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張作霖死後祕不發喪,原因為何?

twinsing


1928年6月4日清晨,北洋政府大元帥張作霖匆匆從北京撤回東北,專列在瀋陽皇姑屯附近被日本人炸燬,張作霖受重傷,隨即被送往奉天(瀋陽)大帥府。

一班正在迎接大帥回家的女眷慌作一團,主持張府日常事務的張作霖五夫人哭成淚人,她最受張作霖寵愛,張作霖遇刺後說了幾句話,副官只聽懂這樣一句:“我到家,看看小五。”這個小五就是五夫人壽懿。張作霖對壽懿說:“我的兩條腿沒有了,看來不行了,告訴小六子(張學良),以國事為重,好好幹吧,我這臭皮囊不算什麼!”說完便死去了,年僅54歲。

在場的東北軍政要人認為此事背後一定有日本人的身影,並且極有可能就是日本人乾的,因為從山海關到奉天城,京奉鐵路都是東北軍士兵嚴密防守護衛,唯有老道口一帶歸關東軍管轄。並且張作霖在北京時便與日本人鬧翻了,所以東北軍政大員們達成了共識:此事絕對不能讓日本人知道,否則他們可能會趁機鬧事。因此他們決定,在少帥張學良回到奉天以前,一定要保守秘密,秘不發喪。

奉天督軍公署發佈公告:“主座身受微傷,但精神尚好。”大帥府一片安穩,醫官天天更新藥方,廚房照常送來大帥愛吃的飯菜。日本人糊塗了,難道真的沒有炸死張作霖?他們派人去帥府觀察,五夫人壽懿濃妝豔抹,高高興興地招待前來探視的日本高官夫人們,那些日本女人遠遠看見臥房內燈火通明,張作霖側身躺在床上,旁邊放著煙槍和水果。

日本人這才相信張作霖真的沒死,所以沒有再採取進一步行動。6月19日,遠在北京的張學良回到奉天,就任東三省最高軍政長官,隨即公佈了張作霖的死訊。

大帥府一片縞素,日本人徹底蒙圈。


民國年間那些事


東北王大帥死後秘不發喪的目的,就是迷惑外界,給遠在北京的少帥張學良爭取時間回奉天。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大帥已去,東北軍正處在群龍無首的境界,這個時候不能出現一絲的紕漏,特別是在日本人眼裡,如果大帥被炸死的消息一旦透露出去,那日本人還不借機侵略東北啊!



所以張作霖死後,大帥府秘不發喪也就是為了顧全東北大局,儘量保持大帥還健在的假象。少帥張學良當時不是不在奉天嗎,所以能維持一天算一天,等張學良回來在從長計議。對外就說張作霖被炸僅僅是受了點皮外傷。

由於大帥府消息封閉的很緊,所以一時間外界還真就以為張作霖沒死還活著。可是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日本人我也不是好欺騙的,但是不得不說,大帥府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日本人費盡周折派間諜以探訪的名義,進入大帥府,都沒有發現一點蛛絲馬跡。只可惜保密工作做的在到位,張大帥也回不來了。日本人的陰謀終於得逞了,張作霖一死,東北局勢遠不如從前。



張學良雖然子承父業成了東北最高統帥,可是他哪有他爹張作霖的狠勁,跟張作霖比起來,簡直就不在一個層次上。張作霖敢想敢做,媽了個巴子不服就幹你,張作霖那是一代梟雄,可張學良呢,雖然是他爹的親兒子,可是一點不像他爹。九一八事變大家都知道,張學良隱痛放棄東北,成了萬人唾罵的“不抵抗”將軍。


有人說這真是老子梟雄兒子狗熊,我覺得這話說的有點過,張學良畢竟也是有苦衷的,作為東北的新主人,他的一言一行都要深思熟慮,張學良雖然痛失東北,東北父老鄉親對他指指點點,張學良內心也一定不是滋味。所以他才在西安兵諫,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逼迫老蔣一致對外抗擊日寇。歷史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真像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也不得而知。

張作霖死後大帥府秘不發喪,我覺得也是預料到日本人要壞事,所以在少帥沒有回到奉天之前暫時不對外公開大帥被炸死這個事實。大家可想而知,張作霖作為東北王,他在世的時候可以說威風八面,就連日本人都懼怕他三分,對於這個老奸巨猾的傢伙也是敢怒不敢言。如果公開了張作霖的死訊,那無疑給日本人侵略東北製造了先機。大帥沒了,東北軍屬於群龍無首,因此,只能封閉消息待張學良回來後在做抉擇。

我考慮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任馳贏天下


張作霖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奉系首領,是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佂剿,就將其招安。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他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的原因是什麼呢?

