赫,具有完全優勢的情況下,沒有篡位稱帝,就是因為,鰲拜全心全意地聯合了一批臣子,支持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與多爾袞作對。

最終,才導致了多爾袞的妥協,並且扶立福臨上位,成為了歷史上的順治帝。

  • 鰲拜,也因為得罪了多爾袞,在多爾袞扶立福臨,掌權以後,遭到了多爾袞的殘酷打壓。

據記載,鰲拜在當時清朝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曾經先後三次取得大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多爾袞卻先後三次給鰲拜找茬,甚至多次想置鰲拜於死地。

多虧鰲拜命大,再加上確實戰功赫赫,一直熬到了多爾袞去世。

  • 多爾袞去世以後,順治帝親政,毫無疑問,鰲拜因為他的忠心耿耿,得到得到了順治的敬重,加官進爵,位高權重。

並且,在順治帝駕崩以後,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康熙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

四位輔政大臣排名第一的索尼,也是四朝元老,位高權重,但是年紀已經很大了,在很多事情上往往力不從心,所以,只是名義上的老大。

四位輔政大臣排名第二的蘇克薩哈,是多爾袞的屬下,一直是追隨多爾袞,在多爾袞死後,雖然立即告發多爾袞,得到了順治帝的信任,但是,毫無疑問,其他三位輔政大臣對他都是仇視的。

四位輔政大臣排名第三的遏必隆,雖然也是出生名門,但是沒有真正拿的出手的戰績,而且,他和鰲拜都是出身鑲黃旗,毫無疑問是以戰功赫赫的鰲拜為首,凡事都是聽鰲拜的,只是一個傳聲筒。

  • 這就造成了,順治帝雖然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但是,真正能夠當家做主的,就是鰲拜,也就造成了鰲拜擅權的事實。

所以,在康熙親政以後,鰲拜就成了康熙需要剷除的對象。

並且,鰲拜終於忍不住,對他深恨的多爾袞的屬下,蘇克撒哈下手。在蘇克撒哈死後,鰲拜與康熙的矛盾徹底激化,成為了康熙心裡最大的威脅。

  • 但是,鰲拜真的沒有造反,一個想要造反的人,真的會放心的單身去皇宮,並且被一群小太監拿一下嗎?

我是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這個問題三哥來回答。鰲拜沒有反叛,是專權跋扈,他也沒有輔佐努爾哈赤,他主要活躍於皇太極、順治和康熙三代帝王統治時期。

戰功卓著

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姓瓜爾佳氏。他的叔叔費英東是清朝的開國元勳,他本人也是一名戰功赫赫的勇將。崇德二年(1637),鰲拜跟隨阿濟格進攻明軍據有的戰略重地皮島,清軍久攻不下,鰲拜請為先鋒,向阿濟格立下軍令狀“不得此島,勿復見王”。戰鬥中,鰲拜大呼陷陣,勇敢博戰,最後攻克該島。皇太極聞報大喜,封鰲拜為三等男爵,賜號“巴圖魯”(意為勇士)。

鰲拜後來還隨阿濟格進攻退守西安的李自成軍隊,又隨豪格入四川徵張獻忠,“鰲拜等奮擊,大破之,斬獻忠於陣”。

(鰲拜劇照)

雖然鰲拜戰功卓著,但在多爾袞執政時期,屢遭貶抑。清太宗皇太極在崇德八年去世,滿洲貴族內部因皇位繼承問題出現尖銳矛盾。鰲拜和索尼等人慾擁立皇太極長子豪格為君,而白旗諸王則力主擁立多爾袞,雙方僵持不下,差點就兵戎相見。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繼位的折中方案,避免了矛盾激化。多爾袞獲得執政地位後打壓反對他的兩黃旗,鰲拜曾經三次論死,有功不得議敘。

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爾袞去世,福臨親政,鰲拜才得以翻身,位列公爵,既是議政大臣,又當了領侍衛內大臣。在順治十八年福臨去世後,年幼的康熙即位,鰲拜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成為輔政四大臣。

權高震主

自從成為輔政大臣之後,鰲拜專權的秉性開始暴露出來。四大臣中,索尼是正黃旗,排名第一,但他年老多病;遏必隆屬鑲黃旗,遇事沒什麼主見,與同屬鑲黃旗的鰲拜關係也比較好;蘇克薩哈是正白旗,雖然與鰲拜是兒女親家,但與鰲拜意見多不合。鰲拜儘管是四輔臣中排名最末的一個,但其強勢和擅權的個性卻使得他儼然成為四大臣中的首腦人物。

鰲拜對不肯黨附自己的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內大臣費揚古對鰲拜不那麼恭順,鰲拜便以費揚古的兒子——御前侍衛倭赫帶康熙去景山、瀛臺遊玩時,擅用御弓、擅騎御馬,而把倭赫及一起當班的另外三名侍衛全部處死;後又以費揚古對兒子被處死心懷不滿,而把費揚古及其子尼侃等也都處死,籍沒的家產分給自己的弟弟穆裡瑪。

如果說,權力是遵循守恆定律的,大臣權力的膨脹就意味著皇權的消減,這對於有雄才大略的康熙帝來說是無法容忍的,隨著康熙帝年齡的漸長,康熙與鰲拜的權力之爭必然要到總爆發的時刻。有幾件事促使少年康熙對權臣鰲拜採取措施。

(少年康熙劇照)

