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沒有保留清王室?

世界上保留皇室的國家有歐洲:英國、挪威、瑞典、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士登 ;亞洲:曰本、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文萊、不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約旦、卡塔爾、阿曼;非洲:萊索托、斯威士蘭、摩洛哥;大洋洲:湯加。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由此結束了清朝260多年的統治。清帝退位詔書全稱《清帝遜位詔書》,之所以是“遜位”而不是“退位”,是因為根據清帝退位優待條件,末代皇帝可以居住在紫禁城的後半部分。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把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趕出了皇宮,至此中國的封建時代結束。1925年皇宮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建立在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任何人都可以買票參觀,這是歷史的一大進步,符合人人平等的觀念。

中國為什麼沒有保留清王室?

末代皇帝溥儀

現在有人問馮玉祥把溥儀趕出皇宮是對還是錯?一起來看看。

一、封封帝制在清已走到歷史盡頭。

中國自秦始皇開始,進入王朝更迭的低水平循環緩慢發展進程,持續兩千餘年。後一個王朝代替前一個王朝,前朝的皇室幾乎沒有好下場。清朝入駐紫禁城,南明小皇帝流落荒野。民國建立還是善待清皇室的,溥儀皇帝下旨退位時,袁世凱向他保證皇帝的尊號保留,皇宮留給清朝的皇族,每年給溥儀400萬大洋。1924年11月5日,鹿鍾麟帶領軍警各二十人直驅故宮神武門,將故宮守衛繳械,然後四百人的皇室衛隊也被看管起來,馮玉祥答應每年只給50萬生活費,皇室搬離皇宮。這些待遇遠比清對明要好多了。

中國為什麼沒有保留清王室?

溥儀在日本人支持下成立偽滿洲國

1917年7月張勳復辟 ,可以看到清王室不甘寂寞,有復國願望。幸虧有馮玉祥在1924年把清帝驅離皇宮,否則日本扶植的就不是偽滿州國了 ,幾有可能溥儀會代表中國向日本稱臣。

既使不是馮玉祥,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的新中國也是不會允許清王室存在的。經過改造變成自食其力勞動者的溥儀非常感謝新中國對他的學習改造,認識到自己過去的錯誤。舊皇帝都洗心革面了,王公大臣更應要求進步,因為新中國是人民共和國。

中國為什麼沒有保留清王室?

毛主席接見學習改造後的溥儀

二、世界各國王室制度也不盡相同。

日本天皇制從來沒有間斷過,有強大的民眾心理基礎。英國是君主立憲制,晚清也曾想實行憲制,派皇室大員到歐洲各國學習考察了兩年,但最後還是被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推翻了,她要的是毫無限制的皇權,而不是憲制,可以說清王室錯過了近代史上唯一合法保留王室的機會。

各國曆史機會不同,以法國為例,大革命爆發後,遭到了俄國沙皇等封建王朝的強烈圍攻。所以法國大革命也比較徹底,沒有保留王室,而是在1793年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

中國為什麼沒有保留清王室?

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由此可見,馮玉祥驅離清王室出紫禁城是做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