張作霖

張作霖是如何死的

1875年3月19日,生於奉天海城縣西90華里北小窪村。1888年他的父親張有財被賭徒打死,他和二哥前去報仇,槍走火誤傷了人命,兄弟兩人被捕。張作霖逃走,跟隨母親王氏和妹妹去了鎮安縣趙家廟村的外祖父家。

張作霖與原配趙春桂

1894年,投清軍宋慶所部當兵,後升任哨長。次年,清軍移防離隊回鄉當獸醫,與趙家廟村地主趙佔元的次女結婚,趙春桂是張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的生母。

洪憲帝制失敗後,張作霖被黎元洪大總統任為奉天督軍兼省長。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並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

張作霖

在位期間多次抵制日本人的誘惑,拒絕簽訂不平等條約。

同年,在北京下令絞殺李大釗等多名革命志士。組成安國君政府,就任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與日本滿鐵社長山本條太郎在北京大成《滿蒙新五路協約》秘密諒解。

次年,北伐軍蔣、馮、閻、李對奉系進攻,奉軍全線崩潰,1928年6月2日,張作霖聲言退出北京。

皇姑屯炸車案

由於他不肯滿族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包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1928年6月4日凌晨5時許,當張作所乘有北京返回奉天專列行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燬,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於當日去世,時年五十三歲,這便是當時轟動中外的“皇姑屯炸車案”。

同年十二月,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發表通電,宣佈東三省及熱河省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史稱“東北易幟”。

張作霖死後為何秘不發喪

張作霖死後,張家並未立即籌辦葬禮,而是選擇了秘不發喪,大帥府和往常一樣,熱鬧依舊,這究竟是為何呢:

張作霖去世

原因一:防止日本人攻打奉天。張作霖之所以被日本人下毒手,是因為沒有答應日本人收回東北鐵路的權利,並且還警告日本人不要干預中國的內政,所以他才會被下毒手。一旦日本人得知張作霖的死訊後,隨時有可能發動軍事行動,佔領奉天城,畢竟當時日本在東北駐紮了大批軍隊,東北軍的主力部隊也在和北伐軍作戰;

原因二:張作霖去世後秘不發喪,是為了安定人心防止東北軍內部出現動亂,也是為了保護張學良。張作霖去世後,就連給張學良的電報也稱“大帥傷重,但不要緊”,只讓張學良速回奉天看望。

張學良

張學良趕回大帥府後,以張作霖的名義發佈各項命令,並稱因為傷重一切事務由張學良代理。

直到張學良將一切事務處理完成後,在6月21日,張學良才率領兄弟姐妹正式發佈訃告,宣佈張作霖與當天去世,張作霖去世的消息發佈後,舉國哀悼,正門匾額黑布書寫“中外同哀”。

十八天後宣佈張作霖去世

靈堂內張作霖的靈柩是早年存放的陰沉木趕製的,為了防止屍體腐爛,棺木用布匹沾滿桐油後包裹,還在外邊放置冰塊降溫。

1931年,給張作霖選中的墓地的陵園建成,但卻在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奉天,日本人以安葬張作霖要挾張學良,張學良拒絕後,便拖了六年,直到1937年6月3日,張作霖逝世九週年祭日前,才在協調下,將張作霖運回錦縣驛馬坊張家墓地與其原配妻子趙氏合葬。


綜上所述,一代梟雄張作霖去世後十八天未發喪,而他的遺體也是被日本人干擾九年後才得以入土為安的。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勿噴!


史於嫣然


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一說9天,一說15天,一說18天。張作霖被炸的真相,是日本戰敗後,由國際法庭審理確認的。

1928年6月4日,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6月4日在返回途中被日本預先埋伏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上午去世。史稱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早年一日本人走的比較近,1927年答應山本讓日本修建5條重要的鐵路。但是後面張作霖與日本不和。利用英美製衡日本,讓美國修建鐵路和葫蘆島港口,使日本很是不滿。更重要的是張作霖是一個對權利有著無限追求的人,1926年,在孫傳芳、張宗昌的擁護下實際控制了北京政府。1927年,任職陸海軍大元帥。這時期的張大帥並不是日本想扶持他,想讓他成為的樣子。所以日本是陰謀謀害了張作霖。

當時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主要有:

1、張作霖被炸後,多方懷疑是日本所為,此時更不能向外界透漏消息,以使日本達到目的。

2、秘不發喪的建議是奉天省長劉尚清提出的,主要是為了等張學良回來。

3、當時奉天軍事顧問松井七夫支持楊宇霆,奉天機關長秦真次支持張學良,此時消息公開,會引起內部不穩。

4、此時張作霖舊部支持張學良接班,但是事發突然,並沒有給張學良接任的準備時間。

5、當時還有灤州三、四方面軍需要整理,內外憂患需要消除,此時張作霖作為大帥還不能死。

張學良也就是利用了這幾天,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面對錯綜複雜的局勢,忍著失去父親的悲痛,還要面對統管門派林立的奉系。可見這是一個張學良並非富貴公子,包括後面對日攻勢,收回大連、旅順等,還有後面西安事變等等。都說明張學良是一個難得的偉大愛國將領。