第一件事是圈地換地之爭。清初圈地的時候,多爾袞偏袒正白旗,將本來應該分配給鑲黃旗的京東一帶的土地圈給了正白旗。康熙五年,鰲拜提出應該按照八旗排列順序,重新更換圈地,於是命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主持圈換工作,三人經過實地調查後瞭解到,旗民因為安業已久,並不願意換圈,上疏懇請停止圈地。鰲拜恨上了他們,欲置三大臣於死地,康熙拒絕批准處死三人,鰲拜竟然矯旨將三人處以絞刑。

三大臣被殘酷殺害的現實,再次讓康熙體會到大權旁落的危機。過了四十年,康熙提到這場冤獄,痛心地說:“鰲拜、遏必隆為圈地換地殺尚書蘇納海、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冤抑殊甚,此等事皆朕所不忍行者,朱昌祚等不但不當殺,並不當治罪也。”

第二件事是蘇克薩哈的被殺。康熙六年(1667),年滿十四歲的康熙帝開始親政,但鰲拜在“仍行佐理”的名義下獨攬大權。這時排名第一的蘇克薩哈(索尼已死)要求辭職,還政於皇帝。如果蘇克薩哈辭職,遏必隆和鰲拜勢必也要讓出輔政的職務,這對於不甘心退出政治舞臺的鰲拜來說難以忍受。鰲拜揚言:“今日歸政於皇上,明日即將蘇克薩哈滅族!”

在鰲拜的策劃下,蘇克薩哈及其子弟被逮入獄,鰲拜黨羽拼湊出所謂24條罪狀,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方歸政於皇上,伊即欲往守陵,豈非不願歸政之意”,竟然把不願歸政的罪名加在蘇克薩哈的身上,要把蘇克薩哈凌遲處死並抄家。

康熙不同意對蘇克薩哈的判決,跋扈成性的鰲拜竟然在康熙面前揮拳捶胸,疾言厲色,對康熙恐嚇要挾,君臣爭辯持續了整整一天,最後還是決定將蘇克薩哈從凌遲改為絞刑才算了結此事。

還有一次,鰲拜裝病,康熙去探望他,御前侍衛從鰲拜的臥席下搜出一把利刃,場面一度尷尬緊張。康熙心裡一驚,但從容鎮靜地說道:“刀不離身,乃滿洲故俗,不足異也!”

智擒下獄

正是鰲拜種種驕橫跋扈的情狀,康熙決定早日剷除鰲拜集團。但康熙不能力敵,只能智擒,鰲拜黨羽甚多,連康熙的御前侍衛都被鰲拜收買,經常在康熙面前稱讚“鰲拜為聖人”,鰲拜本人孔武有力,久經戰陣,捉拿並非易事。如果康熙強行治罪鰲拜,激起後者反抗,難免不惹出反叛大禍。

康熙挑選了一批強壯的小太監,日夜在宮中練習“布庫”(即摔跤)。鰲拜上朝的時候也不迴避,以為是小孩子的遊戲,未加戒備。康熙同時召見索尼之子索額圖籌劃捉拿細節。某一天,鰲拜單獨入朝時,十幾個練習“布庫”的小太監一擁而上,將鰲拜摔倒在地,一代權臣就這樣被捉拿下獄。

康熙八年(1669),康熙顧念鰲拜歷事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兩朝,屢立戰功,且無篡弒之跡,對他寬大處理,免死禁錮。在經歷形式上的兩年親政之後,康熙終於實現了真正的親政,從鰲拜手中奪回了大權。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記得關注我的帳號


聽三哥說歷史


鰲拜輔佐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三代帝王,可以說是忠心耿耿,只不過到輔佐康熙的時候被康熙拿下,這被皇帝抓了是不是就代表他叛變了?答案當然不是,鰲拜被治罪其實就跟多爾袞一樣,擅權專政。


滿清入關前兩個皇帝都是小小年紀就坐上了帝位,第一個皇帝順治在6歲就坐上了皇位,順治能坐上皇位,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與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爭奪皇位的幸運兒,本來小福臨是沒啥機會坐上皇位的,這起源於他的老爸皇太極毫無徵兆的死了,白天還在處理政務,夜裡突然猝死,當時皇太極才52歲,由於生前沒留下遺囑,也沒交待誰來繼承皇位,於是圍繞著皇位該由誰繼承起了一番爭執。

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時年35歲,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32歲,八旗各有擁護他們的人,所以這兩個可以說勢均力敵,而鰲拜和索尼、譚泰等八人是兩黃旗的,都是忠於皇太極的人,自然都站在豪格這邊,八人還在豪格府中立誓擁立豪格,“願死生一處”,鰲拜手握重兵,是這場皇位爭奪戰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會場上,兩方爭執不下時,鰲拜等人按劍而起,跟多爾袞說必須立皇太極的兒子,除非他們死了,最後雙方在劍拔弩張中各自妥協,改而推舉皇太極第九子、年僅6歲的小福臨繼承皇位,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為攝政王。


鰲拜因為忠於皇太極,所以在多爾袞掌權的時候一直被打壓,鰲拜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而自己也是軍功赫赫,有“滿洲第一勇士”之稱,長年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對皇太極忠心耿耿,因為在立皇帝這件事上跟多爾袞對著幹,在多爾袞掌權後也沒有阿附他,所以受到了多爾袞的殘酷打擊。

順治小小年紀當了皇帝,在滿清歷史上開啟了一個幼童繼承皇位的先例,由於幼童繼位,使得“攝政王”可以名正言順的存在,也成了皇權實際控制者,不過清朝在滅亡時也是幼童繼位,攝政王當權,真的是“以攝政始,以攝政終”,想想也挺有意思,在多爾袞的帶領下,滿清打敗李自成進入關內,入主中原後多爾袞逐步排擠了鄭親王濟爾哈朗,開始獨掌大權,隨後又汙陷害死了豪格,最終獨攬皇權,一切排場禮儀和皇帝等同,將自己的命令直接稱為“下旨”。


