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白鮮皮、蛇床子、艾葉各有什麼作用?

59749957


【土茯苓】

主要功效為清熱除溼、解毒、通利關節,多用於治療梅毒、淋濁、筋骨攣痛、癰腫瘡癬、瘰癧等等。尤其對於皮膚溼疹、嗓子疼、風溼性關節痛效果較好,另外配合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治療各種癌症療效顯著。


【白鮮皮】

氣寒善行、味苦辛燥。主要功效為清熱燥溼、祛風止癢、解毒。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溼毒引起的風疹溼疹、疥癬、風溼熱痺。白鮮皮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對多種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白鮮皮還可以用於對皮膚和粘膜潰瘍的治療。


【蛇床子】

蛇床子味辛、苦,性質溫、熱。主要功效是溫腎壯陽、燥溼止癢,用於治療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溼痺腰疼、寒溼帶下、陰囊溼癢、溼瘡疥癬等症。蛇床子可入湯劑,也可以外用煎湯燻洗或研磨成細粉外敷。蛇床子配伍菟絲子、五味子可以治療陽痿;配合秦艽、秦皮、白鮮皮、地膚子、苦參、荊芥、防風等可以治療皮膚瘙癢。

【艾葉】

艾葉性溫,功效為溫經止血、安胎、理氣血、逐溼寒。主治月經不調、崩漏、痛經、胎動不安、心腹冷痛、瀉洩久痢等等。艾葉除了入湯劑,與紅花、伸筋草、獨活煎湯用來泡腳疏通經絡的效果也很好。

我是北京李金波中醫大夫,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大家留言或私信向我諮詢,我會在第一時間給大家解答!謝謝大家,祝所有患者早日康復!

觀看更多中醫知識乾貨,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中醫啟明星”,每天分享原創中醫科普、生活保養常識,寫老百姓看得懂的養生文章,做您身邊最溫暖的中醫管家。


中醫啟明星


土茯苓、白鮮皮、蛇床子、艾葉都是臨床上常用的中藥,下面我就逐一來介紹這4種中藥的功效和作用。

一、土茯苓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如圖。

土茯苓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肝、胃經,具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的作用,可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是治療楊梅毒瘡、肢體拘攣、筋骨疼痛的要藥;

土茯苓能夠利溼去熱,能入絡搜剔溼熱之蘊毒,常用其治療溼熱下注所致的熱淋、帶下、溼疹溼瘡以及溼毒蘊結所致的疥癬瘙癢等;

土茯苓有解毒除溼的作用,與清熱消癰的藥物配伍,可以治療溼熱毒邪蘊結所引起的癰腫瘡毒、瘰癧腫痛。

二、白鮮皮

白鮮皮為芸香科植物白鮮的乾燥根皮,如圖。

白鮮皮

白鮮皮性寒味苦,歸脾、胃、膀胱經,是祛風通痺之要藥,常用於溼熱瘡瘍。中醫認為,白鮮皮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祛風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溼熱瘡毒、黃水淋漓、溼疹、風疹、疥癬瘡癩、風溼熱痺、關節紅腫熱痛、黃疸尿赤等症。

三、蛇床子

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乾燥成熟果實,

蛇床子

蛇床子性溫味辛、苦,有小毒,歸腎經,具有燥溼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陰癢帶下、溼疹瘙癢、溼痺腰痛、腎虛陽痿、宮冷不孕等疾病。

四、艾葉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如圖。

艾葉

艾葉性溫味辛苦,也有小毒,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外用能祛溼止癢,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症,外用治療皮膚瘙癢。


藥事健康


白鮮皮 

【處方名】 白鮮皮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除溼止癢。常用於: ①溼熱 所致瘡、疹; ②溼熱黃疸及溼熱痺證。