暱稱就是暱稱吧


1928年6月4日,東北王張作霖所乘坐的專列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的炸藥炸燬,張大帥當時就重傷,被運回大帥府去世,終年54歲。但是,在其死後,整個帥府都秘不發喪,所有人都不能披麻戴孝,照常會客,這其中的原因是張作霖擔心自己死後,日本人會趁機奪取東北的控制權,就向大帥府的人安排讓張學良速回瀋陽接班,電報稱“大帥傷重,但不要緊,要張學良速回奉天看望”,張學良回到帥府,依然以張作霖的名義發佈各項命令,17天后回到瀋陽的張學良順利接管了東北,這才將張作霖去世的消息公佈出來,併除掉了叛徒楊宇霆,並宣佈服從民國政府。就是為了穩住東北大局,也是為保護張學良順利接班!




愛的頂點


一代梟雄張作霖是死於,日本鬼子無恥的暗殺行動的。按照日本鬼子的設想?只要是張作霖一死,奉軍內部必然會大亂,日本鬼子藉機就可以實現了對於奉天乃至於全東北三省掌控。由於滿清朝廷的腐敗無能,讓日本鬼子的關東軍進駐大連和旅順,後來由於段祺瑞答應西園大借款?有進一步放開了原來進限於大連個旅順口的關東軍,又進一步可以沿南滿鐵路的所有附屬地裡駐紮。瀋陽市的南滿鐵路附屬地就是今天的瀋陽站地區,後來又拓展開拓了瀋陽市老鐵西區。這樣一來,瀋陽市市區的五分之二就被日本鬼子的關東軍兵不血刃的佔領了。後來的9.18事變爆發時,日本鬼子就是從這些地方向瀋陽老城區進攻的。但是,出乎日本鬼子意料的事情,就是奉軍並沒有大亂鬥。而是密不發喪,等待在華北地區前線張學良回來主持大局。也曾經由張作相臨時代理張作霖來管理著全東北三省,迫使日本鬼子的圖謀全部破產了。張作相還是挺有大局為重的意識的,後來堅辭不當這個東北三省的老大,一定要張學良來主持大局。


愛看愛思考



1928年6月4日,凌晨5時23分一代梟雄張作霖乘坐的專列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設的炸藥炸得粉碎,張作霖當時便被炸得血肉模糊,被運回大帥府後於上午9時30分傷重不治,終年54歲。張作霖去世以後,為了安定人心,防止日本人有可乘之機,秘不發喪,對外嚴格封鎖消息。就連給張學良的電報也稱“大帥傷重,但不要緊”,只是要張學良速回奉天看望。



張學良在6月18日趕回大帥府,在此期間依然以張作霖的名義發佈各項命令,並稱傷重一切事務由張學良代理。在處理完各項事務之後。6月21日,張學良率兄弟姊妹14人正式發佈訃告,宣佈張作霖於當天去世。



張作霖去世的消息一經發布,舉國哀悼。大帥府從轅門起全部用白布黑紗包裹,正門匾額用黑布書寫四個大字“中外同哀”。大帥府邊上還立有一幡,上面寫著“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公雨亭之路旌”。



在大帥府的院子內搭設有三層靈棚,從上到下分別寫著“星沉”、“英風宛在”、“精引四方”。在靈堂內停放著張作霖的靈柩,張作霖身穿黑色金線龍袍,棺材是早年存放的陰沉木臨時趕製。為防止屍體腐爛,將棺木用布匹沾滿桐油後包裹,並在外面放置冰塊降溫。



靈堂正中央是張作霖的大幅畫像,兩邊放滿了花圈和各方送來的輓聯和挽幛。張作霖因死得突然,並沒有選好墓地,因此七七期滿後暫時停放在張氏家廟、10月30日,給張作霖選中了一處墓地,準備在這裡修建張作霖陵墓。1931年陵園建成,原本定於11月24日奉安,但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奉天。



日本人便一直以安葬張作霖來要挾張學良,但張學良予以了拒絕,這一拖就是六年。一直到1937年6月3日,張作霖九週年祭日前夕,在曾經部下偽滿總理張景惠的協調下,張作霖最終被運回錦縣驛馬坊張家墓地與張作霖妻子趙氏合葬。



一代梟雄張作霖去世後,18天秘不發喪,祭奠後又因為日本人的干擾長達9年沒能入土為安,最後的葬禮也是草草了事,不知道張大帥最後是否真的能安然長眠?