多爾袞對鰲拜進行過三次大的打擊,鰲拜在那時候是有功沒得賞,還幾次革職論死,最後一次論死是在順治七年,後改免死罰贖、降爵,這年十一月多爾袞因為狩獵摔傷醫治無效而死,順治得以親政,鰲拜也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成了順治的心腹重臣,鰲拜對順治能夠重用他也是感激涕零,盡心盡力的輔佐順治,隨侍順治身邊,參與管理國家各類事務。

順治因為心愛的董鄂妃病死而傷心欲絕,在董鄂妃死後幾個月也跟著去了,臨死前指定曾經出過天花的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又指定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


鰲拜雖然排在輔政四大臣最後一位,卻最終得以專權,有幾個原因,一是索尼年老多病,不想多管事,二是排第二位的蘇克薩哈是正白旗,原本是多爾袞的人,在順治要清算多爾袞的時候,蘇克薩哈就跑出來告發多爾袞,因此得到順治重用,但也讓人鄙視,三是排第三的遏必隆是個有勇無謀的人,沒啥主見,四是索尼、遏必隆和鰲拜都是兩黃旗的人,關係密切,加上鰲拜軍功高、資格老,最後得以擅權自重,走上專權的道路。

其實鰲拜和多爾袞一樣,都沒有叛變的心理,只不過人在得到權力後很少人會捨得撒手,多爾袞生前權力比鰲拜大的多,順治在他生前無可奈何,在他死後才將他清算,掘墓毀屍,用棍子打、鞭子抽,砍掉腦袋、暴屍示眾,直到乾隆時期才平反,而鰲拜比多爾袞好多了,鰲拜雖然沒有叛變之心,卻也是有欺君之罪,把小皇帝不放在眼裡,在康熙要保護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時,鰲拜卻矯旨把他們三個人都處死。


後來康熙親政,蘇克薩哈主動提出解除輔臣之任,這一招觸及到鰲拜的要害,如果蘇克薩哈解任,鰲拜也只能跟著解任,鰲拜就羅織了蘇克薩哈各種罪名將他處死,並誅其族,康熙雖然親政卻還是無力保全,這已經嚴重威脅到康熙的皇權,在後來鰲拜更是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在朝廷內外遍植黨羽,這對皇帝當然是大忌,在康熙眼裡覺得鰲拜再不除,自己就成為傀儡了,所以就設了局除掉鰲拜。

康熙年紀雖小,在孝莊皇太后的教導下深知“隱忍”的重要性,不動聲色麻痺鰲拜,招了些小孩子到宮裡練摔跤,鰲拜以為康熙好玩,還開心的很,等這些人練的差不多了,康熙就招鰲拜入宮,鰲拜絲毫沒防備,好漢架不住人多,就這樣被擒拿了。


後來鰲拜被定了30條罪狀,本來是要處斬的,只不過鰲拜在康熙來看他時,脫下上衣給康熙看身上的疤痕,康熙念在他過去勞苦功高,又對皇太極和順治忠心耿耿,對他進行寬大處理,免死禁錮,不過康熙也主要是看在鰲拜沒有篡弒之跡的份上,才有此安排,所以說鰲拜叛變是不切實際,然而驕橫跋扈結黨營私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在哪個朝代都是死罪,鰲拜能夠保留一條性命,也算是康熙的仁慈了


歷史紅塵


鰲拜我們都知道他是滿清初期聞名於後世的權臣。他作為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子,自小也是勵志報效祖國。當然鰲拜也沒有辜負期望,最終為滿清政權立下了赫赫戰功,自己也成為了三朝元老。


要說他輔佐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康熙。但為什麼到康熙他就叛變了?其實這和他手裡的權力有關。我們都知道,古往今來,各朝各代的權臣大多都落下個被君主殺害的下場,為什麼被殺呢?就是因為威脅到了皇權,而鰲拜也不列外。

說起鰲拜,早期的他在跟隨皇太極戰鬥時,在攻察哈爾部、徵朝鮮、滅明朝等戰役中就立下了赫赫戰功。之後順治期間也被順治皇帝重用,後來順治在順治十八年去世後鰲拜也被列入四大輔臣之中,輔佐年幼的康熙。

後來四大輔臣之首索尼年事已高,沒多久就去世了,索尼去世後按理說應該由當時的蘇克薩哈擔任首輔。但是鰲拜本來就和蘇克薩哈政見不合,而且鰲拜所在的黃旗和蘇克薩哈所在的白旗速來就有恩怨,再加上另一輔臣遏必隆為人庸儒,遇事無主見,常常在兩人爭執不下時附和鰲拜。所以漸漸蘇克薩哈被鰲拜打壓,鰲拜成為了獨攬大權的人。



漸漸的這位資格老,軍功高的三朝元老走上了擅權自重,日益驕橫的道路。這也使得他離危險越來越近了。由於他手握大權,年幼的康熙也只能聽他的,慢慢的由於鰲拜一再使康熙顏面盡失,使得康熙起了殺他之心。後來我們也都知道,鰲拜被康熙給除掉了。
而他被除掉的跟本原因,就是擅權自重,沒有意識到自己站的越高,將會摔的越慘。如果說他漸漸的一步步將權力還給康熙,使自己的權力越來越少,說不定後來會得到一個善終。


小強子的VOLG


鰲拜正是在天命、天聰、崇德、順治朝的積累,才有了康熙朝的實力強大,黨羽眾多。如果沒有皇太極當初的皇權集中、唯我獨尊,任由滿洲貴族勢力發展壯大,鰲拜怕是連接觸清朝權力中心的機會都沒有!