【用法與用量】 內服: 入湯劑6~10g。外用: 煎水洗。

【新用途】

慢性氣管炎: 白蘚皮6~9g,水煎煮,每日1劑,早晚 分服,7日為1療程。


中國醫藥養生


土茯苓

土茯苓,又叫土茯、飯糰根。是百合科植物。

土茯苓甘、淡,平。入肝、胃經。有清熱除溼,解毒的作用。

主治:皮膚溼毒,梅毒,惡瘡潰爛,鉤端螺旋體病,關節痠痛,尿路感染,白帶。

白鮮皮

白鮮皮是芸香科植物。

白鮮皮苦,寒。入脾、胃經。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殺蟲止癢的作用。

主治:溼熱瘡毒,風疹疥癬,皮膚瘙癢,黃水泡,疥癬,風溼痺痛。

蛇床子

蛇床子,又叫蛇米、蛇粟。是傘形科植物。

蛇床子辛、苦,溫。入腎、脾經。〈有小毒〉。有溫腎壯陽,燥溼,殺蟲,止癢的作用。

主治:用於陽痿,帶下,陰癢,陰道滴蟲。外用治皮膚痕癢,溼疹,疥癬。

艾葉

艾葉,又叫祈艾、艾蒿、蘄艾。是菊科植物。艾葉苦、辛,溫。入肝、脾、腎經。有溫經祛寒,止血,止痛,安胎的作用。

主治: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崩漏下血,心腹冷痛,帶下,胎動不安。


手機用戶59873619050


土茯苓

善治溼熱瘡毒。陰癢是婦女常見的多發病,症見外陰及陰道瘙癢,甚則癢痛難忍,坐臥不寧,或伴帶下增多者,亦稱“陰門瘙癢”。因肝腎陰虛,精血虧損,外陰失養而致陰癢,屬虛證;因肝經溼熱下注,帶下浸漬陰部,或溼熱生蟲,蟲蝕陰中以致陰癢,為實證。臨床上以後者多見。餘常用燥溼止癢湯治之,多獲立竿見影之效

白鮮皮功效與作用清熱燥溼,祛風解毒。用於溼熱瘡毒、黃水淋漓、溼疹、疥癬瘡癩、風溼熱痺、黃疸尿赤。白鮮皮可祛風,燥溼,清熱,解毒。白鮮皮治風熱瘡毒,疥癬,皮膚癢疹,風溼痺痛,黃疸。①《本經》:白鮮皮主頭風,黃疸,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溼痺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②《別錄》:白鮮皮療四肢不安,時行腹中太熱,飲水、欲走、大呼,小兒驚癇,婦人產後餘痛。③《藥性論》: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赤爛,眉發脫脆,皮肌急,壯熱惡寒;主解熱黃、酒黃、急黃、谷黃、勞黃等。④《兵部手集方》:白鮮皮療肺嗽。⑤《日華子本草》:白鮮皮通關節,利九竅及血脈,並一切風痺筋骨弱乏,通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 根皮良,花功用同上。⑥《本草原始》:白鮮皮治一切疥癩、惡風、疥癬、楊梅、諸瘡熱毒。 白鮮皮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 外用:煎水洗。白鮮皮的宜忌虛:寒證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惡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②《本草經疏》:下部虛寒之人,雖有溼證勿用

蛇床子

溫腎壯陽,燥溼,祛風,殺蟲。用於陽痿,宮冷,寒溼帶下,溼痺腰痛;外治外陰溼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

禁忌

下焦有溼熱,或腎陰不足,相火易動以及精關不固者忌服。

蛇床子,別名野胡蘿蔔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乾燥成熟果實。夏,秋兩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掉雜質,然後再曬乾。 從古至今,中藥“蛇床子”均被歷代醫家視為治療皮膚病、瘙癢症的要藥。

清代名醫陳士鐸在其《本革新編》中曾說:“蛇床子,功用頗奇,內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

艾葉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溼瘡疥癬,祛溼止癢。

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


醫語道破


很榮幸受邀作答!

《中國藥典》:土茯苓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

【性味】甘、淡,平。

【歸經】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15~60g。


《中國藥典》:白鮮皮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白鮮的乾燥根皮。

【性味】苦,寒。

【歸經】歸脾、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祛風解毒。用於溼熱瘡毒,黃水淋漓,溼疹,風疹,疥癬瘡癩,風溼熱痺,黃疸尿赤。

【用法用量】4.5~9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粉敷。


《中國藥典》:蛇床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乾燥成熟果實。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歸經】歸腎經。

【功能主治】溫腎壯陽,燥溼,祛風,殺蟲。用於陽痿,宮冷,寒溼帶下,溼痺腰痛;外治外陰溼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

【用法用量】3~9g。外用適量,多煎湯燻洗,或研末調敷。


《全國中草藥彙編》:艾葉

本品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歸經】歸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用法用量】3~9g。外用適量,供灸治或燻洗用。


/完/

至美中醫、至樸之言!


抱朴言



似水流年144482866


白癬皮:燥溼、清熱、解毒。對溼熱引起瘡毒及各類皮膚病等。

蛇床子:溫腎,助陽,外用燥溼殺蟲。內服補腎助陽,外治各種皮膚病。

艾葉:散寒除溼,溫經止血。內服治療婦科病,艾絨為針灸之常用灸料。


郟年生


土茯苓清熱解毒,除溼,利關節。蛇床子散寒殺蟲。艾葉,散.寒除溼,除風。白鮮皮,此藥名不屬常用藥名。請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