耕山種水


這就涉及到張作霖的死因了,1927年日本換了新首相後,便想將鐵路權從張作霖手中奪過來,但是張作霖不給,東北還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日遊行,於是日本人就將遊行一事歸咎到了張作霖身上。一年之後,國民黨發動對張作霖的討伐戰爭,史稱二次北伐!於是,日本人想要以北伐一事脅迫張作霖,然而張作霖還是不肯順從日本人的建議,並且發表聲明反對日本人的這種行為,反對日本人干擾中國內政。經過多次勸誡,日本人終於狠下心來決定要做掉張作霖,於是便有了爆炸偷襲事件。

張作霖擔心自己死後,日本人會趁機奪取東北的控制權,就向大帥府的人頒佈了兩條遺囑,第一條就是讓張學良儘快回瀋陽主持大局;第二條便是張學良一天不到瀋陽,就不得公佈死訊,大帥府的一切生活都得按照平常一樣。

大帥府的人也是遵照了張作霖的遺囑,在張學良沒有回來之前,依舊燈火輝煌、無人啼哭,見到這樣的情況,日本人心裡也沒底,就天天派人來打探消息,但薛醫官作為張作臉的心腹,一邊謝絕日本人探望,一邊對抗宣稱張作霖已經沒事。男人進不去,日本只好派了太太團繼續打探消息,結果又被張作霖的姨太太們周旋住了,也未能探知張作霖的情況。

日本雖然知道埋伏的炸彈成功炸了火車,但是並不清楚張作霖到底有沒有去世,17天后回到瀋陽的張學良順利地接管了東北,這才將張作霖去世的消息公佈出來。起初,日本人並沒有正視27歲的張學良,他們認為這不過是個毛頭小子,成不了大氣候,但是日本對張學良估計錯了,張學良一掌管大權就除掉了楊宇霆等叛徒,並且宣佈服從民國政府。

雖然張作霖最初是靠著日本人才得到了東北大權,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在最為關鍵的時候,還是堅持了中國人的身份,不惜與日本撕破臉皮,保持一個民族該有的氣節。





丨一紙留香丨


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有這樣一個時期,軍閥割據,混亂不斷。而當時最赫赫有名的便是張作霖的奉系軍閥了。張作霖草莽出身,一步一步逐漸成為東北三省的無冕之王,其手段和智慧可見一斑。張作霖的一生也是風雲跌宕,即便是在如今我們提起東北王張作霖的時候也會伸出大拇指讚歎一聲,是個梟雄。

很多人都說張作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就是把東北軍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張學良,畢竟東三省就是在少帥張學良的手中丟掉的,而且當時都沒有抵抗直接就撤退了。這也成為了張學良一生的黑點,在如今也會經常被人們所怒罵。

大家都知道老帥張作霖是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的,當時的老帥乘坐火車從北京回奉天,在經過皇姑屯的橋洞時當場被日本人的炸藥給炸成重傷,緊急拉回奉天進行搶救,可還是沒能保住性命。張作霖死前還叮囑自己的夫人讓她轉告張學良,以國家為重,別因為自己衝動而誤了大事。老帥張作霖是個梟雄啊,即使是在去世前頭腦還是這麼的清楚,害怕張學良會因為自己的去世而做出什麼衝動的舉動來.張作霖在死後為了迷惑日本人,給張學良的順利接權留出時間,叮囑他的夫人,秘不發喪。能瞞多久瞞多久。

日本人對於張作霖還是十分顧忌的,不然也不會冒那麼大的風險去殺害他了。當時張作霖府上傳出的消息是老帥重傷,但沒有生命危險。日本人還特地派人去大帥府查探虛實,張作霖的五太太為了顧全大局也是假裝開心的和那些日本使者周旋。

少帥張學良在得知消息後,連夜趕回奉天。為了躲避日本人的封鎖,張學良一路都是假扮成火車上剷煤的夥計。下了火車以後又是坐上汽車兜了好大的圈子才返回大帥府。畢竟當時的風聲那麼緊張,日本人對於整個東北軍高層的一舉一動可謂是十分的關心。張學良回到大帥府之後,瞭解了具體情況,為了拖延時間還專門模仿他父親的筆記寫了份手諭。意思是因自己病重,這段時間內所有的事務暫由張學良處理。事情終歸是不可能一直隱瞞下去的,張學良在擔任奉天督辦後的第二天就宣佈了張作霖的死訊。

當時的整個東北軍都知道張作霖是誰殺害的,但是卻保持了沉默。畢竟和日軍比起來,東北軍的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都要差的許多。而且當時蔣介石也下令讓張學良穩住,別衝動。動盪不安的局面讓整個東北軍都不敢輕舉妄動。在1953年一手策劃皇姑屯事件的河本大作死於戰犯管理所,也算是給了一代梟雄張作霖一個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