另外,鰲拜從始至終都沒有叛亂,說到底,鰲拜只是滿洲貴族勢力的代表,是對皇權集中的必然挑戰!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鰲拜,別的滿洲貴族勢力代表很可能也會跳出來挑戰一下皇權,畢竟後金政權和大清王朝的建立,滿洲貴族勢力做出了絕對貢獻!

清朝安穩以後,就將貴族勢力趕出權力中心的做法並不明智,但這是歷朝歷代皇帝為完成中央集權,維護皇帝威嚴的唯一選擇!

另外,順治皇帝任命的四個輔政大臣裡面,索尼年歲已高,希望通過遠離朝政的方式明哲保身;蘇克沙哈因出賣多爾袞起家,讓朝臣們所瞧不起,勢力不夠;遏必隆又是一個懦弱膽小的牆頭草,看著鰲拜的勢力逐步變大便投靠之。這直接導致了鰲拜的黨羽勢力逐步增強。面對年幼的皇帝,勢力龐大的鰲拜開始有恃無恐,他似乎覺得自己可以和當初參政議政的諸王貝勒一樣,擁有部分特權和地位了。

可是,偏偏他遇上的是“千古一帝”康熙!時也,命也!


正說清代十二朝


鰲拜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叛變,他只是想做權臣,卻不是想做奸臣。

熟悉清史的人應該會發現這麼一個奇景,有清一代,在入關開國後和辛亥亡國前,清朝朝堂上的政局是大同小異的:同樣有幼主繼位,同樣有母后主政,同樣有親王攝政監國,同樣有以大行皇帝遺詔設立的輔政大臣,更有甚者還同時出現輔政大臣中都有被視為奸逆的存在。只得說,清朝就是一個神奇的王朝,它盛於女人、攝政王,也亡於女人、攝政王。



而我們剛才所說的輔政大臣中出現被視為奸逆的存在就包括鰲拜,當然鰲拜其實同另一位被被視為奸逆的輔政大臣肅順一樣,他也是被冤枉的,肅順被說成奸逆多半是慈禧說的,慈禧為了奪權,所以將肅順“打造”成一個奸逆,而實際上鰲拜也是如此,他被說成奸逆,多半是康熙說的,康熙這麼做目的,也是為奪權。

鰲拜,作為康熙初期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最初他只是地位最低的,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這三人的地位都要比鰲拜高,因此在最開始鰲拜在朝中的勢力並不大,更沒有到那種一手遮天的地步。但是,到後來,隨著索尼的老邁,蘇克薩哈的被殺,遏必隆又是見風使舵之人,因此鰲拜逐漸掌控康熙朝大權,朝中上下開始遍佈他的黨羽。



當然,鰲拜雖掌控清朝大權,但卻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造反,要奪康熙的權。鰲拜對皇太極一脈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當初若不是他聯合兩黃旗的將領用“兵諫”的方式讓多爾袞放棄爭奪皇位,改而同意讓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登基,即順治帝。再之後,在順治初期,朝政大權被多爾袞所控,而就在這時,在多數兩黃旗將領都或主動,或被迫投靠多爾袞時,鰲拜卻始終是堅守本心,即使是三次被多爾袞論死,他也始終是效忠順治,未曾改變。

憑藉著這等誓死效忠的忠心,順治遂對鰲拜極為敬重,將其視為心腹重臣。而後,因這等忠心,順治死後,他成為了四大輔政大臣之一。



想想看,鰲拜即使是死,他也未對皇太極一脈有任何的異心,因此就是這樣的鰲拜,他又怎會要奪康熙的權,造康熙的反呢?

而事實上,康熙恐怕也深知這點,他要對付鰲拜,只是為了奪回皇權,而不是因為鰲拜要造反,鰲拜是亂臣賊子,這點從康熙為鰲拜所列的三十大罪,沒有一條是說他要謀逆,也沒有一條說他要奪權,這三十大罪多數就只是說他擅權專橫、眼裡沒有皇帝、矯旨亂殺大臣。其實說白了,康熙針對的其實並不是鰲拜,而是以鰲拜為首的輔政大臣的勢力,他想要的只是鰲拜手中的權力。



如此,正是基於以上理由,鰲拜雖被康熙清算,但他的後世之名卻是沒有被汙。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舊勞,恢復鰲拜的名聲和爵位。雍正時期,鰲拜又被賜予祭葬,同時追封一等超武公,並准許世襲罔替。與其說,康熙等後世之君是念鰲拜的功勞才恢復他的名爵,倒不如說康熙等後世之君是覺得對不起鰲拜,這是在補償鰲拜,在彌補康熙所犯的錯。


澳古說歷史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年輕的福臨就去世了。

順治的死對於鰲拜來說則是進入了一個轉折期。由於順治在死前立下遺詔,愛新覺羅•玄燁繼承了皇位,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還有鰲拜成為了輔政大臣。


鰲拜是大清的三代元勳,其立下的汗馬功勞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不過,權力真是一個可怕的東西,任你如何忠誠,終究也逃不過他的魔爪。從鰲拜開始掌握權力以後,鰲拜的功臣和忠臣的形象就開始慢慢的改變了,漸漸的他完全的喪失了在愛新覺羅•福臨時期的那種忠誠,對康熙皇帝也是日漸的輕視。

位居四輔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其次是蘇克薩哈,他屬正白旗,原來是依附在多爾袞身邊的,第三的遏必隆也是出自名門,鰲拜只是屈居於四輔臣之末位。

其實說鰲拜叛變了也是不可靠的,充其量來說他就是一個危及了皇權的一位權臣。鰲拜是一介武夫,雖然說對大清忠誠,但前後確實不同,順治朝的時候他還能忠心耿耿的服侍,但是對年幼的康熙就不那麼看得入眼了。

他甚至在朝堂之上還常常當面頂撞這位小皇帝,呵斥大臣,絲毫不顧及皇家顏面。當然康熙也不是等閒之輩,鰲拜如此行事,自然會招惹到康熙。



後來索尼去世,再加上蘇克薩哈被殺,於是四大輔臣只剩下遏必隆和鰲拜了,而且遏必隆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沒有了威脅,所以鰲拜更加肆無忌憚了。但是這個時候康熙已經親政,但鰲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並不想歸政於他。這個時候皇權與他的專權就產生了最直接的衝突了,康熙也到了不得不除掉鰲拜的地步。

縱觀鰲拜的一生,戰功顯赫,榮寵一時,歷事三朝,輔佐幼主,忠心耿耿。只可惜一時誤入歧途,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結局。


圍知歷史


題目中說鰲拜輔佐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三代清朝帝王,可到康熙時就叛變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我打算從兩方面論述這個問題:其一我們先看鰲拜是不是忠心耿耿輔佐了三代帝王?他都具體立下了哪些功勞?其二我們看看鰲拜是不是真的叛變了?

我們先看鰲拜究竟是何許人也?鰲拜出身於滿洲鑲黃旗(上三旗),瓜爾佳氏,是滿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後金開國五功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事實上努爾哈赤時代的鰲拜並無多少功勞可言,他真正嶄露頭角是在皇太極時代:當時皇太極躊躇滿志致力於入關滅明混一天下,然而明將毛文龍卻利用八旗軍不善水戰的特點打造了皮島(今朝鮮椵島)這一抗金(清)基地。別看皮島面積不大,然而卻與關外寧錦一線的明軍遙相呼應、互為犄角,而不善水戰的後金八旗軍又拿皮島無可奈何。正由於皮島在後金(清)政權背後起到的牽制作用使入關滅明的計劃遲遲不能啟動。崇德二年(1637)皇太極命貝子碩託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諸將往攻皮島。由於碩託久攻不下,皇太極又命英郡王阿濟格接手,而鰲拜當時就被編入阿濟格旗下。阿濟格與眾將反覆商議後製定了兵分兩路、聲東擊西的進攻方案:一路從海上以鉅艦擺出正面進攻的態勢,故意吸引守島明軍的注意力;另一路則以輕舟精銳快速推進,直插該島西北角之要害陣地。在這一作戰方案中前一路其實所起的是聲東擊西的誘敵作用,而後一路才是真正擔負作戰任務。鰲拜主動請纓並向阿濟格立下軍令狀:“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誓必克島而回“。鰲拜遂率部渡海發動進攻,然而此時明軍早已嚴陣以待,一時間炮矢齊發,清軍進攻受挫。這時鰲拜身先士卒衝向明軍陣地,冒著炮火與明軍展開近身肉搏。清軍主力部隊隨即跟進攻克了皮島。捷報傳到盛京後大喜過望的皇太極親自撰文祭告努爾哈赤,以慰其父在天之靈。皇太極認為皮島雖是區區一島,但攻克之意義遠在佔領重城要地之上,所以下令對諸將士從優獎勵。這次論功行賞使鰲拜以首功晉爵三等男,賜號“巴圖魯”(勇士)。崇德六年(1641)鰲拜跟隨鄭親王濟爾哈朗進圍錦州。明朝的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13萬大軍來援,於八月初進至松山,與錦州守軍祖大壽部遙相呼應。明軍使用火器猛攻清軍,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勢下濟爾哈朗指揮的清軍右翼失利。當時鰲拜率領鑲黃旗護衛軍纛,路遇明軍騎兵,於是迎頭而上將其擊敗。鰲拜不待軍令就果斷乘勝追擊,一直打到明軍步兵陣地之前,遂令部下將士下馬步戰,結果再次重創明軍。此戰後鰲拜因功晉爵一等梅勒章京。八月皇太極親率大軍西援錦州之師。洪承疇指揮明軍分路突圍,總兵吳三桂、王樸、唐通等人率軍沿海邊撤退。清軍從錦州大路至塔山大路沿途截殺。鰲拜與阿濟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截擊之,明軍大敗而潰。松錦會戰關係到明、清雙方的生死存亡。自此以後明朝的敗局幾乎已註定,而清軍則在此戰中奠定了日後入關的基礎。次年六月鰲拜升為護軍統領,成為八旗將領中具有較高地位的人物。此後鰲拜又追隨皇太極參與了征討蒙古察哈爾部以及東征朝鮮的戰爭,到了清軍入關前後鰲拜已成為八旗軍中位高權重炙手可熱的人物。

鰲拜不僅是戰場上的一員驍將,也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事實上在康熙的父親順治繼位這件事上鰲拜出力甚多。皇太極死後八旗旗主們開會討論繼承人選問題之時鰲拜與索尼、圖賴等人率兩黃旗官兵把崇政殿圍得水洩不通。當時兩個衝擊皇位的強有力競爭者分別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會議剛一開始鰲拜就與索尼等人率先倡議立皇太極之子。多爾袞以諸王尚未發言為由斥責索尼、鰲拜等人目無尊上,將其喝退。隨即多爾袞的同母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立多爾袞為帝。一時間多爾袞兄弟控制的兩白旗和作為皇太極嫡系的兩黃旗之間爭執不下,而兩紅、兩藍則不明確表態支持哪一方。老謀深算的多爾袞雖然極力想將皇權爭取到手,但考慮到外面劍拔弩張的兩黃旗士兵也不敢貿然處之。多鐸見多爾袞猶豫不決,於是就說:“如果你不繼位,就該立我為皇帝!我的名字已列於太祖遺詔之中。”多爾袞立即反駁道:“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也在太祖遺詔中提到過,不是隻有你的名字。”多鐸見遭到哥哥的反對,於是又以立年長者為由提議立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禮親王代善(事實上努爾哈赤的長子是褚英,不過這時已死,代善成為此時事實上的長子)。一向滑頭的代善在此之前一直一言不發,如今見多鐸提議自己才說:“睿親王如果應允,當然是國家之福,如果睿親王不繼任的話,豪格是帝之長子,當承大位。至於我年老體衰,力難勝任。”豪格見代善提到自己,加之支持自己的兩黃旗士兵就在門外,自以為勝券在握,於是故作謙虛道:”我福小德薄,哪能擔當此等重任?”沒想到多爾袞竟然接過他的話頭說:“既然肅親王如此禮讓,咱們更議他人。"此言一出兩黃旗士兵當時就炸毛了。禮親王代善眼看有火併的危險,於是託言身體抱恙而退出會場。隨後各旗旗主紛紛離場,會場內只剩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和兩黃旗官兵。多爾袞知道如不安撫一下的話還不知道這些人能鬧出什麼來,可又不甘心讓老對手豪格繼位,於是他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可以說正是鰲拜等人率兩黃旗士兵向多爾袞、多鐸兄弟施壓才保證帝位在皇太極一系傳承。清軍入關後鰲拜又跟隨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取道陝北進攻已經退守西安的李自成農民軍,在此過程中他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此後鰲拜又於河南鄧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前後十三戰中重創大順軍。順治三年(1646)正月鰲拜隨肅親王豪格等率軍進攻張獻忠大西農民軍。他率部擊破大西軍營壘130餘處,斬首數萬級,獲馬騾牲畜12200餘匹,張獻忠本人也於此役中被殺。打敗大西軍主力後鰲拜又繼續深入,基本上肅清了四川一帶的農民軍。鰲拜因此被順治皇帝視為在平定大西軍的軍事行動中鰲拜應居首功。

儘管鰲拜戰功赫赫,然而一生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的鰲拜在多爾袞攝政期間不可避免受到排擠迫害:順治元年鰲拜隨英親王阿濟格征討退守陝西的李自成大順軍立下大功。順治二年八月阿濟格因為沒及時奉旨班師且謊報戰功而受到處罰。阿濟格是順治皇帝的叔父、攝政王多爾袞的親哥哥,阿濟格仗著這層關係對小皇帝有輕蔑之心,以致於私下稱順治皇帝為“孺子”。清廷諭令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會同護軍統領鰲拜召集部眾將阿濟格“稱上為孺子”之語傳示曉諭。譚泰顧及英親王阿濟格的情面而並未照辦,鰲拜也因聽從了譚泰之言而未奉行諭旨,結果不僅征討李自成的軍功不準議敘,還被罰銀100兩。後來譚泰又與索尼互相攻擊,鰲拜因庇護索尼再次獲罪,幾乎到了被革職的地步。順治五年(1648)二月征討張獻忠大西軍的豪格大軍凱旋迴京,隨同出征的參領希爾良因冒功邀賞一事遭到處罰,鰲拜也以勘察不實而被議處“應革職,罰銀一百兩”。三月貝子屯齊告發鄭親王濟爾哈朗當年擁立肅親王豪格、後又包庇豪格的種種罪狀,同時告發鰲拜諸人也參與了謀立肅親王之事。多爾袞藉此事興起大獄,鰲拜被以欲立豪格、與諸人盟誓等罪名論死,得旨“罰鍰自贖”。四月侍衛廓步梭又告發鰲拜在皇太極死時“擅發兵丁守門”,再次論死,改革職為民,得旨免革職。鰲拜雖以大功凱旋,在短短數月間卻被論死兩次,可見其所受打擊之嚴酷、境遇之窘迫。順治七年(1650)七月多爾袞患病,他通過貝子錫翰暗示順治皇帝親自前來探視自己,錫翰遂秉承其意“請駕臨幸”,多爾袞卻又以“違令瀆請”罪之並追究鰲拜包庇之罪,論死,後改免死罰贖、降爵。就在這年十一月多爾袞去世,順治皇帝開始親政。順治親政後得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因此對鰲拜極為敬重,視其為心腹重臣。此後鰲拜隨侍順治身邊,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各類事務。順治十三年(1656)鰲拜因舊傷復發而臥床,順治親臨鰲拜府邸去看望慰問。順治十四年(1657)冬孝莊文皇后病重,順治朝夕侍侯,鰲拜則晝夜於宮中侍候,以致於都顧不上自己休息吃飯,他也因此深獲順治皇帝的讚賞。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順治皇帝駕崩,臨終前的順治皇帝留下遺詔:由皇三子玄燁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縱觀鰲拜的履歷可以發現:他是清王朝一位不可多得的驍將,同時一生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的鰲拜在康熙的父親順治繼位一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鰲拜是有大功於康熙的——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鰲拜的鼎力支持,那麼順治還能否順利登機恐怕將成為一個問題。如果連順治都沒能坐上皇位,那麼就更不會有作為順治之子的康熙什麼事了。那麼對皇太極和順治忠心耿耿的鰲拜是否在康熙年間叛變了呢?其實說鰲拜叛變是缺乏依據的。事實上在康熙的所有對手之中鰲拜具有和三藩、臺灣鄭家、噶爾丹、沙俄完全不同的性質——鰲拜只是和康熙個人有矛盾,而從未有過對清王朝不忠的行為,鰲拜從沒想過要謀朝篡位,只不過他的飛揚跋扈對皇權構成了冒犯,這才是康熙拿下鰲拜的真實原因。

清王朝在入關之前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像中原王朝一樣的高度集權的專制王朝,而是更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貴族社會——滿洲八旗貴族所組成的議政會議實際上執掌著國家的最高權力。其實這在遊牧民族中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三百多年前蒙古人就通過忽裡勒臺大會處理國家大事,而滿洲人的八王議政會議大體上與蒙古人的忽裡勒臺大會類似。在《舊滿洲檔》中記錄了在八王議政體系下八大旗主貝勒和眾大臣對天盟誓的誓文,其中有這樣的內容:“政務上汗不得恣意橫行。汗承天命執政。任何一位旗主貝勒若欲為惡,擾亂政務,其餘七位旗主貝勒集會議之,該辱則辱之,該殺則殺之。生活道德謹嚴、為政勤奮公正之人,即使主國之汗出於一己私怨,欲罷黜貶降,其餘七旗之人對汗可以不讓步。”從這份誓文可以看出:當時八旗旗主的權力之大甚至可以對汗王的權力構成一定製約。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清太祖努爾哈赤召開八王議政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確立瞭如下原則:一、繼承努爾哈赤汗位者若不聽取八王之言,不行善道,則八王可以更換新汗。新汗與八王齊坐,共同受國人朝拜;二、八王與新汗共同議處軍國大政;三、八王有共同斷案、做出裁決的權力;四、八王有權授予官職,任免各旗將領。五、人口、牲畜、金銀、緞帛等戰利品需在八旗之間平分。由此可見這時的八旗旗主是處於王朝權力巔峰的人物。皇太極和順治的繼位都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樣由先皇遺命確立,而是由議政會議推舉。當然汗王是不會心甘情願接受八旗旗主的制約的——皇太極在繼承汗位後採取一系列手段強化汗王的權力。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更是仿照中原漢制稱帝,這其中就暗含構建中央集權體系,改變八王議政舊俗的想法。儘管皇太極和順治都通過引入中原王朝的制度強化君主集權的程度,但直到康熙繼位之時清王朝仍沒完成由八旗貴族共治模式向君主專制過渡的全過程,這一時期八旗的旗主貝勒們都具有較大的權勢,這種權勢實際上對渴望建立君主專制制度的康熙皇帝是一大挑戰。康熙要強化自己的權力就必須加大漢臣的權力,使漢臣在朝中具備與主張維護滿洲舊俗的八旗權貴分庭抗禮的實力,而鰲拜恰恰是主張維持滿洲舊俗的八旗權貴勢力的代表性人物。鰲拜作為清朝的開國功臣對清王朝其實是高度忠誠的,不過這種忠誠並不是針對康熙個人的。用《康熙王朝》中孝莊太皇太后的話說“鰲拜就是咱們滿人的一介家奴”,但這個滿清王朝的家奴可不是康熙皇帝的家奴。

在鰲拜看來:清朝的江山是滿洲八旗貴族子弟共有的。如果將大清帝國比喻成是一家大公司的話,那麼八旗貴族子弟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鰲拜則是其中較大的股東之一。事實上無論是為維護清王朝的整體利益而與明軍、農民軍作戰或是捍衛皇太極之子的繼承權都是這種心態的體現——鰲拜捍衛皇太極之子的繼承權實際上是當時兩黃旗官兵的一致要求。兩黃旗一直由皇太極親自統率,各級將官幾乎都是皇太極一手提拔,而多爾袞對他們沒什麼交情可言,他們自然更願意擁立皇太極之子:一則是報答皇太極的知遇之恩;二則也是希望通過擁立皇太極之子以確保自己的榮華富貴。鰲拜作為兩黃旗利益的代表人物即使在入關後仍堅持捍衛兩黃旗的利益,因此他大力推行圈地,在這一過程中他極力維護兩黃旗的利益,這就造成他與其他各旗人士的矛盾。同時鰲拜頑固地堅持滿洲舊俗,又造成他與朝中漢臣的矛盾。尤其是他那種視清朝江山為滿洲八旗貴族子弟共有的理念是康熙所無法接受的——在康熙看來:清朝的江山就是我愛新覺羅·玄燁的,其他人都不過是朕的奴才,你鰲拜居然想從朕手中分走一部分股權,是可忍孰不可忍?康熙和鰲拜的矛盾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強化君權和維持滿洲舊俗之間的矛盾,鰲拜從來沒有任何叛逆之舉,充其量就是仗著軍功飛揚跋扈而已,這在鰲拜看來是合理的——既然清朝的江山是滿洲八旗貴族子弟共有的,而自己為打下這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那麼自己趾高氣揚一些有什麼說不去的呢?鰲拜所忠於的是清王朝的江山社稷,謀的是八旗貴族的共同利益,對康熙本人則談不上有太多的忠心,甚至鰲拜還以開國功臣自居,視康熙為嘴上沒毛的黃口小兒。然而在康熙眼中:這江山是朕的,你鰲拜身為一介家奴竟敢如此目中無人!事實上不只是康熙,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對功臣居功自傲的問題高度警惕——宋太祖趙匡胤為此想出了杯酒釋兵權的策略,明太祖朱元璋為此不惜大開殺戒。然而鰲拜顯然對中原王朝歷史上的這些例子不甚了了,深受滿洲舊俗影響的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天經地義再正常不過的。事實上這是兩種錯位的理念,事實上鰲拜代表的不只是他本人,在他身後有一大群懷有類似理念的在滿洲舊俗體制下的八旗權貴既得利益者,而康熙打擊鰲拜的行為其實也是在告誡這些人:時代變了,今後的時代註定將是君權至高無上的時代,所有人都必須臣服於君權之下。康熙在拿下鰲拜之後命議政王大臣等審訊鰲拜。大臣們審實後宣佈鰲拜30條罪狀並議定應處以革職、立斬。當時被囚禁中的鰲拜則請求覲見康熙並讓康熙看他為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據說康熙看過這些傷疤後也不禁動容。事實上康熙甚至鰲拜並無造反之心——鰲拜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維護在滿洲舊俗體制之下八旗權貴的既得利益(尤其是兩黃旗的優先利益),根本沒對大清江山有任何不忠的行為。如果要殺鰲拜,那麼顯然理由是不充分的。當然有人會說君要臣死還怕找不到理由?實在找不到就編一個理由。如果康熙是一個大權在握的君主,那麼自然可以這麼做,然而此時的清王朝還遠遠不是一個高度集權的王朝——在此之前鰲拜專擅朝政多年,而八旗權貴們此時對康熙本人普遍談不上有多少忠心。如果康熙在此時貿然處死鰲拜無異於把自己強化君權的心思弄得人盡皆知,當然康熙的確是想借鰲拜事件敲打八旗權貴們,不過他還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步把權力從八旗權貴手中收回,在自己羽翼尚未豐滿之時貿然與全體八旗權貴為敵是不明智的。當然康熙可以通過重用漢臣、遵行漢制強化君權,然而要知道此事清朝入關不久,反清復明的組織仍有相當勢力,朝中漢臣普遍處於觀望狀態,康熙要在這時公然與全體八旗權貴為敵,那麼恐怕漢臣們多半會作壁上觀。作為八旗權貴勢力代表人物的鰲拜儘管拿下了,可要真正收回八旗權貴的權力、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況且三藩、臺灣鄭氏等勢力也正虎視眈眈,在這樣的形勢下康熙對鰲拜只抓不殺其實是他與八旗權貴勢力之間的一種妥協。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鰲拜根本沒有叛變,他對清廷一直忠心耿耿,即便是康熙,也沒有說鰲拜叛變。

鰲拜有“滿清第一勇士”之稱,他的功勳主要是戰功,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順治,從皮島之戰到松錦會戰,再到西充之戰,鰲拜都是忠心耿耿,戰功赫赫,升遷頻頻,特別是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等覬覦帝位時,鰲拜始終堅定站在擁戴皇太極之子福臨(也就是順治帝)這邊,表現出堅定的政治立場,因此順治親政後,對鰲拜極其敬重、視為心腹。

順治英年早逝,將皇位傳給幼子康熙,在他臨死前指定的四位輔政大臣中就有鰲拜,這充分說明順治對鰲拜的信任,也從另一方面證明鰲拜對皇帝的忠誠。

康熙年幼,無法處理朝政,朝廷大事自然由四位輔政大臣共同處理。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居末,但他侍奉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三代帝王,貴為三朝元勳,資格老,軍功高,其他三個輔政大臣或是性格原因,或是身體原因,都對鰲拜構不成足夠制約。

鰲拜是軍人出身,性格粗獷,也氣勢凌人,因此權勢在朝中越來越大,很多人自動投向他的“懷抱”,為了各種目的而把鰲拜吹捧一番,鰲拜在一干人的吹捧下逐漸有些得意忘形,開始結黨營私,擅權自重,日益驕橫,走上專權的道路。

康熙到14歲時,按慣例應該親政,但鰲拜的強大影響對康熙親政造成了極大阻礙,尤其他羅織罪名,將另一位輔政大臣蘇克薩哈處以絞刑誅族一事,深深震撼了康熙,志向遠大的康熙無法忍受鰲拜的專橫跋扈,更無法容忍鰲拜侵奪原本屬於自己的皇權。

客觀地說,鰲拜不想謀反,不想把康熙取而代之,他只是仍想像以前一樣掌控大權,讓康熙繼續做傀儡皇帝,但孩子總會長大,皇帝總要親政,鰲拜把權不放的最終結局就是康熙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權力奪回來——鰲拜抓的越緊,康熙越要奪回來。

康熙擒住鰲拜後,命議政王大臣等審訊鰲拜,大臣們趁機給鰲拜開列了30條罪狀,最後得出結論:應處以革職、立斬,但康熙念及鰲拜的戰功和貢獻,最後對鰲拜寬大處理,沒有將之斬首,而是判了終身監禁,只是鰲拜不到幾個月就死在禁所,終年60歲。

在康熙的詔書和後世所有史料中,對鰲拜的罪名和評價都是圍繞他“竊弄威權,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這一點展開的,而從來沒有提及他要謀反篡奪,就連康熙也承認鰲拜沒有“篡弒之跡”,這是康熙對鰲拜寬大處理最主要的前提,否則絕不可能寬貸。

到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舊勞”,恢復了鰲拜的名爵;到雍正時期,雍正更是將鰲拜追封為一等超武公,世襲罔替。這些舉動足以說明鰲拜之死不是死於不忠和叛變,而是死於擅權和專斷,他觸犯了人主之大忌,必死無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